網頁

2011年10月12日

隨筆-其他-因情傷悟道

約十七、十八年前,
我聽慧律法師(我景仰的法師)講過一故事,
有些類似漢朝朱買臣之事。

從前,不知道正確的年歲,應該是唐宋,
在某山山腳,住著一家樵戶夫妻倆,
太太家管,生計以先生入山砍柴,下山賣柴賴之。

可能是瞧不起丈夫,也可能是寂寞。
妻子趁丈夫出門工作,跟其他男人在家偷情。
而日子久了,這個丈夫,
從口氣中,自一些的徵兆,能得知老婆外遇。
但他想,跟著他過這等的貧賤苦日子,
到底能責備人什麼呢,便莫可奈何地隱忍著。


有一天,這樵夫在往市集路上,
想這事,瞬間想通了,便折返回家。
此時,姘夫正在他家,
聽到他的敲門聲,一陣慌亂,
他太太急忙使喚快躲到衣櫥,
藏妥,跟著開門說:今天怎那麼早回來?
先生答:請那位男子出來吧,我有話要對你們說。

那人出來,三人便同坐一起後。
先生說:
 我知道這件事很久了,但我不想計較這事了。
 現在我就把我內人託付給你,不須再隱隱匿匿,望你能好好照顧她。
 而我已經放下,將出家去修道。
後來,這個求道人,也如願的成道(故事沒交代那兩人最後如何)。
師父想講:
 一個修行人,看到世間(人情)的變化,
 自己懂得去好好思維常與無常,因而自動自發去求法,成就。


然而,我知中國人有另一種想法,
如紅樓夢的好了歌所云: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非得把人的覺悟"該改變了",建立在另一個人不貞或過錯上。
我覺得這很惡劣,貶低了人的覺性。
我們佛陀之所以要出家,
是看到四城門的生老病死,對人類(包含自己)興起同情,
這才是大丈夫,可不像這故事的主人翁。


而我身邊的人,有七八個人出家,也未有一個是感情運多舛的因素啊。

2011年10月1日

隨筆-戒律-戒律的德治與法治

&開場白(可不看)&
上個月有朋友問我:佛陀當初為什麼要制戒呢?
似乎還有言外之意:有道德操守的人,為何還需要戒?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吧!?)

確實,對聖賢菩薩(或大阿羅漢),何須拘泥於戒律。
但佛弟子卻非所有人都覺悟,
自凡夫至聖人的修行,得先從外(表)而內(心)的次第持守。
此時,便突顯戒律有其存在性。
都說佛法修學次第:戒->定->慧。
最終了生脫死的慧之得證,元自「信戒為基」的。


起初佛陀教弟子,是不制戒條,宣以德治;
直到有人犯了重戒(戒,因緣所顯,有人犯,才會制),
佛教才始成了今日見到的明文條規之法治。

這段歷史,可參考印順導師的書:原始教典之集成 第三章第一節。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33/yinshun33-06.html
我在此,揀以重點說明(page 108 ~ page 113):



&正文&
一。佛教戒律形式的兩階段
這是公認看法,佛教的術語是:教授波羅提木叉 --> 威德波羅提木叉。
(戒的音譯:波羅提木叉)

用白話文來理解:德治-->法治;
從柔性的道德勸說,到剛性的明文規範罪之有無、輕重。

關於第一階段,經文引證有法藏部(佛教的一個部派)的四分戒本:
「善護於口言,自淨其志意,身莫作諸惡,此三業道淨;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
「此是釋迦牟尼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於十二年中,
 為無事僧說是戒經(波羅提木叉)。從是已後,廣分別說」。

這種說法,很類似常聽到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而第二階段,即目前佛教的樣子。殺、盜、淫、妄戒,有著清晰的開遮持犯。
請參考南山律宗在家備覽。


二。兩階段之事件(時間)分界點
有兩組說法,
第一,在佛陀成道後第12年,有人作不淨行,佛制訂學處;
第二,在佛陀成道後第20年,有人犯重罪,卻不發露懺悔。

支持第一種說法的有,說一切有部跟法藏部(四分律);
支持第二種說法的有,化地部(五分律)。

後來,銅鍱部學者 覺音,將兩種說法揉合,變成了三階段。
第一階段(佛成道第0~11年):
  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種偈語的德治。
第二階段(佛成道第12年):
  有人作不淨行,佛陀訂學處(制戒),
  自後,半月半月有比丘宣導講解。
第三階段(佛成道第20年):
  學處越制越多了,犯重但不真誠悔過的比丘也有了。
  因此,學處(一條一條的戒條)被編輯起來。
  再由僧伽和合,推一位上座,宣說這個編好的學處。

總體而言,我們能知道戒律有分成
德治的「教授波羅提木叉」與法治「威德波羅提木叉」兩段。
而佛制第一條學處(戒),是在他成道後的第12年。


三。戒的別名
分兩類。
1. 初,面,諸善法之上首。
其出處:銅鍱部律的
「波(羅)提木叉者,是初、是面、是諸善法之上首,故名波(羅)提木叉」。

2.別解脫。
其出處:
(1)說一切有部的
「別解脫者,由依別解脫經如說修行,於下下等九品諸惑,漸次斷除,永不退故,
於諸煩惱而得解脫,名別解脫。又見修煩惱,其類各多,
於別別品而能捨離,名別解脫」
(2)銅鍱部 覺音的清淨道論
「此中別解脫律儀,謂學處戒。別別,護者,解脫,脫惡趣等苦,故名別解脫律儀」

1的說法,是針對德治的「教授波羅提木叉」而言,
強調是精神上,戒律為一切修行的基礎;

2的說法,是針對法治「威德波羅提木叉」而言,
具體言行上,每護持一條戒律,則是對一個別煩惱的防非止惡,直至解脫。

2011年9月29日

隨筆-戒律-(疑)隔陰之迷與犯破戒

上週,我跟我母親聊這問題。
我相信它非常簡單,可是不知為何,為了讓我母親明白,
三天來,累積花了三個小時以上(天天說明,每天至少重覆講三遍以上)。
實在它有那麼難嗎?我不解呀!
因此,我把我所說的寫出來,檢視看看。
這是我想寫出來的第一個原因。

再者,原以為1997的五戒述要課,會談述到我的概念,
(我記憶所及,我會有這觀點,是來自於那課程)
是故,我把7個MP3檔聽了一輪,今天才結束,可惜並無收穫。
但是,我仍想寫出作紀錄,
待日後找到出處,有錯誤便能立即校正。
這是我想寫出來的第二個原因。


-----
A,問題的先決知識:
一,隔陰之迷。
它是指人投胎轉世之後,將會忘記此世之前(例如前世)的所作所為。

二,聲聞戒包含五戒,八戒,沙彌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
佛弟子受戒,最長的立誓持(守)戒期限是,盡形壽,也就是這一輩子。

三,菩薩戒,無論在家出家,
佛弟子受戒,最長的立誓持(守)戒期限是,盡未來際,也就是生生世世。


B,問題:
很顯然,就會發現問題會出在哪:
菩薩戒弟子,若有隔陰之迷,不就會有犯破戒危機嗎!?


C,說明:
雖然說,隔陰之迷對聲聞戒弟子,並不會有犯破戒的影響,
但我認為有必要談論一番,因而分成五種情況。

情況一,聲聞戒的聖弟子(初果以上)遇到隔陰之迷。
答:不會造成犯破(聲聞)戒。
初果以上的聖人,因為堪破錯誤的戒取見,
到下一輩子即使有隔陰之迷,仍正知見不壞,
不只從前生開始不墮三惡道,亦不再造四性罪(殺盜淫妄)了。
雖上輩子的戒結束了,
但他會自動去找佛教的因緣修行,讓他的戒之法身延續下去。


情況二,聲聞戒的凡夫弟子(未到初果)遇到隔陰之迷。
答:不會造成犯破(聲聞)戒。
上輩子的戒(盡形壽的持戒)結束,便沒有犯破戒的問題了。
就像契約到期,之後不需要履行義務。


情況三,菩薩戒的聖賢弟子(已到初果智慧)遇到隔陰之迷。
答:不會造成犯破(菩薩)戒。此類似情況一。
智慧夠,就算發誓盡未來際持守,要生生世世不犯,也無懼。


情況四,菩薩戒的凡夫弟子(未到初果智慧)遇到隔陰之迷,
且下一世猶未遇到佛法受戒因緣。
答:不會造成犯破(菩薩)戒。
法師的說法是:上輩子受菩薩戒的種子,被儲藏下來
一直要到遇到下一個受菩薩戒的因緣,種子才會被再開發。

換言之,假如說,他第一生受菩薩戒,發誓盡未來際持守,
到了第二三四...世,持續不逢佛法受戒因緣。
而他這幾世做了殺盜婬妄,
並不會犯(破)菩薩戒,只會有因果業報而已。


情況五,菩薩戒的凡夫弟子(未到初果智慧)遇到隔陰之迷,
且下一世已遇到佛法受戒因緣。
答:自他下一世受戒之前,等同情況四。
自他受戒之後,要好思持守戒律,已開始有持犯戒的考量。

2011年1月2日

三乘共法-宏印法師『妙雲華雨的禪思』-第一章

佛法(禪)---古仙人道 P1~P2

這裡闡述的一個概念
即是佛教所言的道理,一定要親自去證實。


========================================
從禪出教 P2~P4

如小乘論師的「阿毘達磨」(有部偏重此而成宗),義譯為現法,對法,
 也是一種內心的修習體驗。現法的「現」字,便是
面對面的直觀

由修行的証得的某種體驗,建立成理論,是佛教一貫的精神。
佛法的根源,便來自佛陀的證覺,又言為親自的體証,而把它化為言語。
我們稱之為「從禪出教」。佛陀如是,高僧大德造論亦如是。
後文也闡明,佛法不是假設,推論,想像中來。

除此外,佛教標榜的,是面對面的教學。

這種「從禪出教」的精神,才能發揮宗教的真正偉大的力量,
 所建立起來的理論,也才具有生生不息的真實性。



========================================
止觀與禪 P4~P6

止是住心於一處,觀是事理的觀察,
 在修持上,方法是不相同的。但不是互不相關,而是相互助成的。


止與觀,縱然說兩者方法不同,兩個是不可或缺的關係,這確實很重要。
但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很多人修止觀的人,根本區分不出這兩者的不同。
這將於後面章節,析理出來。

附帶再提,後段說止觀印度又稱瑜伽,中國稱禪。
所以印度的瑜伽師,跟中國的禪師,義理上是等同的。

2011年1月1日

三乘共法-宏印法師『妙雲華雨的禪思』-前言

學這堂課,先知道該持的心態:「立足阿含(經)次第解脫道,開展中觀深廣菩薩道。」
意思是:修止觀,要以原始佛教+初期大乘為本。
整書的精華在第二章,要細讀、多讀。以下,概略介紹各章的大要:


第一章,止觀的簡介
★★第二章
  第一節~第三節 談止
  第四節~第六節 修觀的正方便
  ★第七節,阿含經修止觀的精華,尤其修行的次第

第三章,是《學佛三要》的一篇文章,講修得好的人,其表現會怎樣。

第四章,第五段、第六段、第八段較重要,而第八段務必閱讀
  再來,延伸閱讀智者大師的《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善根發第七>,
  打坐所引發身體的八觸(註一)。

★第五章
  這一章要看懂,要對中觀、唯識、如來藏有相當有基礎。
  這章對定跟慧剖析得很透徹,批判密宗/如來藏偏差得很清晰。
  很多人對真實觀與假想觀分不清楚,這一章有清楚的解釋。
  佛法原本以真實觀為究竟,
  到了初期大乘,假想觀(唯心觀)漸漸抬頭,就忘失了勝義觀(真實觀)。
  勝義觀是從緣起性空契入的,把握緣起。
  而假想觀,如不淨觀,觀身不淨是假想觀,觀極樂世界、地、水、火、風
  雖然對修行有增上作用,但是要斷除煩惱,一定要真實觀

  第一節,五:密教的菩提心(自性見的菩提心),與顯教不同。密教的修法,也不同
  第一節,六:密教:男女欲樂加上假想觀的定樂,導致遠離解脫
  這兩節,說明後期佛教,距離真實的佛教非常遙遠。

  ★第二節,開悟的境界

第六章,印順導師的回憶錄


-----------------------------------
註一:原文:
於後或經一坐二坐,乃至一日二日、一月二月將息,不得、不退、不失、
即於定中忽覺身心運動八觸而發者,所謂覺身痛痒冷煖輕重澀滑等;
當觸法時,身心安定,虛微悅豫,快樂清淨,不可為喻。
是為知息道根本禪定善根發相。行者或於欲界未到地中,忽然覺息出入長短,遍身毛孔皆悉虛疏,
即以心眼見身內三十六物,猶如開倉見諸麻豆等,心大驚喜,寂靜安快,是為隨息特勝善根發相。


上談,接近未到定時,出現的現象。
白話文翻譯請參考:《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善根發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