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1月6日

瑜伽部論_T30n1579瑜伽師地論卷000-03※

講義出處:法雲資訊網:瑜伽師地論:初發論端-卷一-卷十
參考資料: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100卷講記 電子筆錄
錄音檔:Tape 005、Tape 006、Tape 007


主旨:
繼續說:"第五、解題目"

妙境長老解講這部分,不徵引《瑜伽論記》(因為說得太長、太廣),改以其他大德之說。
來釋名什麼叫做"瑜伽師地論",先說「瑜伽」,有兩種解釋。
第一種,境、行、果、教瑜伽。
境瑜伽,佛法的道理(類似解門)。它有四種道理、四性、四法。
行瑜伽,佛法的如何實踐(類似解門)。它有三十七道品。
果瑜伽,證悟者的果德。它有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和第一義諦。
教瑜伽,佛的教導可以契理(真理)、可以契機(眾生的根器)、完成覺悟。
※境、教、行、果(教、理、行、果)。 
第二種 僅"行瑜伽"的內涵。

復次,講何謂「師」、「瑜伽師」;
復次,講何謂「地」。
傅次,講何謂「論」。
然而「論」字的解釋文長,妙境長老認為解釋正文重要,因而略去。


段義及註釋:
*****
「瑜伽」的第一種解釋。

韓清淨<分別瑜伽品> 
梵音瑜伽,此云相應。然此瑜伽依瑜伽釋,兩釋不同。
一云:通說三乘境行果等所有諸法,皆名瑜伽。一切並有方便善巧相應義故。

大意:
瑜伽有兩種解釋,
第一種是通說,廣說三乘境行果等所有諸法,皆稱為瑜伽。
所有說明三乘的境界、修行、果證之聖教,
因為都有修行方便、觀行善巧、能令行者與諸法實相相應的意義,
故三乘境、行、果、教,都名瑜伽。


境瑜伽者:謂一切境,無顛倒性、不相違性、相隨順性、趣究竟性,
與正理教行果相應,故云瑜伽。


瑜伽要分三種,境行果,即境瑜伽、行瑜伽、果瑜伽。

此段大意:
境瑜伽是指面對根身、有情及器世間等一切境界,
內心沒有常樂我淨的顛倒執著,不違背聖言量,隨順修行,趣向究竟涅槃,
與聖教所說的正理、正教、正行、正果相應,故名瑜伽。

妙境長老認為,境瑜伽:
 一切境界都是虛妄的、都是不真實的。
 它本身沒有真實的體性,它是內心分別所現的一切的影像而已。
 如果內心裡無分別的時候,一切境界都是沒有的,
 這虛妄境界也不現了,這心也不可得了。
懂這道理,便能無顛倒、不相違...


此境瑜伽,雖通一切,然諸經論,就相隨機,種種異說。
或說觀待等四種道理,如是乃至說蘊界處緣起諦等,皆名瑜伽。總具四性,順四法故。

大意:
境瑜伽雖然通於一切,諸經諸論就著法相及眾生根器,有種種不同的說法。
或說觀待、作用、證成、法爾等四種道理,
乃至或說五蘊、十八界、十二處、十二緣起、四諦等,
這些境界都具足無顛倒性、不相違性、相隨順性及趣究竟性等四種特性,
隨順理教行果四法,都稱為瑜伽。

§這裡提出了四種道理,四法,和前面說過的四性。
 分別為:
 四種道理:觀待、作用、證成、法爾
 四性:無顛倒性、不相違性、相隨順性、趣究竟性
 四法:理、教、行、果。§



《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五卷‧第九頁:
云何以稱量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諸蘊相應言教?謂依四道理無倒觀察。何等為四?
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

大意:
要如何省察內心活動,依據佛所說的道理,思惟觀察色受想行識諸蘊是怎麼一回事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是依據這四種道理,沒有錯誤的觀察。
哪四個呢....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


云何名為觀待道理?
謂略說有二種觀待:一、生起觀待;二、施設觀待。
生起觀待者:謂由諸因諸緣勢力生起諸蘊。此蘊生起要當觀待諸因諸緣。

施設觀待者:謂由名身句身文身施設諸蘊。此蘊施設要當觀待名句文身。
是名於蘊生起觀待、施設觀待。即此生起觀待、施設觀待,
生起諸蘊、施設諸蘊,說名道理瑜伽方便。是故說為觀待道理。

觀待的「觀」= 相對觀察,因果相對、心境相對的觀察;
觀待的「待」=憑藉、假藉。
所以,觀察它是憑藉著什麼(因緣)。

大意:
什麼是「觀待道理」?分兩種,生起觀待、施設觀待。
生起觀待:蘊的生起一定要假藉諸因,很多的因、很多的緣的勢力。
施設觀待:
這個生起觀待,生起了一件事,這件事叫什麼名字呢?
叫做「蘊」,名之為蘊。就是施設,用這個蘊來表示這件事。
如果沒有這個蘊的施設,你沒有辦法觀。

生起觀待、施設觀待也就是表達了生起諸蘊、施設諸蘊的事情,
這是修瑜伽的方便,就叫做觀待道理。


云何名為作用道理?
謂諸蘊生已,由自緣故,有自作用,各各差別。
謂眼能見色、耳能聞聲、鼻能嗅香、舌能嘗味、身能覺觸、意能了法。
色為眼境、為眼所行,乃至法為意境、為意所行。
或復所餘如是等類,於彼彼法別別作用,當知亦爾。
即此諸法各別作用,所有道理瑜伽方便,皆說名為作用道理。

大意:
什麼叫作:「作用道理」?
色有色的因緣,受想行識有受想行識的因緣。
這個色呢?包括眼耳鼻舌身,前五根都是色、都是色蘊。
那麼眼有眼的因緣,耳有耳的因緣,乃至身有身的因緣,都有它本身的作用。

乃至十二處、十八界,或者是把第七識、第八識也加在內,
各有各的境界,各有各的作用,也應當知道。
前面說這一切法,十二處、十八界這一切法,都有各別的作用,
這樣的道理也是你修瑜伽的方便,你也須要明白這件事的,皆名為作用道理。


云何名為證成道理?
謂一切蘊皆是無常,眾緣所生,苦空無我。
由三量故如實觀察,謂由至教量故、由現量故、由比量故,由此三量證驗道理。


大意:
什麼叫作:「證成道理」?
色受想行識都是有變化的(無常)、很多的因緣才成就、即蘊無我、離蘊無我。
由三量證實這些。三量是:現量、比量、聖言量。這就叫做「證成道理」。


諸有智者,心正執受,安置成立,
謂一切蘊皆無常性、眾緣生性、苦性、空性,及無我性,如是等名證成道理。

大意:
有智慧的人,他聽至教量、現量、比量,從這三條道路得到的知識是對的,
堅定的信受了這樣的道理,而不會動搖。把這種道理,安置於心(栽培善根)。
說這一切的色受想行識的都沒有不變的體性,都是有變化的,隨著因緣變化的....
其實就是證成這個「觀待道理」、證成這個「作用道理」。


云何名為法爾道理?謂何因緣故,即彼諸蘊,如是種類?諸器世間,如是安布?
何因緣故,地堅為相、水濕為相、火煖為相、風用輕動以為其相?
何因緣故,諸蘊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大意:
法爾道理,是指諸法本來如是的道理。為何諸蘊是不同的種類?諸器世間如是安立分布?
為何地以堅為相,水以濕為相,火以煖為相,風以輕動為相?
又以何因緣五蘊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何因緣故,色變壞相、受領納相、想等了相、行造作相、識了別相?

○等了相,等是"諸等、普遍"的意思,了是"了解"的意思。

其餘好懂,不需要翻成白話。


由彼諸法本性應爾、自性應爾、法性應爾,即此法爾說名道理,瑜伽方便。

○本性應爾 =過去是這樣
○自性應爾 =現在是這樣
○法性應爾 =將來也還是這樣
大意:
如上所說諸法,從過去本性如此,現在自性如此,未來法性也是如此。
這種三世不變,本來如是的道理,名法爾道理。這也是修止觀的善巧方便。


或即如是、或異如是、或非如是,一切皆以法爾為依,一切皆歸法爾道理,
令心安住、令心曉了。如是名為法爾道理。如是名為依四道理,觀察諸蘊相應言教。

大意:
法是這樣,或者不是這樣,或者非是非不是等,一切都以法爾為依,一切都歸法爾道理。
如此令心安住,令心明白,稱為法爾道理。修瑜伽的人、修止觀的人,你要根據這四種道理去觀察色受想行識諸蘊,
和思維佛說的觀察諸蘊之相應言教。


境瑜伽,雖通一切,然諸經論就相隨機,種種異說,或說觀待等四種道理,
如是乃至說蘊界處緣起諦等,皆名瑜伽。總具四性,順四法故。


大意:
以上就是境瑜伽,雖然通於一切,然而諸經論會因材施教,出現種種異說,
像是上述的四道理、五蘊、十八界、六入處、十二緣起法、四諦法等等,
這些都是名為瑜伽(意思:相應),
全具有無顛倒性、不相違性、相隨順性、趣究竟性,四性。
和理、教、行、果,四法。


行瑜伽者:謂一切行,更相順故、稱正理故、順正教故、趣正果故,說名瑜伽。
此行瑜伽,雖通諸行,然諸經論就相隨機,種種異說,或說正修諸行,說名瑜伽;
或說三十七菩提分法,說名瑜伽;或說奢摩他、毗缽舍那平等運道,說名瑜伽。



○境瑜伽,很像是解門;行瑜伽,相對是行門。


果瑜伽者:謂一切果更相順故、合正理故、順正教故、稱正因故,說名瑜伽。
此果瑜伽,雖通諸果,然諸經論就相隨機,種種異說:
或有處說力無畏等不共佛法,說名瑜伽。
果瑜伽,講的是證果、果德的部分。
這裡舉到的例子有佛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


如是乃至或說有為、無為功德,皆名瑜伽。具上義故。
上說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是有為的功德,
還有無為的功德,比如第一義諦,這些都可以名(果)瑜伽。


如是聖教,亦名瑜伽,稱正理故、順正行故、引正果故。
○「稱正理」是契理;「順正行」是有契機的意思。


*****
瑜伽的第二種解釋。

一云:正取三乘觀行,說名瑜伽。數數進修、合理、順行、得勝果故。
境、果、聖教,瑜伽境故、瑜伽果故、詮瑜伽故,亦名瑜伽,非正瑜伽。


這在說前面說的境瑜伽、果瑜伽、教瑜伽,雖然也叫瑜伽,但不是正瑜伽。
意思是說:我們主要是講:行瑜伽,不是其他三個。


*****
什麼是「師」、「瑜伽師」。

梵言阿遮羅,此云師。有調化之功,匠物適機,群徒所放之美稱也。

○放,念倣ㄈㄤˇ,仿效的意思。


釋論解云:
三乘行者由聞思等次第習行,如是瑜伽隨分滿足,展轉調化諸有情故,名瑜伽師。

或諸如來證瑜伽滿,隨其所應,持此瑜伽,調化一切聖弟子等,
令其次第修正行,故名瑜伽師。



*****
什麼是「地」?

梵云步彌,此云地者,生成、住持義也。
始自五識終暨無餘,凡聖因果統無不備,皆具能生成住持,有類於地,故云也。

○地,就是成長與維續。

○「始自五識、終暨無餘」,就是《瑜伽師地論》從開始,
<本地分>的五識相應地、意地、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
乃至三摩哂多地、非三摩哂多地、有心地、無心地、還有聞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
乃至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有餘依地、最後到「無餘依地」,一共十七地。

大意:
地有成長與維續的意思;《瑜伽師地論》的十七地,都皆具有成長與維續,故名為地。


釋論解云:地謂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攝義,是瑜伽師所行境界,故名為地。
如龍馬地,唯此中行,不出外故。
○「依」指範圍說;「行」是說在這個範圍內的更不斷的深入的學習,叫做行。

大意:
你所學習的、所接觸的、所包含的一切的境界,都可以名之為境界。
就像龍馬所行之地,只會圈定在一定的範圍內。


或瑜伽師依此處所,增長自法,故名為地,如稼穡地。
或瑜伽師地所攝智,依此現行、依此增長,故名為地,如珍寶地。
或瑜伽師行在此中,受用自法,故名為地,如牛王地。
或諸如來名瑜伽師,平等智等行在一切無戲論界、無住涅槃瑜伽中故,
是彼所,故名為地。或十七地攝屬一切瑜伽師故,如國王地。是故說名瑜伽師地。


○牛王地:
牛群裡面有個王,這個牛王在牛群裡面很自在的,很大自在的境界。
這個牛王能保護牛群,這個眾多的牛也是擁護牠,牠有威力能保護這個牛。
就像佛是一切眾生的大導師,他能保護一切眾生的,
所以一切眾生向他學習,得大自在的境界。

○從這段文看得出,境界一步步提高。


解云:其境及所攝,各唯一解;依行二種,各有二解,合六番釋也。

境 =「如龍馬地,唯此中行,不出外故」
所攝 =「或十七地攝屬一切瑜伽師故,如國王地」。 

「依」有
1. 瑜伽師此處所,增長自法,故名為地,如稼穡地。
2. 瑜伽師地所攝智,此現行、依此增長,故名為地,如珍寶地。

「行」有
1. 瑜伽師在此中,受用自法,故名為地,如牛王地。
2. 諸如來名瑜伽師,平等智等在一切無戲論界無住涅槃瑜伽中故,是彼所攝,...

所以,境、所攝、依、行,加起來有六個。


*****
什麼是「論」?

梵云舍薩怛羅,此云論。
釋論云:問答決擇諸法性相,故名為論。
《俱舍論》云:教誡學徒,故稱為論。然則師有瑜伽,瑜伽之師,依主釋也。
瑜伽師之地,亦依主釋。瑜伽即地,二體無別;
地是所詮,能詮即論,瑜伽師地之論,亦依主釋。合為瑜伽師地論。有三釋。


第一種解釋:「師有瑜伽,瑜伽之師,依主釋也」。
第二種解釋:「瑜伽師之地,亦依主釋」
第三種解釋:「瑜伽即地,二體無別;地是所詮,能詮即論,瑜伽師地之論,亦依主釋」。



------------------------------------------------
2019.02.05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