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1月31日

隨筆-其他-方便說法之結語

終於將「說法之方便」的三部曲寫完。
第一篇<心甘情願付出,代表前世有欠?>,講的是「黃葉止啼」(註1)的方便,
其用心就像小孩哭泣不止,拿黃葉對他說:
「這是黃金,是世間最貴重之物,給你之後就別哭。」
小孩聽信而止啼,待他長大,也不需要與他特意解釋黃葉是假,
自然懂得此非事實或部分事實的善意謊言。

 
第二篇<佛法符合科學,科學符合佛法?>,
說的是「應身得渡」的方便,以對方習以為常的思維、語言模式為橋樑,闡明佛教道理。

 
第三篇<說法方便:淨化外道思想>,
談的是「淨化」的方便,先是承認對方的邪說,而後步步修正為佛法正見。
所以,導人入佛門,
是可以先以謊言、世間語、外道見等等,讓他歡喜、安心,
經云:「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註2)便是這個道理,
我一位師父曾說:
「不管原本學佛的目的是什麼(成仙、求富貴、求姻緣),
 最終使其成就佛道就好。」
然而,假如以為方便就是真理,那就辜負、誤解佛菩薩的慈心一片了。
 
 
 
--------------
註1:
(2)經文出處:T12n0374_020 大般涅槃經 第20卷:般涅槃經嬰兒行品第九
 又嬰兒行者,如彼嬰兒啼哭之時,父母即以楊樹黃葉,
 而語之言:『莫啼莫啼,我與汝金。』
 嬰兒見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然此楊葉實非金也。

2017年1月30日

隨筆-其他-說法方便:淨化外道思想

佛教,禁止咒術、祈禱、祭祀等迷信的神教儀式。
而從事以人為本的善行,諸如布施、持戒(五戒十善等),忍辱等等。
那對於以(鬼)神至上的異教徒,佛陀又是如何導引,勸信學佛的呢?
 
 
我們可從《雜阿含經第93經》(註1)獲得啟發,
經文大意(註2)是這麼說的:
「有位長身婆羅門繫縛水牛、羊犢、種種小蟲,要舉行祭祀大會,
 他不願辦得有缺失,便住佛居處,向佛請教圓滿的祭祀之法。
 佛陀為他說殺生之果報,以及身為一個婆羅門應供養根本、居家、福田之火。
 從這,佛陀方便施教,巧妙地改造其說,
 所謂根本火,即奉養父母;居家火,即供給妻兒眷屬;福田火,即供養沙門婆羅門,
並勸他滅除貪、瞋、癡三火,放棄過去錯誤的信仰。
 婆羅門聞法後,乃釋放繫縛眾生,並皈依三寶。」
同樣地,也可讀《中阿含.135經》和《長阿含.16經》(註3),
居士善生的父親在臨終前,交代善生要禮拜六方(東西南北上下),
佛陀則順應其用詞,教導他聖賢之道所禮的"六方",
親子 、師生、夫婦、親友、主僕、宗教師與信徒間的合理的義務(註4)。
 
 
這樣說法的方便,佛門內很普遍,像現今普遍流行的阿彌陀佛的信仰,
在當時的用意也如此,是將太陽崇拜加以淨化(註5)。
 
我曾聽過有位自稱居士者于電視台講經,說彌陀就是太陽神。
這說法十方荒謬,為什麼呢?
一來,《長阿含經.26經》(註6a)寫道:
「正使奉事日月水火,唱言:『扶接我去生梵天者。』無有是處。」
其意為:「祭拜太陽、月亮、水、火,是不可能往生天道(下輩子當天神)。」
升天無望,更別提覺悟,故被佛教所禁止。
二來,從上面兩個例子,我們能了解佛陀向外道說法的「淨化」之方便:
先認同對方『與佛法背離」的觀點,循循善誘改變,最後將其淨化成佛教思想。
(我較習慣稱之為淨化)所以,無法苟同那居士所言。
反倒是這種方便,恰恰是佛陀智慧與慈悲之展現。
 
 
 
----------------
註1:莊春江工作站:雜阿含0093經
註2:張西鎮《雜阿含經白話譯解》第七冊 Page 457
註3:中阿含135經, 雜阿含1283經, 別譯雜阿含281經, 長阿含16經 南傳:長部31經
註4:《佛法概要》第十三章
 因神教而引起的祈禱、祭祀、咒術,種種迷信行為,佛法中一概否認。
 不但否定神教的迷信行為,而且巧妙的改造他。
 如婆羅門教的祭祀,用三火,佛也說三火,但三火是:
 供養父母名根本火,
 供養妻兒眷屬名居家火,
 供養沙門婆羅門名福田火(雜含卷四‧九三經)。
 神教徒禮拜六方,佛也說禮拜六方,
 但這是親子 、師生、夫婦、親友、主僕、宗教師與信徒間的合理的義務(中含善生經)。
 釋尊肅清了神教的宗教道德,使人生正道從神教中解放出來,
 確立於人類的立埸, 為佛法中道的特色。
註5:《淨土與禪》:五 彌勒中心的淨土觀
 二、『無量壽佛經』(即『大 阿彌陀經』)說:
 禮敬阿彌陀佛,應當「向落日處」。
 所以、阿彌陀佛,不但是西方,而特別重視西方的落日。
 說得明白些,這實在就是太陽崇拜的淨化
 攝取太陽崇拜的思想,於一切──無量佛中,引出無量光的佛名。
註6:
 (1)北傳:長阿含26經 南傳:長部13經
 (2)2012貫藏法師-妙雲華雨選讀05釋迦的真諦.pdf

2017年1月29日

隨筆-其他-佛法符合科學,科學符合佛法?

讀大學時,我看過很多文章試圖以證明"佛法符合科學",來接引(高級)知識分子學佛。
其用心良苦,令人稱許,所用方法就是《法華經.普門品》所云(摘節):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
 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
 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註1)
經文的"現XX身",不單指變成對方期望的模樣,
而是說你要以對方習慣的形象--行為或語言作媒介(工具),來闡釋佛教。

法鼓山人生雜誌 306期(註2)有一段佛陀對農夫的說法,可引作例子:
名叫「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的農夫,遇見前來托缽的佛陀,
 對不事耕作而乞求布施的他,說出內心的質疑。
 佛陀用善巧的譬喻為農夫說法,使農夫明白,
 耕耘心田與耕耘農田其實是同樣的道理。
 農夫耕耘農田有鬆土、整地、播種、灌溉、鋤草等步驟與次序,
 而學佛人耕耘心田以信心為種子,精進為時雨,
 智慧與慚愧為犁具,同樣有步驟有次第。
 更重要的是,農夫的耕種雖可獲得溫飽,
 耕耘心田卻可以解脫煩惱,獲得涅槃甘露果。
 佛陀隨機應教的智慧,使得原來信心滿滿、態度踞傲的農夫,
 也由衷地折服,讚歎佛陀『善耕種,極善耕種』。」
由此可知,提"農業"是說法之方便,
其目的不在教導播種、耕耘等農事,而是宣揚佛法。
因此,所謂的「佛法符合科學」,應視為「借科學之口吻,傳播佛法」。


假如有兩個東西,不知孰長孰短,最好的辦法,
就是拿出有公信力的公制單位來量測裁斷。
比如,A長10公分,B長10.1公分,很明顯,B比A長。

同樣地,假如每每用「佛法符合科學」來作為佛法是"合理"的。
即代表衡量一切,「科學」公信高於「佛法」佛法必須經由「科學」檢測真偽,
那麼,如同下圖,佛教只有在和科學重疊地帶,會是真理了。


無庸置疑,佛教是信仰、是宗教,
它定義人生的意義,對生命有終極關懷,生從何來,死從何去。
科學觀點與其全然不同,甚至無法解釋,佛教的道理不就不置可否?
所以,想要探索佛教的"價值觀、人生觀、宇宙觀",
最終仍回歸到"以佛法研究佛法",方能知其理,體其義吧。
就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想要知道最真實的佛教教理教義,入門學習是最快的方式,不要透過別人口吻、比喻。
更不需要在「佛法符合科學,科學符合佛法」上打轉。



-------------
註1:T09n0262_007 妙法蓮華經 第7卷

註2:
(1)法鼓山:春耕心靈(人生雜誌 306期)
(2)經典出處:北傳:雜阿含98經,別譯雜阿含264經 南傳:相應部7相應11經
(3)類似的故事:佛陀十大弟子傳 -7- 富樓那 - 說法第一
有一次,富樓那經過一個村莊,他對田裏工作的農夫說:
「你們耕水田、種糧食可以資養色身,我教你們耕福田資養慧命的方法好嗎?」
「耕福田養慧命是用什麼方法呢?」農人們問。
「信仰佛教,奉事三寶,對於沙門要恭敬,對於病人要看護,
 慈善公益的事業要熱心,堂上雙親要孝順,對於鄉鄰要隱惡揚善,
 不要亂殺生靈,這都是耕種福田最好的方法。」

隨筆-其他-心甘情願付出,代表前世有欠?

從前聽一法師說個論點:「心安情願為某人付出,代表你前世對他有虧欠。」
意思不難懂,而且,我覺得這套說法,很多人能接受。
不然,何以解釋,有些人願意對心中感到特別卻毫無血緣關係的人,犧牲奉獻。
他們藉由此說釋懷,不再對那人討回所付出的代價。然而,佛教因果真是這樣?


仔細推敲,便能意會那是如同安慰劑、白色謊言(又稱善意謊言)的"善巧方便"。
我們都見過很多出家人、修女、神父等等神職人員,
展現無私的關懷、投入心力、精神、物質協助苦難的人們,
難不成,這些善心皆因前世的虧欠。那佛菩薩的救渡也據於此嗎?
不,佛教的說法是來自「感恩」,上報四重恩的「世間恩」。
感謝眾生的因緣,不管是順增上緣(協助)或逆增上緣(逆境的磨練),得以成就佛道。
當然,本身的努力才最重要的,因為懂得自轉因緣(善用因緣),才能在順、逆緣中成長。
而懷著感恩,能增善慈、減驕慢,於道業進步。


或許有人說:這不適用於聖人。
那詐欺呢?哪回的詐欺成功,不是源於自願,
什麼中獎要付稅金、親人綁架要贖款、始亂終棄..等等,而後才察覺設局受騙。
這可以歸咎到前世(虧欠)的頭上嗎?這樣還需要立法執法去緝拿罪犯、求償嗎?


又或許有人說:我舉的是"對方存心使壞"的例子,那非自願。
要"對方不想佔你便宜,而你仍自願給予"才是。
第一,你怎知"對方不想佔你便宜"?
 如不想佔你便宜,第一時間就回絕你;
 如不想佔你便宜,之後,對方定會找機會回報。

第二,就順應假設(對方不想佔你便宜),看到對方順眼,
 勾起你對善良人性的信任,或與對方擁有美好未來的企盼,
 但最終,事與願違,卻順勢還了前世的債。
 這便生出另一個問題,怎樣才算還完呢?心不再自願?
 欠債是鐵板釘釘的事(既成事實),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可是自願這件事,可能今天願意,明天不願意,後天又願意。
 人心是起伏動盪的,能說今天欠,明天不欠,後天又欠嗎?要如何對應得上呢?
抽象的意念,怎樣對上具體的事務?

一個道理,只在某情境下正確,但不能絕對正確,就不是真理。
可見這仍是過於一廂情願的宿命論說詞,真實因果往往並非如此。
就當它是寬慰別人的說詞吧,
讓人多少遮蓋住遺憾和愚痴-"我不能自控不是我的錯,是上輩子的錯",
有個台階下,能擺脫懊悔,繼續往前行。這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吧。


我去年(2016)讀了不少與人溝通的文章。
他們第一個建議就是,"承認對方的情緒",再後續動作。
比如說:
不能對別人說"這有什麼好傷心的",也不能說"唉什麼,你這問題有何困難"。
一開口就否定別人(情緒),好像搧臉,要叫別人怎麼聽你後面的話呢?
不論用什麼理由,給予情感上的撫慰,莫使沉溺於心情的低氣壓,恢復平靜,
再一步步開導面對事實,解決問題,才是良方。

2017年1月5日

阿含部經_T02n0142~143玉耶女經

經文出處:
1. T02n0142a 佛說玉耶女經 ( 1 卷) 【失譯】
2. T02n0142b 玉耶女經 ( 1 卷) 【失譯】
3. T02n0143 玉耶經 ( 1 卷) 【東晉 竺曇無蘭譯】



此經,佛陀說法的緣起是,孤獨長者的兒媳婦,玉耶女,
出身富貴,長相端莊,但奢侈傲慢,對公婆、丈夫不禮敬。佛陀開導她改過向善。


我從三個譯本,要點式梳理佛所說:
◎三鄣,T02n0142a:一者小時父母所鄣,二者出嫁夫主所鄣,三者老時兒子所鄣。
「鄣」應該作「障」,取"限制"的意思。

出嫁前,舉止行動,受父母限制;嫁後,受丈夫所限;老年,受兒孫所限。


◎ 十惡,十種惡報。
T02n0142a:
一者生時父母不憙。二者養育無味。三者常憂嫁娶失禮。四者處處畏人。五者與父母別離。
六者倚他門戶。七者懷妊甚難。八者產生時難。九者常畏夫主。十者恒不得自在。
T02n0142b:
一者託生父母甚難養育,二者懷妊憂愁,三者初生父母不喜,四者養育無味,
五者父母隨逐不離時宜,六者處處畏人,七者常憂嫁之,八者生已父母離別,
九者常畏夫婿,十者不得自在。
T02n0143 :
一者、女人初生墮地父母不喜。二者、養育視無滋味。三者、女人心常畏人。
四者、父母恒憂嫁娶。五者、與父母生相離別。
六者、常畏夫婿視其顏色,歡悅輒喜瞋恚則懼。七者、懷妊產生甚難。
八者、女人小為父母所撿錄。九者、中為夫婿所制。
十者、年老為兒孫所呵,從生至終不得自在。

三譯本對十惡的定義,142a(三鄣十惡)和143(十惡)說法較一致,以此說明。
1. 從前人重男輕女,生到女兒,不歡喜,因為早晚要嫁,別人家的人。
 父母的愛與關注少,苦。
2. 養育沒滋味,無喜悅感,理由同上。父母的愛與關注少,苦。
3. 女生比男生柔弱,容易受欺負或受傷,苦。
4. 父母憂慮沒嫁出去,或嫁妝問題。父母的愛與關注少,苦。
5. 出家之後要跟父母別離,愛別離苦。
6. 從前妻子的衣食有賴丈夫,得迎合看其臉色過日,苦。
7. 懷孕時,得承受種種不便,苦。
8~10,就是前面的三鄣。


◎作婦之法(T02n0142a)、七輩婦(T02n0142b、T02n0143)
談作為一個妻子怎樣對待丈夫。
一、婦如母,二、婦如妹,三、婦如善知識,四、婦如婦,
五、婦如婢,六、婦如怨家,七、婦如奪命,
七輩婦的前五者,即"作婦之法",是佛所建議,能得善報。

七個當中,好的部分:
像母親一樣疼孩子、像妹妹(兄弟)一樣談心;像善知識一樣,修行共同努力;
像妻子一樣協助家務,輔佐丈夫;像婢女一樣服侍;
壞的部分:
像仇家、像奪命兇手,處處找丈夫麻煩,乃至要奪其性命


五善三惡(僅T02n0142a、T02n0143)
也是持家之道,對象就不限止於丈夫。原文蠻白話的,不太需要翻。

一者晚眠早起修治家事,所有美膳莫自向口,先進姑嫜、夫主。
 (晚睡早起,做好家事,好吃的食物先給公公婆婆、先生吃。)
二者看視家物,莫令漏失。
三者慎其口語忍辱少瞋。
者矜莊誡慎,恒恐不及。
五者一心恭孝姑嫜夫主,使有善名,親族歡喜為人所譽,是為五善。

一者未冥早眠日出不起,夫主訶瞋反見嫌罵。
二者好食自噉,惡食便與姑嫜夫主,姦色欺詐妖邪萬端。
三者不念生活,遊冶世間,道他好醜求人長短,鬪亂口舌,親族憎嫉,為人所賤,
是為三惡。


◎五戒十善
T02n0142a 結尾是五戒;T02n0142b 結尾是十善;T02n0143結尾是十善。
這是在家居士應持的戒律,不分男女。



*****
佛陀說種種女子的不如意,是告誡玉耶女,沒什麼好自得意滿,無常隨時現前,應修好德。
事實上,男子生於世亦有苦,彼此有別而已。切莫以今世男身而洋洋得意。

重女輕男時代過去了,這時代講究兩性平等,婦女地位日漸提升與男子同。
所以現今妻子也不需要對丈夫卑躬屈膝,該回歸到人對人之間的尊重。
佛陀這麼說,是適應當時代的環境而方便說。

以佛陀倡導四性平等的慈悲,怎會建立階級森嚴的男尊女卑的迂腐概念。
佛陀的姨媽,後來的大愛道比丘尼,最終仍是出家,且證道,不是嗎?
在菩提路上,區別的是對真理的向慕與實踐,而非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