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5月3日

隨筆-其他-天人壽盡墮馬腹?

網路有則文章(註1)寫:
「《法句譬喻•無常品》天人壽盡墮馬腹,發菩提心,離畜牲道」
白話意思是:
 法句譬喻經有則故事寫道,一天人即將壽終,投胎成馬。
 因為發菩提心,命歿之後,不但沒墮入惡道,反而死而復生。


我特意查《法句譬喻經》的兩版本,
東吳天竺沙門維祇難等譯《法句經》(註2),
西晉沙門法炬共法立譯《法句譬喻經》(註3),以及南傳《法句經故事集》(註4)。
都沒有類似「天人壽盡墮馬腹」的文句。
於是,我尋思,中國有一個習慣,書的頭篇,往往是最朗朗上口,最標誌性的。

比如戲劇每每提到《詩經》,便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有那麼多佳句不用,偏偏只用開篇這段,就是怕觀眾不知道在說《詩經》。
又如同《論語》:「學而時習之....」;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興許人們聽到這幾句,就馬上反射知道在念哪本"書"。


正如我意料,「天人壽盡墮馬腹」是出自《法句譬喻經》的頭一則。
然而,它卻存在兩個明顯出入。
第一,原文提的是「驢」,不是「馬」。可是這並不影響整則故事想要表達的意思。
第二,天人帝釋,最終沒有往生惡趣,是因為歸命佛、法、聖眾,
   文中後面再提了一次:歸命三尊,這就是經常聽到的「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在佛教裡面,比發菩提心更基礎,
   "皈依三寶"一定會先於"發菩提心"。
   簡單說,這故事在講:皈依三寶,就有不墮三惡道的信仰力量!


可能有人問:我何必計較這個?
這是因為,聲聞乘(中國習慣稱小乘)發的是出離心,並不一定發菩提心。
他們已經能出離三界,更何況是不墮惡道。
所以,同樣是皈依三寶,死後不入驢胎,發菩提心者能,發出離心亦能。
我個人以為最好忠於原典,既然經典說是「皈依三寶」,
就照著說吧,會比較妥當些。


另外,我還查有無"墮馬腹"的典故。答案是有的。
第一,《大寶積經》卷108(註5):
日藏菩薩過去世中,曾勸過五百個眾生發菩提心,
但後來他們遇到惡知識,投生成馬,日藏菩薩為了要渡他們,也投生成馬。

第二,《觀河集節鈔》卷一:
從前有一位名叫李伯時的人,他畫的馬堪稱一絕,獨步天下。
訶秀禪師瞧見他說:「此人必定下輩子作馬」。(相由心生)

第三,《笑隱大訢禪師語錄》卷四,這則故事跟第二個一模一樣,他說:
李伯時畫馬畫得維妙維肖,有人就譏笑他:「這麼花心思觀察馬,來生絕對作馬」。
因此,他就改畫佛、菩薩、天人的肖像。


「墮馬腹」,最主要與這兩故事相關。
至於《法句譬喻經》首則故事,
我覺得原文很白話,很容易讀懂,就不再贅言了。



-----------------------------------


昔者天帝釋五德離身,自知命盡當下生世間,在陶作家受驢胞胎。
何謂五德?一者身上光滅,二者頭上華萎,三者不樂本坐,四者腋下汗臭,五者塵土著身。
以此五事自知福盡,甚大愁憂。自念三界之中,濟人苦厄唯有佛耳,於是奔馳往到佛所。
時佛在耆闍崛山石室中,坐禪入普濟三昧。
天帝見佛,稽首作禮伏地,至心三自歸命佛法聖眾
未起之間其命忽出,便至陶家驢母腹中作子。時驢自解走瓦坏間破壞坏器,其主打之,
尋時傷胎,其神即還入故身中,五德還備復為天帝
佛三昧覺,讚言:「善哉天帝!能於殞命之際歸命三尊,罪對已畢,不更勤苦。」


註5:No. 310 大寶積經 (卷108) T11, p0606b
此五百馬於先世中。已學菩薩乘。已曾供養過去諸佛。
近惡知識作惡業緣。惡業緣故墮畜生中。五百馬中有一大馬。名曰日藏。是大菩薩。
是日藏菩薩。於過去世在人道中。已曾勸是五百小馬。發菩提心。
為欲度此五百馬故現生馬中。由大馬威德故。令五百馬自識宿命。本所失心而令還得。
善男子。我愍彼五百菩薩墮馬中者。欲令得脫離於畜生。是故如來知故受請。

註6:X1211_觀河集節鈔_卷第一
昔聞李伯時。畫馬天下獨。見訶秀禪師。謂當墮馬腹。

註7:X69n1367_004 笑隱大訢禪師語錄第4卷
李伯時畵馬。有譏之者謂。用心久熟。他日必墮馬腹中。於是改畵佛菩薩天人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