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年8月7日

隨筆-總類-<中國人為什麼燒香拜佛? >一文之若干問題04

跳到"戒律:出家、起法號,吃素、剃度是怎麼回事?"這一段。

內文:
教徒的修行一般需要“出家”。 
 “出家”意味著擺脫世俗當中的一切人際關係,
 以新的身份在新的組織裡形成新的人際關係。
 人的姓名是世俗人際關係的典型標記,
 所以不能要了,要取一個新的名字,這就是法號。
這是在講佛教傳入中國的適應,印度佛教出家人,沒有法名(法號)這件事。

可參考聖嚴法師的文章<佛菩薩50問:皈依後為何有法名?>(註1)
法名源自何時並無詳細記載,釋迦牟尼佛原名為悉達多,又名喬達摩,
 出家成佛之後,很多人還是稱他為喬達摩,
 並沒有因為成佛而有一個「佛名」或「法名」。
 釋迦牟尼佛這個名稱並不是法名,「釋迦」二字是他俗家的姓,
 其族人都是姓釋迦,「牟尼」則是讚歎用的形容詞,
 讚歎他是一位已經斷除煩惱的人,所以我們就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但這並非法名。

 中國最早出現的法名可能是從東晉的道安法師開始,
 他主張凡是出了家的人都姓「釋」,在這之前並沒有前例
 例如鳩摩羅什就是鳩摩羅什,不名為「釋鳩摩羅什」,
 從道安法師開始,才在名字之前加一個「釋」,出家人在家時有在家的名字,
 出家以後便使用法名,法名多半與佛法相應,
 因為開始學佛法了,所以便給予一個法名。


復次,內文:
出家有“剃度”的儀式,剃掉頭髮和鬍鬚,整個人一看上去就和以前不一樣了。
 但並不需要再用香火在頭頂燙上戒疤,燙戒疤是從元朝才有的。
 你也許會問:“我看到的佛陀形像不但有頭髮,還是捲髮,這是怎麼回事呢?”
 主流說法是,那不是頭髮,而是長得像捲髮的肉。
 任何人只要“覺悟”了,頭頂都會發生這種變化。

關於「戒疤」,《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說:
依談玄《中國和尚受戒↙香疤考證》所述,相傳始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
 沙門志德住持金陵天禧寺時,與七眾授戒,燃香於頂,指為終身之誓。
 此事逐漸演變成慣例。後世中國佛教徒往往以此表示自己的信心,
 出家眾之燒戒疤更成為是否受戒的辨識方式。
 然此並非佛制,且為中國所獨有,並未見於其他國家。
他說的沒錯,是在元朝才開始,且是中國佛教特有。

而他講的"捲髮",正確名稱是:肉髻,屬於三十二相之一。
他說"覺悟的人"才有,這是錯誤的。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
《優婆塞戒經》卷一(大正24‧1039a)︰
是三十二相即是大悲之果報也,轉輪聖王雖有是相,相不明了具足成就。
白話:三十二項是大悲心的果報,轉輪聖王雖然有三十二相,
   但是三十二相不代表具足斷煩惱的智慧成就。


復次,內文:
出家之後,飲食習慣也要改。
 飲食禁忌是一切宗教生活的典型特徵,
 一般來講,無論哪種禁忌,都是把飲食分為“潔淨的”和“不潔的”兩類。
 從社會學的意義上看,
 這樣分類的一個顯著功效是把吃潔淨食物的“我們”和吃不潔食物的“他們”區分開,
 伴隨而來的就是群體自豪感和凝聚力。

 人類作為群居動物,有很多行為從本質上說都是在做群體區隔,
 一方面是找歸屬,一方面是找組織優越性。
 但在佛教還沒有成為宗教的時候,飲食禁忌並沒有被神聖化,
 只是單純從學理出發不許殺生,又從僧團秩序出發不許喝酒。


佛教一開始就是宗教,不重複了。
依社會學,分類(例如飲食)會帶來"群體自豪感和凝聚力",還有歸屬感、優越感...
這個我沒研究,不予置評。

佛教有一名詞跟持戒有關,它的音譯是:波羅提木叉,意譯是"別別解脫"
什麼意思呢?
假若你受持五、八、十、具足等禁戒,
就會在身三口四等七支"罪",別別(一個個)解脫出來,故名別解脫。
換言之,持戒,是為了解脫輪迴、順於涅槃而為之。
所以佛教持戒,跟世間善人區隔出來,目的是"別別解脫",不是歸屬感、優越感...

然後,他指出"佛教以學理出發,不許殺生",這我認同。
但他又講"從僧團秩序出發不許喝酒",這是錯的。

酒戒是遮戒,遮蔽犯性戒,所謂:殺、盜、婬、妄。
喝酒容易喪失理性,所以,不喝酒可以遮蔽違犯殺、盜、婬、妄的可能性。



-------------------------------------------------
註1:聖嚴法師<佛菩薩50問:皈依後為何有法名?>
 

註2:T24n1488_001 優婆塞戒經 第1卷
[1039a10] 「善男子!菩薩常於無量劫中,為諸眾生作大利益,
至心勤作一切善業,是故如來成就具足無量功德;是三十二相,即是大悲之果報也。
轉輪聖王雖有是相,相不明了具足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