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2月22日

隨筆-其他-哪些格言類似「莫忘初發心」?※

母親問我:「你能不能提供幾句類似『莫忘初發心』的格言,最好是靜思語裏頭的。」

我說:「格言、標語有時效性。
    有一回懺公(水里蓮因寺懺雲法師),
    要慧律法師(當時慧律法師似乎還沒剃度出家)換掛在牆上的格言,
    慧律法師就問:『為什麼要換?』
    懺公說:『看久了,人會麻木。要換一換。』
    所以,那也是可以用,但我覺得並不是好辦法。
    最好的一招是『叢林無曲木』,找同參道友一同切磋勉勵。
    一個人學習,保持長遠心,也不是說沒有成功案例,但很難。
    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你想懈怠,看到它們在努力,你就不好意思;
    他們有人想懈怠,看見大家在努力,便不敢。這招比較管用。」


這裡說的格言是短小精幹,一口氣能唸完的那些,
功能在鼓勵、提醒、警策等等原則性的規範。像是金蘭生《格言聯璧》(註1)。
據說弘一大師,很喜歡這本。舉其中一句,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鍛來;
 私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


談佛教修行的內涵、次第、細節等語,應該稱之為"偈語"。
如同:「密護於根門,飲食知節量,勤修寤瑜伽,依正知而住」。
相較於格言,我覺得這更有幫助。
不過,知道修行的大致方向在哪、路該怎麼走,這是一回事,
有沒有動力勇往直前,可能又是另一回事,也就是能不能保持初發心的問題。

正如上述,我認為最保險的方法是找有共同目標的同伴,
就像樹林裡的樹木,為了搶頭頂上的陽光,
各個扶搖直上,不敢歪曲,自然降低懶惰的機率。

而且,共同學習的好處,能減少試錯。往往我們自己想,總覺得邏輯自洽。
一旦要講給別人聽,就得思考怎麼表達更簡潔、更好懂,
用奧薩姆剃刀剔除多餘的部分,或者察覺不通順之處,如《學記》:「教然後知困」。
且從別人的發問,亦可發現自身的盲點,這能說是良性競爭吧。



-------------------------------------
註1:金蘭生《格言聯璧》

2019年2月10日

隨筆-中華史地-(唐)菩提本無樹

過年時,父親問我:「六祖慧能的偈:『菩提本無樹』是什麼意思?」
我答:
「每個人有自己的解讀(詩無達詁)。我會說:菩提、也就是覺悟,與樹不樹無干。
 不是佛走到那棵樹下才能覺悟,而是佛在那棵樹下覺悟,它才被稱菩提樹。」

言談間難以詳述典據,況且我也沒記,所以,再用文字說明。


*****
《大唐西域記》卷8(註1)云:
金剛座上菩提樹者,即畢缽羅之樹也。...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
此謂:
佛陀在它蔭下成道的那棵樹,種名是畢缽羅樹、阿說他樹、鉢多樹
佛證菩提後,人們才因而喚它"菩提樹"(註2)。

《長阿含經》第1經(註3)記載了過去七佛的成道之樹,分別如下:
1. 毘婆尸佛坐娑羅樹下成最正覺;
2. 尸棄佛坐分陀利樹下成最正覺;
3. 毘舍婆佛坐婆羅樹下成最正覺;
4. 拘樓孫佛坐尸利沙樹下成最正覺;
5. 拘那含佛坐烏暫婆羅門樹下成最正覺;
6. 迦葉佛坐尼拘律樹下成最正覺;
7. 我今如來至真(也就是我們的佛陀),坐鉢多樹下成最正覺。
同理,這七種樹於各個諸佛時代,皆可名為"菩提樹"。

這好比「孫文逝世紀念日是植樹節」一樣,
不是孫文恰巧死在植樹節那天,而是孫文死的那一天訂為植樹節。


慧能的偈全文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註4)
第三句,我並沒說錯。依據考古,這是原文;
按造六祖思想貼近如來藏(在此,不論辯此事),如此才合理。

慧能之所以會講「菩提本無樹」,是由於神秀說了「身如菩提樹」。
陳寅恪先生認為:
「這是不適當的譬喻(註5),不應當把"身"比喻成"菩提樹",應作"芭蕉樹","洋蔥"亦可。」
我同意陳先生的看法,
印度經論沒有把身比作菩提樹來說"空"的例子,而拿芭蕉樹、洋蔥作喻會較適宜,
因為芭蕉樹可葉葉析除,洋蔥可重重剝卻,最後都能發現無實心
然而,這產生另一個問題:為何要找"幹中空無實"的東西呢?

《大智度論》卷6(註6)對此有解答,因為要以易解空比喻難解空。
易解空,是人們很"容易理解"它是沒有常、恆、不變之實性(實心、真實)的東西。
反之,是難解空。
例如,《雜阿含經》265 經(註7)把五蘊比喻成:聚沫、水上泡、陽焰、芭蕉、幻(影)。
「易解空」是聚沫、水上泡、陽焰、芭蕉、幻(影),而 「難解空」是我們貪著的五蘊。


既然不能把身比喻成菩提樹,我就在不改原偈的前提下,另闢蹊徑。
神秀的「身如菩提樹」,將其解說為:這個身體是成道之處,本性所在。
而慧能的「菩提本無樹」,則解說為:
"菩提樹"是因為佛在其下成道而得名,亦是因緣所生法,
別當它是"道之所在",和落入「即蘊計我」。總之,解釋得通就行了。



----------------------------------------------------------------------
註1:大唐西域記/08
金剛座上菩提樹者,即畢缽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
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



註2:維基:菩提樹
佛經中說,若有行者於某一樹下成就佛果,即無上菩提,此樹即名「菩提樹」,
因此,「菩提樹」對於佛教信眾而言就是「聖樹」。


註3:
1. 《長阿含經》第1經
毘婆尸佛坐娑羅樹下成最正覺。尸棄佛坐分陀利樹下成最正覺。
毘舍婆佛坐婆羅樹下成最正覺。拘樓孫佛坐尸利沙樹下成最正覺。
拘那含佛坐烏暫婆羅門樹下成最正覺。迦葉佛坐尼拘律樹下成最正覺。
我今如來至真。坐鉢多樹下成最正覺。

2. T26n1521_005 十住毘婆沙論 第5卷
關於菩提樹的摘要:
毗婆尸佛是無憂樹、尸棄佛是邠他利樹、毗舍浮佛是娑羅樹、拘留秦佛是尸利娑樹、
拘那含佛是優曇跋羅樹、迦葉佛是尼拘類樹、釋迦牟尼佛是阿說他樹
將來成道的彌勒是那伽樹(龍華樹)。


註4:維基:慧能
惠能偈(其他版本)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註5:陳寅恪<禪宗六祖傳法偈之分析>


註6:T25n1509_006 大智度論 第6卷
問曰:若諸法十譬喻皆空無異者,何以但以十事為喻,不以山河石壁等為喻?
答曰:
諸法雖空而有分別,有難解空,有易解空。今以易解空喻難解空。
復次,諸法有二種:有心著處,有心不著處。以心不著處解心著處。

問曰:此十譬喻,何以是心不著處?
答曰:
十事不久住,易生易滅故,以是故,是心不著處。
復次,有人知十喻,誑惑耳目法,不知諸法空故,以此喻諸法。
若有人於十譬喻中心著,不解種種難論,以此為有,
是十譬喻不為其用,應更為說餘法門。


註7:北傳:雜阿含265經 南傳:相應部22相應95經


---------------------------------------
參考資料:釋傳徹<漢譯《雜阿含經》中譬喻的種類>

2019年2月9日

隨筆-中華史地-(民國)穿袈裟踢正步

看到王丹先生分享的影片(註1),現今中國比丘(尼)穿袈裟、踢正步,
向政府表忠輸誠,我覺得難以置信,應該是個例。

然而,在今年1月5日的新聞報導(註2),昭慧法師力挺蔡總統連任的聲明中說:
 「只要蔡總統在位,我就不用穿著袈裟踢正步,舉著國旗進廣場。」、
 「無論舉的是哪國國旗,這種滑稽動作,都會讓我失去僧格!
這使我覺得該壓迫佛教的現象,不是只在少數廟宇。
法師兩三個月前,有到中國參加佛教學術活動,與當前中國佛教人士有交流。
極有可能知道這此事的真假,而且,我信任法師的誠信,沒有的事,她不會捏造。



--------------------------------
註1:中國現在,遍地妖怪! (影片可能會被移除)


註2: 釋昭慧挺蔡英文 「我不用穿著袈裟踢正步了」

2019年2月6日

隨筆-基礎-五蘊的通俗解釋

「色蘊」是物質;
「受蘊」是感受(領受),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想蘊」是取象、認識作用,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境界後,會在內心中產生形象,
  如果認出這形象是什麼,就說出它是什麼;
  如果認不出這形象是什麼,則將其概念化、定義、命名;
「行蘊」則是意志,對境界所引發的造作(採取的動作)。比如,思考、發語、身動;
「識蘊」是意識,是前四蘊的統領,
  「識蘊」是"能"識,「色蘊」、「受蘊」、「想蘊」、「行蘊」是"所"識。
  前四蘊是識的住處,稱「四識住」(四個"識的住處")
  站在凡夫(相對於聖人)的角度,這個住,可以說是"執取"。
  換言之,四識住,可以解釋成:
  眾生的意識不外乎執取四項,執取物質的色;執取情緒的受;
  執取認識的想;執取造作的行。

可以找到大多數對「五蘊」的說明,大致如上述。
色:變壞相、受:領納相、想:等了相、行:造作相、識:了別相。

但是,我覺得,應該很多人依然不能夠從中理解。
今天讀到一本書《國王、賢臣和弄臣》(註1),下圖是書中對五蘊的解說,
它將「想蘊」說是理性活動、概念活動。

而我還看到一篇論文<五蘊之想蘊研究>(註2)寫:
 「受」是認識過程中感性的一面,而「想」是認識過程中理性的一面。
 
因此,我認為粗略地講解「五蘊」,
或許是50、60分(滿分100)的版本,可以這麼說:
「色蘊」是物理、物質;
「受蘊」是心理的「感性」的認識。
「想蘊」是心理的「理性」的認識。
「行蘊」是驅使行動的「意志」,行動包含思考(意業)、發語(口業)、身動(身業)。
「識蘊」是作為統領、統合前四者,包括有情物理、心理、生理,這些之本體。
 
不知道這樣會不會比較好懂些。



---------------------------------------------------------------------
註1:《國王、賢臣和弄臣》P.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