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不少人有這樣的經驗,隔天是繳交作業的最後期限,但發現來不及寫完。
一邊使勁地奮筆疾書,一邊思考著有沒有好的遲交理由。
而我國小遇到這情境時,曾幻想:如果有讓「時間暫停」的多啦A夢道具,那就好了。
「時間」能停住嗎?目前來說,不行!
「時間」是沒有實體的,人是因為察覺「變化」,不論是物質或精神,而感受到「時間」。
反之,若能止住萬事萬物的遷化改移,「時間」當下不存在、沒意義。
但世間無常,處於動態,因此,「時間」,逝者如斯,不捨晝夜。
等我長大接觸到佛教後,相信因果輪迴,
得聞有阿羅漢入滅(或稱:圓寂)後能跳出輪迴,脫離生生死死的重複。
一方面是羨慕,另一方面很是疑惑:阿羅漢處在什麼境界(時空)?他們又是如何辦到的?
然而,若依照經典,並不能用我們這境界(時空)的言語,來說明他們所處之地。
用個不洽當的比喻,假設這世界沒有重量單位,公克、公斤等等,
若我們單靠長度單位的公分、公尺或容量單位的毫升、公升去描述它,是極其困難的。
非得說「入滅境界」,
我會引三法印-"涅槃寂靜"中"寂靜"二字,將其稱之為寂靜態,
不過,這不就和我前面說「世間處於動態,時間流逝不已」的概念相違背嗎?
雜阿含經1077經中(註1),
佛陀說:
「鴦掘利摩羅!我早已停下傷害一切眾生的惡行了,
而你還停不下來,繼續在造殺害眾生的惡業!;...
我早已安住在息滅之法,一切都不放逸;
因為你不能徹見四聖諦,所以不能息歇放逸的行為。」
我說的寂靜態,就是此經佛說的:「我早已停下」,
此即體證了四聖諦,亦等同於永久斷除無明與愛的煩惱。
寂靜態,專指煩惱的「發業、潤生」的停歇。
這等的寂靜態,絕非發生在死後,
因此,阿含經裡阿羅漢的涅槃,分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
覺悟且在世者稱有餘,
他的身體跟心念,跟凡夫一樣仍會變化,但不同的是,他停滯了煩惱。
例如經中說阿羅漢生病時,身苦心不苦。阿羅漢的心智自然是正常的,
他的心念可了別"我生病了,會痛" 、"生病了,得接受治療",
所指的「心不苦」是:不起煩惱。
換個方式說,我曾自問:
「為何要辛辛苦苦地修行,又要讀經,又要靜坐,到底在追求什麼。」
我得出答案是「練就內心安詳(平靜)。」
而安詳,是生活中身心仍在活動,但不論遇到什麼事,保持氣定神閒,
如實地觀察,如實地處置,可不是什麼都不做。
再談到無餘者,他們擁有的「寂靜態」功夫,與有餘者相同。
且比有餘者多了:了結此生的業報。
一般人以為的佛教因果輪迴觀,是「善(業)有善報,惡(業)有惡報」-
業與報兩項的循環:業→報→業→報→....
像種子與果實,種子生成枝葉產果實,果實裡面包含種子,孕育新生。
其實不然,
它應該是「惑→業→(苦)報」:惑→業→(苦)報→惑→業→(苦)報→惑→...
如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由於無餘者無惑(惑是煩惱的異名),煩惱停了,死後便能不再招感下一生的業報,
隨著生命的結束,身體、心念也消失,而這世界的「時間」、「空間」概念無從描繪之,
所以,也就沒有「違背世間無常」的道理。
事實上,「無餘涅槃」與「世間無常」之理相互支撐。
我先前問:入滅的阿羅漢處在什麼境界?他們又是如何辦到的?
到此,已回答了第二個疑問,即修學四聖諦成就,煩惱永斷。
而第一個疑問,只能說:我很難講一個我沒有經歷過的體驗。
可以不再輪迴是什麼感覺,要等我斷煩惱才真正知道。
佛教有能力入寂靜態(斷煩惱)的修行者,可按慈悲心深淺分成兩派。
悲心淺者,即阿羅漢,又稱聲聞,包括有餘、無餘。
悲心深者,即菩薩,有人稱其為「留惑潤生」,
他們有能力斷惑,但因悲心重,留一點惑,好來到世間度化眾生,一生又一生。
這就好比金錢不是邪惡,不執著錢的人,就能善於運用金錢。
從戒律上,也能發現兩者區別。
聲聞戒的持戒限期是盡形壽,以此生為止,因為沒下一生。
菩薩戒的持戒限期是盡未來際,生生世世留在人間,生生世世持戒。
我聽過有法師解釋天台宗為什麼要稱佛為「妙覺菩薩」,他說:「佛是更行菩薩道者」,
我覺得他說得很好,
因為這表現出成佛不是行菩薩道的終結點,又能跟阿羅漢無餘涅槃者,作很大的區隔。
(怎麼可能成就菩薩道後,又倒回去阿羅漢的無餘涅槃)
就像迴向偈說的「 世世常行菩薩道。」(註2),
而大智度論也主張「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
一邊使勁地奮筆疾書,一邊思考著有沒有好的遲交理由。
而我國小遇到這情境時,曾幻想:如果有讓「時間暫停」的多啦A夢道具,那就好了。
「時間」能停住嗎?目前來說,不行!
「時間」是沒有實體的,人是因為察覺「變化」,不論是物質或精神,而感受到「時間」。
反之,若能止住萬事萬物的遷化改移,「時間」當下不存在、沒意義。
但世間無常,處於動態,因此,「時間」,逝者如斯,不捨晝夜。
等我長大接觸到佛教後,相信因果輪迴,
得聞有阿羅漢入滅(或稱:圓寂)後能跳出輪迴,脫離生生死死的重複。
一方面是羨慕,另一方面很是疑惑:阿羅漢處在什麼境界(時空)?他們又是如何辦到的?
然而,若依照經典,並不能用我們這境界(時空)的言語,來說明他們所處之地。
用個不洽當的比喻,假設這世界沒有重量單位,公克、公斤等等,
若我們單靠長度單位的公分、公尺或容量單位的毫升、公升去描述它,是極其困難的。
非得說「入滅境界」,
我會引三法印-"涅槃寂靜"中"寂靜"二字,將其稱之為寂靜態,
不過,這不就和我前面說「世間處於動態,時間流逝不已」的概念相違背嗎?
雜阿含經1077經中(註1),
鴦掘利摩羅追殺佛陀,但佛陀現神通力,鴦掘利摩羅老是追不上,
因此,向佛陀喊道: 「停下來!沙門!停下來!沙門!」
佛陀說:「我早已停下來了,鴦掘利摩羅!是你自己停不下來的。」
鴦掘利摩羅說:「你明明還在走,怎麼說已經停下來了呢!」 因此,向佛陀喊道: 「停下來!沙門!停下來!沙門!」
佛陀說:「我早已停下來了,鴦掘利摩羅!是你自己停不下來的。」
佛陀說:
「鴦掘利摩羅!我早已停下傷害一切眾生的惡行了,
而你還停不下來,繼續在造殺害眾生的惡業!;...
我早已安住在息滅之法,一切都不放逸;
因為你不能徹見四聖諦,所以不能息歇放逸的行為。」
我說的寂靜態,就是此經佛說的:「我早已停下」,
此即體證了四聖諦,亦等同於永久斷除無明與愛的煩惱。
寂靜態,專指煩惱的「發業、潤生」的停歇。
這等的寂靜態,絕非發生在死後,
因此,阿含經裡阿羅漢的涅槃,分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
覺悟且在世者稱有餘,
他的身體跟心念,跟凡夫一樣仍會變化,但不同的是,他停滯了煩惱。
例如經中說阿羅漢生病時,身苦心不苦。阿羅漢的心智自然是正常的,
他的心念可了別"我生病了,會痛" 、"生病了,得接受治療",
所指的「心不苦」是:不起煩惱。
換個方式說,我曾自問:
「為何要辛辛苦苦地修行,又要讀經,又要靜坐,到底在追求什麼。」
我得出答案是「練就內心安詳(平靜)。」
而安詳,是生活中身心仍在活動,但不論遇到什麼事,保持氣定神閒,
如實地觀察,如實地處置,可不是什麼都不做。
再談到無餘者,他們擁有的「寂靜態」功夫,與有餘者相同。
且比有餘者多了:了結此生的業報。
一般人以為的佛教因果輪迴觀,是「善(業)有善報,惡(業)有惡報」-
業與報兩項的循環:業→報→業→報→....
像種子與果實,種子生成枝葉產果實,果實裡面包含種子,孕育新生。
其實不然,
它應該是「惑→業→(苦)報」:惑→業→(苦)報→惑→業→(苦)報→惑→...
如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由於無餘者無惑(惑是煩惱的異名),煩惱停了,死後便能不再招感下一生的業報,
隨著生命的結束,身體、心念也消失,而這世界的「時間」、「空間」概念無從描繪之,
所以,也就沒有「違背世間無常」的道理。
事實上,「無餘涅槃」與「世間無常」之理相互支撐。
我先前問:入滅的阿羅漢處在什麼境界?他們又是如何辦到的?
到此,已回答了第二個疑問,即修學四聖諦成就,煩惱永斷。
而第一個疑問,只能說:我很難講一個我沒有經歷過的體驗。
可以不再輪迴是什麼感覺,要等我斷煩惱才真正知道。
佛教有能力入寂靜態(斷煩惱)的修行者,可按慈悲心深淺分成兩派。
悲心淺者,即阿羅漢,又稱聲聞,包括有餘、無餘。
悲心深者,即菩薩,有人稱其為「留惑潤生」,
他們有能力斷惑,但因悲心重,留一點惑,好來到世間度化眾生,一生又一生。
這就好比金錢不是邪惡,不執著錢的人,就能善於運用金錢。
從戒律上,也能發現兩者區別。
聲聞戒的持戒限期是盡形壽,以此生為止,因為沒下一生。
菩薩戒的持戒限期是盡未來際,生生世世留在人間,生生世世持戒。
我聽過有法師解釋天台宗為什麼要稱佛為「妙覺菩薩」,他說:「佛是更行菩薩道者」,
我覺得他說得很好,
因為這表現出成佛不是行菩薩道的終結點,又能跟阿羅漢無餘涅槃者,作很大的區隔。
(怎麼可能成就菩薩道後,又倒回去阿羅漢的無餘涅槃)
就像迴向偈說的「 世世常行菩薩道。」(註2),
而大智度論也主張「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
反對說一切有部主張的三阿僧祇劫說。
還可以這麼說,菩薩行者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重過程者。
而且,既然世間不免遷變,輪迴不已的話,那就向上、向善、向解脫,
一邊練就(維持)內心安詳,一邊導引世界進入善性循環(莊嚴國土),而非惡性循環。
發善心成就善事,善事獲得善報,善報又易發善心,易發善心又成就更多善事...
自我正向反饋,最好還能將善形成一種習性。
心理學研究人類的快樂,說:快樂的程度與自我期望有關。
換句話說,你若是完成對你困難度高的任務,會比完成對你困難低的任務,來得快樂。
而不管困難度高或低,快樂持續的時間都會在一定的時間,恢復回原樣。
舉個例子,
假如你是國中生,你解出高中習題的快樂程度,會比解出國中習題來得高。
而這兩種快樂都會在一段時間歸於平淡,可能是一週,可能是兩週。
同理,假如你是高中生,
一者,解出大學習題,會比解出高中習題來得快樂;
二者,你解出高中習題,已經低於你在國中解出來時的快樂;
三者,兩種快樂仍會在一段時間消失。
那麼,要延續快樂的高峰,心理學是怎麼建議呢?
它說:得提升自己,加高期許並達成,再提升自己,再加高期許並達成...
如此說來,心理學不也跟行菩薩道很像,
都是鼓勵重視過程及永無止盡前進,不就是螺旋向上的善性循環嗎?
-------------------------------------------
註1:
1. 阿含經故事選:093.殺人魔鴦掘利摩羅的得解脫
2. 北傳:雜阿含1077經, 別譯雜阿含16經, 增壹阿含38品6經 南傳:中部86經
註2: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還可以這麼說,菩薩行者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重過程者。
而且,既然世間不免遷變,輪迴不已的話,那就向上、向善、向解脫,
一邊練就(維持)內心安詳,一邊導引世界進入善性循環(莊嚴國土),而非惡性循環。
發善心成就善事,善事獲得善報,善報又易發善心,易發善心又成就更多善事...
自我正向反饋,最好還能將善形成一種習性。
心理學研究人類的快樂,說:快樂的程度與自我期望有關。
換句話說,你若是完成對你困難度高的任務,會比完成對你困難低的任務,來得快樂。
而不管困難度高或低,快樂持續的時間都會在一定的時間,恢復回原樣。
舉個例子,
假如你是國中生,你解出高中習題的快樂程度,會比解出國中習題來得高。
而這兩種快樂都會在一段時間歸於平淡,可能是一週,可能是兩週。
同理,假如你是高中生,
一者,解出大學習題,會比解出高中習題來得快樂;
二者,你解出高中習題,已經低於你在國中解出來時的快樂;
三者,兩種快樂仍會在一段時間消失。
那麼,要延續快樂的高峰,心理學是怎麼建議呢?
它說:得提升自己,加高期許並達成,再提升自己,再加高期許並達成...
如此說來,心理學不也跟行菩薩道很像,
都是鼓勵重視過程及永無止盡前進,不就是螺旋向上的善性循環嗎?
-------------------------------------------
註1:
1. 阿含經故事選:093.殺人魔鴦掘利摩羅的得解脫
2. 北傳:雜阿含1077經, 別譯雜阿含16經, 增壹阿含38品6經 南傳:中部86經
註2: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