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1年11月17日

隨筆-戒律-議題:佛陀時代,戒律能制、能開、能改※

聖嚴法師《律制生活》(註1):
我們看佛陀的根本精神,凡舉一樣規制,無不要求實事求是,
 並且極富民主的色彩,凡為一項規定,一條戒律,
 若有充分的理由,建議進的,佛陀無不從善如流。
 故在比丘戒中,多數的條文,都是經過修正的,其中有一條,修正的次數,達十次之多
 這種開明的精神,即使擬之今世的各國憲法的立法議程,也只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記憶中,法師的另一本著作有寫明確的數字...好像13次,
然而,也沒有確切道明是那一條戒的修改紀錄(忘了哪本)。我當時查了好久,沒著落。


我所受到的佛學知識支持法師論述,
佛陀制戒真實情況像莊春江《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所言(註2):
佛陀也曾經對某些有關食、衣、住、行,與醫藥的戒律,因時、因地、因人,
 或是一制、再制;或是一開、再開;或是制了又開,開了又制


佛滅之後理當延續,
可是第一次經律結集時,大迦葉尊者要求:「若佛所不制,不應妄制。若已制,不得有違」,
(白話:如果佛沒有制定的戒律,就不應該妄自新增,如果是佛已經制的戒律,就不應該違背)
此言一條戒都不能更動,近乎不可能應付將來的變化。

最好是要順應《五分律》卷二二:
佛言……雖是我所制,而於餘方不以為清淨者,皆不應用;
 雖非我所制,而於餘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
」(《大正藏》二二.一五三頁上)
(白話:佛陀說...雖然是我制的戒律,如果某些地域認為不清淨的話,就不須持守,
 雖然不是我沒制過的規範,某些地域認為應該持守,那得持守。)
才能適應現實世界。大德說:戒律是因緣所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