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2年12月27日

三乘_【三十七道品】四念處:法念處:對治五蓋(嗔):淺談慈心觀※


依據南傳佛教《大念處經》,無論修什麼禪法,
先要知曉何謂正知正知,參考阿含部經_正念、正知


【三十七道品】的補充講義B01(置於參考資料)page 2:
(二)瞋恚 
 《中部注》(Ps I 282)解釋:由於對可瞋相非理作意,所以瞋恚生起;
 若於慈心解脫如理作意,則瞋恚滅除。
 《中部注》(Ps I 282–283)另提到下列六事有助於瞋恚的斷除:
 (1)取慈心相;(2)取慈心相後努力於慈心的修習;(3)省察業的自性;
 (4)省察業的自性後多加思擇;(5)親近喜慈心觀的善知識;(6)談論慈心的修習。
 再者,瞋恚的徹底斷除是在證不還道之時。 

(1)=>取眾生(每個人)和藹的一面(相貌)。
(2)=>慈心的修習,就是修習慈心觀(或稱慈心禪)。這是四無量的第一步。
  而慈心觀圓滿,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就圓滿。於後說明。
(3)、(4)=>思考瞋心會造何不善業,即業的自性(自相),
  會燃燒自己、也會燃燒別人(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
  因而才要修慈心觀(或忍辱波羅蜜),來對治。


*****
下文,介紹慈心觀:
◎正念: 放在"感受"上。

◎正知(南傳修法):
1. 願我無敵意
2. 願我無嗔恨
3. 願我無憂惱
4. 願我保持快樂(由淺到深,因為沒有敵意、瞋恨、憂腦,於是就能保持快樂)
剛開始,不易集中注意力,得靠這四句來協助。
已能專注靜心時,四句僅留一句專念,其餘放走。
漸入佳境後,連最後一句也不要,專心於受上(像六妙門的隨)。
接著,投射到慈心對象。

◎慈心的對象(群體):
1. 自己 (內)
2. 敬愛的人 (外)
3. 中庸
4. 怨敵
5. 破除界限(平等)

南傳佛教(清淨道論)修慈心觀是從對"我"開始,
而北傳佛教是從對他人開始,也就是開頭是"2. 敬愛的人"。
這由於已經加入論師個人看法,然而,依據許多人照著操作的結果,是較受益的。
並且,後來的論師在各種修法的起始,都加入"安般念"作前方便。


起步,先放鬆身心,將心收攝回來,意念放在臉部,接著縮小集中到呼吸,五分鐘、十分鐘。
心漸漸平靜之後,對自己散播慈愛。念這四句話,依序對自己散播慈愛(慈心觀)。

我對任何境界都要無敵意,希望不要把瞋恨發洩在任何眾生的身上,亦不要憂惱,保持快樂。
按照一輪四句的順序,一輪一輪的憶念。無敵意→無嗔恨→無憂惱→保持快樂...。
(若要依循南傳的教學習慣,一句練習一天,隔天再下一句,都練過後,才進行一輪四句。
有些人問:什麼叫做"敵意"?例如天冷,你覺得不舒服埋怨;
例如座椅太硬,使你感覺不適;例如你見事物不順眼,皆可算懷敵意。)

當慈心感受越來越清晰時,從這四句中選感受最明顯者的一句,作為主修。
等待到感受更純一(或許遍全身)時,便可把剩下那句也放掉,住在該「感受」中。

能夠維持五分鐘、十分鐘之後,
再將此感受投射到所緣:敬愛的人...依序從親至怨,盈科後進,慢慢擴大。

若對一位被投射者要花十分鐘,三位被投射者,半小時就過去了。
倘若感受中途模糊了,則重頭再來。
比如你觀察第二位被投射者失敗了,那得回到"願我無敵意"的步驟。

這種感受必須是真實的(內心)感受,不可以憑空想像(假想)。



-------------------------------------------------------------------------------------------------------------------------
◎正念:放在"感受(心法)"上。

◎正知(南傳修法):
1. 願我無敵意
2. 願我無嗔恨
3. 願我無憂惱
4. 願我保持快樂
剛開始,不易集中注意力,得靠這四句來協助。
已能專注靜心時,四句僅留一句專念,其餘放走。
漸入佳境後,連最後一句也不要,專心於受上。接著,投射到慈心對象。

◎慈心的對象(依此順序):
1. 自己  (內)
2. 敬愛的人 (外)
3. 中庸
4. 怨敵
5. 破除界限(平等)

◎論師建議,慈心觀之前,以"安般念"作前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