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4年3月23日

阿含部經_正念、正知2※


一年前筆記講到的「四種正知」:有益正知、適宜正知、行處正知、不迷惑正知,
出自南傳的論典,北傳無此說法。
記得寫的當下,我應該是搞懂了。
但這幾天重讀,我感覺似懂非懂,
回頭看我所引用的出處:帕奧禪師的《正念之道》,更加迷糊了。
最重要的是,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區分成四種?

帶著疑問,我便查閱其他相關文章對此四種正知的闡釋,試圖釐清。
找到兩篇幫助我理解比較有用的文章(另有一篇有參考價值的文章,列於文後)。
一、<尊者瑪欣德著述:《止觀禪修次第》之“第四講 止觀基礎(二)·
   第一節正念正知的培養”>(註1)
二、<四種正知(Sampajanna)的修習>(註2)

整理的結論如下:
生活上,
行、住、坐、臥、吃飯、喝水、咀嚼、嚐味等等時刻,皆可修練止觀,臻至內心清淨。
換句話說,將「止觀」嵌入「行、住、坐、臥、吃飯、喝水、咀嚼、嚐味等等」裡面。
於此,修行者要建立四種認知。框架如下:
認知一:修止觀能達到內心清淨,你要在▯▯時修止觀,這對你有益
認知二:你要學會(或找出):在▯▯時,如何修止觀的最適宜方法
認知三:你要運用這最佳方法,在▯▯時,修止...
認知四:你要運用這最佳方法,在▯▯時,修觀...
(其餘沒提的是執行細節的部分;▯▯是「行、住、坐、臥、吃飯、喝水、咀嚼、嚐味等等」)

比如「行走」:
1. 你要在行走時修止觀,這對你有益
2. 你要學會在行走時,如何修止觀的最適宜方法
3. 運用它,在行走時,修止
4. 運用它,在行走時,修觀

重新閱讀 被「四種正知」所註解的《大念住經》〈身念住‧正知篇〉之經文:
 比丘向前進或返回的時候,以正知而行。
 向前看或向旁看的時候, 他以正知而行。
 屈伸肢體的時候,他以正知而行。
 穿著袈裟、執 持衣缽的時候,他以正知而行。
 吃飯、喝水、咀嚼、嚐味的時候, 他以正知而行。
 大小便利的時候,他以正知而行。
 走路、站立、 坐著、入睡與醒來、說話或沉默的時候,他以正知而行。

應該好理解許多。





---------------------------------------------------------------------------------------------------------------------------
生活上,行、住、坐、臥、吃飯、喝水、咀嚼、嚐味等等時刻,
皆可修練止觀,臻至內心清淨。
於此,修行者要建立四種認知。框架如下:
認知一:修止觀能達到內心清淨,你要在▯▯時修止觀,這對你有益。
認知二:你要學會(或找出):在▯▯時,如何修止觀的最適宜方法。
認知三:你要運用這最佳方法,在▯▯時,修止...
認知四:你要運用這最佳方法,在▯▯時,修觀...
(其餘沒提的是執行細節的部分;▯▯是「行、住、坐、臥、吃飯、喝水、咀嚼、嚐味等等」)
---------------------------------------------------------------------------------------------------------------------------






2024年3月16日

隨筆-大乘-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有人問:「什麼叫作法供養?佛菩薩不是透徹佛法,為何要以法供養呢?」
我乍然一聽,回答不出。

顯而易見,癥結點在「對象」。
我之所以頓住,是由於我個人認知和他一樣,將佛教的「供養」,侷限在佛、法、僧。
然而,國語辭典的釋義:
供養,佛教用語。佛教徒以香花、飲食等物品或種種善行,獻給佛、法、僧或一切眾生
一切眾生是含括在內的。
同時,這使人聯想到「布施」分二類(或三類),財施、法施、(無畏施)。
法供養應當和法布施共一意涵。
比如:
法供養:《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註1):「諸供養中,法供養最(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
法布施:《增一阿含經》<有無品第十五:第三經>(註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施。云何為二?所謂法施、財施。
         諸比丘!施中之上者不過法施(財施無法上超法施)...


*****
何謂「法供養」呢?
上述《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那句「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之後的經文有細說,可作參考。


何以法供養高於財供養?或者法施勝過財施?
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財施好比授人以魚,法施好比授人以漁(教人怎麼捕魚)。

不過,對我來說,解說「最上供養」,
最淺顯易見的說詞莫過《雜阿含》的「陰界入無我,乃名第一供」(註3)。

第一(等)供養,即前述的最上供養,
那便是修止觀,於定中觀照己身的五陰(五蘊)、六界、六入(六處),證得無我。
而這和「法供養眾生」的道理並無相悖,因為我亦屬的芸芸眾生之一,
自己「陰界入無我」,亦幫助其他人亦能「陰界入無我」,自利利他。
那麼,為什麼稱這是「第一供」呢?
因為身為佛弟子,
唯有實踐佛陀教育我們的佛法並發揚光大,才是對這位三界導師最大的禮敬與供養。



------------------------------------------------------------------------------------------------------------------------
1.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同義於「二施(財施法施)之中,法施為勝」。
2. 最上供養、第一(等)供養,就是使自身及眾生能「陰界入無我」。
 實踐佛陀所說的道理,這才是對佛陀最大的禮敬與供養。
------------------------------------------------------------------------------------------------------------------------

註1: 



註2:

《大智度論》卷 11〈序品 1〉:.....
問曰:財施、法施,何者為勝?
答曰:如佛所言:「二施之中,法施為勝。」所以者何?
[此處的如佛所說,即出自《增一阿含》有無品第十五,三經。但是註解73寫錯。]


總括來說,陰、界、入即是我們身心活動的全部,
佛法的修學,是以此為範圍的,而修學的內容,就是從中體證「無我」。
「無我」即是「我」的否定,這裡說的「我」,是「自性」的意思,
印順法師依據龍樹菩薩《中論》〈觀有無品〉的前兩頌,
歸納出「自性」的定義是「自有、常有、獨有」(《中觀論頌講記》第二五三頁),
而我們所執的自我,「即在此意義上,附入意志的自由性」(《佛法概論》第一五八頁)。
「無我」即是說:
生命中沒有任何「自有、常有、獨有」的部分,所有的存在,都是因緣條件下的存在

○煩惱的止息,生命的解脫,卻是學佛者的共同目標,即使釋迦牟尼佛也是止息煩惱的解脫者。
而止息煩惱與解脫的關鍵,就在於無我的實踐。
所以,嚴格來說,不管您選擇了哪一種修學方法,修出離心也好,修慈悲行也好,
乃至於日常生活的觀照覺察、打坐、參禪、念佛……一定要能將修學的內容,與無我對焦,
才算是真正進入了佛法的修學,也才算是對佛陀的禮敬與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