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4年11月3日

原始_三轉法輪※


按《雜阿含經》第379經(註1),
佛陀於鹿野苑三轉四諦(法輪)初度眾生,使五比丘證得阿羅漢果。

師父從前講解時曾言:
「『三轉』的『三』不一定指三次,而是分為「三個階段」(three phases),逐漸加重說明。
 阿含經一向簡潔,很難想像當時的人憑三言兩語就能悟證。
 或許為了方便記誦經典,將其簡言歸納。『三』,未必真是次數上的『三』。」

我們可以本著這個概念來看待近代對「三轉四諦」(註2)的以下整理:
三轉包含示轉、勸轉、證轉(註3),各有不同意義:
一、示轉:「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
二、勸轉:「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
三、證轉:「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為何要分成三個階段呢?用個比較形象的比喻吧!
就像一個人不知道路(古仙人道)如何走,
最簡單的方法是先給他一張地圖,讓他了解位置關係;
若還是不懂,就進入第二階段,拿起地圖給予指示,畫出路徑;
如果還不明白,就說:「我就是這麼走的,跟著我走吧(照著做)。」
這便是上文所述的「示轉」、「勸轉」、「證轉」。

維基(註4)引用《解深密經》闡釋「三轉」,分為阿含期、般若期、唯識期。
對此說法,我們表示尊重,但若追溯至原始經典,仍應回歸《阿含經》。


-----------------------------------------------------------------------------------------------------------
三轉包含示轉、勸轉、證轉。
揭示真理(示轉)、鼓勵行動(勸轉)、以自身證悟為例(證轉)。
-----------------------------------------------------------------------------------------------------------
註1:
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聖諦智(知)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苦集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知}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以(次),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比丘!此苦聖諦已知、知已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2)註解:
 「三轉」(tiparivaṭṭ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三階段」(three phases),
即對四聖諦第一轉的「知」,第二轉的「應遍知/應斷/應修/應證」
以及第三轉的「已遍知/已斷/已修/已證」。
後來「慧遠」(523~592AD)在其《大乘起信論義疏》中,
分別以「示轉」、「勸轉」、「證轉」稱之,也很貼切。
1.【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無苦集滅道 (如上重複)
一、示轉:「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
二、勸轉:「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
三、證轉:「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註3:T1843 大乘起信論義疏卷/篇章 二
《大乘起信論義疏》卷2
四諦三轉法輪也
示猶示轉教猶勸轉利喜是其猶證轉也示轉者示苦示集示滅示道名示轉也
勸轉者苦應知集應斷道應修滅應證
證轉者苦我已知集我已斷道我已修滅我已證也
示可當相示苦令知教集應斷道利應修滅喜應證也
(CBETA 2024.R2, T44, no. 1843, p. 193b18-24)[3] 示【大】,亦【考偽-大】 


註4:維基百科:三轉法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