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2月6日

法華部-《法界次第初門》:七覺支分二門

經典出處:大正T46, No.1925《法界次第初門》卷中 p0682b


半年前,我跟我母親解釋何謂七菩提分,
我引用1997年(民國86年)跟慧律法師所學到的法。
請參考,文殊講堂所編的大專佛學講座十四講表講義第72頁。
頁中間有一段小字:
  念者,調其定慧均等也。
  用功時,心沉,則念用擇進喜三支,察而起之;
  心浮,則念用輕安定捨三支,攝而伏之...


當時沒電子大藏經,及網路資訊不發達,難探典出何處。
我選擇相信法師,因此從那之後, 我對七菩提分的認識,便以此為基。
雖然我也讀很多法師的說法,好像妙境長老也講過(我不是很確定),但多數不是用這說法。
(例如印順導師是以擇法覺支為本,其餘六個是支持擇法覺支的,並非以念覺支)

也很巧,向母親解釋時,
在網路上,我見有人援雜阿含經講解七覺支的運用:3安止善巧,用的正是我的說法。
於是,我才放心地(信而有徵)用這套對母親解說。


最近,我再次搜尋,我覺得這是十四講表的真正來源。
大正藏第46冊 第682頁 B,編號1925,法界次第初門,卷中。
造論者:中國智者大師
原文如下:
七覺分 一擇法覺分 二精進覺分 三喜覺分 四除覺分 五捨覺分 六定覺分 七念覺分

一擇法覺分 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故名擇法覺分

二精進覺分 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之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故名精進覺分

三喜覺分 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生。歡喜住真法喜。故名喜覺分

四除覺分 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故名除覺分

五捨覺分 若捨所見念著之境時。善能覺了所捨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是為捨覺分

六定覺分 若發諸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見愛妄想。是為定覺分

七念覺分 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
若心沈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等。三覺分察起。
     若心浮動。當念用除捨定等三分攝。故念覺常在二盈之間。
調和中適。是念覺分。
     此七通名覺分者。無學實覺七事能到。故通名覺分


摩訶止觀亦有類似的說法,請詳見右連結:七覺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