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年6月30日

阿含部經_T02n0099《雜阿含經》1150經:波斯匿王減肥:食知節量


主旨:
波斯匿王肥到拼命流汗,佛陀看到:「大王,你太肥了。」
於是,波斯匿王就跟佛陀請教如何減肥。
佛陀說:
人當自繫念,每食知節量;
 是則諸受薄,安消而保壽。

(白話:
 應該常自我繫念,每次飲食知所節制;
 所受之苦會減少,安穩消化而保長壽。)
 
波斯匿王給了一位年輕人欝多羅一筆財富,
要欝多羅在他(波斯匿王)吃東西前,念這首偈作為提醒。
後來,波斯匿王就因此減肥成功了。



*****
翻譯:
經文:
[0306c02] 如是我聞:
[0306c02]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06c03] 時,波斯匿王其體肥大,舉體流汗,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氣息長喘。
[0306c04]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大王身體極肥盛。」
[0306c05] 大王白佛言:

「如是,世尊!患身肥大,常以此身極肥大故,慚恥厭苦。」

[0306c07]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人當自繫念,  每食知節量,
 是則諸受薄,  安消而保壽。

某年月日,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波斯匿王身體很肥大,全身流汗,來到佛陀住處,
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不斷地喘息著。

世尊告訴波斯匿王說:「大王你的身體太肥胖了!」
大王答佛陀說:
「是的,世尊!我患了身體太肥胖的毛病,常因這身體太肥胖的緣故,而感到慚恥厭苦。」

這時,世尊就唱誦詩偈說: 
人當自繫念,  每食知節量,
 是則諸受薄,  安消而保壽。
 (人們應當常自我繫念,每次飲食知所節量;
  如此則各種苦受會減少,安穩消化而保長壽。)」


經文:
[0306c10] 時,有一年少,名欝多羅,於會中坐。
時,波斯匿王告欝多羅:
「汝能從世尊受向所說偈,每至食時,為我誦不?
 若能爾者,賜金錢十萬,亦常與食。」

[0306c13] 欝多羅白王:「奉教當誦。」

[0306c13] 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0306c14] 時,欝多羅知王去已,至世尊前,受所說偈,
於王食時,食食為誦,白言大王:「如佛世尊、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而說斯偈:
「『人當自繫念,  每食知節量,
  是則諸受薄,  安消而保壽。』」

[0306c20] 如是,波斯匿王漸至後時,身體傭細,容貌端正,處樓閣上,
向佛住處合掌恭敬,右膝著地,三說是言:
「南無敬禮世尊、如來、應、等正覺,南無敬禮世尊、如來、應、等正覺,
與我現法利益、後世利益、現法後世利益,以其飯食知節量故。」
此時有一位年青人,名叫鬱多羅,坐於大會中。
當時,波斯匿王就告訴鬱多羅說:
「你能從世尊受持剛才所說的詩偈,每到吃飯之時,就為我唱誦它嗎?
 若能如此的話,我就賞賜你金錢十萬,而且常給予你食物。」

鬱多羅答王說:「我願奉教,當會依時諷誦!」

當時,波斯匿王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這時,鬱多羅知波斯匿王已離去,便到世尊跟前,受學所唱誦的詩偈,
在大王每次吃食之時,便為他諷誦,告訴大王說:
「我依佛、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的所知所見,而唱誦這首詩偈:
人當自繫念,  每食知節量,
 是則諸受薄,  安消而保壽。
(人們應當常自我繫念,每次飲食知所節量;
 如此則各種苦受會減少,安穩消化而保長壽。』」

就像這樣,波斯匿王漸漸到了後來,身體變為瘦挺,容貌端正,
他就在於樓閣之上,向著佛陀所住之處,恭敬合掌,右膝跪地,三次如此稱說:
「南無敬禮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南無敬禮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
 給我得到現世的利益、後世的利益、現世與後世的利益,因為飯食能知節量的緣故。」 



-----------------------------------
參考資料:
1. 張西鎮《雜阿含經》講解



2018年6月29日

阿含部經_T02n0125《增一阿含經》32品之6:天子三皈依後,免墮豬胎

原文:T02n0125_024 增壹阿含經 第24卷

大旨
○介紹天人五衰相:
 根據《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天人將死時有五種衰相現前
 1. 頭上花萎,就是頭上所帶的花冠漸漸枯萎;
 2. 衣裳垢膩,就是無縫的天衣生出污垢來;(天衣無縫的出處)
 3. 身體臭穢,就是天人身上的光明不但消失,而且流出很多臭的氣味來;
 4 腋下汗出,就是兩之下流出很多的臭汗;
 5. 不樂本座,就是以上種種不好的衰相出現之後,
  天人便對自己的寶座生出不樂的感受,天女眷屬也厭離他們而走開。

本經敍述三十三天的一位天子五衰相現,當會墮入於豬胎。
 帝釋天即教令他自歸三寶,因此,得免入於惡道,而降生為長者之子,
 然後出家證果,在於佛前宣說四諦,佛陀乃聽許他為大沙門。



故事梗概:
忉利天的一位天子即將死亡,身體出現「五衰」現象,因而,愁憂苦惱、搥胸歎息。
什麼是五衰」?
天(神)壽命要結束前,身體會出現五種狀況:
 1. 頭上花萎,就是頭上所帶的花冠漸漸枯萎;
 2. 衣裳垢膩,就是無縫的天衣生出污垢來;(天衣無縫的出處)
 3. 身體臭穢,就是天人身上的光明不但消失,而且流出很多臭的氣味來;
 4 腋下汗出,就是兩之下流出很多的臭汗;
 5. 不樂本座,就是以上種種不好的衰相出現之後,
  天人便對自己的寶座生出不樂的感受,天女眷屬也厭離他們而走開。

帝釋天遙聞他搥胸歎息,特來關心。
這位天子告訴帝釋天:他用神通觀察,他下一生將轉世豬,所以哀痛。
帝釋天勸他皈依三寶,因為皈依三寶能免墮三惡趣,就不會投胎成豬。
天子本想趕到佛陀待的竹林精舍皈依,但時間、體力不允許。
帝釋天說:你可以不去,只要在這念三皈依三次。
於是,天子照著帝釋天的話去作,並求生人間作佛弟子。
三皈後,天子再用神通看,下一生已經不是豬,而是長者之子了。
舍利弗尊者知前因後果,在長者之子十歲的時候(已滿七歲),
來長者家,帶長者子(也就是那一位天子轉世)面見佛陀。
長者之子聞佛開示,得法眼淨。回家後告別父母,剃度為沙彌,跟著舍利弗尊者學習。
一段時日後,證得阿羅漢果,於佛前宣說四諦,佛陀乃聽許他為大沙門。



*****
白話翻譯:
經文:
[0677b28] 聞如是:
[0677b28]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0677b29] 爾時,三十三天有一天子,身形有五死瑞應。云何為五?
者華冠自萎,二者衣裳垢坋,三者腋下流汗,四者不樂本位,五者玉女違叛。
爾時,彼天子愁憂苦惱,搥胸歎息。
時,釋提桓因聞此天子愁憂苦惱,搥胸歎息,便勅一天子:「此何等音聲,乃徹此間?」

[0677c06] 彼天子報言:「天子當知,今有一天子,命將欲終,有五死瑞應:
一者華冠自萎,二者衣裳垢坋,三者腋下流汗,四者不樂本位,五者玉女違叛。」

[0677c09] 爾時,釋提桓因往至彼欲終天子所,語彼天子言:
「汝今何故愁憂苦惱,乃至於斯?」

[0677c11] 天子報言:
「尊者因提,那得不愁憂苦惱,命將欲終,有五死怪,
 華萎,衣裳垢膩,腋下流汗,不樂本處,玉女違叛,
 今此七寶宮殿悉當忘失,及五百玉女亦當星散,我所食甘露者今無氣味。」

[0677c16] 是時,釋提桓因語彼天子言:
「汝豈不聞如來說偈乎?
 一切行無常,  生者必有死,
 不生則不死,  此滅為最樂。

[0677c20] 汝今何故愁憂乃至於斯,一切行無常之物,欲使有常者,此事不然。」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
某天,佛陀住在於羅閱城的迦蘭陀竹園之處(王舍城的竹林精舍),
和大比丘眾,五百人都俱在。

這時,三十三天裏(忉利天,第二層天),
有一位天子,其身形已有五死的瑞應(凶相之兆)。那五種呢?
1. 華冠自萎,2. 衣裳垢坌,3. 腋下流汗,4. 不樂於本位,5. 玉女違叛。
那位天子因而愁憂苦惱,搥胸歎息。

釋提桓因(帝釋天)聽聞到,便問某一位天子說:
「這是甚麼音聲,為甚麼會響徹到這裏呢?」
他回答說:
「天王!當知!現在有一位天子,其生命即將欲終,
 因此,而有五死的瑞應之出現,
 1. 頭上花萎,頭上所帶的花冠漸漸枯萎;
 2. 衣裳垢膩,無縫的天衣生出污垢來;
 3. 身體臭穢,身上的光明不但消失,而且流出很多臭的氣味來;
 4 腋下汗出,兩之下流出很多的臭汗;
 5. 不樂本座,以上種種不好的衰相出現之後,
  對自己的寶座生出不樂的感受,天女眷屬也厭離他而遠去

釋提桓因就到那位將欲臨終的天子之處,對那位天子說:
「是甚麼緣故,你愁憂苦惱,乃至於如此呢?」

那位天子:
「尊者因提(因陀羅,帝釋天)!我怎能不愁憂苦惱呢?我
 的生命將欲終了,現出五種死前的怪象:
 華冠自萎,衣裳垢膩,腋下流汗,不樂於本處,玉女違叛。
 現在此七寶的宮殿統統都會忘失,以及五百名玉女也當會作星散,
 我所食的甘露,現在已經沒有氣味了。」

釋提桓因:
「你難道沒聽過如來所說之偈嗎?
 一切行無常  生者必有死  不生則不死  此威為最樂
 (一切行都是無常的,有生的必定會有死。
 如果不生的話,就不會死亡,這種寂滅乃最為安樂的。)

 你現在為何會愁憂到了這種程度呢?
 一切都是無常(沒有永恆)之物。想永恆存在,是辦不到的。」


經文:
[0677c21] 天子報言:
「云何,天帝!我那得不愁憂,我今天身清淨無瑕穢,光喻日月,靡所不照;
捨此身已,當生羅閱城中猪腹中生,生恒食屎,死時為刀所割。」

[0677c25] 是時,釋提桓因語彼天子言:
「汝今可自歸佛、法、眾,若當爾時,便不墮三惡趣。」
[0677c27] 是時,天子報言:「豈當以歸三尊,不墮三惡趣乎?」

[0677c28] 釋提桓因曰:「如是,天子!其有自歸三尊者,終不墮三惡趣也。
如來亦說此偈:
「『諸有自歸佛,  不墮三惡趣,
  盡漏處天人,  便當至涅槃。
』」

[0678a03] 爾時,彼天問釋提桓因:「今如來竟為所在?」
[0678a04] 釋提桓因曰:
「今如來在摩竭國羅閱城中,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0678a05] 天子報言:「我今無有此力,可得至彼覲省如來。」

[0678a07] 釋提桓因報言:「天子當知,右膝著地,長跪叉手,向下方界,而作是說:
『唯願世尊善觀察之,今在垂窮之地,願矜愍之!今自歸三尊,如來無所著。』」

[0678a10] 是時,彼天子隨釋提桓因言,即便長跪向下方,自稱姓名,
自歸佛、法、眾,盡其形壽為真佛子,非用天子。
如是,至三說此語已,不復處猪胎,乃當更生長者家。

[0678a14] 是時,彼天見此緣已,即向釋提桓因而說此偈:
善緣非惡緣,  為法非為財,
 導引以正道,  此者尊所歎。
 蒙尊不墮惡,  猪胎甚難因,
 自察生長者,  因彼當見佛。

那位天子:
「為何這麼說啊?天帝!我那能得到不愁憂呢?
 我現在的天身為清淨沒有瑕穢,光明有如日月,沒有不照到的地方。
 然而捨此身後,
 死後當會生在羅閱城中的豬腹當中而生,
 生時都恒食屎類,死時會被刀所割截的。」§所以他有神通可以知道下輩子往生哪裡。§

釋提桓因:
你現在可以自歸依佛,自歸依法,自歸依眾(僧)。
 如能這樣的話,那時便不會墮落於三惡趣的(地獄、餓鬼、畜生)。
那位天子:
「是否由於歸依三尊(佛法僧),就不會墮落於三惡趣嗎?」

釋提桓因:
「如是(是的)!天子!如果有眾生自歸依三尊的話,終是不墮落於三惡趣的。
 如來曾經說過此偈:

 諸有自歸佛 不墮三惡趣 盡漏處天人 便當至涅盤 (諸有眾生如果自歸依佛的話,就不會墮落於三惡道。
  會盡其諸漏(斷除煩惱),而處於天人當中,最後乃至得涅盤(寂滅,解脫生死輪迴)。)

那位天子問:「現在佛陀到底在甚麼地方呢?」

釋提桓因說:
「現在佛陀住在於摩竭陀國的羅閱城(王舍城),
城中的迦蘭陀竹園之處(竹林精舍),和大比丘眾五百人俱在。」

那位天子:「我現在已沒有這種神力可去那覲省佛陀了。」

釋提桓因:
「天子!當知!你只要右膝著地,長跪叉手(合掌),向於下方那一方,這樣說:
 『唯願佛陀好好地看看我,我現在已陷於垂窮之地(到了極苦的處境),
  願佛陀矜愍我!我現在要自歸依三尊,皈依無所著的如來。』就成了。」

那位天子聽從釋提桓因的話,就便長跪向于下方,自稱其姓名,
而自歸依佛、自歸依法、自歸依眾(僧),
願盡形壽為真正的佛弟子,並不願再生為天子。
像這樣說了三次說後,(用神通)在看,
下生已不再生為豬胎,而是為人,出生在長者之家。

這時,那位天子見此勝緣之後,就向釋提桓因說此偈而說:
善緣非惡緣 為法非為財 導引以正道 此者尊所歎
蒙尊不墮惡 豬胎甚難因 自察生長者 因彼當見佛

(這是善緣,並不是惡緣,是為法,而不是為財。
 導引用正道,這乃是尊者〔帝釋天〕所稱歎之事。
 現在承蒙尊者的提示,已不免墮於惡道,因而難變豬
 我自察會轉生於長者之家,由於生在那裏,生而為人,便能得見佛陀。)


經文:
[0678a20] 是時,天子隨時壽長短,生羅閱城中大長者家。
是時,長者婦自知有娠,十月欲滿,生一男兒,端正無雙,世之希有。
是時,釋提桓因以知此兒向十歲,數數往告:
「汝可憶本所作緣本,自言:『我當因彼見佛。』
 今正是時,可見世尊;若不往者,後必有悔。」

[0678a25] 是時,尊者舍利弗到時,著衣持鉢,入羅閱城乞食,
漸往至彼長者家,在門外靜然而住。

[0678a27] 爾時,長者子見舍利弗著衣持鉢,容貌殊特,見已,
便往至舍利弗前,而作是說:「汝今是誰?為誰弟子?為行何法?」

[0678b01] 舍利弗言:
「我師出釋種,於中出家學道,師名如來、至真、等正覺,恒從彼受法。」

[0678b03] 是時,小兒即向舍利弗,而說此偈:
尊今靜然立,持鉢容貌整,今欲求何等?與誰在此住?

[0678b06] 是時,舍利弗復以偈報曰:
我今不求財,  非食非服飾,
 故來為汝故,  善察聽我語。
 憶汝本所說,  天上言誓時,
 人中當見佛,  故來相告耳。
 諸佛出興難,  說法亦復然,
 人身不可獲,  亦如優曇花。
 汝今隨我來,  俱覲如來容,
 必當為汝說,  至要之善趣。

這時,那位天子,則隨著其時壽的長短,而轉生在於羅閱城中的大長者之家。
當時,長者的婦人,自知有娠(懷妊)。
到了十個月滿了之時,乃生一男兒,為端正無雙,為世間所稀有的。

數年後,釋提桓因由于知道此兒已經十歲,就屢次去告訴他:
「你應憶起本所作的緣本,你曾經自言過:
 『我當會由於其因緣(生在長者家的因緣),而得見佛陀。』
 現在正是時候了,可以去拜見世尊了,如果不去的話,後來必定會後悔的!」

某日,尊者舍利弗,到了乞食之時,著衣持缽,
進入于羅閱城去乞食,漸漸往至於那位長者之家,就在於門外靜然而住。
當時,長者子看見舍利弗著衣持缽,容貌很殊特,
看見之後,便到了舍利弗之前說:「你這位行者是甚麼人?是誰的弟子?是行甚麼法呢?」

舍利弗說:
「我的師父出身于釋迦種,我乃在於其中出家學道的。
 我的師名為如來、至真、等正覺,我乃恒從他受法的。」

這時,小兒即向舍利弗說此偈而說:
 尊今靜然立 持缽容貌整 今欲求何等 與誰在此住
 (尊者現在靜然的站在於這裏,手持缽器,容貌很整齊。
  現在欲求甚麼呢?是為誰而站立在於此的呢?)

這時,舍利弗也用偈回答而說:
 我今不求財 非食非服飾 故來為汝故 善察聽我語
 憶汝本所說 天上言誓時 人中當見佛 故來相告耳

 (我現在不是為了求財而來,也不是為了飲食,
  也不是為了服飾而來,是為你的緣故而來的,你要善察而聽我的話。
  你要憶起你本來所說的,你在天上時曾經發過誓,說生在人中時,當會去見佛,
  因此之故,才來這裏相告與你而已!)
 諸佛出興難 說法亦複然 人身不可獲 亦如優曇花
 汝今隨我來 俱親如來容 必當為汝說 至要之善趣
 (諸佛出興在於世間,是非常難遇之事,在世說法,也是同樣的難以遇到的事。
  人身不那麼簡單可以獲得到的,有如優曇花〔靈瑞花,三千年開一次花〕那樣之難事。
  你現在隨我而來,一同去親見如來的容貌,必定當會為你講說那些至要的善趣之道。)


經文:
[0678b15] 是時,長者子聞舍利弗語已,即往至父母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是時,長者子白父母言:「唯願聽許,至世尊所,承事禮敬,問訊康強。」

[0678b18] 父母報曰:「今正是時。」

[0678b18] 長者子即集香花及好白[疊*毛],共尊者舍利弗,相隨往至世尊所,
面禮足,在一面住。

[0678b20] 爾時,舍利弗白世尊言:
「此長者子居此羅閱城中,不識三尊,唯願世尊善與說法,令得度脫。」

[0678b22] 是時,長者子遙見世尊威容端正,諸根寂靜,
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亦如須彌山王,面如日月,視之無厭。
前進禮足,在一面住。
爾時,長者子即以香華散如來上,復以新白[疊*毛]奉上如來,頭面禮足,在一面住。

[0678b27] 是時,世尊漸與說法,
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漏為是大患,出家為要。
是時,世尊以知小兒心開意解,諸佛世尊常所說法:
苦、習、盡、道,是時世尊盡與彼長者子說。


[0678c02] 是時,長者子即於坐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無復瑕穢。
是時,長者子即從坐起,頭面禮足,白世尊言:「唯願世尊聽使出家,得作沙門。」

[0678c06] 世尊告曰:「夫為道者,不辭父母,不得作沙門。」

[0678c07] 是時,長者子白世尊言:「要當使父母聽許。」

[0678c08] 世尊告曰:「今正是時。」

這時,長者子聽舍利弗之語後,就先至於其父母之處,行頭面禮足之後,站立在於一邊。
這時,長者子告父母說:
「唯願聽許(允許)我到佛陀之處,去承事禮敬,問訊佛陀的康強!(向世尊問安)。

其父母回答:「現在正是時候(核准他去見佛)。」

長者子就集香花,以及好的白氈,和舍利弗尊者,相隨在其後面,往至於佛陀所待之處。
到達後,行頭面禮足之禮後,住在於一邊。
那時,舍利弗白世尊說:
「這位長者子,乃居住在於此羅閱城內,並不認識三寶,
 唯願佛陀您,善與他說法,使他能夠度脫!」

當時,長者子遙見佛陀的威容很端正,
諸根都寂靜,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莊嚴其身。
也如須彌山王那樣,其面乃如日月,令人百看不厭。
就前進去禮佛的雙足,然後住在於一邊。那時,長者子就用香花,散在於佛陀的身上,
又用新的白氈,奉上於如來,然後又行頭面禮足之禮後,退住在於一邊。

這時,佛陀漸與他說法,所謂其論說,乃是:
論佈施、論持戒、論升天,說欲為不清淨,漏就是大患,出家為最要的。
這時,世尊已知道小兒的心已開,其意已解,
就以諸佛世尊恒常所說的法:苦、集、盡(滅)、道(四諦),
這時,世尊都統統給與長者子講說。

這時,長者子就在於其座上,諸塵垢都滅盡,而得法眼清淨,不再有瑕穢。
當時,長者子即從座起,行頭面禮足之後,白世尊而說:
「唯願佛陀!聽使我出家,而得作沙門!」

佛陀:「凡是求道的人,如果不辭父母的話,就不得作為沙門。」

長者子白世尊說:
「必定當會使我的父母聽許的。」

佛陀告訴他說:「現在正是時候。」

經文:
[0678c08] 爾時,長者子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還至所在,白父母言:「唯願聽許,得作沙門。」

[0678c10] 父母報言:「我等今日唯有一子,然家中生業饒財多寶,行沙門法,甚為不易。」

[0678c12] 長者子報言:
「如來出世,億劫乃有,甚不可遇,時時乃出耳。亦如優曇鉢華時時乃有耳。
 如來亦復如是,億劫乃出耳。」

[0678c15] 是時,長者子父母各共嘆息而作是言:「今正是時,隨汝所宜。」

[0678c16] 是時,長者子頭面禮足,便辭而去。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彼長者子白世尊言:「父母見聽,唯願世尊聽使作道。」

[0678c19]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今度此長者子使作沙門。」

[0678c20] 舍利弗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舍利弗從佛受教。度作沙彌,日日教誨。

[0678c22] 是時,彼沙彌在閑靜處而自剋修,
所以族姓子出家學道,剃除鬚髮,修無上梵行者,欲得離苦。
是時,沙彌即成阿羅,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言:
「我今已見佛聞法,都無有疑。」

[0678c26] 世尊告曰:「汝今云何見佛聞法而無狐疑?」

[0678c27] 沙彌白佛言:
色者無常,無常者即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即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亦復無我。
 如是智者所覺知;痛、想、行、識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無我,無我者是空,
 空者非有、非不有,此智者所覺知,此盛陰無常、苦、空、無我、非有,
 多諸苦惱,不可療治,恒臭處,不可久保,悉觀無有我,
 今日觀察此法,便為見如來已。


[0679a06]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沙彌!即聽汝為大沙門。」

[0679a07] 爾時,彼沙彌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那時,長者子就從其座站起,行頭面禮足之後,便退下而去,
就回至其家,白其父母說:「唯願聽許我,能得作為沙門!」

父母回答說:
「你是我們現在唯一的兒子,而家中的產業又那麼的饒財多寶。
 你欲去行沙門法,實在是非常的不容易的事。」

長者子說:
「佛陀出現在於世間之事,乃經過億劫之久才會有的事,實在是非常難得遭遇的事,
 時時(應時)乃能出現耳!也如優曇缽華(靈瑞華)之時時(應開之時)乃有的事而已!
 佛陀也是如是,億劫之久乃能出現耳!」

這時,長者子的父母就各共歎息而作如是之語道:
「今正是時,隨你所宜吧!(聽許他的出家去學佛)。」

這時,長者子乃行頭面禮足之禮,然後便辭別父母而去,詣世尊之處,
到達後,頭面禮足,然後站立在一邊。
那位長者子白佛陀說:「我的父母已經聽許我了,唯願世尊聽使我出家學道!」

佛陀告訴舍利弗說:「你現在度這位長者之子,使他作為沙門吧!」

舍利弗回答說:「如是!世尊!」那時,舍利弗從弗受教,
度那位長者子作為沙彌,每日都教誨他。
有天,那位沙彌在閒靜處,乃自克修,所以說:
族姓子,出家學道,剃除鬚髮,修習無上的梵行,就是欲得離開一切苦惱。
經過一段時日後,沙彌即成阿羅漢,乃往至於佛陀所在之處,
頭面禮足之後,白佛陀而說:
「我現在已經見佛聞法,都已沒有所疑之事了。」

世尊問他說:「你現在是怎樣的見佛聞法,而沒有狐疑的呢?」

沙彌白佛說:
色就是無常的,無常的就是苦的,苦的就是無我,無我就是空,
 空即為非有、非不有,也是無我。這些為智者所覺知。

 痛(受)、想、行、識,也是無常的,無常的就是苦的,
 苦的就是無我,無我就是空,空即為非有、非不有,這些也是智者所覺知的。
 此五盛陰都是無常,都是苦、空、無我、非有,
 都是多諸苦惱,不可以療治,都恒在於臭穢之處,不可以久保。
 我就是這樣的通通觀察,而知道為無有我,今天乃觀察此,便就是已見如來了!

世尊告訴他說:「善哉!善哉!沙彌!即聽許你為一大沙門。」
那位沙彌聽佛所說,乃歡喜奉行!



-------------------------------------
參考:
1. 悟慈法師《增一阿含經》白話翻譯


關涉主題:事蹟/歸依三寶不墮惡趣‧其它/天子五衰

2018年6月28日

阿含部經_T02n0099《雜阿含經》505經:帝釋天忘佛言

原文:T02n0099_019 雜阿含經 第19卷

主旨:
○釋提桓因(帝釋天)聽佛說法後,一回到忉利天後,由於太過安逸,佛說的話全部忘光光。
○目揵連以神通至帝釋宮殿。釋提桓因的生活放逸,向目揵連尊者炫耀新蓋的樓殿。
 目揵連則以神通力震動樓殿,欲使其厭離。


故事梗概(我好像也沒縮減多少,哈哈)
有一天,大目揵連尊者獨自在僻靜處禪思,
他想:
「以前釋提桓因(帝釋天)在界隔山的石窟中,向佛陀請問愛盡解脫的道理,
 世尊為他說法,他聽之後很歡喜,好像是想到更好的問題可以問佛陀,
 不如我現在前往問他為何歡喜?」
瞬間,大目揵連尊者到達 釋提桓因 所居住的忉利天(三十三天),
佇在離一座分陀利(白蓮花)池不遠之處。

 佛教的六道輪迴觀裡,
 天界分成三層,從底到高是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又細分成六層,忉利天位為自下向上算的第二層。
 這層共有三十三天("XX天"類似於人間國王稱號,如太陽王、戒日王...等等),
 因此,有共有三十三間天宮,故稱為三十三天。
 三十三天的領袖是帝釋天,他名字為釋提桓因(類似康熙皇帝,姓名:愛新覺羅 玄燁)。

這時,釋提桓因正與五百位婇女在浴池遊戲,並有其他天女在歌唱,音聲美妙。
釋提桓因 遙見大目揵連尊者來到,便告訴諸天女說:「別唱了!別唱了!」
接著,到大目揵連尊者跟前,向尊者頂禮後,退坐一旁。

大目揵連尊者:
「你以前在界隔山中向世尊請問愛盡解脫的道理,聽後很歡喜,何以故?
 是因為聽聞說法而歡喜呢?或者,你想到有更好的問題可以問佛陀而歡喜呢?」

釋提桓因:
「尊者,忉利天裡多著是放逸樂,
 我聽法回來這快樂環境裡,佛陀說過什麼了,我就記不太完整了...
 佛陀人現今就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您若想知道我以前在界隔山中所請問的事情,
 您現在即可前往詢問世尊,依照世尊的說法來修持。
 另外,我有個漂亮堂觀剛落成不久,您願意隨我去看看嗎?」
大目揵連尊者靜默地接受邀請,就和 釋提桓因 一起進入堂觀裡。

原本天女們見釋提桓因來,會齊奏起天樂,有的唱歌,有的跳舞。
然而,當這些天女們見到大目揵連尊者後,都自感慚愧,進入室內隱藏起來。  

釋提桓因:
「尊者,您看這堂觀地好而平正,
 牆壁、柱子、橫樑、重閣、窗戶、羅網、簾障等,多莊嚴美好呀!」 
大目揵連尊者:
「憍尸迦啊!這都是你以前所修善法的福德因緣,才成就如此美妙的果報。」
(憍尸迦 是 釋提桓因 上輩子為人時的姓氏)

走了一段,釋提桓因又說:「尊者您看,堂觀從這角度看,也好莊嚴美好呀!」
大目揵連尊者:
「憍尸迦啊!這都是你以前所修善法的福德因緣,才成就如此美妙的果報。」

再走一段,釋提桓因如是讚嘆,大目揵連尊者亦如是回答。
大目揵連尊者心想:
「此時的釋提桓因 內心極為放逸,
 貪著天神所住的天界,讚歎這裡的堂觀,我應當使他生起厭離之心。」
於是,他就入於三昧(禪定),運用神通力,
用一腳趾撇動天帝釋的堂觀,使所有堂觀都震動起來。大目揵連尊者便隨即隱沒不見。


所有的天女們見此堂觀震動搖盪,嚇得東西奔逃,
稟告釋提桓因說:
「他是憍尸迦您的大師(佛陀),所以才有這般大功德力吧?」

釋提桓因:
「他不是我的大師,而是大師的弟子大目揵連,他梵行清淨,是一位具大德大力的人。」
眾天女們說:
「真是奇異!憍尸迦啊!你竟然有如此梵行清淨,具有大德大力的同學,
 那麼大師(指世尊)的德力,當又如何呢?」(意謂一定是更不可思議了!) 



-------------------------------------------------------
摘要翻譯:
經文:
[0133b24] 如是我聞:
[0133b24] 一時,佛住王舍城。時,尊者大目揵連在耆闍崛山中。
[0133b25]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獨一靜處禪思,作是念:

「昔有時,釋提桓因於界隔山石窟中,問世尊愛盡解脫之義,
 世尊為說,聞已隨喜,似欲更有所問義,我今當往問其喜意。」
作是念已,如力士屈申臂頃,於耆闍崛山沒,至三十三天,去一分陀利池不遠而住。

[0133c02] 時,天帝釋與五百婇女遊戲浴池,有諸天女,音聲美妙。
爾時,帝釋遙見尊者大目揵連,語諸天女言:「莫歌。莫歌。」
時,諸天女即便默然,天帝釋即詣尊者大目犍連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某天,佛陀在王舍城,大目揵連尊者則在耆闍崛山(又稱靈鷲山、靈山)中。
大目揵連尊者獨自在僻靜處禪思,他想:
「以前釋提桓因(帝釋天)在界隔山的石窟中,向世尊請問愛盡解脫的道理,
 世尊為他說法,他聽後很歡喜,好像想進一步再請教的樣子,
 我現在當前往請問為何歡喜呢?」
這麼想後,就如大力士伸屈手臂那樣短暫的時間裡,
從耆闍崛山中隱沒,去到了三十三天(忉利天),
佇在離一座分陀利(白蓮花)池不遠之處。 

這時,釋提桓因正與五百位婇女在浴池這裡遊戲,
並有諸天女隨侍,她們的音聲都很美妙。
釋提桓因遙見大目揵連尊者來到,便告訴諸天女說:「不要再唱歌了!不要再唱歌!」
諸天女便隨即默然不再發聲。釋提桓因就去到大目揵連尊者處,向尊者頂禮後,退坐一邊。


經文:
[0133c06] 尊者大目揵連問帝釋言:
「汝先於界隔山中問世尊愛盡解脫義,聞已隨喜,汝意云何?
 為聞說隨喜?為更欲有所問,故隨喜耶?」

[0133c10] 天帝釋語尊者大目揵連:
我三十三天多著放逸樂,或憶先事,或時不憶。
 世尊今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尊者欲知我先界隔山中所問事者,
 今可往問世尊,如世尊說,汝當受持。
 然我此處有好堂觀,新成未久,可入觀看。」

大目揵連尊者:
「你以前在界隔山中向世尊請問愛盡解脫的道理,聽後很歡喜,你的意見怎樣呢?
 是因為聽聞說法而感到歡喜呢?還是因為想更有所問,所以才感到歡喜呢?」

釋提桓因:
我這三十三天(忉利天)裡,大多貪著於放逸之樂
 有時會回憶起以前的事情,有時卻也記憶不得了。
 世尊現今就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尊者您若想知道我以前在界隔山中所請問的事情,
 現在您即可前往詢問世尊,依照世尊的說法,您就應當去受持。
 然而,我這天宮中有美好的堂觀,剛落成不久,您可進去觀看。」 

經文:
[0133c15] 時,尊者大目揵連默然受請,即與天帝釋共入堂觀。
彼諸天女遙見帝釋來,皆作天樂,或歌或舞。
諸天女輩著身瓔珞莊嚴之具,出妙音聲,合於五樂,如善作樂,音聲不異。
諸天女輩既見尊者大目揵連,悉皆慚愧,入室藏隱。

[0133c20] 時,天帝釋語尊者大目揵連:
「觀此堂觀地好平正,其壁、柱、梁、重閣、牕牖、羅網、簾障,悉皆嚴好。」

[0133c22] 尊者大目揵連語帝釋言:「憍尸迦!先修善法福德因緣,成此妙果。」

[0133c24] 如是,帝釋三自稱歎,問尊者大目揵連,尊者大目揵連亦再三答。

這時,大目揵連尊者靜默地接受邀請,就和 釋提桓因 一起進入堂觀裡。
那些天女們遙見釋提桓因來了,齊奏起天樂,有的唱歌,有的跳舞。
天女們佩戴在身上的瓔珞等莊嚴寶飾,都發出美妙的音聲,
合於五音之樂,就如善於演奏者的聲音一樣。
然而當這些天女們見到大目揵連尊者後,都自感慚愧,進入室內隱藏起來。 

這時,釋提桓因:
「尊者,您看這堂觀地好而平正,
 牆壁、柱子、橫樑、重閣、窗戶、羅網、簾障等,全部都很莊嚴美好。」 

大目揵連尊者:
「憍尸迦啊!這都是你以前所修善法的福德因緣,才成就如此美妙的果報。」
(憍尸迦 是 釋提桓因 上輩子為人時的姓氏)

釋提桓因誇堂觀的話說了三回,而大目揵連尊者也再三地如此回答。 


經文:
[0133c25] 時,尊者大目揵連作是念:
「今此帝釋極自放逸,著界神住,歎此堂觀,我當令彼心生厭離。」
即入三昧,以神通力,以一足指撇其堂觀,悉令震動。時,尊者大目揵連即沒不現。

[0133c29] 諸天女眾見此堂觀震掉動搖,顛沛恐怖,東西馳走,
白帝釋言:「此是憍尸迦大師,有此大功德力耶?」

[0134a03] 時,天帝釋語諸天女:
「此非我師,是大師弟子大目揵連,梵行清淨,大德大力者。」

[0134a04] 諸天女言:
「善哉!憍尸迦!乃有如此梵行大德大力同學,大師德力當復如何?」
這時,大目揵連尊者心想:
「現在釋提桓因極為放逸,
 貪著天神所住的天界,讚歎這裡的堂觀,我應當使他生起厭離之心。」
於是,他就入於三昧(禪定)裡,運用神通力,
用一腳趾撇動天帝釋的堂觀,使所有堂觀都震動起來。大目揵連尊者隨即隱沒不見。

所有的天女們見此堂觀震動搖盪,仆倒驚嚇,東西奔逃,
稟告釋提桓因說:「這位是憍尸迦您的大師(佛陀),所以才具有如此的大功德力吧?」

當時,天帝釋告訴天女們說:
「這位不是我的大師,而是大師的弟子大目揵連,他梵行清淨,是一位具大德大力的人。」

眾天女們說:
「真是奇異!憍尸迦啊!你竟然有如此梵行清淨,具有大德大力的同學,
 那麼大師的德力,當又如何呢?」(意謂一定是更不可思議了!) 



-------------------------------------------------------------------------------------------------------------
參考資料:
1. 張西鎮《雜阿含經白話譯解》

天台_X57n0972《法界安立圖(3卷)》:佛教的宇宙觀

以下來介紹一下我所知道關於"佛教的宇宙觀"的知識,
我覺得....完全不用記,知道有這件事就好。
我是由一本名為《法界安立圖》(註1)的書籍,當中抽幾張圖來說明。

這本書是明朝沙門(出家人)仁潮,引用經論所編輯而成的"佛教宇宙地圖"。
從我們所居住的南瞻部洲全覽,
範圍逐步放大到中國和印度地圖(非常不準確)...,最後廣大到世界種、世界海。
 
我打小就聽法師說過(圖片是直到高中時才見著),
然而,這些似乎是很冷門的知識點,學佛多年以來,鮮少聽人談及,也從來用不上。


第一張圖是四大部洲。我們住在南瞻部洲。
洲的形狀與居住在那之人的臉型有關,如西牛貨洲的人,臉呈正圓形。
 

 

第二張圖,中間的山是佛經常出現的須彌山。
 須彌山有欲界的兩層天,
 山腰是四大天王天、山頂是忉利天(忉利是印度語的 "33")。

 
第三張圖是南瞻部洲底下的八(層)熱地獄。
 地獄有八(層)熱地獄、八(層)寒地獄、
 近邊(圍繞在八熱、八寒的多個衛星審判所)、孤獨(離八熱、八寒很遠的多個審判所)。
 


第四張圖是忉利天,這是一層天裡面有33位天子的宮殿。
 中間是帝釋天的天宮,天子名為 釋提桓因,民間稱祂 玉皇大帝。
 東、南、西、北各8個天宮,共33個。


第五張圖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3000大千世界)的三界天,
包含欲界天(六層)、色界天(四層,又稱四禪天)、無色界天(四層,又稱四空天)。 


第六張圖是十方佛剎圖,一個佛土=3000大千世界。
我們這個佛土,叫做娑婆世界,教主是釋迦摩尼佛。


 
第七張圖是世界種,我們娑婆世界在第13層。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也在那個世界種的第13層。 


第八張圖是香水海,一個香水海一個世界種。


第九張圖是宇宙整個香水海。
 
 
我知道這跟我們科學研究出來的宇宙不一樣!
所以,我沒打算說服別人相信,僅供參考。
然而,我仍得說:我個人不敢說這個錯,搞不好這是諸佛菩薩定中所見,
而且我相信有十方佛,相信西方極樂世界的存在。



-------------------------------------

2018年6月27日

阿含部經_T02n0101《雜阿含經 (1卷)》四妻子喻:誰願意殉葬

我們一般指的《雜阿含經》是 求那跋陀羅 翻譯的,大正藏編號099號,
然而,大正藏裡,還有一本同名的《雜阿含經》,編號為0101,譯者姓名已遺失。
影片故事的出處為0101號的《雜阿含經》。




------------------------------------------------------------------
摘要翻譯:
[0495c24]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佛告比丘:「比丘聽!」「受教。」
佛便說:「是比丘,人有四因緣,貪愛有輕重,從是離道。
比丘,譬一人有四婦,
第一婦為夫所重,坐起行步動作臥息未曾相離,
沐浴莊飾飯食五樂常先與之,寒暑飢渴摩順護視,隨其所欲未曾與諍。

第二婦者坐起言談常在左右,得之者喜,不得者憂,或致老病,或致鬪訟。

第三婦者時共會現,數相存問苦甘恣意,窮困瘦極便相患厭,或相遠離適相思念。

第四婦者主給使令,趣走作務,諸劇難苦,輒往應之,
而不問亦不與語,希於護視不在意中。


某天,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對比丘們說譬喻故事:
有一丈夫娶四個妻子。
第一位妻子,是丈夫的最愛,兩人形影不離,
丈夫有好事,第一個就是跟這位妻子分享,從未吵過架。

第二位妻子,經常出現左右陪他講話,丈夫見到她就歡喜,見不到她,就憂鬱。
有時為了她的事,蒼老不少、害病。有時為了她的事,跟人提告、興訟。

第三位妻子,丈夫偶爾見到她,見面便聊聊生活上的酸甜苦辣,
相處久了便起磨擦,疏離一陣,又思念對方。

第四位妻子,丈夫當她是婢女,任意使喚,
什麼苦差事都能應付得來,但是丈夫不曾關心她。


經文:
此四婦夫一旦有死事,當遠徙去,
便呼第一婦:『汝當隨我去。』第一婦報言:『我不隨卿。』
聟言:『我重愛無有比,大小多少常順汝旨,養育護汝不失汝意,為那不相隨?』
婦言:『卿雖愛重我,我終不能相隨。』夫便恨去,

呼第二婦:『汝當隨我去。』
第二婦報言:『卿所重愛第一婦尚不隨卿,我亦終不相隨。』
聟言:
『我始求汝時,勤苦不可言,觸寒逢暑忍飢忍渴,
又更水火縣官盜賊與人共諍,儇儇咋咋乃得汝耳,為那不相隨?』
婦言:『卿自貪利強求為我,我不求卿,何為持勤苦相語耶?』

夫便恨去,復呼第三婦:『汝當隨我去。』
第三婦報言:『我受卿恩施,送卿至城外,終不能遠行到卿所至處。』夫自恨如去,

還與第四婦共議言:『我當離是國界,汝隨我去。』
第四婦報言:『我本去離父母來給卿使,死生苦樂當隨卿所到。』
此夫不能得可意所重三婦自隨,但得苦醜不可意者俱去耳。」
有天,丈夫自覺不久於世(可能衰老,可能病重),
便向第一位妻子說:「我將死,隨我共赴黃泉吧!」
第一位妻子:「我不要。」
丈夫:「為什麼不要,我這麼愛你,大小事都順著你,養你保護你,為什麼不隨我去?」
第一位妻子:「我知道你很愛我,但我終究不能相隨。」

丈夫懷恨走開,找第二位妻子講相同話:「我將死,隨我共赴黃泉吧!」
第二位妻子:「你最愛的元配夫人都不隨你去了,我也無法辦到。」
丈夫:「我在追求妳時,勤奮勞累到難以形容,忍著冷熱渴飢,和那麼多人競爭,
    還為了你打官司,好不容易才在與妳一起,為什麼你不跟我一起死?」
第二位妻子:「是你自己貪愛我,我又沒求你追我,何必跟我說那些。」

丈夫懷恨走開,找第三位妻子講相同話:「我將死,隨我共赴黃泉吧!」
第三位妻子:「你出葬時,我頂多送你到墓地。」

丈夫懷恨走開,找第四位妻子講相同話:「我將死,隨我共赴黃泉吧!」
第四位妻子:「我嫁到你家,就是要給你使喚,自然死生相隨。」

這位丈夫所關愛的三位妻子都不願隨他去,
反而願意的人,竟是最不被他所重視的第四位妻子。


經文:
[0496a23] 佛言:
「上頭所譬喻說,一人者是人意神,第一婦者是為人之身也,
 人好愛其身過於第一婦,至命盡死,意神隨逐罪福當獨遠去,身僵在地不肯隨去。」

[0496a26] 佛言:「比丘不隨四行不得度脫。何等為四?
一者憂苦,二者習欲,三者盡空,四者消滅諸惡。道要有八行,至誠在四諦。
第二婦者是人之財產,
得之者喜不得者愁,至命盡時財寶續在世間,亦不自隨去空坐之愁苦。
第三婦者,謂父母妻子、兄弟五親、知識奴婢,
以生時恩愛轉相思慕,至於命盡啼哭而送之到城外塚間,便棄死人各自還歸,
憂思不過十日,便共飲食捐忘死人。

第四婦者是人意,天下無有自愛守護意者,
皆放心恣意貪欲瞋恚不信正道,身死當墮惡道,
或入地獄或為畜生或為餓鬼,皆快意所致也。
比丘!為道當自端心正意,當去愚癡之心,無愚癡之行,息不行惡,
不行惡不受殃,不受其殃不生,不生亦不老,不老亦不病,不病亦不死,
不死便得無為泥洹道。」
[0496b13] 佛如如說是,比丘受歡喜。
佛對比丘們說:
這個丈夫是誰呢?就是你自己。
第一位妻子,就是你的肉身,不管你怎麼呵護他,死之後,你不能帶走。

第二位妻子,就是你的財富,你為了她,勞心勞力,得到則喜,失去則悲,
但一死,一分一毫都帶不走。

第三位妻子,就是你的眷屬,再怎麼樣的恩愛,最多就送你到你的下葬之地,
之後就各自回家,生活總要過,漸漸遺忘失去你的哀傷。

第四位妻子,就是你的業,
你造惡,惡業隨著你生生世世,你造善,善業隨著你世世生生,
而你修學四諦證阿羅漢果,業力也就停歇,自此不再受後有了。



----------------------------------------------------------
出處:
1. T02n0101_001 雜阿含經 第1卷

2. 傳道法師:成佛之道(台語)05
法師說這故事時,內容有點不一樣,但講更生動。
第一位妻子,是指腹為婚。
第二位妻子,是追求來的。
第三位妻子,是作親戚來的(台語)、媒妁之言。
第四位妻子,是買來的。

2018年6月26日

綜合_A《成佛之道》序言:補充:明清以降的佛門問題:義學不興

原文:成佛之道-自序

<序言>中一段:
這種家風,使佛教走上空疏貧乏的末運!
佛法的統貫條理,對於一般信眾的持行來說,原是不能苛求的。
弘傳佛法的大德們,是不能不有的必要勝解


傳道法師講說這段時,說(註1):
「明清以降的佛門問題,在於『義學不興』。」,並說了一則故事:

民國初年的諦閑大師,是研究天台宗有名的講經高僧。
有一年,全中國以戒最律聞名的道場:寶華山(應該是隆昌寺)舉辦齋僧,
施主、大財主想種更大福田,供養更多出家大德,請諦閑大師前來應供,
齋飯過後,施主向寶華山的住持和尚請法,
問基礎戒律問題,何謂「開遮持犯」?當時,諦閑大師也在場。

作為全中國最權威的佛教戒律道場,這理應不是難題,而且又是住持來回答。
但住持卻說:
「你錯了,佛戒律沒有什麼『開遮持犯』,只有『行住坐臥』四威儀,
 行如風,住如松,坐如鐘,臥如弓...」
諦閑大師在旁,聽了之後內心難過,假裝整理儀容,偷偷拭去眼淚,而後默默離去。


所謂的開遮持犯,
開:就是戒律的開緣,什麼情境下,戒律可以例外,給予方便不持守。
遮:就是戒律的遮止,哪些行為禁制不能作。
持:持守住"戒律的遮止",就是持戒。
犯:沒有持守住"戒律的遮止",就是犯戒。

戒律之於佛教僧團,有如法律之於國家。
所以,佛教說:毗尼(戒律的音譯)若住世,佛法永不滅。
行住坐臥,相較於戒律的重要性,很是次要。
畢竟,戒律才是真正是順於解脫(波羅提木叉)喔。


----------------------------------------------

2018年6月25日

綜合_A《成佛之道》序言

原文:成佛之道-自序

內文:
佛法是理智的宗教,不僅是信仰的。
所以義理的開導,或是修持的指示,都是通過理性,而有豐富的,正確的內容。
由於通過理性的隨機適應,自由抉擇,所以弘傳中的佛法,可說是多彩多姿的。


(以理智為主,從禪出教、從教入禪)
宗教,大多強調信仰。而佛教是重視理智,以理智為主的宗教。
理解、修持,全根據理智,
以智導行(以智慧領導行為),以智化情(以智慧轉化情感,無我的慈悲),
也依照理智,為適應不同眾生,
雖然所講的核心思想一致,但是說出來的法呈現出多彩多姿,
佛門裡常說的「八萬四千種法門」


內文:
但這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容易引起二項觀念,不能完整的把握佛法。
那二項是:
一、佛的教說,菩薩與祖師們的弘傳,
  都是適應不同的時間地區,不同的根性好樂,而給以適宜的教導。
  所以方便多門,或淺或深,或事或理……有些是不相同的,有些還似乎是矛盾的。
  適應不同根性的不同教法,真是萬花筒一樣,
  初學者不能統攝條貫,每有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覺。
二、由於眾多的教說,有內在的關聯性,常從一端而說到其他。
  如衣服一樣,提起衣領(當然這是最適當的),
  拉住袖口,或扯到衣襟,都可以得到衣服的全體。
但在一般人,對一一法門的應機特性,一一法門的淺深次第,一一法門的相互關聯,
每被忽略而籠統的覺得都是差不多的。
這種雜多而又差不多的觀感,會引起相反的同一傾向。

(自度、度他;契理、契機)
上述說過,這八萬四千種法門,蘊含的核心思想相同,
唯為適應眾生根性,說法不一,有深有淺、甚至看似彼此有矛盾。
除非懂得"核心思想",不然難以理解。

對於不懂佛法的一般人而言,見著佛教的法門眾多,產生了佛法很「雜多」的感覺;
(1)沒辦法契入佛法核心思想、(2)不區別眾生根器的差別,產生了佛法都「差不多」的感覺。

佛教包含自度,度他。
若對初學者而言,第一個面臨的問題是:法門那麼多,哪個適合我?
換個問法:(1)「哪個法門」最讓我容易理解佛教的核心思想?
終於,能夠體會佛教的核心思想(上契諸佛所證之理),
但是(2)面對不同眾生根器,該如何跟佛陀一樣善巧方便而說種種教法(下契眾生可度之機)?


內文:
有以為:彼此相同,所以一法就等於一切。
這樣,不需要廣修遍學,一經一佛一咒的佛法,大大的發展起來。
其實是不能完滿的把握佛法,取一滴水而棄大海,卻自以為大海都在這裡。

有的,不能完滿的總持佛法,
對自己多少理會的法門,讚揚到極點,覺得這是最殊勝的,最究竟的。
有了這,就有了一切;或以為有了這,就不需要別的。
總之,佛法的多彩多姿,適化無方,凡不能統攝總貫,不能始終條理,
都會犯上偏取部分而棄全體的過失。這種家風,使佛教走上空疏貧乏的末運!

(自度、度他;契理、契機)
(1)有的人認為:「既然背後的核心思想一樣,幹嘛廣修遍學,學一個法門就好。」
前面已提,初學者怎知道這法門適不適合他,
一開始就一門深入,可能變成一門陷入,只懂得細微末節或無關宏旨的方便法。

(2)有的人從某一法門得到法義便認為:「我所學的法門是最殊勝的。」
假如是這樣,佛當初就說一個法門就好,別否認眾生器的差異,對症下藥才重要。

因此,一方面要把握住核心思想,另一方面為適應不同眾生,要保持佛法的多彩多姿。


內文:
佛法的統貫條理,對於一般信眾的持行來說,原是不能苛求的。
但弘傳佛法的大德們,是不能不有的必要勝解。
這才能應機說法,而始終保持佛法的完整性,不致於落入雜亂與偏向的窠臼。
對於這,天臺與賢首宗,是有功績的!
因為臺賢大師們,統攝了全部佛法,
而組成淺深的進修歷程,顯出彼此間的差別,又顯出彼此間的關聯。
這難怪過去學教的法師,不是天臺四教,就是賢首五教了!
但臺賢的重心在圓教,直入圓教,才是臺賢大師們的真正意趣,所以仍不免偏取。

這如太虛大師說:
「賢臺雖可以小始終頓,藏通別圓,位攝所餘佛言,然既為劣機而設,非勝根所必須。
 縱曰圓人無不可用為圓法,亦唯俟不獲已時始一援之,
 而學者又誰肯劣根自居,於是亦皆被棄」。
虛大師深感於中國佛教末流的空疏貧乏,
所以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
統攝一切佛法,開顯由人而成佛的正道。
這與西藏宗喀巴大師,宗承印度的中觀與瑜伽,
以「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上士道」,而綜貫成佛的菩提道次第,恰好相合。
所以對:
「福德資糧,則人天具攝;
 智慧資糧,則聲緣相協;
 律及經論,皆所依止;僅取一分,不成菩提」的全體佛教,虛大師給以非常的讚仰。
 這樣的圓滿佛教,應該是值得積極弘揚的佛教。

(契理、契機)
對於佛教教典的統貫條理,中國佛教的天台宗、賢首宗是有功績的。
憑據著教理、眾生根器,
天台宗有藏、通、別、圓四教,以圓教(法華經)是最上等;
賢首宗有小(小乘教)、始(大乘始教)、終(大乘終教)、頓、圓五教,以圓教(華嚴經)最上等。
因此,後學人的目光都擺在"圓教"上。

太虛大師便說:
「天台宗、賢首宗雖然統攝了所有佛法,不留餘言。
 但是這樣分等級等地歸類佛法,
 就會有人以為,被判教成低階、初階法給鈍根的人學的,利根的人不必學。
 (例如:《阿含經》被判成天台宗的藏教、賢首宗的小教)。
 縱然說,圓教之人,不管是「小始終頓圓」或「藏通別圓」,都可以用來作為圓法,
 但那只是在不得已的時候(圓教經典不容易說明的時候),
 才稍微引用《阿含》等經論而已。
 但學者誰會自認為自己是劣根呢?大家都自認為利根,應該直接學圓教,
 因為這樣,圓教之前的《阿含》等教法都被捨棄了!」

太虛大師深感於此,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
統攝一切佛法,開顯由人而成佛的正道。
這跟從前的西藏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廣論》,
將佛法綜貫成「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上士道」的想法相合。

福德資糧(三福業)→人天共法,或稱「五乘共法」;
智慧資糧(戒定慧)→聲聞乘、緣覺乘法,或稱「三乘共法」。
是佛教徒,就得依止著經、律、論,有所偏頗,則無法成就佛道。

應該會有疑問:
為什麼分成「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會比較好?
關鍵是分出「共」與「不共」。
一來,指出有一條通往終點的軸線、正常道,不能躐等而習,基礎之教不能落下。
就好比建房子,不能說:要建一棟三樓的房子,但不要一樓、二樓。那是不可能的!
二來,告訴學習大乘的人:
「如此修學,並不是先學小乘教(發小乘心),才能學大乘教(發大乘心)」
自度時,學的是共通部分,一條通往終點的軸線,終究掌握核心思想。


內文:
如來說法,總是先說『端正法』──布施,持戒,離欲生天(定)。
然後對有出世可能的,授以出世法門。
由於佛法的重心在出世(出世是勝過世間一般的意思),
所以集經者,對於佛的「端正法」,總是略而不詳。
古典阿毘曇,還以五戒為首,而後起的阿毘曇,也就不見了。
這種以二乘法為本的傾向,宗喀巴大師也不能免,
所以他說的共下士法,把「念死」作為入道的要門。
其實,不念死,未嘗不能熏修人天善業。
這樣的下士道,雖順於厭離的二乘,但不一定順於悲濟的大乘道。
(「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方便道)
佛陀說修行,先從『端正法』開始,
即三福業,布施、持戒、修定,也就是「五乘共法(人乘正行)」
接著「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

但有人以「二乘法(聲聞乘、緣覺乘)」為本,來抉擇佛法,
此便是上述說的(第三段):
"有的人從某一法門得到法義便認為:「我所學的法門是最殊勝的。」"。
忽略「五乘共法」的重要性,又不尊重「大乘不共法」。這是不正確的。


內文:
對於這,虛大師深入佛乘,獨具隻眼,
揭示了如來出世的真實意趣──教導人類,由人生而直趣佛道。
所以著重熏修十善正行,不廢世間資生事業,
依人乘正行而趣向佛乘,而不以厭離(如念死)為初學的法門。
人乘正行而趣向佛道,也就是攝得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功德而趣入佛道。
但由於某些眾生的根性偏狹怯弱,佛(及古德們)這才對於大乘,旁立二乘究竟的方便道。
在大乘法中,也旁開由天乘行而入佛乘,由二乘行而入佛乘的方便道。
所以從虛大師抉擇開示的全體佛教來說,一切無非成佛的法門。
這不但綜貫了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的三階,
而且還綜貫了正常道與方便道的一切。
圓滿顯示了佛道次第的全貌,導歸於究竟無上的佛地。

(「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方便道)
太虛大師認為:
從這張圖中可知,厭離(念死),以要究竟成菩薩、成佛者來說,是方便道,
可以這麼想,如果菩薩強烈地厭離,如何度化眾生呢?

再用兩個世俗比喻來說明什麼是「方便道」,
比如開條鐵路上山,沿著坡度直線上去最快,但火車爬升不了,
於是,將鐵路鋪成之字形,坡度減緩,便上得去。
雖然繞了遠路,但最後能更登頂。這個「之字形」就是方便道。
又比如,人家說:「磨刀不誤砍柴工」,
我們的目標是要"木柴",但我們的手段是"磨刀、砍柴",目標與手段不一致。
而這個「手段」,就是方便道,讓我們更容易取得木柴。

畢竟有些人是安於人、天福報的,
則可以勸修到「五乘共法(人乘正行)」(必修),輔修人天乘方便法。
想安於二乘者,可以勸修到「三乘共法」(必修),輔修二乘方便法。
想完滿佛道者,自度度他,則勸修到「大乘不共法」(必修),輔修大乘方便法。

這樣融會貫通,(1)既能體會佛教的核心思想(上契諸佛所證之理),
也能(2)面對不同眾生根器,和佛陀一樣善巧方便而說種種教法(下契眾生可度之機)。


內文:
從前在香港時,就想依據虛大師的開示,參考宗喀巴的菩提道次,
綜合在法藏中的管窺一斑,寫一部簡要的『成佛之道』,綜貫一切佛法,而歸於一乘。
這一直到民國四十三年,在臺灣善導寺的共修會中,
才由淺而深,編幾句偈頌,一面編,一面講。
但為了事緣,特別是大乘部分,非常的簡略。
四十六年秋,把過去編的偈頌,修正補寫,為女眾佛學院講說。
四十七年冬,再加修正刪補,開始為自己所編的偈頌,寫下簡單的解說。
去年底,在善光寺度舊曆年,這才全部脫稿。算起來,已經過六個年頭了!
這部二十萬字的成佛之道,正在排印流通,
所以略說本書的意趣──綜貫一切佛法而向於佛道,以為序。
《成佛之道》,
是依據"太虛大師的開示"+"參考《菩提道次廣論》"+"參考藏經",而寫成的。
目的是:綜貫一切佛法,而歸於一佛乘。
一切的佛法,都是讓所有眾生能夠體證佛教核心思想、成佛。



---------------------------------
我的心得:
○佛教以理智(緣起性空)為核心。
○所有佛法的核心思想一致,但為眾生根器開展出多姿多采的不同教法(方便法)。
○問題一:

 佛法讓人感覺「雜多」而「差不多」,
 初學者第一個面臨的問題是:「哪個法門」最讓我容易理解佛教的核心思想?
○問題二:

 待到我對佛法有所理解之後,
 該如何和佛陀一樣善巧方便,為不同眾生根器說種種教法?
○為解決問題一、問題二,
 中國的天台宗、賢首宗提供了統攝佛法的教學架構,但後來產生流弊。
○解決問題一、問題二,
 最好的方法是,
 將佛法分成「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的次第之教,
 以及綜貫「正常道」與「方便道」。
---------------------------------
參考資料:
1. 傳道法師講 成佛之道(台語)01

2. 傳道法師講 成佛之道(台語)02

3. 開仁法師: 00_2 導師自序

4. 厚觀法師:00 自序

5. 「藏通別圓」或「小始終頓圓」之間的差別?
----------------------
附帶:
◎華嚴經,分四十華嚴、六十華嚴,是南印度開始,然後中印度,
 最後西北印度集結出八十華嚴。
 都是慢慢增加

◎第01集中,講到大山頭的大師,應為佛光山

◎第01集中,閱讀經藏兩三遍的法師是,慧律法師。

2018年6月24日

綜合_A《成佛之道》閱讀地圖

序言
 補充:明清以降的佛門問題:義學不興





---------------------------------
閱讀方法:
《成佛之道》: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10/yinshun10-01.html
《成佛之道講義》:http://video.lwdh.org.tw/download/fuyan/pdf/cfzd/00.pdf

《成佛之道》跟厚觀法師的《成佛之道講義》(簡稱講義)怎麼對著讀呢?
我想,可依據每個人的閱讀習慣而定,
如同學生時代讀"文言文原文"跟"白話文翻譯、段義",
習慣怎麼對讀,就如法讀懂《成佛之道》便可。
我個人是建議按如下步驟:
Step 1:快速瀏覽《成佛之道》一段
Step 2:讀《講義》關於那一段的概念解釋。
Step 3:再讀一次原文,看看是否理解。
 
倘若,還是看不懂原文,那就先掌握《講義》所談及的概念,日後再回頭看。
舉個例子:
《成佛之道》自序第一段:
「佛法是理智的宗教,不僅是信仰的....這種家風,使佛教走上空疏貧乏的末運!」
讀完,再看看《講義》的解釋,
它提的概念是:是初學者,對佛教有兩個誤解,故不能掌握佛法。
1. 雜多(搞混)
 佛法法門太多了,根本沒辦法學。
 →事實是,每種法門(達到目標的方法)之間是有共同脈絡,
 《成佛之道》就是要跟你講這個。
2. 差不多(走偏)
 以為學一個法門就夠了。
 →事實是,這樣見解會偏頗。
  方向、目標一致,到達的方法可以有多種。
  多了解的好處是,
  此路不通,可以換他路,能幫自己,也能助他人;
  再者,從一個角度看,可能會有盲點,兼聽則明;
  其次,相互對比法門,更能識別出核心思想等等。
所以,再回頭看原文,就能明白這段主要在說:
要廣學多聞,找出佛教的根本思想與正確步驟。

隨筆-三乘-佛教反對苦行

兩週前跟學長討論《中阿含》169經(拘樓瘦無諍經,註1):
 莫求欲樂,極下賤業為凡夫行,是說一邊;
 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者,是說二邊,…

 離此二邊,則有中道。
說到佛教對苦行的看法,再加上最近看到有人寫:「原始佛教是反對苦行的...」,
使我想針對苦行再多說幾句。不過,基本觀點倒是和去年寫的兩篇(註2)沒多大差別。


一.自淨其意,是佛教修行的核心
禪宗公案裡,有段懷讓禪師跟弟子道一的對話(註3)。
 有一天,懷讓禪師便問他:「大德坐禪為的是什麼?」
 道一(禪師)便回答說:「想成佛。」
 懷讓禪師一言不發,拿起磚瓦便往寺前的一塊石頭上磨。
 道一覺得很奇怪:「磨磚頭作什麼?」
 懷讓禪師回答說:「磨磚成鏡啊!」
 道一聽了覺得很可笑:「磨磚哪可能成鏡呢?」
 懷讓禪師反過來責問他:「磨磚既然不能成鏡,那坐禪難道就可以成佛嗎?」
 道一迷惑地問:「要不然要怎麼做才對呢?」
 懷讓禪師答道:「就好像牛拉著車子,如果車子不前進,你是打車子呢?還是打牛?」
這裡的「車子」就是外表言行,而「牛」就是內在心念。
沒有針對內心的煩惱下功夫,外表怎麼努力都是枉然的。

相同概念也出現在《佛說四十二章經》(註4),
經中紀載有一比丘克制不住婬慾,切斷自己的生殖器。
佛陀對他說:
「與其切除生殖器,不如斬斷內心的貪嗔癡。出問題的是心,不是生殖器。
 你沒有降伏邪心,切去生殖器,(對修行)有什麼幫助呢?」
換句話說,假如那位比丘的做法是對的,那太監都是聖人了。
對佛教而言,「自淨其意」才是修行核心,無意義的苦練,乃至傷害身體是徒勞無功的。


二.佛教真正的苦行是「去除貪嗔癡」
在佛陀時代,外道修苦行蔚為風潮,而多半是出於兩種理由。
第一種理由是,通過具體的苦行(tapas),可以得到支配世界的熱力,獲得大神通。
換言之,苦行即等於熱力。此說的出處是 《梨俱(ṛgveda)吠陀》卷10.129的《無有歌》。
《無有歌》的註釋(註5)寫:
 有一個不知何物卻可以發展成萬物的「種子(ābhu)」,...
 以意義深厚的「獨一存在(tad ekam)」(eka=1)名之。
 「獨一存在(tad ekam)」是依何等原動力而創造世界萬有?
 它是依自俱的「熱(tapas,也翻成"苦行")」之力自我發動,一分為二而發展萬有。
 萬物之生育皆是依熱氣而成...
另一種理由是,
透過苦行,可以滅除現前及未來要遭受的業力,所有的苦從而消失(註6)。
依照《長阿含經》8經,當時的外道苦行包含有(註7):
 飲食部分:
 不受瓨食(不從瓶口去取食物),不受盂食(不從碗,或皿去取食物),
 不受兩壁中間食(不從閾的內側去取食物),
 不受二人中間食(二人正在受用食則不取),
 不受兩刀中間食(兩杖中間的食物即不取),
 不受兩盂中間食(不取置在乳缽內的食物),
 不受共食家食(不受共俱而食的食物),
 不受懷妊家食,看見狗在其門前,就不受其食,
 不受多蠅之家之食,不受邀請之食,他言先識,就不受其食;
 不食魚類,不食肉類,不飲酒,不食兩器的食物,
 一餐一咽,乃至七餐而止,受人的益食,不過七益,
 或者一日一食,或者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而一食,
 或者又食菜,或者又食莠(穢雜之草),或者食飯汁,或者食糜米,
 或者食稴稻,或者食牛糞,或者食鹿糞,或者食樹根、枝葉、果實,或者食自落之果實。
 穿著部分:
 或者被衣(麻衣),或者披莎衣(麻的混織物),
 或者穿樹皮,或者以草襜身,或者穿鹿皮,或者留頭髮(遮蔽身體為衣),
 或者被毛編(用動物毛髮編織的衣物),或者著塚間之衣(裹屍布)。
 生活部分:
 或者有常舉手的,或者不坐床席,或者有常蹲的,或者有剃髮而留髦鬚的,
 或者有臥在於荊棘的,或者有臥在於果蓏之上的,
 或者裸形而臥在於牛糞之上的,或者一日浴三次,或者有一夜浴三次,
 算不盡的苦行,苦役此身體(以上都以苦行為主而修的行)。


然而,佛陀用了六年嘗試所有外道的苦行,最後說:「苦行終究無法悟道!」(註8)
為什麼佛陀這麼說呢?
同在《長阿含經》8經,佛陀向外道的尼俱陀梵志 解釋原因(註7),
這些行為是外表的折磨,但內心的煩惱貪嗔癡未斷,不能了脫生死。
同時,佛陀也對尼俱陀梵志 介紹佛門中能解決問題的「苦行」:五戒和四無量心(定)

可是,五戒和四無量心(定)屬於佛教不苦不樂的中道,為何說是苦行呢?
因為佛弟子要拔除的正是自己的惡習,
從前貪愛的,從今後割捨斷離,所以苦,而這個苦是修行路上的辛苦。
此外,它還是件難事,正如懺公(懺雲法師)常告誡的:
「王陽明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三.佛教允許的苦行:頭陀行
有人會說:
「不對,雖然佛陀不贊成你剛剛說的外道苦行,但佛陀贊成頭陀(苦)行。
 《雜阿含經》1141經(註9)裡,
 佛陀關心(佛弟子)大迦葉尊者年事漸高,身體衰朽,勸他別再修頭陀行。
 可是,當大迦葉說他頭陀行有兩大利益:
 (1)現世當中得到安樂而住的義利;(2)另外能為未來眾生樹立典範。
 佛陀轉而讚嘆他,並令弟子讚嘆、修學頭陀行,不可毀謗。」

確實,比丘戒是過午不食(過了正午就不得進食,直至明天日光能見到掌紋之前),
但是頭陀行是日中一食(只有正午吃一餐);
比丘戒是遵循「依法攝僧」,重視集體生活,但是頭陀行是阿蘭若(獨住,不住在僧中)。
戒律與頭陀行有所不同,
然而,需問一句:
大迦葉尊者證悟的關鍵是什麼?是頭陀行,或是四聖諦(或緣起法)呢?」
是包含戒定慧學的四聖諦吧!
而且,還得說一點:比丘沒實踐頭陀行,是不違背戒律的。
我覺得戒定慧學好比是必修課,頭陀行則像是選修,能做到,最好;做不到,不勉強。

《百喻經》(註10)第一則故事也是啟示這道理:
不要為苦行而苦行,苦行應該像食鹽調味一樣,幫襯戒定慧之修學,
它是讓修行人有警策感,提醒:"人生是苦的,總是無常",別懈怠。
畢竟,佛教所崇尚的是能解決煩惱,不苦不樂的中道修行呀!


----------------------------------------
註1:
1. 《佛法概論》第一章 法與法的創覺者與及奉行者

2. 北傳:中阿含169經 南傳:中部139經


註2:
1. 隨筆-其他-苦行、自虐

2. 隨筆-其他-餵蚊子


註3:
1. 中台世界:馬祖道一禪師

2. No. 2076 景德傳燈錄 (卷5) T51, p0240c

註4:T17n0784_001 四十二章經 第1卷
佛言:「人有患婬,情不止,踞斧刃上,以自除其陰。
佛謂之曰:『若斷陰不如斷心,心為功曹,若止功曹,從者都息;
邪心不止,斷陰何益?斯須即死?』」佛言:「世俗倒見,如斯癡人。」


註5: 高楠順次郎, 木村泰賢《印度哲學宗教史》 Page111~114
可參考:[抄書]無有歌 (圖形來源)


the elimination of previous deeds through penance [Tapas] 
and the non-performaning of new deeds [kamma] is tantamount to non-inflow in the future. 
From the non flow in the future, there is destruction of deeds.
From the destruction of deeds, there is destruction of pain.
From the destruction of pain, there is destruction of feeling;
from the destruction of feeling, all pain will become erased.
Thus say, o monks, those free of bonds [Jainas].


註7:
1. 北傳:長阿含8經, 中阿含104經

2. <阿含部經_《長阿含經》8經:外道苦行、佛門「苦行」>


註8:北傳:增壹阿含31品8經 南傳:中部12經
『非我成道之本,故當更有餘道。』


註9:

迦葉對曰: 
「我今不從如來教,所以然者?若{當}如來不成無上正真道者,我則成辟支佛,
 然彼辟支佛盡行阿練若,到時乞食,不擇貧富,一處一坐終不移易,
 樹下,露坐,或空閑處,著五納衣,或持三衣,或在冢間,或時一食,
 或正中食,或行頭陀,如今不敢捨本所習,更學餘行。」 

3.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在佛弟子中,迦葉是不同於一般弟子的。
『增壹阿含經』稱大迦葉所行的,是「辟支佛所行」。
除生活方式外,辟支佛的特性,大迦葉的確是具備的。
一、無師自悟:「若如來不成無上正真道者,我則成辟支佛」。
 因為釋尊出世成佛,所以才現弟子身,而其實是自己能覺證的。
二、不說法教化:佛勸大迦葉為大眾說法,迦葉不願意說:
 「今諸比丘難可為說法;若說法者,當有比丘不忍不喜」(3)。
三、現神通:如『分別功德論』說:
 「夫辟支佛法,不說法教化,專以神足感動,三昧變現。
 大迦葉雖復羅漢取證,本識猶存」(4)。
大迦葉的風格,就是辟支佛的風格,
這是『雜阿含經』所暗示,『增壹阿含經』與『分別功德論』所明說的。


註10:T04n0209_001 百喻經 第1卷
愚人食鹽喻
[0543a17] 昔有愚人至於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
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
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返為其患。譬彼外道聞節飲食可以得道,
即便斷食或經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餓無益於道。
如彼愚人,以鹽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復爾。

2018年6月23日

隨筆-其他-外道苦行:自餓外道

佛陀時代的外道,為什麼要修苦行(tapas)呢?
以當時兩個非佛教的大宗教說,
一.婆羅門教,他們認為通過具體的苦行(tapas),
可以得到支配世界的熱力,獲得大神通。換言之,苦行即等於熱力(註1)。
而苦行(tapas)的原典出處,在 《梨俱(ṛgveda)吠陀》卷10.129的《無有歌》。
《無有歌》的註釋(註2)寫:
 有一個不知何物卻可以發展成萬物的「種子(ābhu)」,...
 以意義深厚的「獨一存在(tad ekam)」(eka=1)名之。
 「獨一存在(tad ekam)」是依何等原動力而創造世界萬有?
 它是依自俱的「熱(tapas,也翻成"苦行")」之力自我發動,一分為二而發展萬有。
 萬物之生育皆是依熱氣而成...

二.耆那教,他們則認為透過苦行,
可以滅除現前及未來要遭受的業力,所有的苦從而消失(註3)。


在眾多苦行中,有一種是長時間不進食,佛教稱他們為「自餓外道」(註4)。
我曾聽法師說:
「自餓外道以為他們不吃東西,福報就不會用掉,那就可以越累積越多。
 但是,事實可能相反,因為"不吃東西"成為習氣,日後便墮入餓鬼道。」
我對這段話的印象特別深刻,可能是因為我當時只是國中生吧。
從這段話看來,
這個"自餓外道",跟佛世時的婆羅門教教徒、耆那教教徒觀念上,有些區別。
他應該偏向「宿命論」者,命中註定有,便更動不了。而佛教是緣起論者,予以破斥。
在《佛本行集經》卷20(註5),
佛陀說:
「如果斷食能得到福報,那很多野獸是長時間不吃東西的,牠們應該是大福報者。」

復次,法師的說法,有可能來自月溪禪師。
佛陀時代,有些外道見到牛跟狗死後生天,
於是,他們學牛狗齕草噉污(持牛戒、持狗戒),求日後往生天道。
便有弟子問佛陀:「這些人將來往生哪裡?」
佛陀回答:
「持狗戒的人,狗戒圓滿,則往生成狗,若狗戒缺犯,則墮地獄...
 持牛戒的人,牛戒圓滿,則往生成牛,若牛戒缺犯,則墮地獄。」(註6)。

月溪禪師便據此開示(註7):
「昔印度有牛戒外道,日但吃草;又有狗戒外道,但吃人糞。
 佛斥之曰:『你作此惡因,來世定投生為牛為狗。』
 故不吃飯自甘捱餓之僧人,死後定生餓鬼道無疑,願行人慎焉。」



-------------------------------
註:

 婆羅門教認為苦行可以得到一種神祕的"熱",這是創造世界的原動力。
 透過具體的苦行,可以得到這種支配世界的力量。
 而一旦得到,便可以為所欲為。
 在古印度典籍中,有不少因苦行而獲得極大神通的故事。
 即使大神濕婆,也是依靠苦行得到無限神通的。
 所以濕婆成為苦行者的代表,成為無限神通的代表。
 苦行的另一個意義,則是通過折磨肉體而消磨前世的業,
 從而盡快拋棄肉體,使靈魂得到最後的解脫。
 婆羅門教修持瑜伽的最高目的,則是達成梵我一如。

3. 維基:Tapas (Indian religions)
Tapas is based on the root Tap (तप्) meaning "to heat, to give out warmth, to shine, to burn".[2]
The term evolves to also mean "to suffer, to mortify the body, undergo penance
in order to "burn away past karma" and liberate oneself.[2][10] 
The term Tapas means "warmth, heat, fire".[2]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evolves in ancient Indian literature. 
The earliest discussions of tapas, and compound words from the root tap (Sanskrit: तप) 
relate to the heat necessary for biological birth.[11][12] 
Its conceptual origin is traced to the natural wait, motherly warmth and physical "brooding" 
provided by birds such as a hen upon her eggs - a process that is essential to hatching and birth; 
the Vedic scholars used mother nature's example 
to explain and extend this concept to hatching of knowledge and spiritual rebirth.[13]


註2: 高楠順次郎, 木村泰賢《印度哲學宗教史》 Page111~114
可參考:[抄書]無有歌 (圖形來源)


the elimination of previous deeds through penance [Tapas] 
and the non-performaning of new deeds [kamma] is tantamount to non-inflow in the future. 
From the non flow in the future, there is destruction of deeds.
From the destruction of deeds, there is destruction of pain.
From the destruction of pain, there is destruction of feeling;
from the destruction of feeling, all pain will become erased.
Thus say, o monks, those free of bonds [Jainas].


註4:2007.9.15——2008.3.9 慧律法師講《大佛頂首楞嚴經》
[自餓]、就是一直餓著肚子,認為受一點苦可以生天,不吃東西。
我們常常稱為打餓七,有時候也變外道,自餓外道。
有時候調整這個身體,還是需要靠智慧的。不吃,可以。但是,要充滿智慧的。
只有不吃,不能代表他就叫做修行,有時候就變成自餓外道。
[與持雞戒]、持雞戒是什麼意思?外道以苦行,認為出離解脫之道。
什麼叫做苦行?意思是:吃苦將來就可以生天,
吃苦就是把這個身體一直折磨,讓它折磨,認為就像我們觀念講的,
這樣叫做消業障的意思;觀念卡住了,不知道從心性下手,所以就認為:我就吃了很多苦!


註5:
1.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條目:斷食
顯教稱之為自餓外道。以為無義之法而戒之。
佛本行集經曰:「若因斷食當得大福者,其野獸等應得大福。」

2. T03n0190_020 佛本行集經 第20卷
爾時菩薩復作是言:『若前所說,因於斷食當得福者,其野獸等應得大福。...




昔印度有牛戒外道,日但吃草;又有狗戒外道,但吃人糞。
佛斥之曰:「你作此惡因,來世定投生為牛為狗。」
故不吃飯自甘捱餓之僧人,死後定生餓鬼道無疑,願行人慎焉。

2018年6月21日

隨筆-大眾部律-T22n1425《摩訶僧祇律》:阿那律不參加布薩

《摩訶僧祇律》卷27(Page 447,註1)記載:
"出家眾須參加半月一次的布薩"之制戒因緣,此事與阿那律尊者有關。
 
阿那律尊者,為佛陀重要弟子之一,當時稱他"天眼第一"。
他在悟道前,因為聽佛講經打瞌睡,被佛陀呵責(註2),
他因而自此之後不睡覺(眼以眠為食),精進到肉眼壞掉,
成就後,便入定發天眼通,代替肉眼視覺。
 

某次半月一次的布薩,阿那律尊者沒到。
布薩就是「說罪」,表白這半個月犯了什麼戒律上的過錯,向大眾懺悔。
於是,比丘們派人山上請阿那律尊者,
阿那律尊者說:
「布薩,是為那些犯過錯的人所設,我身口意清淨,為何要去?」
比丘們請不動,便將此事報告佛陀。
佛陀用神通對阿那律尊者說:
「我要你來參加布薩,而且不准用天眼通看路,靠自己一人下山。」
沒借助神通,阿那律尊者跟盲人沒兩樣,涉嶮道苦不堪言,最終到達僧團。
佛陀對他說:「你不尊重僧團戒律,開惡先例,那日後誰都有可能藉故不遵守。」
佛陀又對大眾說:
「日後,大家應當要參加半月一次的布薩,
 如果"不來"的人,或是"生病不能來,但沒跟人說無法參加"的人(註3),犯戒。」
 

從這件事,我們可以了解,
即便阿羅漢,身心無垢,有能力一個人清淨獨居,
但佛陀一樣要求他得遵守團體紀律、參與團體活動,
絕不可離開僧團,絕不可與僧團斷絕來往。

為什麼佛陀要制這樣的戒律呢?
我想,原因依然是:世間一切皆是眾因緣和合而成。
佛教有偈:「修福不修慧,大象戴纓絡。修慧不修福,(阿)羅漢托空缽。」
四事的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無一不是眾因緣而成的!而且不是神通能解決的!
比如不吃東西,身體依舊會敗壞,神通不能解決此事(不然就沒有"羅漢托空缽"的問題);
比如醫學,也不是靠神通能懂的,佛教重因果,沒學過醫,就是不懂得如何治病。
神通不是萬能的,而且我覺得人是群居的動物,佛弟子終究不可以離群索居。
因此,自始至終,都是要跟眾生結好緣,修福吧!
 
 
 
-------------------------------------------------------------------
註1:T22n1425_027 摩訶僧祇律 第27卷:大正T22, No. 1425 摩訶僧祇律 p0447c


註2:《佛本行集經》卷59:摩尼婁陀品第59上


註3:T23n1435_033 十誦律 第33卷
 若病應遣使到僧中白言:『某別住人病不得來,僧當知。』
§我認為,對於生病比丘是否要參加布薩,
 說一切有部(薩婆多部)跟大眾部,觀點應該大致相同。§

2018年6月9日

統合_《學佛的基本認識》CH1.SE1.01補充:佛陀的家國迦毘羅衛城

按維基(註1)的說法,
佛陀的家國迦毘羅衛城位於印度和尼泊爾邊界。
現在學界(其實包含政治界)在爭論 :究竟佛陀出在印度境內,或是尼泊爾境內?
但有一點是篤定的,佛陀誕生地:藍毗尼(註2),在尼泊爾境內。

佛陀生存時代,當時印度有十六大國(註3),佛陀的家國迦毘羅衛,不在其列。
它是附庸在憍薩羅(又譯成:拘薩羅)國下的小國,請看下圖(註4)。


附帶一提,
(1)之前<龍樹龍宮取經考>時,有說:
憍薩羅有北憍薩羅、南憍薩羅(註5)之分(以首都位置區別南北),
佛陀時代是北憍薩羅,玄奘大師到印度時,是南憍薩羅;
(2)最東邊的鴦伽國,就是瞻波國(城,註6);
(3)西邊的乾陀羅,就是犍陀羅,之前講"佛像藝術"時講過。


我一位師父曾說:
「雖然有佛教徒會說佛陀原本是太子、未來的國君,強調佛陀出生血統的尊貴,
 但是事實上,佛陀的家國僅是一個在印度的附庸小國,
 跟中國太子、皇帝的概念沒辦法比。
 所以,會那樣說,是在刻意完美化"自己"宗教創始人的家世。」

另外,我覺得這十六大國中,兩個國家的資訊要記,
一個是憍薩羅 Kosala,首都:舍衛城。
 它的國王波斯匿,他兒子有太子祇陀,王子毘琉璃。

另一個是摩揭陀Magádha,首都:王舍城。
 它的國王頻毗娑羅,他兒子阿闍世。




-----------------------------------


十六大國,又稱十六雄國,有多種說法與翻譯,一般採用的版本是南傳大藏經增支部。
鴦伽、摩揭陀、迦屍、拘薩羅、跋耆、末羅、跋蹉、摩差、般遮羅、
車底、俱盧、蘇羅娑、阿濕波、阿槃提、犍陀羅、劍浮沙


統合_《學佛的基本認識》CH1.SE1.01

原文連結:第一章 佛法的特質:第一節 佛陀之所以為佛陀

內文:
「佛陀到底是修了什麼,體證了什麼而成為佛陀的?
 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又經歷了怎樣的修學過程?
 其中的關鍵內容又是什麼?
 從這些問題切入,開始逐步地探索,
 對有意瞭解佛教核心教義的人,
 或者有心進一步學佛的朋友,都將會很有幫助。 」

這應該是所有佛教徒都會有的疑惑。
問:佛陀到底是修了什麼、體驗什麼才成佛?
我們之所以關心,
是因為我們想知道怎樣修行才能斷除煩惱、離苦得樂,成為覺悟者(佛)。

問:釋迦摩尼佛是修了什麼、體驗什麼才成佛?
我提此問的目的在:我們想透過知道佛的修學過程,從中得到啟發。

問:關鍵內容是什麼?
我們在修行(斷除煩惱)、外道在修行、當初釋迦摩尼佛也修行,而且是修行成就者。
釋迦摩尼佛到底做什麼關鍵性的事?

因此,這三問在問:
1. 
(我)怎樣修行才能真正的斷除煩惱、離苦得樂?
2. (佛)這世界的"釋迦摩尼佛",他是怎麼修學成佛?
3. (我學佛)修行最主要關鍵、佛教最核心的思想是什麼?


內文:
「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滅超過二千三百年了[1],我們是不可能再向佛陀當面澄清這些問題了。
 不過,當時曾經跟隨在釋迦牟尼佛身邊學習的學生,以及這些學生的學生,
 記錄了他們的聽聞,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資料,提供了我們相當有價值的參考。
 這些流傳下來的資料,就是為數眾多的佛教經典,而其中的《阿含經》[2],
 已經被證實為現存最早的佛典,尤其值得珍惜與重視。
 倘若我們要對佛陀與佛法有如實地瞭解,就不能輕忽了這一部分的資料。」

要解答上述問題,
我們可以從最接近佛陀時代的原始經典-《阿含經》當中找答案。
它們分別是《雜阿含經》、《中阿含經》、《長阿含經》與《增壹阿含經》,
巴利語稱為《相應部》、《中部》、《長部》與《增支部》。


內文:
「在進入探究佛陀成佛前修學內容之前,
 有必要先確認釋迦牟尼佛,
 到底是傳說的神話人物?還是歷史上真實出現過的人?
 這是因為「神格」與「人格」的差異,
 會對我們瞭解與學習方向的把握,有所不同的緣故。
 如果是神,那麼人與神關係建立的這一個方向,就必須多加考量;
 如果是人,那麼,以同是人類的經驗與實踐這個方向,就顯得十分重要。

 從佛教經典的記載上來看,釋迦牟尼佛曾說:
 「我也是人,父親名叫真淨,母親名叫摩耶,出生王族。」[3]
 很明確地向波斯匿王[4]表明自己是人類。

 再從近代考古發掘出來的資料來看,
 西元一八九八年一月,法國人匹沛(W. C.Peppe),
 在北緯二十七度三十七分,東經八十三度八分,
 也就是在今天尼泊爾南部邊境的畢波羅瓦(Pīprāvā)地方,
 掘得釋迦族所供奉的釋迦牟尼佛部分遺骨[5]。」

在我們開始研讀《阿含經》等等佛經,並隨佛所說法,去體驗、實踐之前,
我們要先確認2300多年前的釋迦牟尼佛,他是神,還是人。
為什麼要確認這個?
因為假如他是神,那他體驗到的一切,能做到的一切,人有極大機率無法體驗、實踐;
但是,如果他是人,他所說的佛法,人便能體驗、實踐。

一.根據經典紀載:
 在《增壹阿含二六品第六經》,
 釋迦牟尼佛曾對憍薩羅國國王(當時在印度的大國)波斯匿王說:
 「我也是人,父親名叫真淨,母親名叫摩耶,出生王族。」

二.根據近代考古挖掘:
 (1)西元1898年1月,
  法國人匹沛(W. C.Peppe)在北緯二十七度三十七分,東經八十三度八分,
  也就是在今天尼泊爾南部邊境的畢波羅瓦(Pīprāvā)地方,
  找到佛陀的遺骨。


內文:
 西元一八五一年,亞力山大康寧漢(Alexander Cunningham),
 在中印度波帕爾(Bhopal)地方的桑淇山(Sanchi)寶塔群內,
 也發現了尊者舍利弗和尊者目揵連的遺骨[6]。
 而這兩位尊者,正是佛教經典中,經常出現的聖者,
 也是釋迦牟尼佛座下最重要的兩位學生。
 一八三七年,普林斯(Prinsep)終於解讀出自西元一三五六年以來,
 陸續出土的阿育王刻文[7],佐證了佛教早期典籍的一些記載,
 也確認了嵐毘尼園,即現今尼泊爾德拉區Tarai地方,為佛陀的誕生地。

承上,二.根據近代考古挖掘:
 (2)1851年,亞力山大康寧漢(Alexander Cunningham)
  找到佛陀最重要的兩位學生:尊者舍利弗和尊者目揵連的遺骨。
  細節部分,可以參考<舍利弗與摩訶目犍連遺骨略記>(註1)
 (3)1837年,普林斯(Prinsep)找到佛陀的誕生地:嵐毘尼園(註2),
  在現今尼泊爾德拉區Tarai地方。
  當時如何證實是?
   普林斯根據《大唐西域記》挖掘出一根阿育王石柱,高約6米,直徑45公分。
   上面銘刻著阿育王的親筆敕文:
   「天佑慈祥王登基廿年,親自來地朝拜,因為這裡是釋迦牟尼佛誕生之地。」



內文:
「歷史上為父母所生的釋迦牟尼佛,可以說在近代已經被充分的證實了。
 即人成佛的釋迦牟尼,成為「所有的佛,都在人間修成」[8]
 這個經典記載古老說法的最佳典範。 」

以上兩點,證實釋迦牟尼佛,確實是在歷史上存在過,他是人!
正如釋迦牟尼佛所說(《增壹阿含三四品第三經》):
「所有的佛,都在人間修成(而不是天上的人)。」,
佛陀就是這句話中的典範,所言不虛。



-----------------------------------------


註2:藍毗尼

西藏_藏傳佛教有比丘尼僧團嗎?

香光尼眾佛學院網站,<悟因法師簡介>(註1)有段話:
於印度菩提伽耶為來自英、美等十七國的八十餘位尼眾講比丘尼戒,
 並鼓勵藏系與南傳的西方尼眾建立『比丘尼僧團』。」
從這段話中,
可以發現目前的藏傳、南傳並沒有比丘尼僧團,
並且南傳的比丘尼是西方女性所組成的。

而悟因法師在《香光莊嚴》五十期(86年6月20日),
發表的文章<對藏系佛教成立比丘尼的建言>(註2)中提到:
藏系佛教已經有女性出家人,她們叫做「安尼」,受沙彌十戒...
 只有漢系佛教有比丘尼,藏系佛教一直沒有成立比丘尼僧團...」。
因此,至少到1997年,藏傳佛教只有沙彌尼,沒有比丘尼僧團。

還有幾項佐證,
1997年達賴喇嘛來台時(註3),曾請教法鼓山聖嚴法師比丘尼戒的傳承、制度、內容;
及2001年達賴喇嘛來台時(註4),針對釋昭慧法師等尼眾要求恢復藏傳比丘尼制度,
達賴說:
「應尊重泰國及斯里蘭卡等國僧團的意願,他個人沒有能力決定是否建立比丘尼制度。」
 
 
然而,大陸學者德吉卓瑪的觀點"似乎"與上述不同。
她的一篇文章<藏傳佛教出家女性的歷史、現狀與未來>(註5),
刊於台大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文中說:
西藏在西元8世紀中期就有比丘尼僧團,現今仍有,約一百八十幾人(她是指2002年)。
 
我個人認為「藏傳佛教目前沒有比丘尼僧團」。
因為,不可否認,佛教是宗教,以信(仰)戒(律)為基。
要說有無"比丘尼(僧團)",依舊得看有無"戒的傳承"。
 
 

-----------------------------------
註1:釋自觀<悟因法師簡介>


2018年6月7日

隨筆-阿含部經-讀《阿含經》會遇到的問題

有些經文是時代久遠(文言文),有些經文是因為翻譯因素,
讓今日閱讀《阿含經》的我們產生隔閡。
莊春江居士曾舉一例,
《雜阿含經》285經(因緣相應): 「...世間難入,所謂若生,若老,若病,若死...」
 
"世間難入",從上下文中,很難知道其意指。
建議的解決方式是:對比南傳的《尼柯耶》(= 南傳阿含經)。
《雜阿含經》285經,相當於南傳《相應部12相應10經》。
而那句"世間難入",
在南傳的譯文為:「陷入在苦難的世間(出離不了)」。是不是就比較好懂了呢?
因此,建議讀《阿含經》時,最好北傳、南傳相互比對。
 
 
有人會說:「我哪有時間這樣一一找出比對?」
不用擔心,這些工作早已做完了。
比如莊春江居士的網站(註1)。
在大多數《阿含經》經文下方,有隨附等同的《尼柯耶》經文。
這也給研讀《阿含經》的人不少便利。



--------------------------------------

2018年6月6日

隨筆-華嚴-夜睹明星而悟:眾生有如來智慧德相v2

這是對上一篇文章作更新。

「夜睹明星而悟」之說,目前在中國高僧大德的著作裡找到。
在宋 志磐撰《佛祖統紀》第2卷(註1):
 明星出時霍然大悟[即八日天曉也]得無上道為最正覺。
以及梁 僧祐撰《釋迦譜》第1卷(註2):
 明星出時霍然大悟。得無上正真之道。
這和妙境長老說的一致,"明星"講的時間。

兩本書都提到《因果經》,目前還找不到這部經。
倒是用"明星出時霍然大悟"搜尋,
找到《佛本行集經》第31卷(註3)和《普曜經》第6卷(註4),有類似句子。
之後再陸續搜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註1:T49n2035_002 佛祖統紀 第2卷


註2:T50n2040_001 釋迦譜 第1卷


註3:佛本行集經卷第三十一
爾時,如來於彼後夜明星出時,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


註4:T03n0186_006 普曜經 第6卷
明星出時廓然大悟,得無上正真道,為最正覺。

2018年6月5日

隨筆-阿含部經-阿含經裡沒《佛陀傳》

莊春江居士講的一段話(註1),不無道理,他說:
完整佛陀傳記的編成,其時間並不會太早(《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三五七頁)。
 或許,佛陀時代或早期的佛弟子,對佛陀傳的需求,並不是那麼的強烈吧。
 
佛陀成道、弘法的故事,從天竺菩提樹到沙羅雙樹。
是有好幾段分散在《阿含經》等佛經,沒有一個完整的版本。
我們現在看到的佛陀故事,都是後人將其拼湊起來。
 

比如:
佛陀在成道前,接受羊女供養。
出自於《T03n0187_007 方廣大莊嚴經》 第7卷(註2)。
也有人說:出自《T03n0185 太子瑞應本起經》第1卷(註3),
不過,《太子瑞應本起經》的內容是,供養發生在佛陀成道後。

這只是一個小細節,我提出來,是為了表現佛經描述佛陀事蹟的分散性。
 
 
 
-------------------------
註1:《阿含經故事選》002.佛陀的修學歷程


註2:T03n0187_007 方廣大莊嚴經 第7卷
(關鍵字:善生)


註3:T03n0185_001 太子瑞應本起經 第1卷
(關鍵字:其女瀉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