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7日

隨筆-中華史地-論典只翻譯什一是習慣

讀書偶得,
在 陳寅恪先生的『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的一序論,最後一段說:
首章備致詳悉,
後章則多所闕略(見僧佑書三藏集記拾僧睿大智度論序及大智度論記..
寅恪案:鳩摩羅什譯經雖有刪煩,然於大智度論實未十分略九,
蓋天竺著述體例固如是也,後人於此殊多誤解...



(出三藏集記)可見於大正藏 第55冊,75頁B,第15行~第18行。
文為:
論初品三十四卷。解釋一品,是全論其本。
二品已下,法師略之取其要,足以開釋文意而已,
不復備其廣釋,得此百卷。若盡出之,將十倍於此
。」
我相信這很白話,不需再翻。


陳先生說:這是著述體例。
我遇到的梵文要翻成華文的佛經註解,好像都這樣。
開頭就把重複要用的辭彙先作一次性解釋,後面不再贅述,
這即是梵文裡,註解佛經的習慣吧。
而陳先生所提的"誤解",跟我常爾聽到的一樣:只翻譯什一。
但不同的是,傳言把它解釋成"中國人好簡"的緣故。


唐朝時,梵翻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玄奘大師採直譯法。
經文有多少梵字,就多少相對應的華文,字數便相當可觀。
不過這是經,不是論,跟上頭的例子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