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聽一聽,在社團活動時,報告給社員。
那天,當我說到對治男女欲,可將較年長的女性,看待成母親;
年齡相仿者,看待成姊姊、妹妹;較年幼者,看待成女兒。
一學長便說:
「那沒用,時下許多人認乾妹妹,是圖這個?還有其它招嗎?」
我答:
「有九想、三十六物等不淨觀,待會會講...」
學長又說:「那如果又沒用呢?又該怎麼做呢?」
我答不出來,我當時也就照本宣科吧。
很久之後才知道法師是引用《雜阿含經》1165經,
經文內容是,賓頭盧尊者答覆婆蹉國王優陀延那的問題:
「剛出家的年輕比丘,正當年輕貌俊,有著青春奔放的活力,又有野獸般旺盛的慾望,
然而能盡其形壽(終其一生),去修持梵行?如何辦到?」
於是,有了那些回答,見年長女性,當成母親....
國王又問:「有更殊勝的方法嗎?」
尊者回:「九想、三十六物等不淨觀...」
國王再問:「另有別的方法嗎?」
尊者回:「持根律儀,守護六根門...」
我要知道後面這段,那時候便會回:「持根律儀吧!」
可是,假如學長仍追問呢?
那就想,通常沒效,可能是「質」或「量」的問題。
如同要解渴,卻喝鹽水,越喝越渴,這是「質」出錯。
改喝清水,依然沒用,那就是喝不夠囉,「量」出錯。
(1)當成直系血親、(2)九想、觀察己身三十六物等不淨觀,
這時常聽到,而(3)持根律儀,似乎較少耳聞,這是什麼呢?
*****
《雜阿含經》1167經記載佛陀說一個故事,或可視為比喻或寓言。
此故事同樣出現在《雜阿含經》600經、《法句經》卷1心意品第十一。
某年月日,佛陀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
「在過去世,有一條河中長著水草,一隻烏龜在水草上休息著。
這時,有一隻飢餓的野干(水狗)到處行走覓食,
於遠處望見這烏龜,便快速地跑來捉。
烏龜看野干來,立刻縮藏頭、尾、四肢,
野干只好守在旁邊、伺機而動,希兾烏龜頭腳伸出,想要取來吃食。
年齡相仿者,看待成姊姊、妹妹;較年幼者,看待成女兒。
一學長便說:
「那沒用,時下許多人認乾妹妹,是圖這個?還有其它招嗎?」
我答:
「有九想、三十六物等不淨觀,待會會講...」
學長又說:「那如果又沒用呢?又該怎麼做呢?」
我答不出來,我當時也就照本宣科吧。
很久之後才知道法師是引用《雜阿含經》1165經,
經文內容是,賓頭盧尊者答覆婆蹉國王優陀延那的問題:
「剛出家的年輕比丘,正當年輕貌俊,有著青春奔放的活力,又有野獸般旺盛的慾望,
然而能盡其形壽(終其一生),去修持梵行?如何辦到?」
於是,有了那些回答,見年長女性,當成母親....
國王又問:「有更殊勝的方法嗎?」
尊者回:「九想、三十六物等不淨觀...」
國王再問:「另有別的方法嗎?」
尊者回:「持根律儀,守護六根門...」
我要知道後面這段,那時候便會回:「持根律儀吧!」
可是,假如學長仍追問呢?
那就想,通常沒效,可能是「質」或「量」的問題。
如同要解渴,卻喝鹽水,越喝越渴,這是「質」出錯。
改喝清水,依然沒用,那就是喝不夠囉,「量」出錯。
(1)當成直系血親、(2)九想、觀察己身三十六物等不淨觀,
這時常聽到,而(3)持根律儀,似乎較少耳聞,這是什麼呢?
*****
《雜阿含經》1167經記載佛陀說一個故事,或可視為比喻或寓言。
此故事同樣出現在《雜阿含經》600經、《法句經》卷1心意品第十一。
某年月日,佛陀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
「在過去世,有一條河中長著水草,一隻烏龜在水草上休息著。
這時,有一隻飢餓的野干(水狗)到處行走覓食,
於遠處望見這烏龜,便快速地跑來捉。
烏龜看野干來,立刻縮藏頭、尾、四肢,
野干只好守在旁邊、伺機而動,希兾烏龜頭腳伸出,想要取來吃食。
守候好久,烏龜就頭不伸、足不出;
那隻野干守得飢餓疲乏,終於憤恨離去。
眾比丘啊!你們今天修行也同樣狀況,魔王波旬經常窺伺你,
那隻野干守得飢餓疲乏,終於憤恨離去。
眾比丘啊!你們今天修行也同樣狀況,魔王波旬經常窺伺你,
希望你的眼根執著色境,同樣地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意識法,
全會使你們對六境產生貪著。
所以,比丘啊!
你們今天應當要執持著眼根的律儀,由於執持眼律儀,惡魔波旬無從得逞,嫌厭而去;
耳、鼻、舌、身、意諸根亦是...如同那烏龜善於縮藏,野干無法乘虛而入一樣。」
這就是所謂的「持根律儀,如龜藏六」。
那麼「烏龜縮回頭、尾、四肢」,
所以,比丘啊!
你們今天應當要執持著眼根的律儀,由於執持眼律儀,惡魔波旬無從得逞,嫌厭而去;
耳、鼻、舌、身、意諸根亦是...如同那烏龜善於縮藏,野干無法乘虛而入一樣。」
這就是所謂的「持根律儀,如龜藏六」。
那麼「烏龜縮回頭、尾、四肢」,
佛陀是指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心意不能接觸外境嗎?
恐怕不是!
對比此經相對的相應部35相應240經、《雜阿含經》1170經(何謂不根律儀、根律儀)、
佛陀所說的是眼視色、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意識法時,起的執著。
最好進一步消滅,引1171經的內文,根律儀之後,接著要修四念處(止觀、定慧)。
另有個故事或稱作比喻,我小時候聽慧律法師講過好幾遍。
他是這麼說的:
佛經記載,有一些(外道)修行人在佛面前,
恐怕不是!
對比此經相對的相應部35相應240經、《雜阿含經》1170經(何謂不根律儀、根律儀)、
佛陀所說的是眼視色、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意識法時,起的執著。
最好進一步消滅,引1171經的內文,根律儀之後,接著要修四念處(止觀、定慧)。
另有個故事或稱作比喻,我小時候聽慧律法師講過好幾遍。
他是這麼說的:
佛經記載,有一些(外道)修行人在佛面前,
誇嘆自己跟的師父居住深山茅蓬,疏離人群,眼不看女色、耳不聞器樂歌唱。
佛陀就說:
「眼耳不碰聲色就以為有修持的話,
那麼,瞎子、聾子便是大修行人,他們自出生從未不如法。」
佛陀就說:
「眼耳不碰聲色就以為有修持的話,
那麼,瞎子、聾子便是大修行人,他們自出生從未不如法。」
真正的覺悟者,應當是無論在什麼境界,皆不起煩惱(貪嗔痴)...
事實情形可能是:
不是他們沒慾望,才住在沒誘惑的地方;而是他們住在沒誘惑的地方,才講自心不起慾望...
雖然法師沒講經名、不道出人名,但我覺得故事原型應當是《雜阿含經》282經。
從這,可以證明我之前說「持根律儀,如龜藏六」,"縮回的"是介於六根對六境:
眼和色、耳和聲、鼻和香、舌和味、身和觸、意和法之間產生的執著-貪嗔痴煩惱。
事實情形可能是:
不是他們沒慾望,才住在沒誘惑的地方;而是他們住在沒誘惑的地方,才講自心不起慾望...
雖然法師沒講經名、不道出人名,但我覺得故事原型應當是《雜阿含經》282經。
從這,可以證明我之前說「持根律儀,如龜藏六」,"縮回的"是介於六根對六境:
眼和色、耳和聲、鼻和香、舌和味、身和觸、意和法之間產生的執著-貪嗔痴煩惱。
這便是持根律儀所防備的。
*****
禪宗的《景德傳燈錄》卷6裡有則對話。*****
有人問大珠慧海禪師是怎麼用功的,他答道:「飢來吃飯睏來眠。」
對方說:「大家都是這樣的啊!那他們都跟你一樣用功嗎?」
大珠禪師說:「不同。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需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
對方說:「大家都是這樣的啊!那他們都跟你一樣用功嗎?」
大珠禪師說:「不同。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需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
有人問:「怎樣叫作起『貪念』?」
我的看法便是:不能活到當下。
比如:你已經走離可意(喜歡)的境界,那境界仍盤據你內心,這是活在過去;
又或者幻想將來某天相遇的情境,這是活在未來。
過去與現在,現在與未來產生的落差,讓你的內心躁動不安,
即使你告訴你自己:「別想了」,你仍擺脫不掉,即是。
所以,不是"接觸境界"錯了,
而是不管對過去、對未來,你內心被束縛,不能回到此時此刻的覺察,才錯的。
《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一書的104頁有個故事,蠻值得說的。
有一新比丘學習靜坐(現在常說的冥想),請教上師。上師說:
「明天從早上坐到黃昏,什麼都不要想,盡你所能趕走念頭。
下次來,告訴我,你做得如何。」
新比丘盡了一切努力,內心大喊「滾開」、跳上跳下、摒住呼吸、搖晃腦袋,完全不見成效,
而且他這才知道,原來他心中有這麼多想法。
當夜,他很失望地告訴上師,這一天他經歷了什麼。
上師笑一笑說:
「很好,你很努力,做得不錯,明天你再坐一天,
這次是從頭到尾什麼事都想,但千萬別讓想法與想法之間出現縫隙。」
新比丘好開心,這太簡單了,這不就是我昨天狀況嗎,我一定會成功。
翌日,新比丘一件件事去想,他發現沒有他想像的順利,
正在想的事情,突然間消失不見,並且,漸漸地他開始找不到事情可以想。
於是,他又失敗了。當晚,他向上師報告始末。
上師大笑:「恭喜你,你現在知道怎麼修行了。」
上師高興的原因是新徒弟了解:
人沒有辦法強迫大腦(沒有念頭或抓住某一念頭不放)。
既不要制止念頭不起,念頭生生滅滅,也不要隨之起舞。
而修根律儀,可先像這樣練習靜坐,學會像旁觀者一樣觀察念頭開始。
再衍伸到日常生活的眼、耳、鼻、舌、身律儀。
講完什麼持根律儀、從何下手,那麼,要做到什麼程度呢?
*****
《雜阿含經》1338經中盜香賊的故事,能說明持根律儀要做到什麼程度。
其實,大多數佛教徒都聽過這故事,不需要完整重述吧!
大致是一位比丘經過蓮花池聞了一口花香,被池神喝斥,
同一時間,另一人採蓮藕根,池神竟無生氣斥責....
獅子吼站的讀經拾得寫:
天神對比丘的標準較高,見到比丘嗅花香,
或許是覺得比丘於根觸境染著,而斥之為盜香賊。
至於拔走整株蓮藕的凡夫,天神反而不理他。
後來比丘虛心受教,要天神時時提醒他,天神則嗆說:
「我又不是你的奴隸,幹嘛要時時提醒你!
你自己應該知道什麼是對自己有利益的事吧!」
許多世人祈求神佛保祐,不應驗時又抱怨為什麼神佛不保祐我?
其實如同本經中天神所說,
天神不欠人們什麼,人們也不應有不合理的期待。
我歸納有兩重點:
一.修行人跟放逸者的衡量標準不同,
修行人要密護諸根門,謹小慎微,此經以鼻根(對香)為例。
二.密護諸根門的責任在自己,
佛法修行是自知、自覺、自作證(《雜阿含經》254經)。
屢屢讀到《雜阿含經》佛弟子的證道,是由自覺或自知說出「我生已盡」四句。
所以,持根律儀要做到「謹小慎微」的程度。
其次,每每提及戒律,被討論的是戒條內容或行住坐臥等威儀,
根律儀其實也很重要,莫忽略呀!
二.密護諸根門的責任在自己,
佛法修行是自知、自覺、自作證(《雜阿含經》254經)。
屢屢讀到《雜阿含經》佛弟子的證道,是由自覺或自知說出「我生已盡」四句。
所以,持根律儀要做到「謹小慎微」的程度。
其次,每每提及戒律,被討論的是戒條內容或行住坐臥等威儀,
根律儀其實也很重要,莫忽略呀!
----------------------------------------------------------------------------------------------------------------------
備註:
《景德傳燈錄》卷6原文:
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師曰:「用功。」
曰:「如何用功?」師曰:「饑來吃飯,睏來即眠。」
問:「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師云:「不同。」
問:「何故不同?」
師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
問:「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師云:「不同。」
問:「何故不同?」
師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