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4日

統合_A《佛法概論》chap18:從三解脫門:契入法性的覺證※

慧學:二、慧與覺證:契入法性的覺證

修三解脫門,是要觀察覺知空、無我的道理,進而契入法性之覺證。
《佛法概論講義》chap 18 269頁:
法,是緣起假名而本來空寂的,
但人類由于無始來的愚昧,總是內見我相,外取境相,不知空無自性,而以為確實如此。
由此成我、我所,我愛、法愛,我執、法執,我見、法見。
必須從智慧的觀察中來否定這些,才能證見法性,離戲論纏縛而得解脫。

慧有三種,聞慧、思慧、修慧。而修慧之後,就是覺證。
要先曉得一個概念:思慧和修慧的最大差別在有定、無定(註1),定力最好在「未到地」以上。
思慧和修慧,基本上所學習的內容(material)都相同,
若是散心去觀察覺知法性:空、無我,是思慧;
若是在定中去觀察覺知法性:空、無我,是修慧。
而所作的觀察覺知...,就是文中所言:
 不知空無自性..由此成我、我所,我愛、法愛,我執、法執,我見、法見。
 必須從智慧的觀察中來否定這些。


*****
這是前一段話的經證,《佛法概論講義》chap 18 270頁:
◎這必須「于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雜含卷一‧二三經)。
◎必須「不見一法可取而無罪過者。我若取色,即有罪過。……
 作是知已,于諸世間則無所取,無所取者自覺涅槃」(雜含卷一○‧二七二經)。
◎要不住四識住,「攀緣斷已,彼識無所住,……于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著。
 無所取、無所著已,自覺涅槃」(雜含卷二‧三九經)。79

由慧觀而契入法性,不是取相分別識的觀察,是從無自性分別而到達離一切取相戲論的。

用慧觀的方式,覺知、覺證經中所云:
(1)一切相無我、(2)不(執)取一法、
(3)不四識住(識蘊不執取住於色蘊、受蘊、想蘊、行蘊。凡夫叫五取蘊、聖人叫五蘊)。


*****
然後,也不執著佛法,《佛法概論講義》chap 18 270頁~271頁:
如有一毫相可取,即不入法性。所以如中道的德行,
◎從離惡行善的方面說,這是要擇善而固執的。
◎但從離相證覺說,如取著善行,以為有善行可行,有我能行,即成為如實覺的障礙,
大乘稱之為「順道法愛」。釋尊所以常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先用佛法斷除煩惱,再放下佛法。
不要生「順道法愛」,世間法尚且不執著,更何況出世間法?一樣也不能執著!
(執著,即認為有實在性、永恆不變性、獨一性、主宰性)
這有如船筏譬喻。故有人言:「先以福捨禍,後以捨捨福」,類似的意涵。


*****
最後,覺證「勝義空觀」,真正契入緣起性空的中道。
《佛法概論講義》chap 18 271頁:
如佛常說地水火風等觀門,
如「於地有地想,地即是神(我),地是神所,神是地所。
彼計地即是神已,便不知地。……於一切有一切想,一切即是神,
一切是神所,神是一切所。彼計一切即是神已,便不知一切」(中含‧想經)。
此經主旨:無一切想。
「地即是神」,是即蘊計我。「地是神所,神是地所」,是離蘊計我。

所以佛為跋迦利說「真實禪」──勝義空觀說:
「於地想能伏地想,于水、火、風想,
 無量空入處想,識入處想,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想,
此世他世,日月,見聞覺識,若得若求,若覺若觀,悉伏彼想。跋迦利!
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覺觀而修禪」(雜含卷三三‧九二六經)。
此經主旨:不依一切(於一切想而伏(「除遣」)一切想。依一切法而離一切想)。

這是都無所住的勝義空觀,迦旃延修這樣的禪觀,
由于佛的教化──緣起假有性空的中道而來(雜含卷一二‧三○一經),
這是慧證法性的不二門。

印順導師以這兩部經作經證:
說明迦旃延尊者所修-無所住的勝義空觀,「緣起假有性空」的中道。
不過,這兩部經不好懂。



-------------------------------------------------------------------------------------------------------------------
1. 由三解脫門,以慧觀(有定力)的方式覺證無我、空。
2. 不執著一切(世間法),而後亦不執著佛法,如船筏譬喻。
3. 最終得證「勝義空觀」,了達緣起性空的中道。
-------------------------------------------------------------------------------------------------------------------


-------------------------------------------------------------------------------------------------------------------
參考資料:

統合_A《佛法概論》chap18:快到見道位(初果),轉修三解脫門※

慧學:二、慧與覺證:引發如實覺的觀慧──三解脫門

《佛法概論講義》chap 18 268頁:
方便是非常眾多的,
◎或說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或說四諦觀;
◎或說緣起的生起還滅觀。
但達到根本處,切近實證處,都是同觀實相的──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

這是說,大家都一致,不管修什麼法門,快到見道位(初果),要轉修三解脫門
從哪個門進去皆能見道(同等的),之後得涅槃。

這裡複習chap 12提過的概念:
未達見道位,稱「三三昧」,達見道位,稱「三解脫門」(註1)。
順道重讀《佛法概論講義》chap 12的內容:「三法印」對應「三解脫門」。
 每一法印能開顯正覺的內容,即每一法印能離執證真。
 ◎依無常門而悟入的,即無願解脫門;
 ◎依無我而悟入的,即解脫門;
 ◎依涅槃寂滅而悟入的,即無相解脫門。
其註解則再加入三三昧,將三三昧、三解脫門、三法印三者作對照整理:
 《空之探究》(p.65):
  空等三三昧,與無常等三法印的關係,如下:
  空-----------空--------諸法無我
  無所有----無願------諸行無常
  無相-------無相------涅槃寂靜
而聲聞學者對此的修學次第:
依聲聞常道說,即先觀無常,由無常而觀無我,由無我而到涅槃,
為修行的次第過程。如經中常說:厭、離欲、解脫,這即是依三法印修行的次第。


*****
同樣是《佛法概論講義》chap 18 268頁:
這是三法印的觀門:依無常成無願門,依無我成空門,依涅槃成無相門。
等到由此而知法入法,即無二無別。如前「三大理性的統一」中說:
法性是空寂而緣起有的,
◎從緣起的生滅邊,觀諸行無常與諸法無我;
◎從緣起的還滅邊,觀諸法無我與涅槃寂靜。
直從法性說,這即是性空緣起的生滅觀,生滅即是寂滅。

例子一(三法印→三解脫門):
修三法印的修行者,有從緣起法的「流轉門」,修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也有從緣起法的的「還滅門」,修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重複前述:快到見道位(初果),要轉修三解脫門
諸行無常→無願門;諸法無我→空門;依涅槃寂靜→無相門。


*****
接下文,《佛法概論講義》chap 18 268頁~269頁:
所以,四諦觀,緣起觀,
或側重緣起流轉而觀不淨、苦、無常、無我(即四念處觀),都是契入法性空的方便。
由於適應時機,根治對於物欲、色欲的繫著,所以說苦觀、不淨觀。
如不能依苦而起無量三昧,或偏於不淨觀,會造成嚴重的錯誤,
佛世即有比丘厭身而自殺的(如《雜含》卷一三‧三一一經)。
佛為此而教令修安般,這那裡是佛法觀慧的常道!


例子二(四念處→三解脫門):
不淨觀、安般念是適應眾生的方便法門。
比如有些人就因為修了不淨觀,厭惡自己身體而自殺,佛陀改教他安般念。
也就是說,不管四念處的不淨觀、安般念或其他的修行法門
要還是得證入法性空,也就通過三解脫門。
(雖然佛陀當初在菩提樹下,是借助安般念,最後得解脫,但證悟的關鍵是後面的空、無我觀)
重複前述:快到見道位(初果),要轉修三解脫門



---------------------------------------------------------------------------------------------------------------
三解脫門可謂是入見道位(證初果)的臨門一腳
---------------------------------------------------------------------------------------------------------------
註1: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三三昧:
○此三三昧通於有漏、無漏。
 其無漏者,為入涅槃解脫之門,故稱三解脫門;有漏者即三三昧。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