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什麼叫作法供養?佛菩薩不是透徹佛法,為何要以法供養呢?」
我乍然一聽,回答不出。
顯而易見,癥結點在「對象」。
我之所以頓住,是由於我個人認知和他一樣,將佛教的「供養」,侷限在佛、法、僧。
然而,國語辭典的釋義:
「供養,佛教用語。佛教徒以香花、飲食等物品或種種善行,獻給佛、法、僧或一切眾生。」
一切眾生是含括在內的。
同時,這使人聯想到「布施」分二類(或三類),財施、法施、(無畏施)。
法供養應當和法布施共一意涵。
比如:
法供養:《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註1):「諸供養中,法供養最(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
法布施:《增一阿含經》<有無品第十五:第三經>(註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施。云何為二?所謂法施、財施。
諸比丘!施中之上者不過法施(財施無法上超法施)...」
*****
何謂「法供養」呢?
上述《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那句「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之後的經文有細說,可作參考。
何以法供養高於財供養?或者法施勝過財施?
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財施好比授人以魚,法施好比授人以漁(教人怎麼捕魚)。
不過,對我來說,解說「最上供養」,
最淺顯易見的說詞莫過《雜阿含》的「陰界入無我,乃名第一供」(註3)。
第一(等)供養,即前述的最上供養,
那便是修止觀,於定中觀照己身的五陰(五蘊)、六界、六入(六處),證得無我。
而這和「法供養眾生」的道理並無相悖,因為我亦屬的芸芸眾生之一,
自己「陰界入無我」,亦幫助其他人亦能「陰界入無我」,自利利他。
那麼,為什麼稱這是「第一供」呢?
因為身為佛弟子,
唯有實踐佛陀教育我們的佛法並發揚光大,才是對這位三界導師最大的禮敬與供養。
------------------------------------------------------------------------------------------------------------------------
1.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同義於「二施(財施法施)之中,法施為勝」。
2. 最上供養、第一(等)供養,就是使自身及眾生能「陰界入無我」。
實踐佛陀所說的道理,這才是對佛陀最大的禮敬與供養。
------------------------------------------------------------------------------------------------------------------------
註1:
註2:
2. 開仁法師<布施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 11〈序品 1〉:.....
問曰:財施、法施,何者為勝?
答曰:如佛所言:「二施之中,法施為勝。」所以者何?
[此處的如佛所說,即出自《增一阿含》有無品第十五,三經。但是註解73寫錯。]
○總括來說,陰、界、入即是我們身心活動的全部,
佛法的修學,是以此為範圍的,而修學的內容,就是從中體證「無我」。
「無我」即是「我」的否定,這裡說的「我」,是「自性」的意思,
印順法師依據龍樹菩薩《中論》〈觀有無品〉的前兩頌,
歸納出「自性」的定義是「自有、常有、獨有」(《中觀論頌講記》第二五三頁),
而我們所執的自我,「即在此意義上,附入意志的自由性」(《佛法概論》第一五八頁)。
「無我」即是說:
生命中沒有任何「自有、常有、獨有」的部分,所有的存在,都是因緣條件下的存在。
○煩惱的止息,生命的解脫,卻是學佛者的共同目標,即使釋迦牟尼佛也是止息煩惱的解脫者。
而止息煩惱與解脫的關鍵,就在於無我的實踐。
所以,嚴格來說,不管您選擇了哪一種修學方法,修出離心也好,修慈悲行也好,
乃至於日常生活的觀照覺察、打坐、參禪、念佛……一定要能將修學的內容,與無我對焦,
才算是真正進入了佛法的修學,也才算是對佛陀的禮敬與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