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成佛之道-自序
內文:
佛法是理智的宗教,不僅是信仰的。
所以義理的開導,或是修持的指示,都是通過理性,而有豐富的,正確的內容。
由於通過理性的隨機適應,自由抉擇,所以弘傳中的佛法,可說是多彩多姿的。
太虛大師深感於此,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
忽略「五乘共法」的重要性,又不尊重「大乘不共法」。這是不正確的。
內文:
佛法是理智的宗教,不僅是信仰的。
所以義理的開導,或是修持的指示,都是通過理性,而有豐富的,正確的內容。
由於通過理性的隨機適應,自由抉擇,所以弘傳中的佛法,可說是多彩多姿的。
→
(以理智為主,從禪出教、從教入禪)
宗教,大多強調信仰。而佛教是重視理智,以理智為主的宗教。
理解、修持,全根據理智,
以智導行(以智慧領導行為),以智化情(以智慧轉化情感,無我的慈悲),
也依照理智,為適應不同眾生,
雖然所講的核心思想一致,但是說出來的法呈現出多彩多姿,
佛門裡常說的「八萬四千種法門」。
內文:
但這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容易引起二項觀念,不能完整的把握佛法。
那二項是:
一、佛的教說,菩薩與祖師們的弘傳,
都是適應不同的時間地區,不同的根性好樂,而給以適宜的教導。
所以方便多門,或淺或深,或事或理……有些是不相同的,有些還似乎是矛盾的。
適應不同根性的不同教法,真是萬花筒一樣,
初學者不能統攝條貫,每有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覺。
二、由於眾多的教說,有內在的關聯性,常從一端而說到其他。
如衣服一樣,提起衣領(當然這是最適當的),
拉住袖口,或扯到衣襟,都可以得到衣服的全體。
但在一般人,對一一法門的應機特性,一一法門的淺深次第,一一法門的相互關聯,
每被忽略而籠統的覺得都是差不多的。
這種雜多而又差不多的觀感,會引起相反的同一傾向。
(以理智為主,從禪出教、從教入禪)
宗教,大多強調信仰。而佛教是重視理智,以理智為主的宗教。
理解、修持,全根據理智,
以智導行(以智慧領導行為),以智化情(以智慧轉化情感,無我的慈悲),
也依照理智,為適應不同眾生,
雖然所講的核心思想一致,但是說出來的法呈現出多彩多姿,
佛門裡常說的「八萬四千種法門」。
內文:
但這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容易引起二項觀念,不能完整的把握佛法。
那二項是:
一、佛的教說,菩薩與祖師們的弘傳,
都是適應不同的時間地區,不同的根性好樂,而給以適宜的教導。
所以方便多門,或淺或深,或事或理……有些是不相同的,有些還似乎是矛盾的。
適應不同根性的不同教法,真是萬花筒一樣,
初學者不能統攝條貫,每有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覺。
二、由於眾多的教說,有內在的關聯性,常從一端而說到其他。
如衣服一樣,提起衣領(當然這是最適當的),
拉住袖口,或扯到衣襟,都可以得到衣服的全體。
但在一般人,對一一法門的應機特性,一一法門的淺深次第,一一法門的相互關聯,
每被忽略而籠統的覺得都是差不多的。
這種雜多而又差不多的觀感,會引起相反的同一傾向。
→
(自度、度他;契理、契機)
上述說過,這八萬四千種法門,蘊含的核心思想相同,
唯為適應眾生根性,說法不一,有深有淺、甚至看似彼此有矛盾。
除非懂得"核心思想",不然難以理解。
對於不懂佛法的一般人而言,見著佛教的法門眾多,產生了佛法很「雜多」的感覺;
(1)沒辦法契入佛法核心思想、(2)不區別眾生根器的差別,產生了佛法都「差不多」的感覺。
佛教包含自度,度他。
若對初學者而言,第一個面臨的問題是:法門那麼多,哪個適合我?
換個問法:(1)「哪個法門」最讓我容易理解佛教的核心思想?
內文:
有以為:彼此相同,所以一法就等於一切。
這樣,不需要廣修遍學,一經一佛一咒的佛法,大大的發展起來。
其實是不能完滿的把握佛法,取一滴水而棄大海,卻自以為大海都在這裡。
有的,不能完滿的總持佛法,
對自己多少理會的法門,讚揚到極點,覺得這是最殊勝的,最究竟的。
有了這,就有了一切;或以為有了這,就不需要別的。
總之,佛法的多彩多姿,適化無方,凡不能統攝總貫,不能始終條理,
都會犯上偏取部分而棄全體的過失。這種家風,使佛教走上空疏貧乏的末運!
(自度、度他;契理、契機)
上述說過,這八萬四千種法門,蘊含的核心思想相同,
唯為適應眾生根性,說法不一,有深有淺、甚至看似彼此有矛盾。
除非懂得"核心思想",不然難以理解。
對於不懂佛法的一般人而言,見著佛教的法門眾多,產生了佛法很「雜多」的感覺;
(1)沒辦法契入佛法核心思想、(2)不區別眾生根器的差別,產生了佛法都「差不多」的感覺。
佛教包含自度,度他。
若對初學者而言,第一個面臨的問題是:法門那麼多,哪個適合我?
換個問法:(1)「哪個法門」最讓我容易理解佛教的核心思想?
終於,能夠體會佛教的核心思想(上契諸佛所證之理),
但是(2)面對不同眾生根器,該如何跟佛陀一樣善巧方便而說種種教法(下契眾生可度之機)?
但是(2)面對不同眾生根器,該如何跟佛陀一樣善巧方便而說種種教法(下契眾生可度之機)?
有以為:彼此相同,所以一法就等於一切。
這樣,不需要廣修遍學,一經一佛一咒的佛法,大大的發展起來。
其實是不能完滿的把握佛法,取一滴水而棄大海,卻自以為大海都在這裡。
有的,不能完滿的總持佛法,
對自己多少理會的法門,讚揚到極點,覺得這是最殊勝的,最究竟的。
有了這,就有了一切;或以為有了這,就不需要別的。
總之,佛法的多彩多姿,適化無方,凡不能統攝總貫,不能始終條理,
都會犯上偏取部分而棄全體的過失。這種家風,使佛教走上空疏貧乏的末運!
→
(自度、度他;契理、契機)
(自度、度他;契理、契機)
(1)有的人認為:「既然背後的核心思想一樣,幹嘛廣修遍學,學一個法門就好。」
前面已提,初學者怎知道這法門適不適合他,
一開始就一門深入,可能變成一門陷入,只懂得細微末節或無關宏旨的方便法。
(2)有的人從某一法門得到法義便認為:「我所學的法門是最殊勝的。」
假如是這樣,佛當初就說一個法門就好,別否認眾生器的差異,對症下藥才重要。
因此,一方面要把握住核心思想,另一方面為適應不同眾生,要保持佛法的多彩多姿。
內文:
佛法的統貫條理,對於一般信眾的持行來說,原是不能苛求的。
但弘傳佛法的大德們,是不能不有的必要勝解。
這才能應機說法,而始終保持佛法的完整性,不致於落入雜亂與偏向的窠臼。
對於這,天臺與賢首宗,是有功績的!
因為臺賢大師們,統攝了全部佛法,
而組成淺深的進修歷程,顯出彼此間的差別,又顯出彼此間的關聯。
這難怪過去學教的法師,不是天臺四教,就是賢首五教了!
但臺賢的重心在圓教,直入圓教,才是臺賢大師們的真正意趣,所以仍不免偏取。
這如太虛大師說:
「賢臺雖可以小始終頓,藏通別圓,位攝所餘佛言,然既為劣機而設,非勝根所必須。
縱曰圓人無不可用為圓法,亦唯俟不獲已時始一援之,
而學者又誰肯劣根自居,於是亦皆被棄」。
虛大師深感於中國佛教末流的空疏貧乏,
所以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
統攝一切佛法,開顯由人而成佛的正道。
這與西藏宗喀巴大師,宗承印度的中觀與瑜伽,
以「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上士道」,而綜貫成佛的菩提道次第,恰好相合。
所以對:
「福德資糧,則人天具攝;
智慧資糧,則聲緣相協;
律及經論,皆所依止;僅取一分,不成菩提」的全體佛教,虛大師給以非常的讚仰。
這樣的圓滿佛教,應該是值得積極弘揚的佛教。
前面已提,初學者怎知道這法門適不適合他,
一開始就一門深入,可能變成一門陷入,只懂得細微末節或無關宏旨的方便法。
(2)有的人從某一法門得到法義便認為:「我所學的法門是最殊勝的。」
假如是這樣,佛當初就說一個法門就好,別否認眾生器的差異,對症下藥才重要。
因此,一方面要把握住核心思想,另一方面為適應不同眾生,要保持佛法的多彩多姿。
內文:
佛法的統貫條理,對於一般信眾的持行來說,原是不能苛求的。
但弘傳佛法的大德們,是不能不有的必要勝解。
這才能應機說法,而始終保持佛法的完整性,不致於落入雜亂與偏向的窠臼。
對於這,天臺與賢首宗,是有功績的!
因為臺賢大師們,統攝了全部佛法,
而組成淺深的進修歷程,顯出彼此間的差別,又顯出彼此間的關聯。
這難怪過去學教的法師,不是天臺四教,就是賢首五教了!
但臺賢的重心在圓教,直入圓教,才是臺賢大師們的真正意趣,所以仍不免偏取。
這如太虛大師說:
「賢臺雖可以小始終頓,藏通別圓,位攝所餘佛言,然既為劣機而設,非勝根所必須。
縱曰圓人無不可用為圓法,亦唯俟不獲已時始一援之,
而學者又誰肯劣根自居,於是亦皆被棄」。
虛大師深感於中國佛教末流的空疏貧乏,
所以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
統攝一切佛法,開顯由人而成佛的正道。
這與西藏宗喀巴大師,宗承印度的中觀與瑜伽,
以「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上士道」,而綜貫成佛的菩提道次第,恰好相合。
所以對:
「福德資糧,則人天具攝;
智慧資糧,則聲緣相協;
律及經論,皆所依止;僅取一分,不成菩提」的全體佛教,虛大師給以非常的讚仰。
這樣的圓滿佛教,應該是值得積極弘揚的佛教。
→
(契理、契機)
對於佛教教典的統貫條理,中國佛教的天台宗、賢首宗是有功績的。
(契理、契機)
對於佛教教典的統貫條理,中國佛教的天台宗、賢首宗是有功績的。
憑據著教理、眾生根器,
天台宗有藏、通、別、圓四教,以圓教(法華經)是最上等;
賢首宗有小(小乘教)、始(大乘始教)、終(大乘終教)、頓、圓五教,以圓教(華嚴經)最上等。
因此,後學人的目光都擺在"圓教"上。
太虛大師便說:
「天台宗、賢首宗雖然統攝了所有佛法,不留餘言。
但是這樣分等級等地歸類佛法,
就會有人以為,被判教成低階、初階法給鈍根的人學的,利根的人不必學。
(例如:《阿含經》被判成天台宗的藏教、賢首宗的小教)。
縱然說,圓教之人,不管是「小始終頓圓」或「藏通別圓」,都可以用來作為圓法,
太虛大師便說:
「天台宗、賢首宗雖然統攝了所有佛法,不留餘言。
但是這樣分等級等地歸類佛法,
就會有人以為,被判教成低階、初階法給鈍根的人學的,利根的人不必學。
(例如:《阿含經》被判成天台宗的藏教、賢首宗的小教)。
縱然說,圓教之人,不管是「小始終頓圓」或「藏通別圓」,都可以用來作為圓法,
但那只是在不得已的時候(圓教經典不容易說明的時候),
才稍微引用《阿含》等經論而已。
但學者誰會自認為自己是劣根呢?大家都自認為利根,應該直接學圓教,
因為這樣,圓教之前的《阿含》等教法都被捨棄了!」
統攝一切佛法,開顯由人而成佛的正道。
這跟從前的西藏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廣論》,
將佛法綜貫成「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上士道」的想法相合。
但有人以「二乘法(聲聞乘、緣覺乘)」為本,來抉擇佛法,
這跟從前的西藏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廣論》,
將佛法綜貫成「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上士道」的想法相合。
福德資糧(三福業)→人天共法,或稱「五乘共法」;
智慧資糧(戒定慧)→聲聞乘、緣覺乘法,或稱「三乘共法」。
是佛教徒,就得依止著經、律、論,有所偏頗,則無法成就佛道。
內文:
如來說法,總是先說『端正法』──布施,持戒,離欲生天(定)。
應該會有疑問:
為什麼分成「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會比較好?
關鍵是分出「共」與「不共」。
一來,指出有一條通往終點的軸線、正常道,不能躐等而習,基礎之教不能落下。
就好比建房子,不能說:要建一棟三樓的房子,但不要一樓、二樓。那是不可能的!
二來,告訴學習大乘的人:
「如此修學,並不是先學小乘教(發小乘心),才能學大乘教(發大乘心)」
「如此修學,並不是先學小乘教(發小乘心),才能學大乘教(發大乘心)」
自度時,學的是共通部分,一條通往終點的軸線,終究掌握核心思想。
如來說法,總是先說『端正法』──布施,持戒,離欲生天(定)。
然後對有出世可能的,授以出世法門。
由於佛法的重心在出世(出世是勝過世間一般的意思),
所以集經者,對於佛的「端正法」,總是略而不詳。
古典阿毘曇,還以五戒為首,而後起的阿毘曇,也就不見了。
這種以二乘法為本的傾向,宗喀巴大師也不能免,
所以他說的共下士法,把「念死」作為入道的要門。
其實,不念死,未嘗不能熏修人天善業。
這樣的下士道,雖順於厭離的二乘,但不一定順於悲濟的大乘道。
→
(「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方便道)
佛陀說修行,先從『端正法』開始,
即三福業,布施、持戒、修定,也就是「五乘共法(人乘正行)」。
接著「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
接著「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
此便是上述說的(第三段):
"有的人從某一法門得到法義便認為:「我所學的法門是最殊勝的。」"。忽略「五乘共法」的重要性,又不尊重「大乘不共法」。這是不正確的。
內文:
對於這,虛大師深入佛乘,獨具隻眼,
揭示了如來出世的真實意趣──教導人類,由人生而直趣佛道。
所以著重熏修十善正行,不廢世間資生事業,
依人乘正行而趣向佛乘,而不以厭離(如念死)為初學的法門。
人乘正行而趣向佛道,也就是攝得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功德而趣入佛道。
但由於某些眾生的根性偏狹怯弱,佛(及古德們)這才對於大乘,旁立二乘究竟的方便道。
在大乘法中,也旁開由天乘行而入佛乘,由二乘行而入佛乘的方便道。
所以從虛大師抉擇開示的全體佛教來說,一切無非成佛的法門。
這不但綜貫了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的三階,
而且還綜貫了正常道與方便道的一切。
圓滿顯示了佛道次第的全貌,導歸於究竟無上的佛地。
這樣融會貫通,(1)既能體會佛教的核心思想(上契諸佛所證之理),
也能(2)面對不同眾生根器,和佛陀一樣善巧方便而說種種教法(下契眾生可度之機)。
內文:
從前在香港時,就想依據虛大師的開示,參考宗喀巴的菩提道次,
---------------------------------
我的心得:
○佛教以理智(緣起性空)為核心。
○所有佛法的核心思想一致,但為眾生根器開展出多姿多采的不同教法(方便法)。
○問題一:
佛法讓人感覺「雜多」而「差不多」,
初學者第一個面臨的問題是:「哪個法門」最讓我容易理解佛教的核心思想?
○問題二:
待到我對佛法有所理解之後,
該如何和佛陀一樣善巧方便,為不同眾生根器說種種教法?
○為解決問題一、問題二,
中國的天台宗、賢首宗提供了統攝佛法的教學架構,但後來產生流弊。
○解決問題一、問題二,
最好的方法是,
將佛法分成「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的次第之教,
以及綜貫「正常道」與「方便道」。
→
(「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方便道)
(「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方便道)
太虛大師認為:
從這張圖中可知,厭離(念死),以要究竟成菩薩、成佛者來說,是方便道,
可以這麼想,如果菩薩強烈地厭離,如何度化眾生呢?
再用兩個世俗比喻來說明什麼是「方便道」,
比如開條鐵路上山,沿著坡度直線上去最快,但火車爬升不了,
於是,將鐵路鋪成之字形,坡度減緩,便上得去。
雖然繞了遠路,但最後能更登頂。這個「之字形」就是方便道。
又比如,人家說:「磨刀不誤砍柴工」,
我們的目標是要"木柴",但我們的手段是"磨刀、砍柴",目標與手段不一致。
而這個「手段」,就是方便道,讓我們更容易取得木柴。
畢竟有些人是安於人、天福報的,
則可以勸修到「五乘共法(人乘正行)」(必修),輔修人天乘方便法。
從這張圖中可知,厭離(念死),以要究竟成菩薩、成佛者來說,是方便道,
可以這麼想,如果菩薩強烈地厭離,如何度化眾生呢?
再用兩個世俗比喻來說明什麼是「方便道」,
比如開條鐵路上山,沿著坡度直線上去最快,但火車爬升不了,
於是,將鐵路鋪成之字形,坡度減緩,便上得去。
雖然繞了遠路,但最後能更登頂。這個「之字形」就是方便道。
又比如,人家說:「磨刀不誤砍柴工」,
我們的目標是要"木柴",但我們的手段是"磨刀、砍柴",目標與手段不一致。
而這個「手段」,就是方便道,讓我們更容易取得木柴。
畢竟有些人是安於人、天福報的,
則可以勸修到「五乘共法(人乘正行)」(必修),輔修人天乘方便法。
想安於二乘者,可以勸修到「三乘共法」(必修),輔修二乘方便法。
想完滿佛道者,自度度他,則勸修到「大乘不共法」(必修),輔修大乘方便法。這樣融會貫通,(1)既能體會佛教的核心思想(上契諸佛所證之理),
也能(2)面對不同眾生根器,和佛陀一樣善巧方便而說種種教法(下契眾生可度之機)。
內文:
從前在香港時,就想依據虛大師的開示,參考宗喀巴的菩提道次,
綜合在法藏中的管窺一斑,寫一部簡要的『成佛之道』,綜貫一切佛法,而歸於一乘。
這一直到民國四十三年,在臺灣善導寺的共修會中,
才由淺而深,編幾句偈頌,一面編,一面講。
但為了事緣,特別是大乘部分,非常的簡略。
四十六年秋,把過去編的偈頌,修正補寫,為女眾佛學院講說。
四十七年冬,再加修正刪補,開始為自己所編的偈頌,寫下簡單的解說。
去年底,在善光寺度舊曆年,這才全部脫稿。算起來,已經過六個年頭了!
這部二十萬字的成佛之道,正在排印流通,
所以略說本書的意趣──綜貫一切佛法而向於佛道,以為序。
→
《成佛之道》,
是依據"太虛大師的開示"+"參考《菩提道次廣論》"+"參考藏經",而寫成的。
目的是:綜貫一切佛法,而歸於一佛乘。
一切的佛法,都是讓所有眾生能夠體證佛教核心思想、成佛。
---------------------------------
我的心得:
○佛教以理智(緣起性空)為核心。
○所有佛法的核心思想一致,但為眾生根器開展出多姿多采的不同教法(方便法)。
○問題一:
佛法讓人感覺「雜多」而「差不多」,
初學者第一個面臨的問題是:「哪個法門」最讓我容易理解佛教的核心思想?
○問題二:
待到我對佛法有所理解之後,
該如何和佛陀一樣善巧方便,為不同眾生根器說種種教法?
○為解決問題一、問題二,
中國的天台宗、賢首宗提供了統攝佛法的教學架構,但後來產生流弊。
○解決問題一、問題二,
最好的方法是,
將佛法分成「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的次第之教,
以及綜貫「正常道」與「方便道」。
---------------------------------
參考資料:
1. 傳道法師講 成佛之道(台語)01
2. 傳道法師講 成佛之道(台語)02
3. 開仁法師: 00_2 導師自序
4. 厚觀法師:00 自序
5. 「藏通別圓」或「小始終頓圓」之間的差別?
----------------------
附帶:
◎華嚴經,分四十華嚴、六十華嚴,是南印度開始,然後中印度,
最後西北印度集結出八十華嚴。
都是慢慢增加
◎第01集中,講到大山頭的大師,應為佛光山
◎第01集中,閱讀經藏兩三遍的法師是,慧律法師。
參考資料:
1. 傳道法師講 成佛之道(台語)01
2. 傳道法師講 成佛之道(台語)02
3. 開仁法師: 00_2 導師自序
4. 厚觀法師:00 自序
5. 「藏通別圓」或「小始終頓圓」之間的差別?
----------------------
附帶:
◎華嚴經,分四十華嚴、六十華嚴,是南印度開始,然後中印度,
最後西北印度集結出八十華嚴。
都是慢慢增加
◎第01集中,講到大山頭的大師,應為佛光山
◎第01集中,閱讀經藏兩三遍的法師是,慧律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