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日

法華部經_T09N0262《妙法蓮華經》<普門品>:離貪或離婬欲?

《法華經》的第25品:普門品(註1)云:
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
 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
 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

佛教的三毒不是貪嗔癡嗎?為什麼這段中,似乎貪被婬欲(欲)所取代?
這部法華,是由鳩摩羅什(344年-416年)所譯,
我不清楚有沒有原始梵文被保存下來,倒是大正藏裡有其它二譯本。如下:

1.竺法護(約229年-306年)翻譯的《正法華經》的第23品:光世音普門品(註2),
同段為:
若有學人,婬怒癡盛,稽首歸命光世音菩薩,
 婬怒癡休,觀於無常苦空非身,一心得定。」
竺法護早於鳩摩羅什,翻譯時間定然先於《法華經》,它同樣是用「婬」。

2.闍那崛多(523年-600年)和笈多二法師翻譯的《添品妙法蓮華經》的第24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註3),同段為:
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
 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
 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
闍那崛多晚於鳩摩羅什。
從《添品妙法蓮華經》的序文(註4):
「考驗二譯,定非一本。護(竺法護)似多羅之葉,什(鳩摩羅什)似龜茲之文
闍那崛多和竺法護一樣,譯的是"天竺多羅葉本"的法華經;而鳩摩羅什譯的是龜茲本
既然闍那崛多和鳩摩羅什的普門品這段文字一模一樣,
我們可以說:
依現有證據,原文極可能是「婬欲」而非「貪」,而且,兩者意思也可能是互通的。


*****
眾所皆知,天台宗以《法華經》為根本經典,
智者大師是天台宗創始者,他怎麼看這一段?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義疏記會本》(註5)的註釋如下:
﹝智者疏﹞通稱毒者,侵害行人,喻之如毒。但名有單複。
﹝知禮記﹞云貪瞋癡,此三單也;今從複列,故云婬欲、瞋恚、愚癡。
大本疏云:「自愛為欲,愛他為婬;自忿為恚,忿他為瞋;自惑為愚,惑他為癡

白話文:
智者大師說:貪嗔癡是三毒,侵害修行人。
都是將它們比喻成毒,但是名稱有單數和複數的差異。
知禮法師(四明大師960年-1028 年)進一步解釋智者大師的意思,說:
單數是貪、嗔、癡;複數是婬欲、瞋恚、愚癡。此段經文是用複數。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六(註6):
貪愛自己:欲;貪愛他:婬;發怒:恚;對他發怒:瞋;自己無知:愚;不理解他:癡。

有趣的是,知禮法師引用的
自愛為欲,愛他為婬;自忿為恚,忿他為瞋;自惑為愚,惑他為癡。
原本是拿來說明「譬喻品」,而非「普門品」。
換言之,《妙法蓮華經文句》的<釋普門品>並對沒對"婬欲、瞋恚、愚癡"作解釋。
然而,不管<釋譬喻品>或<釋普門品>,都是智者大師的話,
知禮法師拿<釋譬喻品>來註<釋普門品>,好像沒有不妥之處。
所以,我認為
智者大師的意見是"婬欲"等同於"愛自己"、"愛他"的貪愛(三毒之一)
沒專指男女淫欲(性行為)。


*****
網站般若文海(註7)有近代好幾位法師的<普門品>講記,
他們對於"婬欲"的看法,羅列如下:
1. 圓瑛法師:
婬欲,即財色名食睡,五欲中色欲,此專指貪愛女色而言。
→專指男女淫欲

2. 文珠法師:
 孟子說:「食色性也」。圓覺經說:「一切眾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
 古人說:「萬惡淫為首」,貪欲熾盛的人,既不能修習不淨觀,
 又無其他的方法可節欲的話,則其後患,實不堪設想。...
專指男女淫欲

3. 倓虛法師:
又由貪瞋癡三毒而生。欲不受苦報,須莫造惡因。知此,則對治三毒之法,誠甚要矣。
佛在四十年前。為聲聞弟子,對治多貪,則用不淨觀。...
→婬欲=三毒中的貪,沒特指是男女淫欲

4. 淨心法師:
眾生的貪欲有貪財、貪色、貪名、貪食、貪睡等等,種類很多。
但所有貪欲之中,以婬欲為最強盛而難斷,所以就拿婬欲來代表其他的貪欲
意思就是說,最強盛而難斷的婬欲,
尚可因觀音菩薩的威神之力來消滅他,何況其他的欲念呢?
→專指男女淫欲。因為它是種種貪欲中最強者,拿來代表三毒的貪。

5.演培法師:
三毒煩惱的名稱,經中有時以貪、瞋、癡的單數來說,
有時以貪欲、瞋恚、愚癡的複數來說,本經亦是以複數說的。
關於複數的解釋,古德曾這樣的分別:『自愛為欲,愛他為淫』:
人以及一切眾生,沒有不愛自己的。
愛著自己的生命自體,欲求自己的生命生存,是名為欲。
在這現實世間,男女之間的相愛,彼此的恩愛淫行,是名為淫。
→婬欲=三毒中的貪,和智者大師意見略同。

6. 寶淨法師:
圓覺經說:「一切眾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淫欲是生死的根本。...
常念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絕欲。淫欲為萬惡之首,眾苦之本,
能不懍慄戒懼,而時時發勇猛心,發恒常心,專念聖號嗎?

→專指男女淫欲。

7. 聖一法師
欲界的眾生是有淫欲的,但是不能多;一多就作業,多就造罪。若有眾生多於淫欲...
→專指男女淫欲。

由上,多數法師觀點是:婬欲專指男女淫欲。


*****
依我個人的看法,<普門品>那段的「婬欲」應該視為三毒之一的「貪(愛)」就好,
不需要再進一步被說成"淫欲(性行為)",或稱之是貪愛的代表。
在《雜阿含經》1006經(註8),
佛陀說:「愛無過於己」,人最愛的還是自己,即「自體愛」。
而且,正如印順導師所主張:淫欲不是生死根本,而是障道因緣(註9)。
所以,"淫欲"不足以表徵"貪愛",
我猜上述的諸位法師會這麼說,是受到中國傳統道德「萬惡淫為首」的影響吧!

智者大師所言的:「自愛為欲,愛他為婬」,
當中的「自、他」,我認為是:「自體愛」和「境界愛」。
因為佛教以"愛"為集諦,
《雜阿含經》70經(註10)云:
云何有身邊?謂受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是名有身集邊。
《瑜伽師地論》卷27:
若愛、若後有愛、若喜貪俱行愛、若彼彼喜樂愛等。名集聖諦。
統合起來:"愛"可分成四種(1)愛、(2)後有愛、(3)喜貪俱行愛、(4)彼彼喜樂愛。

《瑜伽師地論》卷86(註11),則對此四者作解說:
(1)愛、(2)後有愛,是「自體愛」;(3)喜貪俱行愛、(4)彼彼喜樂愛是「境界愛」。
(1)是對現生已得之自體的愛;(2)是渴望有美好未來世之自體的愛;
(3)是對現生已得之境界的愛;(4)是渴望有美好未來世之境界的愛。

因此,智者大師講的「愛他」的「他」,應該是「境界」。



--------------------------------------








內容在卷二




註7:般若文海:法華經普門品


註8:北傳:雜阿含1006經, 別譯雜阿含232經 南傳:相應部1相應13經
世尊說偈答言:愛無過於己,財無過於穀,光明無過慧,薩羅無過見。


註9:
有人說:人類的一切愛,都是以男女間的性愛為根本。
愛兒女、父母、愛朋友等,不過是性愛的另一姿態。然以佛法說,這是不盡然的。
有情是可以沒有性欲的。如欲界以上; 即如一類下等動物,也僅依自體的分裂而繁殖。
所以論到情愛的根本,應為「自體愛」

人類生而有男女根, 淫欲不是生死根本...男女的牽制,繫縛力特別強;
在男女相互佔有的社會結構中,苦痛是無法避免的 ,實是障道的因緣
 釋文:從佛法觀點看「情」與「欲」:解釋《華雨集》第五冊:三八、答昭慧尼


註10:
1. 北傳:雜阿含70經 南傳:相應部22相應103經

2. 《瑜伽師地論》卷 27:「云何集聖諦?謂若愛,若後有愛,若喜貪俱行愛,
 若彼彼喜樂愛等,名集聖諦。」(大正 30,434c13-15)


註11:
1. 《瑜伽師地論》卷 86(大正 30,782a5-11):
「愛自性者,略有三種:一、後有愛,二、憙貪俱行愛,三、彼彼喜樂愛。
 如是三愛,略攝為二:一者、有愛,二者、境愛。「後有愛」者,是名有愛。
 「喜貪俱行愛」者,謂於將得現前境界,及於已得未受用境,
 并於現前正受用境所有貪愛。「彼彼喜樂愛」者,謂於未來所希求境所有貪愛。」

2. 《瑜伽師地論》卷 27(大正 30,435b12-19):
「又即彼愛亦名希求,亦名欣欲,亦名喜樂。即此希求由三門轉。
 謂希求後有,及希求境界。若希求後有名「後有愛」。
 希求境界復有二種:謂於已得境界,「有喜著俱行愛」。
 若於未得境界,「有希求和合俱行愛」。
 當知此中,於已得境界,喜著俱行愛,名「喜貪俱行愛」;
 於未得境界希求和合俱行愛,名「彼彼喜樂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