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導師《無諍之辯》(p.33):
「《阿含經》中,佛稱世間法為行(Saṅkhāra),也稱為有為(saṃkṛta)。
行與有為的字根 kṛ,與(作)業(karma)及力用(kriyā)相同...」
這段中,我們比較有興趣的是,字根 kṛ的問題,
以及行(saṃskāra)、有為(saṃskṛta)、業(karma)、力用(kriyā)四字的關聯性。
*****
行(saṃskāra)
在佛教的名相中,諸「行」無常、五蘊的「行」蘊、十二因緣的「行」支,
梵文發音都是saṃskāra(註1,巴利文發音是Saṅkhāra),
三者的意思,自有共通之處,按水野弘元《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第三章所述(註2):
「行」是無常遷流之意,與「有為」同義,也意指現象。
可是,「行」這個字,普通是複數,所以謂之「諸行」。
「諸行」一詞的概念內容,有廣狹二種涵義。
「諸行無常」的行,是最廣義的行,
其次是五蘊中的行,
十二緣起中的行是最狹義的。
而五蘊之行的內容也與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不同。
由廣到狹為:諸「行」無常的「行」>五蘊的「行」>十二因緣的「行」。
接著談這三者分別是什麼。
「《阿含經》中,佛稱世間法為行(Saṅkhāra),也稱為有為(saṃkṛta)。
行與有為的字根 kṛ,與(作)業(karma)及力用(kriyā)相同...」
這段中,我們比較有興趣的是,字根 kṛ的問題,
以及行(saṃskāra)、有為(saṃskṛta)、業(karma)、力用(kriyā)四字的關聯性。
*****
行(saṃskāra)
在佛教的名相中,諸「行」無常、五蘊的「行」蘊、十二因緣的「行」支,
梵文發音都是saṃskāra(註1,巴利文發音是Saṅkhāra),
三者的意思,自有共通之處,按水野弘元《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第三章所述(註2):
「行」是無常遷流之意,與「有為」同義,也意指現象。
可是,「行」這個字,普通是複數,所以謂之「諸行」。
「諸行」一詞的概念內容,有廣狹二種涵義。
「諸行無常」的行,是最廣義的行,
其次是五蘊中的行,
十二緣起中的行是最狹義的。
而五蘊之行的內容也與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不同。
由廣到狹為:諸「行」無常的「行」>五蘊的「行」>十二因緣的「行」。
接著談這三者分別是什麼。
1. 諸「行」無常:
《雜阿含經》80經(註3):
「無常者,是有為行...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
聖法印,就是三法印。而這一段就是在講諸行無常,提到"有為行無常"。
莊春江、張西鎮居士皆把"有為行"解說成"有為法"。
《大智度論》卷22:
「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
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槃。」「一者」所云,便是"諸行無常",
而它的「行」用「一切有為法」作替代,義同「有為」(註4)。
2. 五蘊的「行」蘊:
(1)《雜阿含經》61經(註5,註6)對行蘊的解釋:
「云何行受陰?謂六思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思,乃至意觸生思,是名行受陰。」
這裡的行蘊等於六思身,便有人說,行蘊,即思心所為主。
(2)《增一阿含經》36品之5對行蘊的解釋:
A.「彼云何名為行陰?所謂身行、口行、意行,此名行陰。」
(3)《俱舍論》卷1(註4)對經文的"行蘊"的歸納是:
「色等五蘊謂初色蘊乃至識蘊,如是五法具攝有為...
除前及後色、受、想識,餘一切行名為行蘊。
然薄伽梵於契經中說六思身為行蘊者,由最勝故。所以者何?
行名造作,思是業性,造作義強,故為最勝。
是故佛說︰若能造作有漏有為,名行取蘊。」其意思是:
a. 色、受、想、識以外的有為法。
b. 六思身。應該是根據《雜阿含經》。
c. (主動態)造作。應該是根據《增一阿含經》。
d. 和「業」有關。應該是根據《增一阿含經》。
而這四點,應當是經論中,「行蘊是什麼」的總結。
3. 十二因緣的「行」支:
《增一阿含經》49品之5(註7)云:
「彼云何名為行?所謂行者有三種。云何為三?所謂身行、口行、意行,是謂為行。」
因此,《俱舍論》卷九云(大正29‧48b)︰「宿諸業名行。」
我們便可以把這個「行」等同於「業(Karma)」(註4)。
*****
有為(saṃskṛta)
其實,最前面這個字拼錯了,應作saṃskṛta(註8),少了一個s。
拼音上,跟行(saṃskāra),後面三個音不同。
4. क्रिया (kriyā, “doing, performing, performance”)
註10:英文維基:kriyā
《雜阿含經》80經(註3):
「無常者,是有為行...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
聖法印,就是三法印。而這一段就是在講諸行無常,提到"有為行無常"。
莊春江、張西鎮居士皆把"有為行"解說成"有為法"。
《大智度論》卷22:
「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
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槃。」「一者」所云,便是"諸行無常",
而它的「行」用「一切有為法」作替代,義同「有為」(註4)。
2. 五蘊的「行」蘊:
(1)《雜阿含經》61經(註5,註6)對行蘊的解釋:
「云何行受陰?謂六思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思,乃至意觸生思,是名行受陰。」
這裡的行蘊等於六思身,便有人說,行蘊,即思心所為主。
(2)《增一阿含經》36品之5對行蘊的解釋:
A.「彼云何名為行陰?所謂身行、口行、意行,此名行陰。」
B.「云何名為行?所謂行者,能有所成,故名為行。為成何等?
或成惡行,或成善行,故名為行。」
其意思是:
a."行蘊"與三業有關聯;
b. 從"(主動態)能有所成,成善行或惡行",行蘊有「造作」之意。
(3)《俱舍論》卷1(註4)對經文的"行蘊"的歸納是:
「色等五蘊謂初色蘊乃至識蘊,如是五法具攝有為...
除前及後色、受、想識,餘一切行名為行蘊。
然薄伽梵於契經中說六思身為行蘊者,由最勝故。所以者何?
行名造作,思是業性,造作義強,故為最勝。
是故佛說︰若能造作有漏有為,名行取蘊。」其意思是:
a. 色、受、想、識以外的有為法。
b. 六思身。應該是根據《雜阿含經》。
c. (主動態)造作。應該是根據《增一阿含經》。
d. 和「業」有關。應該是根據《增一阿含經》。
而這四點,應當是經論中,「行蘊是什麼」的總結。
3. 十二因緣的「行」支:
《增一阿含經》49品之5(註7)云:
「彼云何名為行?所謂行者有三種。云何為三?所謂身行、口行、意行,是謂為行。」
因此,《俱舍論》卷九云(大正29‧48b)︰「宿諸業名行。」
我們便可以把這個「行」等同於「業(Karma)」(註4)。
*****
有為(saṃskṛta)
其實,最前面這個字拼錯了,應作saṃskṛta(註8),少了一個s。
拼音上,跟行(saṃskāra),後面三個音不同。
而依照佛門網辭典(註8),
saṃskṛta的巴利文:saṇkhata,而"行"的巴利文:Saṅkhāra,兩字也是差三個音。
維基(根據《大乘義章》)對於「有為法」的說明:
字面為「聚集一起、建立、形成、完成」等,可理解為「有行為」;
擁有「為」這個特性的法,稱有為法。
*****
業(karma)
維基(註9):
在佛教中,業(梵文:karma, karman,巴利文:kamma)的五種語義,
可歸結為與行有關的三類:行動,造作,所作。
這個字來自於梵文動詞字根kṛ(巴利文動詞字根kam),意為做、執行等。
其現在分詞型態為karmat,再轉變為名詞,就成為業(karman)。
業(karma)確實來自字根kṛ。
*****
力用(kriyā)維基(註):
Kriyā is a Sanskrit term, derived from the Sanskrit root, kri, meaning "to do".
Kriyā means "action, deed, effort". The word karma is also derived from
the Sanskrit root √kṛ (kri) कृ, meaning "to do, make, perform, accomplish,
cause, effect, prepare, undertake".
*****
業(karma)
維基(註9):
在佛教中,業(梵文:karma, karman,巴利文:kamma)的五種語義,
可歸結為與行有關的三類:行動,造作,所作。
這個字來自於梵文動詞字根kṛ(巴利文動詞字根kam),意為做、執行等。
其現在分詞型態為karmat,再轉變為名詞,就成為業(karman)。
業(karma)確實來自字根kṛ。
*****
力用(kriyā)維基(註):
Kriyā is a Sanskrit term, derived from the Sanskrit root, kri, meaning "to do".
Kriyā means "action, deed, effort". The word karma is also derived from
the Sanskrit root √kṛ (kri) कृ, meaning "to do, make, perform, accomplish,
cause, effect, prepare, undertake".
力用(kriyā)的確來自字根kṛ,且與業(karma)的意思、拼音有關係。
*****
維基資料(註11)中,kṛ(梵文字形:कृ)的衍生字,
是有行(saṃskāra)、有為(saṃskṛta)、業(karma)、力用(kriyā)四字的。
1. संस्कार (saṃskāra, “putting together, forming well, making perfect”)
*****
維基資料(註11)中,kṛ(梵文字形:कृ)的衍生字,
是有行(saṃskāra)、有為(saṃskṛta)、業(karma)、力用(kriyā)四字的。
1. संस्कार (saṃskāra, “putting together, forming well, making perfect”)
2. संस्कृत (saṃskṛtá, “put together, well constructed; Sanskrit”)
3. कर्मन् (kárman, “act, action”)4. क्रिया (kriyā, “doing, performing, performance”)
而從維基給的英文字詞涵義來看,
行(saṃskāra)和有為(saṃskṛta)相近,業(karma)和力用(kriyā)相近,
行(saṃskāra)和業(karma)卻不太相同。
但我相信此四字的字義應該如上述佛教經論解釋一樣,互相之間有聯繫。
-------------------------------------
註1:英文維基:Saṅkhāra
註2:一行佛學辭典搜尋:keyword:行蘊:《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註3:三法印的諸行無常
1. 維基:三法印 (自這得知)
2. 《雜阿含經》卷3〈80經〉:
「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
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是名比丘當說聖法印,知見清淨。」
3. T25n1509_022 大智度論 第22卷
4. 維基:三相(南傳佛教)
在巴利佛教中,三相的主要內容即:
諸行無常(sabbe saṅkhāra aniccā)
諸行是苦(sabbe saṅkhāra dukkhā)
諸法無我(sabbe dhammā anattā )
註4: 一行佛學辭典搜尋:Keyword:行:《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註5: 維基百科:蘊
(1)讀"五蘊釋義"
五蘊之定義如《雜阿含經·六一經》:...
云何行受陰?謂:六思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思,乃至意觸生思,是名行受陰。……
(2)讀"巴利三藏解說"的行蘊的註釋17
包括「行」的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優劣、遠近等等。
與「想」類似,依據「行」所涉及內容分為六類。
論藏中,「行蘊」被進一步分為觸、思、一境性等五十心所。
(3)讀"行蘊"的註釋28
色蘊,總該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質。
受蘊,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
想蘊,對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
行蘊,其他對境關於嗔貪等善惡一切之心之作用。
識蘊,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之心之本體。
彼云何名為行?所謂行者有三種。云何為三?所謂身行、口行、意行,是謂為行。
註8:
1. 維基:有為法
(1)有為法(梵語:saṃskṛta-dharma)
(2)《大乘義章》卷2:「為是集起造作之義,法有為作故名有為。」
2. 佛門網:saṃskṛta
(Sanskrit, conditioned; Pāli, saṇkhata).
Things that are conditioned or brought into being by contributory causes.
This applies to anything that bears the characteristics (lakṣaṇa) of arising (utpāda), duration (sthiti), and disappearance (vyaya).
行(saṃskāra)和有為(saṃskṛta)相近,業(karma)和力用(kriyā)相近,
行(saṃskāra)和業(karma)卻不太相同。
但我相信此四字的字義應該如上述佛教經論解釋一樣,互相之間有聯繫。
-------------------------------------
註1:英文維基:Saṅkhāra
註2:一行佛學辭典搜尋:keyword:行蘊:《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註3:三法印的諸行無常
1. 維基:三法印 (自這得知)
2. 《雜阿含經》卷3〈80經〉:
「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
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是名比丘當說聖法印,知見清淨。」
3. T25n1509_022 大智度論 第22卷
4. 維基:三相(南傳佛教)
在巴利佛教中,三相的主要內容即:
諸行無常(sabbe saṅkhāra aniccā)
諸行是苦(sabbe saṅkhāra dukkhā)
諸法無我(sabbe dhammā anattā )
註4: 一行佛學辭典搜尋:Keyword:行:《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一)(梵sam!ska^ra,巴san%khara,藏h!du-byod)
造作、遷流、潛在的形成力或形成作用等意,音譯刪迦羅。
(1)十二因緣之一︰
義同「業」,指造成現在世果報的過去世身、口、意三業。
《俱舍論》卷九云(大正29‧48b)︰「宿諸業名行。」
《成唯識論》卷八云(大正31‧43b)︰
「此中無明唯兒發正感,後世善惡業者即彼所發,乃名為行。
由此一切順現受業、別助當業皆非行支。」
(2)五蘊之一︰狹義指思(意志),廣義指色、受、想、識以外的有為法。
《俱舍論》卷一云(大正29‧4a)︰
「除前及後色、受、想識,餘一切行名為行蘊。
然薄伽梵於契經中說六思身為行蘊者,由最勝故。所以者何?
行名造作,思是業性,造作義強,故為最勝。
是故佛說︰若能造作有漏有為,名行取蘊。」
(3)諸行無常之「行」︰義同「有為」。指現象的一切,為行之最廣義。
註5: 維基百科:蘊
(1)讀"五蘊釋義"
五蘊之定義如《雜阿含經·六一經》:...
云何行受陰?謂:六思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思,乃至意觸生思,是名行受陰。……
(2)讀"巴利三藏解說"的行蘊的註釋17
包括「行」的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優劣、遠近等等。
與「想」類似,依據「行」所涉及內容分為六類。
論藏中,「行蘊」被進一步分為觸、思、一境性等五十心所。
(3)讀"行蘊"的註釋28
色蘊,總該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質。
受蘊,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
想蘊,對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
行蘊,其他對境關於嗔貪等善惡一切之心之作用。
識蘊,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之心之本體。
註6:《四阿含經》對行蘊的解釋
1. 《雜阿含經》卷3,61經
1. 《雜阿含經》卷3,61經
註8:
1. 維基:有為法
(1)有為法(梵語:saṃskṛta-dharma)
(2)《大乘義章》卷2:「為是集起造作之義,法有為作故名有為。」
2. 佛門網:saṃskṛta
(Sanskrit, conditioned; Pāli, saṇkhata).
Things that are conditioned or brought into being by contributory causes.
This applies to anything that bears the characteristics (lakṣaṇa) of arising (utpāda), duration (sthiti), and disappearance (vyaya).
§無為法,前面加a§
註9:
1. 英文維基:業
Karma (Sanskrit, also karman, Pāli: kamma, Tib. las) is a Sanskrit term that literally means "action" or "doing". The word karma derives from the verbal root kṛ, which means "do, make, perform, accomplish."
2. 維基:業(佛教)
Kriyā is a Sanskrit term, derived from the Sanskrit root, kri, meaning "to do". Kriyā means "action, deed, effort". The word karma is also derived from the Sanskrit root √kṛ (kri) कृ, meaning "to do, make, perform, accomplish, cause, effect, prepare, undertake".
Karma is related to verbal proto-Indo-European root *kwer- "to make, form".
Karma is related to verbal proto-Indo-European root *kwer- "to make, form".
The root kṛ (kri) is very common in ancient Sanskrit literature,
and it is relied upon to explain ideas in Rigveda, other Vedas, Upanishads, Puranas,
the Epics of Hinduism.
The root "kri" also appears in the word Sanskrit, to imply a language that is "well made"。
註11:英文維基:kṛ
------------------------------
未採用之資料:
1. 梵文字典 §沒有字根資料§
2. 巴利文字典 §沒有字根資料§
3. Перевод 'saṅkhāra':
The word 'saṅkhāra' itself is derived from 'saṃ-' (together) + 'kṛ' (to do)
+'a' (denoting an agent or action noun)
and it is relied upon to explain ideas in Rigveda, other Vedas, Upanishads, Puranas,
the Epics of Hinduism.
The root "kri" also appears in the word Sanskrit, to imply a language that is "well made"。
註11:英文維基:kṛ
------------------------------
未採用之資料:
1. 梵文字典 §沒有字根資料§
2. 巴利文字典 §沒有字根資料§
3. Перевод 'saṅkhāra':
The word 'saṅkhāra' itself is derived from 'saṃ-' (together) + 'kṛ' (to do)
+'a' (denoting an agent or action no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