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0日

正聞-結過婚的人能成道嗎?

參考影片:成佛之道(台語)01

結過婚的人能成道嗎?

答:
當然能,釋迦摩尼佛就是結過婚的人,妻子耶穌陀羅,兒子羅侯羅,
出家修行,得到四禪八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有人說:童貞才能修證,顯然也不正確。

會說「童貞才能修行證悟」的人,主要立論在「淫慾是生死的根本」。
事實上,在原始佛教經典上並無此說,而是講「欲貪」。
若更精準一些,「薩迦耶見」才是生死根本,人莫愛於己身(五蘊)。

男女欲望,於色界、無色界的眾生早就停歇。
惡鬼、地獄眾生也沒有男女欲,
動物界亦有單性生物,然而他們全不是覺悟者,
從這一點看,便可曉得「淫慾不是生死的根本」。
它只是會障礙我們修定。

正聞-【成佛之道】傳道法師講:作者印順導師+

參考影片:成佛之道(台語)01

◎《成佛之道》此書介紹的是學佛的次第。
這本書是佛學的基礎,是初學者的進階,久學者的寶藏。

◎這單元主要在講印順導師的生平,
包含出生,婚姻、出家因緣、閱藏學習、教書,到寫出《成佛之道》整個經過。
(可讀《平凡的一生》)

◎印順導師的風格,很像晉朝的道安法師

◎印順導師的個人的修學特點
一、從論下手:法行人、抉擇法
二、重變異:重視此時、此地、此人的不同(別時意趣),並求同存異
三、重實踐
四、重思維

◎十九世紀、二十世紀的中國佛教、台灣佛教若去掉印順導師思想,貧血嚴重

2015年9月29日

公告-佛教文、聲、影之書籤別

基本上,這部落格的分類是依循「佛教圖書分類法2011版」為底,
然後,我在加入自己的想法加以分門別類。
最主要的類別如下,分主與副,顯示在標籤則是在標題
不知道出處的佛典故事,先置於0300類,主標題寫:不明。

x00總類
-總類
-名相
-綜合叢書之名

x01教理
-統合
-基礎(佛學)
-原始(佛教)
-部派(佛教)
-摩訶衍
-中觀
-唯識
-真常
-秘密

x02佛教史地
-印度史地
 -佛法時期
 -部派時期
 -初期大乘
  淨土、綜合性大乘思想
 -中後大乘
 -秘密大乘
-印度人物
中華
 -中華史地
 -中華人物
-南傳
-西藏
-日本

x03經及其釋, x04律及其釋, x05論及其釋,
皆根據大正藏之分類
-阿含
-華嚴
-法華.....

x06儀制、修持、布教、護法,
講生活上關於修行的話題,主要根據《成佛之道》五章的標題作歸類。
-綜合
-概論
-正聞(皈依三寶+聞法趣入)
-五乘(共法)
-三乘(共法)
-大乘(不共法)
-其他

x0700 佛教文藝;佛教語文
 - 文藝
 - 書記
 - 藝術

x0800 中國佛教宗派
 - 


x0900目前用不到。

2015年9月4日

名相-五鈍使、五利使

通常我們在講人的煩惱,
中式(中國佛教)是以「貪、嗔、痴」三個來總稱,
也有用「無明所蓋,愛結所繫」的「無明」與「愛」兩個作統稱,
如要再簡潔,則用「無明」。

我個人比較習慣用阿含經常出現的「無明」與「愛」來說明,或稱「愛、見煩惱」。
而無明,就是理性上出了差錯;愛,則是感性上出了問題。
如又要再細膩解說煩惱,則可以引用天臺宗所提的「五鈍使、五利使」之說了。


五利使,五鈍使的利鈍,印象中,
慧律法師解釋是:「利者,是形容容易斷除;鈍者,則是形容難斷。」

五利使是從「見煩惱」開展而出,
(1)身見,即薩迦耶見,執著五蘊假合的身體為我,換句話說,
    認為肉身(物質)是實在自我,或者認為精神是實在的自我。
(2)邊見,即「常見」和「斷見」兩個極端(兩邊),
    常見,是認為我是永和存在;
    斷見,是認為,人死了,一切都沒有。
(3)邪見:這可多了。例如:否定世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撥無因果。
(4)戒取見,堅持不對的戒律(不能了生脫死),如牛戒,狗戒。
     以牛戒為例,有人看到牛死後生天,就以為學牛吃草能生天,
     於是以吃草為其戒律。
(5)見取見,執著上述(四個)錯誤的見解,為其自己的知見,作種種錯誤的行徑。


五鈍使是從「愛煩惱」展開而出,
(1)貪愛,順我者貪
(2)嗔,逆我者嗔(嗔心只有在欲界才有,色界、無色界的天人沒有嗔心)
(3)痴,昧於事理
(4)慢,傲慢
(5)疑,懷疑,可以是懷疑自己,也可以是懷疑別人,如佛、法、僧。


依天臺宗的說法,凡夫到四果阿羅漢,
必須斷除的煩惱(煩惱就是惑),見惑88使,思惑81品,
便是由這十個依據程度差別所組合而成。
《婆沙論》說:
初果,是斷除 見惑88使者;
二果,是斷除 思惑中的欲界前6品;
三果,是斷除 思惑中的欲界9品(剩色界36品、無色界36品);
四果,是斷除 全部。
詳細的部分可參考文殊講堂《佛學十四講表》Page 59~62。


我覺得五利使、五鈍使是可以記的,
但是後面的見惑88使,思惑81品等等,真有興趣再深入研究吧。



-----------
參考資料
(1)文殊講堂《佛學十四講表》Page 59~62
(2)佛門網佛學字典:查五利使、五鈍使
(3)斷煩惱的探討 以《大毘婆沙論》為中心

2015年9月1日

名相-四種涅槃

「四種涅槃」,我覺得它在傳達一種精神而已,不見得要記。

此說出自法相宗(或稱 唯識學,大乘佛教的一支)。
我是從(高雄)文殊講堂編的《十四講表》講義裡學到的,
它在第一講表,頁碼是5。































一,自性涅槃,是指人人都具備能達到涅槃,本有的自性清淨。
不過既然它屬於唯識的說法,我覺得"一闡提",
例如殺父殺母、五逆罪之人有沒有自性涅槃,會是個有趣的討論。

二,有餘涅槃,無餘涅槃,
最簡單的分法是:證四果阿羅漢的人,
現在還有色身,人世間的說法是"還沒死亡",就是有餘涅槃,
反之,便是無餘涅槃。

三,不住涅槃
這就是大乘佛教特有的慈悲精神。明明可以斷煩惱不受後有,可是不斷,
照宏印法師的講法:「留下可控制的煩惱。」,目的就是長留人間,廣度眾生。
所以就是「大智不住生死。」,
智慧足以不被煩惱所牽引發(惡)業,而生生死死輪迴不已;
而且「大悲不住涅槃。」,
雖有斷煩惱的智慧,但心懷慈悲,不盡除它們,
留於世間,度化芸芸蒼生。

彌勒菩薩的「不斷(盡)煩惱,不修(深)禪定」,也是意趣在此。


詳細的部分,可以參考維基文庫佛學大辭典:四種涅槃
與上面所述(我所學)意思相去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