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8日

正聞-【佛法是救世之光2】傳道法師講:佛為救護我們而來+

參考文章:二、佛為救護我們而來
參考影音:
1. 佛法是救世之光 3
2. 佛法是救世之光 4
3. 佛法是救世之光 5
4. 佛法是救世之光 6


這篇文章的重點是,
一.佛陀誕生於五濁惡世,是為了救護我們。
二.為什麼佛陀能救護我們?
三.佛陀的慈悲與其他人、其他宗教有何不同?
四.我們應該如何接受佛陀的救護?
以下是講解的細節。

佛陀誕生到這五濁的苦惱世界,
目的即為拯救我們這些苦惱眾生,能說佛對我們沒有恩嗎?

1.佛陀本身是圓滿的成就者,有救度眾生之能力
約佛的本身說:發心修菩薩行,經過了三大阿僧祇劫,積集無邊的清淨功德...
佛陀因心理的淨化,生理的淨化,乃至外在環境的淨化,成就今日的身相莊嚴。
佛弟子應該學習身心淨化,使環境淨化(環保),社會淨化。
除去內心的貪,所謂:貪多業也多,取少業也少,萬般苦惱事,除貪一時了。

1.1佛的成就:智慧,故能救渡眾生
佛出現人間,帶給我們真理的光明,為我們指出了解脫苦痛的正確之道,
人間才有真智慧,佛對我們的恩德,能說不深重嗎?...
佛陀教導我們,真正的福,是從自己的言行而來,不是靠祈求....
不見光明,就如同盲人一樣:
出門四顧境茫茫,奇花異草別有芳,
我有一言君試聽,舊盲畢竟勝新(心)盲。


1.2佛的成就:慈悲,故能救渡眾生
●佛生人間,又帶給了我們溫暖...
不捨眾生的偉大精神,只有佛的廣大慈悲才能做到。
例子:
a.照顧出家病人,洗淨糞尿,給予湯藥(爾後制戒,不可棄病比丘)
b.耐心地教周利槃陀伽學習佛法

◎佛陀教育的根本精神有三點:
此時(重當下)、此地(關心自己的周遭)、此人(人本,盡人自己的本分)。

◎莫將佛法俗化、神化,以免變質與衰亡

1.3意念佛陀的智慧與慈悲,內心不佈畏,也遠離罪惡
●自己憶念佛的功德 、相好,自能減除心中的怖畏
佛陀的護持,就是我們懂得佛法的道理,內心就不會佈畏。
在自己的房間內,即便是黑燈瞎火,
但內心不害怕,因為知道所有的相對位置。無知、未知才會生成恐懼。

其次,幫助別人(慈悲),內心就能安寧。
主要的原因是排擠效應,同樣的時間幫人,
就不會去做其他無意義(罵人、傷害人)的事。勸別人不要煩惱,自己自然不會煩惱。


2.佛陀的慈悲
2.1佛的慈悲沒階級、沒偏私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慈是給與眾生的快樂,悲是拔除眾生的痛苦...
不受階級的限制...、沒有狹隘的偏私性...

2.2慈悲含有智慧
●佛的慈悲,是有理智配合的慈悲行,不但不違反世間的因果事理,
在佛陀的心境中,即出世間的真理也完全吻合。
佛的慈悲是平等的,
但不是信或虔誠就能得救,而是修學佛法,了解斷除煩惱的方法

◎佛的慈悲,是以智化情,以智導行

●學佛應注重如實的依法奉行,能切實的奉行佛法,
自會得到佛力的加被,一 切困難自能得到圓滿的解決。


2.3佛的慈悲如何度化眾生:教導眾生因果律
實踐慈悲、智慧才能與佛(頻率)相應,
有人會提出問題,
佛有慈悲救濟我們的能力, 為什麼我們至今還在悲哀苦痛中呢?
答:佛門廣大,難度不善之人...
佛要眾生止惡行善,但眾生偏去作惡,不信世間的因果,佛的慈悲又怎能救度他呢?
我們能在因果的定律中,作種種的善行,佛對我們自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護念..
只要有一毫的可能,佛就會以因果的正行來救濟我們。

假如你是非佛教徒,只要是做因果正行,佛陀一樣會護念。
假如你是佛教徒,但言行差,佛菩薩不會護念。


2.4佛的悲智平等
佛的的慈悲,是悲智平等的;佛把感情與理智,能合成一體,不偏向任何一邊。
度眾生要自轉因果(創造因緣)


2.5佛的慈悲,著重於徹底的救濟
治標與治本,治本:了解到因果律,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

附帶而提,
法師說:長期上課比較有效,一堂兩堂的演講改不了什麼。這個我相信。
如何接受佛陀的救護,亦即報佛恩:
1. 如實觀緣起
2. 如理思維
3. 如分抉擇


2015年10月7日

瑜伽部-<大乘廣五蘊論>:色蘊有五根、五境、無表色+

學佛:大乘不共法
佛學:虛妄唯識
經典出處: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三十一冊 No. 1613《大乘廣五蘊論》
講記:大乘廣五蘊論講記
影音出處:大乘廣五蘊論第一集(共31集)


色蘊包含五根的眼、耳、鼻、舌、身,
以及五境(或五塵)的色、聲、香、味、觸一分(觸有兩分),及無表色共11種。
我認為的重點有:

其一,我們可知道色蘊與色(境、塵)不同,
色蘊的範圍遠遠大於色境, (色蘊>>色)


其二,觸有兩分,
一分是所造色,接觸"四大所造的情境",
一分是能造色,接觸"四大(種)"
假如色蘊在包含後者的觸,則11種→15種。


其三,無表色,一直是我困擾的名詞。
我對此相關的知識,向來跟戒律學的戒體相關,
戒體即是「無表色」,戒律學法師說:「防非止惡的(內心)力量」。
佛光大辭典(註1)、佛門網辭典(註2)都是這樣表示,
而《蓝吉富.中华佛教百科全书》07:無表色(註3),
前頭也是這樣說,後面附的<佛家哲學通論>提到:
創造「無表色」這名詞的目的,
是為說明「不可見的結果,不是代表沒有」,
恰好也符合西方的「人的潛在性格」(我想接近潛意識的概念)

復次,<佛家哲學通論>也提到,
把無表色歸納在色蘊,是說一切有部之所說,其他的宗派見解不同,
因此,<大乘廣五蘊論>對於「無表色」之看法,可能源自說一切有部。

寬謙法師對「無表色」的解釋為,
1. 無表色是來是口表、身表之有表色而來,比如因緣,意業...等。
2. 定境,如十遍處觀,也是無表色。
而這兩者似乎也跟我被教導的「無表色」概念沒有衝突。


其四 對應及可見(眼睛能見)
五根-眼-不可見有對
   耳-不可見有對
   鼻-不可見有對
   舌-不可見有對
   身-不可見有對

五境-色-有見有對
   聲-不可見有對
   香-不可見有對
   味-不可見有對
   觸-不可見有對
無表色:不可見不可對



-------------------
參考資料
1. 佛光大辭典:無表色
2. 佛門網:無表色
3. 《蓝吉富.中华佛教百科全书》07:無表色,  Page 4340~4341

2015年10月6日

大乘不共-《成佛之道》:菩薩行三要則:信願、慈悲、智慧而為方便

《成佛之道》這本書的第272頁說,
修菩薩行(行動)的人,並不可少的三個要素,又稱三心:
菩提心(願)、慈悲心、智慧而為方便。

菩提心,即菩提願,信願力,一方面對內,願意提升自己的內在,
少貪欲、少生氣(能控制情緒)、正確認識事物本質而不迷惑,
另一方面,對外(其實是細膩地對內降低自私、歧視)
願意布施、幫助需要幫助之人,也讓他們跟我們一樣,使環境更好。
佛弟子常說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契理契機」都有這層意涵。

慈悲心,則是指行菩薩道之布施,一切從慈悲為先導。

方便=善巧。例如寫文章不出兩件事,第一,你要說什麼;第二,你要怎麼說。
方便善巧,便是「你要怎麼說」。
宏傳佛法得基於緣起性空的空慧,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即便一樣的佛法,對不同對象,可用不同的表達。
闡述的內涵是空慧,度人手段也是本於空慧的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之方便。
所以,方便能說是智慧。
《大智度論》:「般若將 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
我們由智慧來斷除煩惱,同時也由智慧來度化眾生。

菩提心、慈悲、方便空慧,簡言之,
如《成佛之道》說:「慈悲心是動機,菩提心是志願,方便(空慧)則是做事技巧。


大乘經典處處可見一致思想,如《大般若經》說:
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首,由無所得而為方便。
如《大日經》也 大體相同說:「大菩提為因,悲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
(漢譯誤作方便 為究竟)
咸是包含智慧,慈悲,信願三種要素。這亦是所謂的學佛三要。

在印順導師另一本著作《學佛三要》裡提到經論說佛只出於人間,
即六道眾生,只有"人"成佛。
這是因為人有三特勝,勤勇勝、梵行勝、意念勝,
三種異於其他五道的卓越之處。對比上述,它們的關聯如下:

人的特勝  學佛三要  菩薩行三要  附帶:儒家思想
勤勇勝---信願----菩提心------勇
梵行勝---慈悲----慈悲心------仁
意念勝---智慧----空慧而為方便---智

覺悟者的殊勝之處,便是人之所長。



----------------------------------------------------------------------
參考資料:
1. 《成佛之道》Page 272

2015年10月5日

正聞-【佛法是救世之光】傳道法師講:大乘三系略談+

參考影片:【佛法是救世之光01】01

緣起中道  三法印   大乘三系
 時間--諸行無常印--虛妄唯識系
 空間--諸法無我印--性空假名系
 當下--涅槃寂靜印--真常唯心系

大乘佛教三個系統,按時間順序為:
性空假名系(中觀)、虛妄唯識系(唯識)、真常唯心系(如來藏)
這三系都是根源佛陀所體證的真理-緣起中道。

緣起中道可由三個面態:時間、空間、當下來觀察。
從時間觀察,可看見我們心念與外界的生滅,稱「諸行無常」,
「諸行無常」這法印所發展的系統,叫做「虛妄唯識系」。

從空間(個體)的彼此相依,世間上所有的存在,都不是單純的個體,
盡是仗因托緣,沒有單獨的自我,稱「諸法無我」,
我是指:神我,永恆的我,單獨的我,自在的我,不變的我,主宰的我...
不管是什麼,皆無有是處,沒有實在的本體。
「諸法無我」這法印開展出來的系統,叫做「性空假名系」。

從當下下手,從勝義諦出發,不再是自法住智(註1)的緣起開始,
是由"緣起性",不是由"緣起相",直接觀察不生不滅,當下證入,
這樣的發揮方式,稱「涅槃寂靜」。
「涅槃寂靜」這法印所發揚出來的系統,叫做「真常唯心系」。(性具緣起)
這已經不是真正佛教,有參雜外道思想進來,最後達到一元論。



----------------------
註1:學佛的次第: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請參考須深經

2015年10月4日

名相-擇滅無為

擇滅無為,我從前在《百法名門論》讀過,故屬於中期大乘-虛妄唯識系的思想。
我個人覺得,這名相得是對唯識學有基礎的人,才有辦法理解。
我就以網路上查到的三筆資料作說明:

1.有為無為-淨宗學院
 二、擇滅無為。「擇」是選擇;選擇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
        「滅」是斷除煩惱。滅煩惱需修戒定慧,以智慧斷除煩惱。
        煩惱斷除,所顯真理,其作用可以教化眾生;
        雖教化而無執著,故云「無為」。
        正如世尊示現為大眾講經說法,說而無說、無說而說,入不二法門。

 三、非擇滅無為。此者不需以智慧斷煩惱。
         如惠能大師,一聽即悟,徹底放下,屬菩薩上上根性。

 它的意思是說:「擇滅」,
 「擇」就是選擇,因為慧,能明白分辨一切,以簡擇為性,所以立一個「擇」字。
 「滅」就是斷除煩惱,也就是覺悟(涅槃)的境界。
 統合起的意思是,「用智慧去抉擇,而斷除煩惱」。
 
 同理,「非擇滅」則是「不須用智慧去抉擇,而斷除煩惱(自顯覺悟)」。


 此滅有二種,以智慧之簡擇力斷滅煩惱,不令再生,謂之擇滅無為,即涅槃也。
 又不依擇力,僅由缺有為法之自生緣,而畢竟不生,謂之非擇滅無為。

 雖然是文言文,看得出來跟上面意思不同。佛學辭大致在說「緣缺不生」。


 何謂「擇滅無為」?百法直解云:「正慧簡擇,永滅煩惱,所顯真理,本不生滅,
 故名無為。」即依正確簡別決擇之能力為因,而得永斷煩惱繫縛之果,
 此果乃由斷煩惱所顯,本不生滅之涅槃真理,故名「無為」。
 .....
 又作「非數滅無為」,謂此種無為;不必依正慧簡擇,而後永斷煩惱方顯...

 與上兩個語句不同,然意思與1相同。 


總結以上三項,
擇滅,是需要透過智慧的簡擇力,而達到斷煩惱、覺悟之境。
非擇滅,是是不需要簡擇,直接讓自性(覺悟性)顯現而出。

隨筆-大乘-多了布施與忍辱

大乘佛教菩薩所修的六度(六波羅蜜):
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進度、禪定度、般若度。
有四個:
持戒、精進、禪定,般若(戒、定、慧三學+精進)
是原本聲聞乘(俗稱小乘佛教)就有的。
眾所皆知,大乘是將聲聞乘的「自度」,提升至「度他」,
類似「己達而達人」的精神。
 
換個角度想,
要從「自度」進程到「度他」,
就得多做「布施」及「忍辱」,
布施是含各種形式的施與、協助他人。
化成行動時,可能遭遇到的是"得寸進尺",
或者被說"怎麼不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的嫌棄。
這時,就得提起「忍辱」了。
師父說他的老師曾告誡:
「為別人服務,心理先準備被人罵吧。」,
也就含這層意思,哈哈。

2015年10月1日

文藝_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見一人

參考文章: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見一人

在《卍續藏‧1261‧64冊;祖庭事苑‧卷四》
唐‧靈澈禪師(746~816年)〈東林寺酬韋丹刺史〉詩:
「年老心閑無外事,麻衣草坐亦容身。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見一人。」 

而在《卍續藏‧1295‧65冊;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卷十》
亦有一首意思相近,宋‧大溈慕喆禪師(?~1095年):
五百生前墮此身,而今依舊入紅塵。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見一人。」 

我較喜歡後面這首,好懂。我試著語譯成白話:
五百世前是凡夫,而今依然在滾滾紅塵中追逐名利,
朋友相見都說要辭職歸隱,山林田園何曾見過一人呢?

這首沒有牽涉到佛教教義,有「出離心」之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