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6日

隨筆-五乘-佛弟子能討論政治嗎?

這是我方才看到邱大剛寫的文章(連結如下,註1),
確實壹新聞台的投影片有些不妥,
但我比較關心的是:佛弟子能不能談論政治呢?
 
 
若接觸過慈濟,應該聽過慈濟十戒(註2),
最末一條:「不參與政治活動、示威遊行」,
恰好與邱先生引用的雜阿含411經相合(註3):
「佛告比丘:
『汝等莫作是論!論說王事、……乃至不向涅槃。 』」
白話:
佛陀告訴出家弟子:
「你們不該討論這些,不該討論政治....
 這些事不會導向你覺悟,徹底斷除煩惱,了脫生死。」
 
然而,不是否注意到,這是佛陀對「出家弟子」講的,
是針對那些「已離俗務,專心致志放在修行的弟子」所說。
出家的本分,不單是淨治身心,
還讓宣揚佛教,讓佛法永續住持於人間,
因此,不接觸參與政治理所當然。
那麼,佛陀對在家的佛弟子又是怎麼說呢?
 
在大正藏第1冊No.6 般泥洹經 (2卷)第一卷(註4):
可以見到佛陀教導大臣,七項為政之道:
「1. 其數相聚會,講論政事,修備自守
 2. 君臣常和,所任忠良
 3. 奉法相率,無取無願,不敢有過
 4. 禮化謹敬,男女有別,長幼相事
 5. 孝於父母,遜悌師長,受識教誨
 6. 承天則地,敬畏鬼神,敬順四時
 7. 尊奉道德,國有沙門應真及四方來者,供養衣食臥床疾藥
  (供養出家人)」
從這,我們可以瞭解到,佛陀教導從政的在家弟子,
應該如何安守本分,為所當為
(我跟你說怎麼做,但除非萬不得已,我不參與)。
 
本來,同樣都是利益眾生,
菩薩分在家、出家,僧與俗仍有其分際,
而不應當弄得僧不僧、俗不俗,角色混亂。
若問我:「如此說來,你反對慈濟十條嗎?」
我會答:
「或許她有其他用心吧。
 我會只強調五戒,五戒可適用於所有職業的在家弟子。」
 
 
 
 -------------------------------- 
剛剛跟一位法友討論,他說不太懂這篇意思。於是我再簡單地說明一次。

1. 邱先生引經據典,
 說現在新聞充斥著,政治、犯罪、戰爭..等議題。
 而這些正是佛陀不允許比丘議論的。
 那麼,我便想請大家想一個問題:
 佛弟子能討論(參與)政治嗎?


2. 慈濟十戒的第十條規定,慈濟人不可以參與政治活動。
這包含在家弟子、出家弟子。經典是不是也如此?


3. 邱先生所引的雜阿含經411經,這是佛陀對出家弟子所說。
佛陀要出家弟子,不要花心力討論政治、犯罪、戰爭...。
主要是要他們專心修行,觀察身心,體會真理進而斷除煩惱。


4. 那在家弟子到底能不能討論政治呢?
我特別舉專門從事政治的人(大臣)為例,來看佛陀怎麼對他說。

佛陀面對這名大臣,教導他怎樣盡到職業本分,
得要做好七件事,卻不是叫他停止從事政治。
(這七條,你知道或不知道,都沒關係,我重點要傳達,從政者得盡本分。)

從而我認為,像我們這些沒從事政治的人,
基於關係到多數人的幸福,為利益眾生(關懷弱勢、環境保護...)之故,
當然是可以關心政治的。政治清明,不也正是"莊嚴世界"的理念嗎?


5. 慈濟為何制那條,可能有她自己的用心。
而對在家弟子的規範,
仍舊回歸到基礎點,以「五戒」為準。
何謂五戒:
1.不殺生:不可以殺人
2.不偷盜:不可以搶劫偷盜,因而犯下死刑之罪
3.不邪淫:不可以跟配偶以外的對象,發生性行為
4.不妄語:自己沒有斷煩惱覺悟,不可對外宣稱自己是佛
5.不飲酒:喝酒容易意志渙散,犯下前面四條,因此不喝
 
 
 
 
--------------------------------
註解:
1. 邱大剛<浪費生命的新聞>

2. 慈濟十戒

3. 雜阿含經411經

4.(1)大正藏第1冊No.6 般泥洹經 (2卷)第一卷
 (2)<佛教的戰鬥觀>

2016年6月23日

隨筆-其他-世上好話佛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下)

前一篇解釋了「天下名山僧佔多」,這篇則要講「世上好話佛說盡」。

「世上好話佛說盡」出處應該是《大智度論》卷二(註1):
 佛法非但佛口說者是,一切世間真實善語、微妙好語,皆出佛法中。
 如佛毘尼中說:「何者是佛法?佛法有五種人說:
 一者、佛自口說,二者、佛弟子說,三者、仙人說,四者、諸天說,五者、化人說。」
 復次,如《釋提桓因得道經》,
 佛告憍尸迦:「世間真實善語、微妙好語,皆出我法中。」

白話的大致意思:
佛法,不一定要佛說,一切世間順應真實(緣起性的真理)之善語好話,都是佛法。
比如毗尼上寫,有五種人可以說佛法,佛、佛弟子、仙人、天神跟化身人。
又比如《釋提桓因得道經》裡,佛告訴憍尸迦,
切世間順應真實(真理)的善語好話,都是佛法。


南傳阿含經裡也有例證,增支部8集8經:
 佛陀問:
 「天帝!猶如在村落或城鎮不遠處有大堆穀物,
  如果大群眾從那裡以扁擔、籃子、腰、合掌搬運穀物,
  天帝!凡前往那大群眾後如果這麼問:『你們從哪裡搬運穀物呢?』...」

 天帝答:
 「大德!那大群眾回答了正確的回答:『我們從那大堆穀物搬運穀物。』」
 佛陀說:
 「同樣的,天帝!凡任何善說,
  全都是那位世尊、阿羅漢、遍正覺者之語,我們與其他人從那裡一一取來後而說。」


佛陀用"大堆穀物"比喻成佛法、真理,
而扁擔、籃子、腰或合掌等等方式搬運的穀物,則指一切世間順應真實(真理)的善語好話,
它們都是源於佛法、真理,全是佛法、真理。
簡單說,重點在「順應真實(真理)」,
入佛法相,故名為佛法,或者佛語具三相,具三相是佛法。


或許會有人誤會,佛教在佔便宜,將世上好話都據為己有。
絕非如此!就像《雜阿含》404經(註3)的精神一樣,
只有法饒益、義繞益、梵行繞益才會為佛所願說,
佛不說的"好話",多著是。



------------------------------





隨筆-其他-世上好話佛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上)

我頭次聽到這偈時,實在想不通「天下名山僧佔多」的道理,
查了網路資料,也無法釋疑。
直到讀了那其中稍微接近、卻也帶點奇怪的一筆,才使我日後漸漸想通,
它的大意是這樣:
「僧人在山林建寺,做足水土保持,懂得與自然共處,不破壞環境,
 自然沒有土石流等惡事,百姓嚮往而得名。
 名山古剎,是因為有僧(古剎),才得以號為名山。」
 
這說法背後的邏輯,是不是似曾相識呢?
相信大家都讀過劉禹錫的<陋室銘>,看開始幾句就明白。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然而,後面劉禹錫卻清楚地說道:
「名」源於「德」,這才「唯吾德馨」。
而《大學》的
「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和《中庸》的「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就說得更清晰遠大,
人之善德,不單興旺地理山水,更重要的是,人也可以利益他人、造福一方。
 
 
我之所以稱那該說法"帶點奇怪",是他何必拿「水土保持」做文章呢?
我們也能說:倘若你不去大興土木,本不會有過度開發所導致的土石流呀!
因此,它不太可能是主因。
 
身為佛弟子,應當知道佛子需具足三個要件:
智慧、慈悲、信願,或說:淨治身心、成熟有情(眾生),莊嚴世界。
 
此三者無一能偏廢,佛教要提升(自己及他人)的,
不單物質世界的福,更包含精神世界的慧,而精神世界昇華,又更為徹底。
 
所以,談「天下名山僧佔多」,
何不從智慧、慈悲、信願的(佛教)道德說起呢?
場合亦無須執於山林,而在於人間,完成莊嚴世界。畢竟,佛法是佛對人說的呀。

2016年6月22日

隨筆-其他-佛教徒能贊成安樂死嗎?

「安樂死的議題」值得去思考,但我目前給不出答案,跟為何是這個答案。
 
 
記得有位法師公開說:
「佛教徒是不可以贊成安樂死的。
 例如植物人,這輩子若沒把這個苦受完、業報還盡,
 下輩子還得繼續(植物人),那不如這生將其了結的好。」
試想想,他說的對嗎? 
 
顯然不對。有兩個五、六歲的小孩對話,
男孩對女孩說:「我喜歡你,我要娶妳。」
女孩說:
「你不行娶我,因為只有親戚才能結婚,
 爺爺跟奶奶能結婚,爸爸媽媽能結婚...」
看出問題出在哪了嗎?
出在沒看見"結果來自含有主動的意願",
出在認為一切是「註定」,出在將人生過程看成「宿命」。
但偏偏佛教的核心思想是「緣起(性空)論」,與其相悖。
 
認識佛教的人,都知道佛教是重因(緣)果。
果從因生,果一定要有因、以及遇到緣才能產生,
同樣的,改變了因和緣,果也會隨之改變。
所以,佛教是破斥「宿命論」的。
否則,假如一切都是註定,註不註定成佛,都不需要修行了。
(註定成佛,等就好了,為什麼要修行?
 註定不成佛,努力也沒用,為什麼要修行?)
 
經典說: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很多人只看到「果報還自受」的必然受報之死氣沉沉,
而不注意到「因緣會遇時」的自轉因緣之積極活潑。
 
儒家故事的「孟母三遷」,佛經的「近善知識,聽聞正法」,
不就是在勸:主動改變接近的因緣。
再回頭看看「沒還完的,下輩子繼續受報」的說辭,
以及所有「認命」的言論。或許,會有另一番見解。
 
再者,倘若得受完果報,才能離開人世,
恐怕這世界,永遠沒有阿羅漢、沒有覺悟者。
問題本來就不是出在果報上,而一直是你怎麼觀照因果。
 
至於「贊不贊成安樂死」,
我只知道:得回到緣起論的基礎上,給出理由與答案。

2016年6月21日

原始-佛陀是真理的發現者,不是真理的發明者

經文出處:雜阿含299經[正聞本480經/佛光本337經](因緣相應/雜因誦/修多羅)
 
雜阿含經299經的經文,經常被提到。莊居士給此經的主題是「法界常住」。
我想意思是,真理(緣起性空),是符合普遍性的。
只要肯修定觀察身心,所有人體證到的,都是一致的。
而這個「真理」,佛陀是第一個發現者。
佛,本來就有「始覺」的意涵。
換言之,佛陀是真理的發現者,不是真理的發明者。
 
如同經文(這句常被引用):
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
 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
白話翻譯:
緣起法,不是我創造,也不是其他人創造出來的;
不管佛陀有在人間出世,或者佛陀沒有在人間出世,
緣起法,永恆長存。
 
 
後面的經文則在解釋,
佛就是悟此緣起法而覺悟,而且用此法度化眾生。
而裡面的「此有故彼有」,也是經常被提到的名句。
經文云:
「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
 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顯示,
 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
 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白話翻譯:
佛陀就是覺悟此緣起法而覺悟了,教導所有眾生此緣起法,
所謂緣起法,就是十二緣起,無明、行、識....生、老死。
(還滅門)滅了無明,就沒有行;沒有行,就沒有識..;
同理類推,乃至滅了生、老死。徹底結束生死苦惱。

2016年6月14日

基礎_人間是善處

增壹阿含34品3經的這則「人間是善處」故事(註1),非常重要。
我相信應該很多人聽過讀過吧,
沒聽過看過的人,可以看我寫的簡略版故事內容,
(這篇原寫在佛學版,是對社員講的)
再讀連結的原文就會容易明白(一定要看)。
 
佛陀有一回對弟子們說:
「有一個天上的天人(神)要死了,
 祂問其他天人(神),該怎麼辦?
 其他神對祂說:快點求生人間吧。」
 
佛弟子很困惑,
為什麼天上的神要出生在人間,於是問佛陀原因。
 
佛陀答:
「因為人間有佛法,可以得智慧,貪嗔癡永斷。
 只要是佛出現於世界,一定是在人間成佛,
 不會在天上成佛。」
 
 
從這則故事,作為一個正信的佛弟子,
下輩子還是會希望做人,繼續來人間修學佛法,
而不求往生天堂等享樂之所。

最後提提,已經圓寂法鼓山聖嚴法師與弟子的對話,原文參考註2。
...
我(弟子)又問:「師父下輩子會再來人間嗎?」
師父先是回答:會。
...
我接著又問:「師父下輩子會不會再來法鼓山?」
師父就說:「會啊!不去法鼓山,去哪裡呢?」
 
 
 
-------------------------------

2016年6月7日

隨筆-正聞-信行人與法行人

佛教是強調「智慧」的宗教,入門則會先談「信、戒為基」。
《大智度論》就說:「信為能入,智為能度。」(相信就能入門,智慧就能解決煩惱)。
至少要先相信學佛,在某層面對你有幫助的,
可能是求福報,可能是心靈成長與慰藉,這才進來佛門吧。
且由於相信或者有所體悟,慢慢地學習教理教義,漸漸地離苦得樂。
因此,學佛者,一定是有信有慧,結果都是智慧圓滿。
 
只不過每個人的習性不同,從信跟慧的重視,可分兩類人,
一類人是信多慧少,
他相信佛陀是大智慧者,佛法可以解決煩惱,
倚著這股信仰力,佛陀說的是對的(聖言量),
進而循序漸進地實踐,體察真理。
 
另一類人是慧多信少,就類似「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亞里斯多德:Plato(柏拉圖) is dear to me , but dearer still is truth),
對於佛法,他一一聽聞、觀察簡擇、體證是對的,進而越來越信仰佛所說。
 
用佛門術語來說,
信多慧少叫「信行人」、「隨信行」、「鈍根人」;
慧多信少叫「法行人」、「隨法行」、「利根人」。
但無論是那一種人,終歸走向有信有慧的「智信」,而非「迷信」。
 
 
《雜阿含經》卷三三:
「聖弟子信於佛言說清淨,信法、信僧言說清淨,於五法增上智慧,審諦堪忍,謂信、精進、念、定、慧,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隨法行」;
 
「聖弟子信於佛言說清淨,信法、信僧言說清淨,乃至五法少慧,審諦堪 忍,謂信、精進、念、定、慧,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隨信行」。

 
兩段文字的差別在於,
在五法(信進念定慧),一個是"增上智慧",一個是"少慧"(註1)。
所謂的"少慧",就是以信為主,以慧為助。
但仍是強調,雖然剛開始佛教的核心"智慧"比較少,
然而最後,還是會走向究竟的智慧圓滿。
 
而佛門的種種方便,通常就是為了帶起這些人對佛教的信心而施設。



-----------------------------------------
註1: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Page 310
原始佛教中,雖有此二流,而依「五根」來統一了信與慧;
只是重信與重慧,少慧與增上慧 的不同。
將「信」引入佛法,攝受那些信行人,
而終於要導入智慧的觀察分別忍,才符合佛法的 正義。

近代學者,
發見「於佛證淨,於法證淨,於僧證淨,聖(所愛)戒成就:不墮惡趣,決定向三菩提」,
似乎與觀四諦理而悟入不同,因而誇大的重視起來。
有的解說為:四證淨是為在家人說的。
其實,四不壞淨是適合為一般在家人說的,而不是專為在家人說的。
這二類,不是出家 的與在家的差別,而是正常道與方便道;
為少數利根與多數鈍根;為叡智與少慧的不同。
信,在釋尊涅槃後,將在一般人心中更重要起來。

2016年6月6日

隨筆-正聞-學佛的「質」、「量」、「次第」

大學時曾聽日常法師說法,他說學修學佛法,
可從「質」、「量」、「次第」三個面向來看。
何謂「質」、「量」、「次第」呢?
 
拿吃飯作比喻。人肚子餓,得進食,
那麼就該吃適合人類的食物,如米飯,才會飽,
否則仍是飢餓或害病。吃對食物,便是「質」正確。
 
食物正確也吃了,但仍感飢餓,問題則出在「量」。
吃一碗不飽,就吃兩碗,三碗等,直至飽足。
 
除了,吃,得飯的「質」正確;飽,得飯的「量」正確。
還需要知道怎麼作飯,得先洗米、瀝乾、後加水、煮飯。
 
倘若順序顛倒,先加水、煮飯,後洗米、瀝乾,,
即便「質」、「量」沒錯,只錯「次第」,
吃了是會出差錯的。
 
同樣地,學佛的人得留意「質」、「量」、「次第」是否正確。
 
 
--------------------------
我認為法師所言的佛教的「質」、「量」、「次第」。
「質」便是戒、定、慧三學,
尤其慧,慧能斷惑,是最重要的特質。
 
「量」則是在論持戒、入定、修慧有深淺之不同,
佛弟子的最終目標,是要圓滿戒定慧而成佛。
 
至於「次第」,佛弟子學習次序應該是
皈依三寶→
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維→法隨法行:
五乘法的五戒十善→
三乘法的十二因緣法與四諦→
大乘不共法的六度萬行...詳細可讀《成佛之道》。
 
依據我的經驗,多數學佛者的問題都是出在「次第」上,
一入門,就想學最高超的道理,
一下子就跳到大乘不共法的「般若慧」。
例如,有些人聽到六祖慧能因金剛經而覺悟,
就只讀金剛經,其餘不碰。
他們以漸悟(循序漸進)為恥、追求頓悟、
總是想一理徹萬里通,處處圓融圓滿,
而終是說得高超,遇境煩惱。

總類-佛教資源



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 http://yinshun-edu.org.tw/archived/products.html
福嚴佛學院:http://www.fuyan.org.tw/
高雄正信佛青會:http://www.kyba.org.tw/download.asp
莊春江工作站:http://agama.buddhason.org/

法雲寺:http://fayun.org/

聖嚴法師著作:http://ddc.shengyen.org/mobile/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http://www.cbeta.org/

總類-《聖嚴法師著作》

我今天新增了聖嚴法師的著作到 我的佛學社團裡。
其連結是:聖嚴法師著作

我初初學佛,接觸書籍就是聖嚴法師的《正信的佛教》、《學佛群疑》的。
而依我的多年的經驗,學佛數十載的人,
書中的概念都不見得具足,乃至將佛教看成一般神教,頗令人遺憾。
就舉「皈依三寶」為例吧。「皈依三寶」的人,才算是正式的佛門弟子。
 
佛教是由從佛、法、僧三寶所構成的。
佛,是發現真理(緣起性空)的覺悟者;
法,即是真理,能使人擺脫一切煩惱的教法;
僧,則是清淨大眾,負責宣揚真理的專職人員、團體。
(從前泛指在家、出家團體,現在普遍專指出家僧團)
 
而皈依三寶,則認同、接受、依靠三寶,
本著對佛的信仰(念佛)、依據佛所說的法為準繩(念法)、
依隨傳承佛法的僧人正確的指引(念僧),
來完成對真理的覺悟(成佛)。
 
我們都是佛弟子,並非在作某某法師的弟子,
是皈依三寶(僧寶是指僧團),而不稱皈依某某法師。
目標是向佛學,達成跟佛相同的境地。
 
出家人,離開家眷而專修,不會離了家,又建立另一個家,
去倡導「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家屬欲。


2012年我曾寫過這篇文章:http://ecstasychen.blogspot.com/2012/02/blog-post.html
今天的說法更簡略,但概念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