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2日

隨筆-三乘-四句成道:我生已盡等四句※

阿羅漢成道時,念的四句話-四句成道,
最被熟知的雜阿含經那段經文(註1):「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翻成白話:
「我不會再次出生,清淨的修行已經確立,應當完成的都已完成,自己知道不會再受輪迴。」
或是另一種寫法:「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註2)。
兩段話意思一致,文字稍稍不同。


依《大般涅槃》經「依義不依語」的原則,
我覺得明瞭它在說:煩惱斷盡,脫離輪迴(生死)就足夠了,
不用細膩地推敲每句每字的涵義,否則,不同人有不同詮釋,而分歧會模糊焦點。


如若非得較真(執念認真),我認為印順導師解釋的比較有意義。
第一,出自《佛法概論》第20章(註3),
四句成道是阿羅漢(覺悟者)「自覺自證」所講出來的話
也就是說,驗證煩惱是否徹底斷了,是靠自我覺察而知,並不是由別人說了。
就像《雜阿含經》第493經,舍利弗說:自我觀察思維,我的內心離慾望(貪嗔癡煩惱)了嗎?...

第二,出自《勝鬘經講記》(註4),四句成道與四諦法相合
「我生已盡」,是斷集智,集,即集諦,斷了世間(輪迴)的因;
「梵行已立」,是修道智。道,即道諦,修成了出世間(涅槃)的因。
「所作已辦」,是證滅智。滅,即滅諦,成就了出世間的果。
「不受後有」,是知苦智。苦,即苦諦,停止了世間的果。


*****
若我說明這四句,我會說「我生已盡」、「不受後有」指同件事。
我不再出生了,也就是我不再輪迴(後有)了。
前者站在因(集諦)上面講的,後者站在果(苦諦)上面講的。承襲印順導師所開示。

「梵行已立」,梵行會讓我想到「戒律」,
我會談到慧律法師說過的:「證阿羅漢,自然而有具足戒體(比丘、比丘尼戒)。」
這在大正藏古逸部或疑似部(可能是偽經)的《毘尼心》(註5)有云:
 上法受戒
 (位在無學以上。若人得阿羅漢。即名受具足戒。
 如來成道正覺證理究竟不從師悟故名自然得戒。若弟子皆自誓受。諸佛為證。
 得法最勝故名上法受戒。此中含於二。自然及自誓)

白話解釋,可讀《佛光大辭典》的十種得戒緣(註6):
 小乘有部,得具足戒之緣有十種。即:
 (一)自然得,自然發得具足戒之意。
  指佛與緣覺發盡智時,無師自然得具足戒,不通於餘人。
 ...
 (四)自誓得,自堅誓而得戒。如大迦葉信受佛為大師,自誓言而得戒;
  唯大迦葉能,不通於餘人。
此說出於《十誦律》(註7)。

最後,「所作已辦」,我則會講:
所應該做的事,專指的是「斷煩惱」,比如三學戒定慧、或三十七道品之學習等等。
而不是把從前造的業還盡,跟報答人情之類諸等世間善事做完。



-----------------------------------------------------------------------------------------
註1:獅子吼站:雜阿含經卷一


較常見者有「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或雜阿含經最常用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其中,「生已盡」與「諸漏已盡」同義,意指煩惱業縛已盡,可證阿羅漢果,
「梵行已立」,即脫離愛欲而過清淨之生活,唯有正行、正精進而無邪行,
「所作已作」,即已完成一切義務職守,
「不受後有」,即已得解脫,將來再不受束縛,不再於生死輪迴中流轉。 


生死解脫,在聖者是自覺自證的——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A7]。
現生涅槃的自證智,從「見法」說:由於無常、無我而悟入法法歸於寂滅,
現覺得沒有一毫可取可著的。這無著無累的覺證,即涅槃無生——生死不可得的確證。
從「離欲(煩惱)」說:不但在空性的現覺中如日朗天空,沒有一些兒陰影,
即使從此出觀回復平常的心境——世俗智,也自覺得煩惱不起。

這是可以試驗的,如舍利弗說:
「作是思惟:我內心中為離欲不?[A8]是比丘當於境界或取淨相
(即故意想男女的親愛、聲色的娛心等),若覺其心於彼遠離,順趣浚注。……
則能堪任自記:於五欲功德離欲解脫。」(《雜阿含經》卷一八.四九三經)這樣,
確見自己的煩惱淨盡,不會再從自我私欲、私見而行動,
即不會再作感生死的後有業。如明燈不再加油,不久會歸於息滅。


依《阿含經》及毘尼說,證阿羅漢果的聖者,
能自記『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經律中也常以此讚歎阿羅漢。
聲聞學者(一切有部)說:
我生已盡,生是生分,指煩惱,所以是斷集智。
梵行——道已立,是道已修成就了,是修道智。
所作已辦,約證涅槃滅諦說。出家所要作的,是了生死而證涅槃,大事已辦,為證滅智。
不受後有,是知苦智。現在生死是本有,未來生死是後有,苦果斷盡無餘,
這一生死了,不再起未來生死,故名不受後有。
總合的說:於四諦能知苦、斷集、證滅、修道,究竟完成,為二乘聖者所證得的境界






註7:《戒律學綱要》P255 [我是看聖嚴法師的《戒律學綱要》知道的]



2022年4月2日

淨土宗_蓮宗十三祖說※

在淨土宗,也有類似禪宗初祖、二祖...六祖的稱謂,至現已經推尊十三位(十三祖)。
這是從何而來呢?按何標準呢?

依據維基(註1),
最初出處是南宋宗曉(1151~1214)編的《樂邦文類》(註2)卷3,裡面推立了六位,
照順序是初祖慧遠、二祖善導、三祖法照、四祖少康、五祖省常、六祖宗賾。
從真實歷史看,他們彼此之間,並無師承關係
又自樂邦文類》卷3(註3)的文字判斷,
為何是這六位?應該作者宗曉法師自己的主張,非一宗派一團體的集體共識
那為什麼是六位,不是五位、七位?我猜是因為禪宗有六祖,故而淨土也要有六位。

但是沒多久,他的弟子志磐法師於著作《佛祖統紀》卷26(註4)的名單中,
新增一名額、替換一些人,依序是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這七位。


後來,淨土祖師的「傳承世系」的增、刪、取代非常分歧,不像維基說的那麼簡單。
這是另一份資料:
陳劍鍠教授<近代確立蓮宗十三位祖師的過程及其釋疑>(註5)一文整理出的列表:

這篇文章以及維基共同的結論是,
最後拍板定案者是清末民初的印光法師,他確立現行說法的初祖到十二祖。上表有,不重述。
印光法師圓寂後,他的弟子又將其奉為第十三祖,而有今日的蓮宗十三祖說。



------------------------------------------------------------------------------------------------------------------
1. 最早的版本是淨土宗六祖,猜測是仿效禪宗六祖。
2. 入選與否,多是個人主張。入選者(初祖、二祖...)之間,無師承關係。
3. 現行蓮宗十三祖說,前12位是印光法師定案;
 第13位是印光法師,是他逝後由他弟子們尊立。
------------------------------------------------------------------------------------------------------------------
浙江天台僧在《樂邦文類》卷第三中立淨土六祖,慧遠、善導、法照、少康、省常、宗賾六人。
其後宗曉弟子志磐在《佛祖統紀》中改立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為七人。
清代悟開在《蓮宗正傳》中增推蕅益、省庵、徹悟。
民國印光在《淨宗十二祖贊》中又改推截流為十祖。
印光往生以後,其門人又推其為十三祖。這就是現在中國佛教界通行的「淨土十三祖」說。

但是在隋唐的佛教文獻中,並沒有「慧遠結蓮社」的記載。
慧遠結蓮社此事最早的記載,出自宋朝陳舜俞(?-1074年)《廬山記》中所引《十八高賢傳》。
後南宋僧志磐編《佛祖統記》時,將《十八高賢傳》加以修定並收錄,
於是成為後世流傳的版本。南宋宗曉作《蓮社繼祖五法師傳》,
依《廬山記》,首度推崇慧遠為淨土宗初祖,並建立善導、法照等五位淨土宗祖師傳承世系。
磐編《佛祖統記》繼承宗曉的六祖說,又提出了淨土七祖說。後世遂以慧遠為淨土宗初祖。
後世淨土宗所傳的慧遠故事,並非全屬史實。
慧遠被推為淨土宗初祖,與法眼宗永明延壽大師被推為淨土宗六祖,
與南宋之後佛教重心南遷有很深的關連。


凡五卷。南宋宗曉(1151~1214)編。慶元六年(1200)完成。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樂邦乃安樂國,即極樂淨土之意。本書內容乃編集有關淨土宗諸經論之要文,
以及諸師之著述、詩偈、傳記等,分為十四門,計有二百二十餘篇。
後宗曉復作續編樂邦遺稿二卷。


蓮社之立既以遠公為始祖自師歸寂抵今大宋慶元五年己未凡八百九年矣
中間繼此道者乃有五師
一曰善導師二曰法照師三曰少康師四曰省常師五曰宗賾師


始祖廬山辯覺正覺圓悟法師(慧遠。師道安法師) 
二祖長安光明法師(善導云是彌陀化身) 
三祖南岳般舟法師(承遠) 
四祖長安五會法師(法照善導後身。師承遠師) 五
祖新定臺岩法師(少康) 六祖永明智覺法師([3]永壽) 
七祖昭慶圓淨法師(省常) 
(四明石芝曉法師。取異代同修淨業功德高盛者立為七祖。今故遵之。
以為淨土教門之師法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