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6日

基礎_妙雲集《佛在人間》:佛在僧數

經言:「解脫戒經,是汝大師」,「供養僧已,則供養我」;這是佛陀的慧命。
釋尊是創覺者,弟子是後覺,先覺覺後覺,覺覺不已的住持這覺世的大法,要如何才有可能?
這唯有組織覺者集團的僧伽。
毘奈耶中說:釋尊的所以依法攝僧,使佛弟子有如法的集團,是為了佛法久住,
不致於如古聖那樣的---人去,法滅。
事實上,住持佛法,普及佛法,也確乎要和樂清淨大眾的負起責任來。
這和樂僧團的創立,是佛陀慧命所寄。
佛陀在自覺正法上,存在於法的體現中;在覺他世間上,存在於覺者的群眾中。
釋尊說:「施比丘眾已,便供養我,亦供養眾」(中含‧瞿曇彌經)。
這「佛在僧數」的論題,表示僧團是佛陀慧命的擴展與延續。
毘奈耶中說:有如法的和合僧,這世間就有佛法。
這可見,不但「僧在即佛在」,而且是「僧在即法在」。
這一點,不但證實釋尊的重視大眾,更瞭解佛法的解脫,不是個人的隱遁,反而在集團中。
連自稱「辟支佛」式的頭陀行者──隱遁而苦行的,也不許他獨住,非半月集合一次不可。
人間佛陀的真精神,那裡是厭世者所見的樣子!(《佛法概論》p.16 ~ p.17)

僧團有住持佛法的責任!
僧團的修行更是,不遠離人群(佛法的緣起破獨立性),全體的向上。
相對的,古語有云:「叢林之中無曲木。」
正因為有僧團共修制度,我們(指出家人)也能假借大眾的約束力,淬勵自我。

另外,在西元前六世紀,種姓制度盛行的印度,
佛陀僧團,是徹底倡導,人人平等的言教、身教之善處。
乃至,佛典中佛言:「他不是僧團領袖,而是僧團的一部份。」
「四姓平等」難被當時社會所見容,
我猜這有可能是那時代白衣不能讀出家戒律的最大主因(註1)吧。



--------------------------------------------------------------------------------------------------------------
○同樣的,針對「白衣(或沙彌、沙彌尼)不得研律」之說,
筆者亦曾撰為〈沙彌尼學戒不構成「戒障」辨〉一文,認為這種說法找不到律典上的證據

○回顧兩千六百年前,佛陀在婆羅門教已為「顯學」,
而且等同於「國教」的氛圍之中,毅然提出「四姓平等」的革命性言論,
拒絕接受諸如「婆羅門至上」之類的《梵書》成說,
並以身作則地創立了「四姓平等」而依入僧受戒先後序次的教團,
這原是一項宗教史上的大突破。

在自然情況之下,信眾源於對佛法與修道人的敬信之心,難免是會尊崇比丘(尼)的。
詎料自發性的禮儀,久而久之形成慣例,
繼而被比丘們定格而為制度,並予以擴大解釋,
於是以「僧事僧決」或「白衣不得研律」之類說詞,極盡所能地高抬僧人的地位。
又復動輒將居士弘法,鄙為「白衣上座」,
儼然將承挑如來家業,視同僧人獨擁的禁臠或特權(而非報答三寶、護念眾生的義務)。
筆者以此不免浩歎:這些倡言「僧尊俗卑」(或「男尊女卑」)論的比丘,
實無異是借屍還魂的「新婆羅門族」。
[我對這一段話的有感而發]



基礎-妙雲集《佛在人間》:法身常在

有一次,佛從忉利天來下人間,人間的佛弟子,都歡喜的去見佛。依次序,比丘應在比丘尼之先,但蓮華色尼為了先得見佛,即化作轉輪王,走在最前面。須菩提沒有參加迎佛的勝會。當眾人去見佛時,他想:佛曾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我為什麼不觀察緣起呢?他觀察一切從緣所生,都是無常演變;從無常的觀察中,通達法性空,契入寂滅的聖境,徹見了如來法身。當時蓮華色以為最先見佛了,但佛對他說:你以為先見我嗎?不!「須菩提先見我身」。這是佛陀之所以為佛陀的一面。 (本節參考《般若經講記》p.43 ~ p.45)

釋尊本是人,而竟被推尊為佛陀了。這因為釋尊在菩提樹下,創覺緣起法性,離一切戲論,得到無上的解脫。佛陀的所以為佛陀,在乎正覺緣起法性,這是佛陀的法身。釋尊證覺緣起法身而成佛,如弟子而正覺緣起法的,也能證得法身;不過約聞佛的教聲而覺悟說,所以稱為聲聞。「如須陀洹得是法分名為初得法身,乃至阿羅漢辟支佛名後得法身」(羅什答慧遠書)。
能得法身的佛弟子,是真能窺見佛陀之所以為佛陀的,所以釋尊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須菩提尊者的深觀法空,釋尊也推許他「先見我身」。因釋尊覺法成佛,引出見法即見佛的精義。再進,那就是「法身常在」。釋尊說:「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遺教經》)。法身的是否常在,依佛弟子的行踐而定。有精勤的實行者,就有現覺法性者,有能見佛陀的所以為佛陀者,法身也就因此而實現在人間。佛法的不斷流行,有不斷的勤行者,法身這才常在人間而不滅。「法身常在」的論題,是何等深刻、正確而有力!(《佛法概論》p.15 ~ p.16)



每每有人把佛陀「法身常在」,
視之為佛陀無處不在的神通示現。
而此文,很明白地匡正了這個誤解。

他正確地說道:
佛弟子的實踐真理,就如同親臨佛世,沐恩佛前一般。
儒家的「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同是此味道。
人只要透徹道理,心靈可以跨越時空,與古聖賢遙印相見的。

同時,身為一個弟子,對於是師父最大的孝敬(報答),
不在束脩、奉承,而是躬身履行老師所說的真理。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也等同於自己對老師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