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根據《大乘義章》)對於「有為法」的說明:
字面為「聚集一起、建立、形成、完成」等,可理解為「有行為」;
擁有「為」這個特性的法,稱有為法。
*****
業(karma)
維基(註9):
在佛教中,業(梵文:karma, karman,巴利文:kamma)的五種語義,
可歸結為與行有關的三類:行動,造作,所作。
這個字來自於梵文動詞字根kṛ(巴利文動詞字根kam),意為做、執行等。
其現在分詞型態為karmat,再轉變為名詞,就成為業(karman)。
業(karma)確實來自字根kṛ。
*****
力用(kriyā)維基(註):
Kriyā is a Sanskrit term, derived from the Sanskrit root, kri, meaning "to do".
Kriyā means "action, deed, effort". The word karma is also derived from
the Sanskrit root √kṛ (kri) कृ, meaning "to do, make, perform, accomplish,
cause, effect, prepare, undertake".
力用(kriyā)的確來自字根kṛ,且與業(karma)的意思、拼音有關係。
*****
維基資料(註11)中,kṛ(梵文字形:कृ)的衍生字,
是有行(saṃskāra)、有為(saṃskṛta)、業(karma)、力用(kriyā)四字的。
1. संस्कार (saṃskāra, “putting together, forming well, making perfect”)
2. संस्कृत (saṃskṛtá, “put together, well constructed; Sanskrit”)
3. कर्मन् (kárman, “act, action”)
4. क्रिया (kriyā, “doing, performing, performance”)
而從維基給的英文字詞涵義來看,
行(saṃskāra)和有為(saṃskṛta)相近,業(karma)和力用(kriyā)相近,
行(saṃskāra)和業(karma)卻不太相同。
但我相信此四字的字義應該如上述佛教經論解釋一樣,互相之間有聯繫。
-------------------------------------
註1:
英文維基:Saṅkhāra
註2:
一行佛學辭典搜尋:keyword:
行蘊:《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註3:三法印的諸行無常
1.
維基:三法印 (自這得知)
2.
《雜阿含經》卷3〈80經〉:
「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
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是名比丘當說聖法印,知見清淨。」
3.
T25n1509_022 大智度論 第22卷
4.
維基:三相(南傳佛教)
在巴利佛教中,三相的主要內容即:
諸行無常(sabbe saṅkhāra aniccā)
諸行是苦(sabbe saṅkhāra dukkhā)
諸法無我(sabbe dhammā anattā )
註4:
一行佛學辭典搜尋:Keyword:
行:《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一)(梵sam!ska^ra,巴san%khara,藏h!du-byod)
造作、遷流、潛在的形成力或形成作用等意,音譯刪迦羅。
(1)十二因緣之一︰
義同「業」,指造成現在世果報的過去世身、口、意三業。
《俱舍論》卷九云(大正29‧48b)︰「宿諸業名行。」
《成唯識論》卷八云(大正31‧43b)︰
「此中無明唯兒發正感,後世善惡業者即彼所發,乃名為行。
由此一切順現受業、別助當業皆非行支。」
(2)五蘊之一︰狹義指思(意志),廣義指色、受、想、識以外的有為法。
《俱舍論》卷一云(大正29‧4a)︰
「除前及後色、受、想識,餘一切行名為行蘊。
然薄伽梵於契經中說六思身為行蘊者,由最勝故。所以者何?
行名造作,思是業性,造作義強,故為最勝。
是故佛說︰若能造作有漏有為,名行取蘊。」
(3)諸行無常之「行」︰義同「有為」。指現象的一切,為行之最廣義。
註5:
維基百科:蘊
(1)
讀"五蘊釋義"
五蘊之定義如《雜阿含經·六一經》:...
云何行受陰?謂:六思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思,乃至意觸生思,是名行受陰。……
(2)
讀"巴利三藏解說"的行蘊的註釋17
包括「行」的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優劣、遠近等等。
與「想」類似,依據「行」所涉及內容分為六類。
論藏中,「行蘊」被進一步分為觸、思、一境性等五十心所。
(3)
讀"行蘊"的註釋28
色蘊,總該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質。
受蘊,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
想蘊,對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
行蘊,其他對境關於嗔貪等善惡一切之心之作用。
識蘊,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之心之本體。
彼云何名為行?所謂行者有三種。云何為三?所謂身行、口行、意行,是謂為行。
註8:
1.
維基:有為法
(1)有為法(梵語:saṃskṛta-dharma)
(2)《大乘義章》卷2:「為是集起造作之義,法有為作故名有為。」
2.
佛門網:saṃskṛta
(Sanskrit, conditioned; Pāli, saṇkhata).
Things that are conditioned or brought into being by contributory causes.
This applies to anything that bears the characteristics (lakṣaṇa) of arising (utpāda), duration (sthiti), and disappearance (vya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