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4日

中華人物_(南朝宋)釋 智嚴※

原文:梁高僧傳/卷三:1.5 宋京師枳園寺釋智嚴
白話翻譯:宋澋州釋智嚴白話 凡夫居士白話
維基:釋 智嚴  內容八成以上來自慧皎著的《梁.高僧傳》


部分翻譯,請參考上面的「白話翻譯」,我不轉貼。
不過,譯者的前言,我有些意見。
譯者說:
 「宋澋州釋智嚴」是介紹古代一位得戒的比丘。
 由於現今之人受戒,完全不在乎得戒與否,因此特以古人為例證明。
 要知道,授戒師不清淨的話,受戒者是不會得戒的。
 如不得戒,則今生絕不能證得果位。
 大集經中言:「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請仔細思量此言。


譯者特意強調「授戒師不清淨」這件事,
但是,從 <智嚴法師傳>中,智嚴為什麼會懷疑沒自己沒得比丘戒(體),
是在於他過去持五戒不圓滿,而不是"授戒師不清淨"。
因此,不知道譯者這麼說的目的何在?

其次,又引《大集經》云。先不論辯《大集經》有沒有這段話(網路上有很多討論)。
就說:智嚴得戒和"罕一得道"的關聯,也甚微。
我想不通,讀了 <智嚴法師傳>,究竟是如何得此結論。


*****
「白話翻譯」中,有一大段沒翻,如下:
 嚴前還於西域所得梵文本眾經,未及譯寫,
 到元嘉四年,乃共沙門寶雲譯出《普曜》、《廣博嚴淨》、《四天王》等經。
 嚴在寺不受別請,常分衛自資,道化所被,幽顯咸伏。
 有見鬼者云,見西州太社間鬼相語:「嚴公至,當辟易。」此人未之解。
 俄而,嚴至,聊問姓字,果稱「智嚴」,默而識之,密加禮異。
 儀同蘭陵蕭思話婦劉氏疾病,恒見鬼來,吁呵駭畏,時迎嚴說法,
 嚴始到外堂,劉氏便見群鬼迸散,嚴既進,為夫人說經,疾以之瘳,
 因稟五戒,一門宗奉。

或許能從這段文字證明智嚴持戒清淨,有威儀,
方能使鬼神懼怕(只怕躬行有玷,不怕禍患鬼神)。

2019年1月18日

其他_【山西小院】談感應※

前幾日,查淨空法師所說的【山西小院】,百度百科有這條目,
而今天再看,已被移除,不過,在搜狗百科仍舊有相同內容,
我複製文字放在文後附錄。


【山西小院】是一系列紀錄片,共七集。
我一集沒看,單單讀搜尋到的資料,
大概知道影片想表達什麼,摘要如下:
一.【山西小院】的由來
中央電視台的陳大惠居士找來學佛受益人士,在山西大同的某一居民小院接受採訪,
挑出其中的四十位,將他們所述事蹟拍攝成影片,故片名取為「山西小院」。

二.地藏經的感應
這四十位在佛法的幫助下,出現了一個又一個奇蹟:絕症者、重病惡病者漸漸康復;
意外不幸災禍者,頓時消解。但是,信佛學佛不會排斥和放棄生活常識,
生病還是要及時打針吃藥。

三.『地藏菩薩本願經』的內涵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教的基礎,
地藏經將因果報應的原理細細的講明白了,將眾生違背五戒十善的種種後果,
一一列舉了出來,同時講明了孝親尊師、集福修善,發菩提心、成就佛果的原理和重要性。

四.【山西小院】的修行建議
片中提倡六件事:
吃素,誦經(地藏經),懺悔(禮佛大懺悔文),放生,行善(日行一善),念佛(阿彌陀佛)。
而修行方法的理念是以遵守五戒十善為基礎,以消除業障為重點,以西方淨土為歸宿。


*****
雖然有提到五戒十善、孝親尊師、集福修善、發菩提心、成就佛果的原理和重要性。
但我覺得他這四十位的感應者說述經驗、談學佛益處,
無非是要講不可思議的感應,藉以鼓勵念佛行善。以學佛次第而論,是五乘法。
就我查到的資料,並沒聽有人說影片有講成佛的原理:緣起性空。

身安而道隆,人要有起碼的健康,才有辦法聞、思、修。
我個人是相信他所倡導的行善可以罪業減輕,如鹽喻經所述,
同時,我也要重述他所言:不可排斥和放棄生活常識,生病還是要及時打針吃藥。
但不可以用感應作為有沒有修行的標準,
同時,切莫忘記佛菩薩是修學止觀(六度中有禪定度、般若度)而覺悟聖道,
真正能斷煩惱的,得證得一切法畢竟空的智慧,之後更行菩薩道,廣度一切眾生。



2019年1月12日

部派_引業、滿業

四阿含經並沒有「引業、滿業」這兩個名相,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簡稱《中華》)的引業(註1)
徵引來講解的參考資料皆自論藏,並沒有經藏,因此,很有可能是論師所創的名相。

《中華》給它們的定義是:
一.「引業」:決定某一有情在次一生將轉生於何處的業。
       譬如促使我們生而為人的業,便是引業。引出「總報」之業為引業。
二.「滿業」:「引業」的對稱。
       譬如:已得人身,而促使我們為男為女、為貧為富、為美為醜的業,
       便是滿業。使「別報」圓滿之業稱為滿業。

因為「引業」、「滿業」和「總報」、「別報」因果關係是:
「引業」→「總報」;「滿業」→「別報」。
所以,「引業」又稱「總報業」;「滿業」又稱「別報業」。

《中華》說大、小乘間對引業、滿業的解釋略有出入。
援引最早期的論典《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它的卷19:
問:諸造業者為先造引眾同分業,為先造滿眾同分業耶?
 1. 有作是說:

  「先造引業後造滿業。若先不引,後無所滿。
   猶如畫師先作位後填眾彩,此亦如是。」
 2. 有餘師說:
 「先造滿業後造引業。如菩薩先於三無數劫造滿業已,後於百大劫中方造引業。」
 3. 如是說者:
 「此則不定。或有先造引業後造滿業,或有先造滿業後造引業,隨造業者意樂起故。」

論中,「眾同分」就是同類的意思,
   比如,我投生為「人」,跟你投生為「人」,這兩個「人」是相似的。
   所以,引眾同分業,可作「引業」,滿眾同分業,可作「滿業」。
翻成白話(我自己翻的):
問題:造業的人,是先造引業?或先造滿業呢?
 有人認為:「先造引業,後造滿業。沒有引業,後面就不會有滿業。
       這就好像畫圖,先畫輪廓(引業),再塗滿色彩(滿業)。
 另有人認為:「先造滿業,後造引業。
        就好像菩薩於三無數劫造滿業,之後再用百劫的時間修引業。
        (我懷疑這在說: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
 如此說來:「答案是不一定。可以先造引業,再滿業;
       或先造滿業再造引業,隨造業者的意願而定。」

重點在藍色粗體字,故有上面的譬喻,再寫一次:
 譬如促使我們生而為人的業,便是引業。
 而促使我們為男為女、為貧為富、為美為醜的業,便是滿業。


附帶提,另一種業和報的關係:「不共業(別業)」「共業」和正報」、「依報」。
《中華》(註3)云:
 共業,指眾生共通的業因。即招感自他共用之山河、大地等器世間的業,為依報之業。
 反之,不共業即有情各自依身所感的善惡業,亦即能招感個人受用之五根等正報之業。
譬如:
 此謂山河大地乃至蓮花等非有情數之法,係自他所共受用,故以之為共業所感。
 相對於此,有情身唯自己受用,故將能感有情身之善惡業的異熟因稱為不共業。
又譬如:
 蓋國土是有情依托之處所,故名依報;而能依之有情稱正報。
 即依報是國土世間,正報是眾生世間。
而因果關係應該是:「共業」「依報」;「不共業」正報」
此上兩種業報的差別在於分類的角度。



---------------------------------------------------------------------------------------------------------------------
註1:《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引業
1. 《阿毗達磨集論》卷四;《俱舍論》卷十五、卷十七;《大毗婆沙論》卷一一四;
《成唯識論》卷二;《俱舍論光記》卷十七;《俱舍論寶疏》卷十七;
《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大乘對俱舍抄》卷七。


註2:《中華佛教百科全書》:業報
業報有總報與別報之分。「總報」指受生為人、畜等果報之總相;
 「別報」指雖同生為人,但有貴賤、賢愚等差別。
此外,又有正報與依報之分。「正報」指有情之身心;
 「依報」指身心所依止之國土器物等。


註3:
1.《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共業‧不共業

2.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正報
《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二云(卍續7‧848上)︰
「依者,凡聖所依之國土,若淨若穢。
 正者,凡聖能依之身,謂人天、男女、在家出家、外道諸神、菩薩及佛。」
 蓋國土是有情依托之處所,故名依報;而能依之有情稱正報。
 即依報是國土世間,正報是眾生世間。此中,正報是別業之所感,依報是共業之所感。


--------------------------------------------------------------------------------------------------------------------
參考資料:
1. CBETA Online Reader

2019年1月10日

隨筆-五乘-定業能不能滅的思考※

定業能不能滅呢?「滅」是完全消除的意思。
先說目前我總結得出的結果:不知道。或說,善知識不告訴你。


依普遍佛教徒的認知,定業的「業」是那些負面的、嚴重到會下地獄的業。
若這種惡一點也不懲處,世間便沒大是大非,沒善惡業報了。

有的法師以「滅定業真言」,說定業可滅,但看懺悔之誠懇,修善之殷勤。
有的法師會以阿闍世王、提婆達多的故事為例,
說造五逆罪的人,無論如何求懺悔過,
泥黎的苦期可減少,卻不可免,而且當生不能證果(參考《長阿含經卷17》)
究竟能惡報能降多少,同上,但看懺悔之誠懇,修善之殷勤。


《說苑》的<辨物>篇(註1)中一段講孔子與子貢的對話。
子貢問孔子:「死人有沒有知覺?」
孔子說:
「如果我說:『死人有知覺』,那孝子賢孫們,不敢將過世的父母送葬;
 如果我說:『死人沒有知覺』,那不肖子孫,會將過世的父母棄而不葬。
 賜啊(姓端木,名賜,字子貢),你想知道死了之後有沒有知覺,
 等你死後自能知道,不急啊。」

孔子對這問題「存而不論」,不正面回答。
我想「定業能不能滅」也相似,畢竟佛教是宗教,要給人慰藉,施予希望,
便說:改過遷善能使重罪之報或輕、或無。
同時,又顧慮到別讓人以為犯了滔天大罪,求佛加被,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仍強調:有因有果,善惡終有報",
因此,「定業能不能滅」,便沒有肯定的答案了。



-------------------------------------------------------------------
五乘法中,世間有四正見:
一.有善有惡;二.有業有報;三.有前生有後世;四.有凡夫有聖人。
所以,這一類討論業報,歸類到五乘法範疇。
-------------------------------------------------------------------

2019年1月6日

阿含部經_T02n0099《雜阿含經》260經:本行所作,本所思願

阿難言:「舍利弗!五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

「本行所作、本所思願」的白話翻譯(註1):
一.獅子吼站:過去的造作、意願所形成。
二.張西鎮:由我們自己先前的身、口、意三業所造作的,也是我們先前的意念所想要的。
 在註解中,張先生這麼寫:
 1. 本行所作:行,身、口、意的造作叫行。
       此句謂五陰乃由自己先前的身、口、意所造作而成。
 2. 本所思願:意謂五陰乃是自己先前的意念所想望的,即後有愛。

依據上述,各個字義為:
1. 本:本來、從前的意思;
2. 行、思願:就是行(saṃskāra),造作、業、思的意思,
      這可以參考我寫的<行、有為法、業、力用的字義關聯>(註2)。
所以,兩句的句義:從前的造作、從前的思願、從前的業。


----------------------------------------------------
註1:

2. 《雜阿含經白話譯解》第二冊(卷二)

3. 北傳:雜阿含260經 南傳:相應部22相應21經
相應部22相應21經/阿難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阿難!色是無常的、有為的(Saṅkhāra)、緣所生的、滅盡法、消散法、褪去法、滅法,
 此之滅被稱為『滅』。...


註2:<行、有為法、業、力用的字義關聯>

2019年1月4日

名相_行、有為法、業、力用的字義關聯

印順導師《無諍之辯》(p.33):
《阿含經》中,佛稱世間法為行(Saṅkhāra),也稱為有為(saṃkṛta)。
 行與有為的字根 kṛ,與(作)業(karma)及力用(kriyā)相同...

這段中,我們比較有興趣的是,字根 kṛ的問題,
以及行(saṃskāra)、有為(saṃskṛta)、業(karma)、力用(kriyā)四字的關聯性。


*****
行(saṃskāra)
在佛教的名相中,諸「行」無常、五蘊的「行」蘊、十二因緣的「行」支,
梵文發音都是saṃskāra(註1,巴利文發音是Saṅkhāra),
三者的意思,自有共通之處,按水野弘元《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第三章所述(註2):
 「行」是無常遷流之意,與「有為」同義,也意指現象。
 可是,「行」這個字,普通是複數,所以謂之「諸行」。
 「諸行」一詞的概念內容,有廣狹二種涵義。
 「諸行無常」的行,是最廣義的行,
 其次是五蘊中的行,
 
十二緣起中的行是最狹義的。
 
而五蘊之行的內容也與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不同。
由廣到狹為:諸「行」無常的「行」>五蘊的「行」>十二因緣的「行」。
接著談這三者分別是什麼。


1. 諸「行」無常:
《雜阿含經》80經(註3):
無常者,是有為行...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
聖法印,就是三法印。而這一段就是在講諸行無常,提到"有為行無常"。
莊春江、張西鎮居士皆把"有為行"解說成"有為法"。

《大智度論》卷22:
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
 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槃。」「一者」所云,便是"諸行無常",
而它的「行」用「一切有為法」作替代義同「有為」(註4)。


2. 五蘊的「行」蘊:
(1)《雜阿含經》61經(註5,註6)對行蘊的解釋:
 「云何行受陰?謂六思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思,乃至意觸生思,是名行受陰。
這裡的行蘊等於六思身,便有人說,行蘊,即思心所為主。

(2)《增一阿含經》36品之5對行蘊的解釋:
A.「彼云何名為行陰?所謂身行、口行、意行,此名行陰。
B.「云何名為行?所謂行者,能有所成,故名為行。為成何等?
  或成惡行,或成善行,故名為行
其意思是:
 a."行蘊"與三業有關聯;
 b. 從"(主動態)能有所成,成善行或惡行",行蘊有「造作」之意。

(3)《俱舍論》卷1(註4)對經文的"行蘊"的歸納是:
色等五蘊謂初色蘊乃至識蘊,如是五法具攝有為...
 除前及後色、受、想識,餘一切行名為行蘊
 然薄伽梵於契經中說六思身為行蘊者,由最勝故。所以者何?
 行名造作,思是業性,造作義強,故為最勝。
 是故佛說︰若能造作有漏有為,名行取蘊。其意思是:
 a. 色、受、想、識以外的有為法
 b. 六思身。應該是根據《雜阿含經》。
 c. (主動態)造作。應該是根據《增一阿含經》。
 d. 和「業」有關。應該是根據《增一阿含經》。
而這四點,應當是經論中,「行蘊是什麼」的總結。


3. 十二因緣的「行」支:
《增一阿含經》49品之5(註7)云:
彼云何名為行?所謂行者有三種。云何為三?所謂身行、口行、意行,是謂為行。
因此,《俱舍論》卷九云(大正29‧48b)︰「宿諸業名行。
我們便可以把這個「行」等同於「業(Karma)」(註4)


*****
有為(saṃskṛta)
其實,最前面這個字拼錯了,應作saṃskṛta(註8),少了一個s。
拼音上,跟行(saṃskāra),後面三個音不同。
而依照佛門網辭典(註8),
saṃskṛta的巴利文:saṇkhata,而"行"的巴利文:Saṅkhāra,兩字也是差三個音。
維基(根據《大乘義章》)對於「有為法」的說明:
 字面為「聚集一起、建立、形成、完成」等,可理解為「有行為」;
 擁有「為」這個特性的法,稱有為法。


*****
業(karma)
維基(註9):
 在佛教中,業(梵文:karma, karman,巴利文:kamma)的五種語義,
 可歸結為與行有關的三類:行動,造作,所作。
 這個字來自於梵文動詞字根kṛ(巴利文動詞字根kam),意為做、執行等。
 其現在分詞型態為karmat,再轉變為名詞,就成為業(karman)。
業(karma)確實來自字根kṛ。


*****
力用(kriyā)維基(註):
 Kriyā is a Sanskrit term, derived from the Sanskrit root, kri, meaning "to do". 
 Kriyā means "action, deed, effort". The word karma is also derived from 
 the Sanskrit root √kṛ (kri) कृ, meaning "to do, make, perform, accomplish, 
 cause, effect, prepare, undertake".
力用(kriyā)的確來自字根kṛ,且與業(karma)的意思、拼音有關係。


*****
維基資料(註11)中,kṛ(梵文字形:कृ)的衍生字,
是有行(saṃskāra)、有為(saṃskṛta)、業(karma)、力用(kriyā)四字的。
1. संस्कार (saṃskāra, “putting together, forming well, making perfect”)
2. संस्कृत (saṃskṛtá, “put together, well constructed; Sanskrit”)
3. कर्मन् (kárman, “act, action”)
4. क्रिया (kriyā, “doing, performing, performance”)
而從維基給的英文字詞涵義來看,
行(saṃskāra)和有為(saṃskṛta)相近,業(karma)和力用(kriyā)相近,
行(saṃskāra)和業(karma)卻不太相同。
但我相信此四字的字義應該如上述佛教經論解釋一樣,互相之間有聯繫。





-------------------------------------
註1:英文維基:Saṅkhāra


註2:一行佛學辭典搜尋:keyword:行蘊:《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註3:三法印的諸行無常
1. 維基:三法印 (自這得知)

2. 《雜阿含經》卷3〈80經〉
「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
 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是名比丘當說聖法印,知見清淨。」

3. T25n1509_022 大智度論 第22卷

4. 維基:三相(南傳佛教)
 在巴利佛教中,三相的主要內容即:
 諸行無常(sabbe saṅkhāra aniccā)
 諸行是苦(sabbe saṅkhāra dukkhā)
 諸法無我(sabbe dhammā anattā )


註4: 一行佛學辭典搜尋:Keyword::《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一)(梵sam!ska^ra,巴san%khara,藏h!du-byod)
  造作、遷流、潛在的形成力或形成作用等意,音譯刪迦羅。
(1)十二因緣之一︰
 義同「業」,指造成現在世果報的過去世身、口、意三業。
 《俱舍論》卷九云(大正29‧48b)︰「宿諸業名行。」
 《成唯識論》卷八云(大正31‧43b)︰
  「此中無明唯兒發正感,後世善惡業者即彼所發,乃名為行。
   由此一切順現受業、別助當業皆非行支。」
(2)五蘊之一︰狹義指思(意志),廣義指色、受、想、識以外的有為法。
  《俱舍論》卷一云(大正29‧4a)︰
  「除前及後色、受、想識,餘一切行名為行蘊。
   然薄伽梵於契經中說六思身為行蘊者,由最勝故。所以者何?
   行名造作,思是業性,造作義強,故為最勝。
   是故佛說︰若能造作有漏有為,名行取蘊。」
(3)諸行無常之「行」︰義同「有為」。指現象的一切,為行之最廣義。


註5: 維基百科:蘊
(1)讀"五蘊釋義"
 五蘊之定義如《雜阿含經·六一經》:...
 云何行受陰?謂:六思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思,乃至意觸生思,是名行受陰。……
(2)讀"巴利三藏解說"的行蘊的註釋17
 包括「行」的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優劣、遠近等等。
 與「想」類似,依據「行」所涉及內容分為六類。
 論藏中,「行蘊」被進一步分為觸、思、一境性等五十心所。
(3)讀"行蘊"的註釋28
 色蘊,總該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質。
 受蘊,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
 想蘊,對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
 行蘊,其他對境關於嗔貪等善惡一切之心之作用。
 識蘊,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之心之本體。


註6:《四阿含經》對行蘊的解釋
1. 《雜阿含經》卷3,61經


彼云何名為行?所謂行者有三種。云何為三?所謂身行、口行、意行,是謂為行。


註8:
1. 維基:有為法
 (1)有為法(梵語:saṃskṛta-dharma)
 (2)《大乘義章》卷2:「為是集起造作之義,法有為作故名有為。」
2. 佛門網:saṃskṛta
(Sanskrit, conditioned; Pāli, saṇkhata).
Things that are conditioned or brought into being by contributory causes.
This applies to anything that bears the characteristics (lakṣaṇa) of arising (utpāda), duration (sthiti), and disappearance (vyaya).
§無為法,前面加a§


註9:
Karma (Sanskrit, also karman, Pāli: kamma, Tib. las) is a Sanskrit term that literally means "action" or "doing". The word karma derives from the verbal root kṛ, which means "do, make, perform, accomplish."

§維基另外有業的"綜合"解釋:維基:業§


註10:英文維基:kriyā
Kriyā is a Sanskrit term, derived from the Sanskrit root, kri, meaning "to do". Kriyā means "action, deed, effort". The word karma is also derived from the Sanskrit root √kṛ (kri) कृ, meaning "to do, make, perform, accomplish, cause, effect, prepare, undertake".
Karma is related to verbal proto-Indo-European root *kwer- "to make, form".

The root kṛ (kri) is very common in ancient Sanskrit literature, 
and it is relied upon to explain ideas in Rigveda, other Vedas, Upanishads, Puranas, 
the Epics of Hinduism.
 The root "kri" also appears in the word Sanskrit, to imply a language that is "well made"。


註11:英文維基:kṛ


------------------------------
未採用之資料:
1. 梵文字典 §沒有字根資料§

2. 巴利文字典 §沒有字根資料§

3. Перевод 'saṅkhāra'
The word 'saṅkhāra' itself is derived from 'saṃ-' (together) + 'kṛ' (to do)
+'a' (denoting an agent or action noun)

2019年1月1日

阿含部經_T01n0026《中阿含經》1150經:分別大業經※

原文:
白話翻譯:
1. 分別大業經 (建議讀這一篇)
2. 一七一、分別大業經第十(第四分別誦)

主旨:
悟慈和尚的解釋是:
本經敘述外道哺羅陀平,向尊者三彌提說他曾面從沙門瞿曇受
「身口業為之虛妄,唯有意業為真諦。或者有禪定,比丘入其禪定的話,就無所覺。」

三彌提乃斥其為誣謗,並不是佛言。尊者大周那聽後,盡告阿難, 並同往問佛。
佛說:如故意作樂業,作到成就時,當受樂報,苦業、不苦不樂之業,
及其果報,也是如是。
並說分別大業經,所謂有離十惡,死後或生天界,或生地獄的,
也有不離十惡,死後或生天界,或生地獄的。
見到此事後,沙門梵志,或者會否認善惡之行業與果報的相應。
然而其中的因果很復雜,不可以表相之見,來限定行業應報的不同


*****
為了減少篇幅,我摘要翻譯:
經文:
[0706b14] 我聞如是:
...
[0706b20] 異學哺羅陀子便問曰:
「賢三彌提!我面從沙門瞿曇聞,面從沙門瞿曇受,身、口業虛妄,唯意業真諦,
 或有定,比丘入彼定無所覺。」
...
[0706c08] 異學哺羅陀子問尊者三彌提:「若故作業,作已成者,當受何報?」
[0706c09] 尊者三彌提答曰:「賢哺羅陀子!若故作業,作已成者,必受苦也。」
...
[0706c12] ...即從座起,奮頭而去。

外道哺羅陀子說:
「我當場聽沙門瞿曇說過:『身業、口業都是虛妄不實的,唯有意業才是真實的
 有一種禪定,比丘進入那種禪定後便沒有任何的覺受。』真是這樣子嗎?」
...
尊者三彌提則再三勸阻他不要這樣說。
哺羅陀子問尊者三彌提:「若是【故意】作業,而且已完成此業,應當受何報?」
尊者三彌提答:「哺羅陀子,若是故意作業,而且已完成此業,必受苦報。

[這一整段的重點在這幾句對話,而這兩個見解都是錯的,正確的概念是:
 1. 故意造的身、口、意業(不只是意業),會隨著因緣而受報。
 2. 果報,也看造了什麼因,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一定都是苦報。」



經文:
[0706c17] 彼時,尊者大周那去尊者三彌提晝行坐處不遠。
...
[0707a09] 世尊呵尊者阿難曰:「...
若三彌提癡人為異學哺羅陀子所問,如是答者:
『賢哺羅陀子!
 若故作樂業,作已成者,當受樂報;
 若故作苦業,作已成者,當受苦報;
 若故作不苦不樂業,作已成者,當受不苦不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