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0日

隨筆-律部-狐狸當上萬獸王


我跟我朋友講一個故事,是我從妙境長老講經時聽來的,
因此,我就直接轉貼他弟子的筆記檔:
一位仙人住在山裏,旁邊常伴著一隻狐狸聽他讀書、說法;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忽然有一天,狐狸對仙人說:『我可以做獸中之王了!』
 (這話的意思,就是牠開悟了!)說完後,就離開了仙人到別的地方去。

 遇見一隻有病的狐狸(他不先找健康的),
 威脅牠說:『你若不聽我的話,我就殺你!』
 病狐狸心裡害怕,就聽牠的話,隨著牠走。
 後來,又遇見了幾隻有病的狐狸,都這樣如法泡製;
 病狐狸沒有抵抗能力,受到恐嚇,只好低聲下氣地服從。
 這樣,這個狐狸就有了多少隨從者。
 之後,即使遇見了健康的狐狸,牠也這樣恐嚇;
 健康的狐狸本來很強壯,不必怕牠,但對方人多勢眾,只得畏懼三分。
 這樣,牠就有了一大幫的隨從者,是狐狸中的王了。

 作了狐狸王後,牠又開始降服大象。
 大象體型大,本來不怕狐狸,但狐狸數目太多了,牠也有點恐懼,只好聽從狐狸王。
 此後,狐狸王就騎在大象身上,降伏了更多的大象,再接著降伏其它野獸,
 最後降伏老虎、獅子,終於作了獸中之王。

 和人一樣,成功後就沖昏了腦袋!
 牠作了獸中之王後,忽然間打了個主意:
 『我是獸中之王,不應以同獸的狐狸作伴侶,應該娶人間國王的公主做夫人!』
 所以就率領著眾獸,把一個大城巿包圍起來。

 國王派遣使者去談判,狐狸王對使者說:
 『我要娶國王的女兒!若不照辦,我就要破壞你們的國家。』
 國王聽了心裡很不舒服,召集臣下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
 有大臣說:
 『牠們有老虎、獅子,還有大象等很多的野獸,勢力很可怕,
  王何必愛惜一個女子而大動干戈呢?牠要就給牠嘛!』
 但另外又有人說:
 『從沒聽過將人間國王的女兒,獻給禽獸作伴侶的事情。
  我們不能就這樣投降,應該和牠們鬥一鬥。』

 這位大臣提出一個辦法,就是作戰那一天,
 先讓城裡所有的人以棉花塞住耳朵,再派使臣向狐狸王說:
 『作戰時我們先開戰,然後你再讓獅子吼。』
 狐狸口頭同意了,但心裡想:
 『他們提出先戰後吼的條件,一定是害怕獅子的吼叫聲。
  那麼,我要下令讓獅子先吼叫。』
 到了開戰時,獅子就先吼;這一吼就不得了了,
 狐狸王自己嚇得心臟破碎,當場從大象背上掉下來死了。
 狐狸王一死,所有野獸四處散走,國王即戰勝了這一仗。

我朋友就很懷疑:「這是佛經上的故事嗎?」
我回答他:「是。(廣義來說,經律論都能算是佛經)」
於是跟他講,我日後查證給你看。查到之後便給他資料的網址。


我覺得,他之所以會覺得驚訝,
應該是多數人對於佛經的形象,是正經八百,金科玉律的莊重嚴肅,
不相信有虛構的事物,又怎接受寓言故事呢?
假如是這樣的話,讀讀《百喻經》吧,裏頭就有好多這類型故事。
這種對於「經」的太過於戒慎恐懼、不容質疑,
宛如教條式教育,反倒妨礙了我們思辨的能力。
如果今天說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等大乘經典常有寓言色彩,又作何感想呢?
我倒認為不至於影響要講的道理,卻增添了趣味性、大眾得以接受。


佛教的寓言故事,都有其涵義的。
如同《天方夜譚》的<能言鳥>,《伊索寓言》的<北風與太陽>等,
本來就不需要考據其真實性,人一回頭就會石化?北風太陽真有比賽嗎?
而是該勇於思維故事背後的寓意吧。




---------------
參考資料:
1. 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九
這個故事出於《五分律》(大正二二.一八下),
《法苑珠林》(大正五三.六九一上)裡亦收錄。

2. 佛經中「狐假獅威」的故事

3. 原文:T22n1421_003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第3卷
[0018b28] 
「乃往古昔有一摩納,在山窟中誦剎利書。
 有一野狐住其左右專聽誦書,心有所解,作是念:
 『如我解此書語,足作諸獸中王。』作是念已,便起遊行,
逢一羸瘦野狐,便欲殺之。彼言:『何故殺我?』
答言:『我是獸王,汝不伏我,是以相殺。』
彼言:『願莫殺我,我當隨從。』於是二狐便共遊行。

復逢一狐,又欲殺之,問答如上,亦言:『隨從。』
如是展轉,伏一切狐,便以群狐伏一切象,復以眾象伏一切虎,
復以眾虎伏一切師子,遂便權得作獸中王。
既作王已,復作是念:『我今為獸王,不應以獸為婦。』
便乘白象,帥諸群獸不可稱數,圍迦夷城數百千匝。

王遣使問:『汝諸群獸,何故如是?』
野狐答言:『我是獸王,應取汝女,與我者善!若不與我,當滅汝國!』
還白如此,王集群臣共議,唯除一臣,
皆云:
『應與!所以者何?國之所恃,唯賴象馬;
 我有象馬,彼有師子,象馬聞氣,惶怖伏地,戰必不如,為獸所滅。
 何惜一女,而喪一國?』
時一大臣,聰叡遠略,白王言:
『臣觀古今,未曾聞見,人王之女與下賤獸。臣雖弱昧,要殺此狐,使諸群獸各各散走。』
王即問言:『計將焉出?』
大臣答言:
『王但遣使,剋期戰日,先當從彼求索一願:願令師子先戰後吼。彼謂吾畏,
 必令師子先吼後戰。王至戰日,當勅城內皆令塞耳。』
王用其語,遣使剋期,并求上願。至于戰日,復遣信求,然後出軍。
軍鋒欲交,野狐果令師子先吼,野狐聞之,心破七分,
便於象上墜落于地,於是群獸一時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