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7日

隨筆-三乘-佛教的核心在定慧,但仍是信戒為基

與親友談佛教,我說佛教修行的核心是在止觀(定、慧),它們能夠徹底解決煩惱。
然後,她問:「佛教不是戒定慧三學嗎?為什麼你只提定慧。」
我說:
「信戒為基,持戒是基本前提,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是戒可以防非止惡,但不能斷煩惱,因此,我講核心在止觀。」


信戒為基,可見於《雜阿含》836經(註1):
於佛不壞淨、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於聖戒成就」,
此即「四淨信」,是證初果(入流)、所謂的成就者應當具備的。

從前印度佛教曾有過"重定慧而輕戒"的修行者,比如:化地部和說一切有部的譬喻師。
這個「重定慧而輕戒」要加引號。

化地部說:「道唯五支」(註2),
意思是把佛陀說的八正道,去除「正語、正業、正命」,
其餘五個(正精進是要歸於定或慧,說法有分歧)和定慧相關才是道體,戒為助道資糧,
但南傳的《論事》(註3)說它是邪執。

而譬喻師也類似,著重止觀的實踐,輕視身語行為的戒學,
說「奢摩他(定)、毘鉢舍那(慧)是道諦。」(註4)。

大眾部則走更遠,提倡:唯獨"慧(般若)"才是道體。

我不覺得他們是認為不需要"戒",更有甚者,連"定"都拋棄了。
而是戒是增上戒,持戒是為了修定;定是增上定,修定為了發慧
只有成就慧,才能完成佛教的終極目標,戒與定是必經的階段。
 然從聖道的修習來說,經中或先說聞法,或先說持戒,
 而真能部分的或徹底的斷除煩瑙 ,那就是定與慧了。
 化地部說:「道唯五支」(4);不取正語,正業,正命(這三 支是戒所攝)為道體,
 也是不無意義的。

 在佛法的宏傳中,上座說一 切有部,是堅定地受持的,
 所以『大毘婆沙論』(卷一八二)說:「云何法輪? 謂八支聖道」。
 法以聖道為本,在佛教的部派發展中,可說都在探求最根本的, 最主要的聖道。
 赤銅鍱部的『分別論』(一一‧二),並列八支聖道與五支聖道 。
 化地部就說:「正道唯五」(論事二0‧五)。
 這與譬喻師所說:「奢摩他毘缽舍那是道諦」(大毘婆沙論卷七七),意見相合。
 這是說:在聖道的體證中, 是沒有正語、正業、正命的。
 這是以戒為助道的資具,定慧才是道的主體。
 大眾部更進一步,如『異部宗輪論』說:「慧為加行,能滅眾苦」。
 這是以慧(般若為道體,聖道的修證,就是般若的修證。



4. 《中觀論誦講記》觀四諦品第24,Page 433
道(諦)是八正道;後來 ,化地部學者說五法為道,瑜伽學者說止觀為道。


註3:N62n0030_020 論事(第6卷-第23卷) 第20卷
今稱道論。此處,言「彼先之身業、口業、活命是清淨」,
依止此經及正語、正業、正命是心不相應,
於無限制言「有五支之道」者,乃化地部之邪執。
(自)有五支道耶?(他)然。(自)「有八支道,此即正見……乃至……正定」
非世尊所仰耶?(他)然。
(自)若「有八支道,即正見……乃至……正定」者是世尊所仰,
汝不應言:「有五支道。」

○(第一節,第一項的內容)
『大毘婆沙論』,有「譬喻尊者」,「譬喻師」,這是當時的一大系。
 如看作經量部,與說 一切有部分立的經部譬喻師,那是不大妥當的。

○譬喻者也是禪者,重於止觀的實踐。
 佛說「八正道」,譬喻者輕視身語行為的戒學,
 而說「奢摩他毘缽舍那(止觀)是道諦」。
 這與化地部的正道唯五說相合,偏重於唯心的實踐。
 譬喻者都被推為菩薩,這不但由於讚頌佛德,莊嚴教化,
 而思想也確乎與大乘唯心有相通 [P375] 處。
 將來北方(小乘)佛教的迴心向大,成為瑜伽唯識一流,
 就是從這內重禪觀,外重教化的譬喻師、禪師中出來。

譬喻者說。諸名色是苦諦。業煩惱是集諦。業煩惱盡是滅諦。奢摩他毘鉢舍那是道諦。

2019年11月21日

隨筆-日本佛教-愛染明王

在日本的佛寺,有供奉密教的「愛染明王」。
下方照片是我在日本千葉縣成田山新勝寺所拍。由於室內禁止拍攝,我僅拍外部。




日本人立廟拜祂的目的,是為了祈求愛情順利,
維基(註1)云:
愛染明王其身顏色代表 敬愛、和合,小愛與大愛圓滿...為密教的『愛神邱比特』」。
然而,我們都知道,學佛最重要的目的,
是斷愛煩惱、見煩惱(或說貪嗔癡),這不就牴牾了嗎?
 
出處同樣來自維基,對其的解釋是:
『煩惱即菩提』佛法之勝義諦不言可喻,
 愛染明王法是在染愛情慾的基礎上去修習淨菩提心
 希望眾生能由愛慾中覺悟,而最後開悟成道。」,
我不知道別人怎麼理解何謂「染愛情慾的基礎上去修習淨菩提心」的,
而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就像《學佛三要》(註2):
初學的從不同方便而來,是由於眾生的根性不同。大概的說:
 貪行人從慈悲門入,瞋行人從智慧門入,癡行人從信願門入」,

意思是:"貪愛"跟"慈悲"雖不同,但是是相仿的,
我們可以先把對自己愛、對親人的愛,推廣到陌生人、乃至非人(推己及人、民胞物與),
最終,昇華成慈悲,達到無我。這是一種修行的方便。
所以,我覺得說祂是邱比特...,
這是「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的牽引方便,最後得入佛智。

再者,這跟我們所熟知的「多貪眾生(應修)不淨觀」很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