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4日

隨筆-五乘-痛苦的根源,不是這些不幸的事情,而是對不幸的反抗

最近讀一篇文章(註1),他談到的方法,跟佛教的"修定"有相似之處。

裡面最重要一點是:「痛苦的根源,
 並不是這些不幸的事情,而是我們對於不幸的反抗。」
例子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我不敢說必然如此,但這常見。
就像前美國總統小羅斯福也說過類似的話:
「最須要恐懼的,是恐懼本身(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本文作者對此,所提出的建議是:
1. 不要用什麼積極樂觀的想法去引導它,只要看著它就可以了。
2. 做一個內在的觀察者,
 痛苦就不會被無限放大,人也會有更強的承受力。
 練習對痛苦的感知度,我們對痛苦越敏銳,就越能承受痛苦。

 
作者第一點,
一來,這並非說"積極樂觀的想法"不正確,當然有作用,
無法根治問題,就像把"鹽"的名字改成"糖",本質不會變甜。
而每每遇到痛苦的事情都往好處想,
那有沒有想過,如果再也找不到積極意義,咋辦?

二來,這樣會無視痛苦的存在,逢事會逃避、對苦沒忍耐力
(看到痛苦的事,趕緊找樂觀積極義,不然會焦慮)。

三來,我師父從前講過一個比喻,
「煩惱像是灰塵,積極對付煩惱的心念像是掃帚,
 最後你會發現,最髒的是那把掃帚,
 內心最大的妄想,就是對付煩惱的心念。」
自詡高尚的道德魔人,嘴臉可能比犯罪者更可怕。
 
所應做的,
可以選擇作者第二點那樣,觀察內在,不隨之起舞,
要理智地評估現況,作對內心成長有意義的事。
就好像電影【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註2)的主角,
總是看到三個人影,最終和平相處一輩子。



----------------
註1:得到-心理-武志紅:痛苦源於對不幸的反抗

註2:【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

2016年12月18日

隨筆-其他-苦行、自虐

我小時候,看到廟宇建醮,
有"乩童"打赤膊拿著刀、劍、刺、狼牙棒傷害自己,
弄得鱗傷淌血,在用金紙(紙錢)止血,我大惑不解。
在展現神明附體(神功護體;神打),不懼疼痛嗎?
後續有接受治療,如包紮、塗藥嗎?
若有,不就證明你是血肉之軀;
若沒有,真那麼神,八國聯軍時,義和團有保護住大清嗎?

我還聽過另一種說法,為神明服務,或者被神明"薄懲",可以消業障。
我不曉得,前面說的自虐,是不是含此目的。
但我真的看過有些寺廟,廟方人員會"體罰信徒",說這樣能消災度厄。
這思維跟印度的「尊祐論」相同,
人的福與禍,都是有主宰者(們)所定奪,獎與罰如金錢數目記於帳本上計算。
此事損失,彼事給予補償;該事犯錯,另事與予懲罰。

我曾看過一齣話劇,講有一個人去算命,
算命的說:「你近日有血光之災。」
他問:「那該怎麼辦?」
算命的答:「去捐血吧。」
但他沒去,有天他走在路上不專心,撞上路燈。
路燈燈罩砸在他頭上,頭破血流,他指著血哀嚎說:「這是血。」
又指向燈罩說:「這是光,血-光-之-災。」
這樣的情節,不單是「尊祐論」,還摻入「宿命論」的定報(定業)。

我侵害了A,我救助B能打平,反正神明會幫我調配功過。
這很奇怪,難道殺一個人,就能用"救一個人"抵銷嗎?
這都因為,把它"量化"了,而忽略債主和受恩者是不同對象。
 
 
苦行亦如此,忍著身體的痛苦,以為來生受的苦因而減少,乃至只剩樂報,
都是對「宿命論」或「尊祐論」的想像。
之前(2016.07.31)我提過的禪宗公案:
「牛車不行,鞭車幹嗎,鞭牛才是。」
要修練的是心,虐待身體不可能得到心靈的昇華,
但我相信你可以練得比較不怕痛、不怕餓。
可能會反駁:「有提升阿,可以忍住"貪快樂"的慾望。」
那便要問:
「有本事忍住不虐待自己嗎?且不說抵禦誘惑,
 當你會害怕、會心虛接觸正常飲食、環境等等,
 代表你本身還有煩惱,恐懼自己一碰就會放縱。」

正如我的師父所言:
「真正的苦行,不是忍飢受寒不睡、蹂躪自己。
 而是看清自己、根治心中的貪嗔癡,徹底地擺脫掙扎,才是真正的苦行。」

2016年12月12日

隨筆-其他-安樂死的理由

上週有知名的公眾人物寫公開信跟總統請願,安樂死合法化。
那佛教對於安樂死的看法呢?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會說"不殺生是戒律,肯定不贊成安樂死"。
我無意要提出反駁,也不想去爭辯"安樂死"的對錯,
也不會美化死亡,說什麼死了就解脫了。
我有興趣的是,思考贊成與反對的理由,特別以佛教而立論的。
於下,我提出三種我聽過的說法。


一."不殺生是戒律",不贊成安樂死
這觀點應該等同於"惟允許自然死亡",如此的話,放棄治療算嗎?
有些疾病是因為醫藥(包含麻醉藥),生命得以延續,若不再服藥,算自殺嗎?
還是要等藥吃到身體無法負荷,才不是自殺?
若沒有錢治療,又該怎麼辦?
因此,就算依據"自然死亡"的界定,但應該是見仁見智,
沒統一標準,最終怎麼心安怎麼做。


二."業報未盡不能死",不贊成安樂死
從前我聽一個法師說過他不贊成安樂死,持的原因是:
「今生所受的病苦,是前世的業果。所以今生業報償完,可免來世延續。
 比如說:某個植物人,他本該折磨40年,10年就安樂死完結他性命。
 等於他下輩子仍得還拖欠的30年。」
佛教徒應該很清楚,這說詞是錯的。
因為佛教是"緣起論",
1. 否定任何事都是偶然沒有原因的「無因論」;
2. 否定福與禍都是有一個主宰者(天神)所賜,
得透過祭祀來趨吉避凶的「尊祐論」;
3. 否定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宿命論」。
這帶給人們希望,人只要經由努力(積善修慧)可以創造美好的未來。
所以,縱然從前犯了錯,苦自會減輕,佛教有"重罪輕受"之說;
反之,如果變本加厲,苦難也會加重,總而言之,業報"非決定性",得好自為之。
那麼,上例也就不存在40年之說了。


三.贊成"入滅、完成覺悟"的安樂死
有法師說:「若是覺悟者,隨時可以入滅,這種情況下,可以接受安樂死。」
這裡的覺悟者,我覺得應該指初果以上,最好是四果。
初果、四果是覺悟的階段,可比喻成學位認證。
初果的人,對於三寶有深厚信心,不再起疑惑,也不再犯戒(下三惡道)。
來生有緣接觸佛教,會立即入法。便不用擔憂來世。
四果的聖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作,自知不受後有。」
透徹地了脫生死,(沒有願)不再有來生了。
像是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
在佛陀滅度前三個月,也請求佛陀讓他先入滅。
就是生死自在的例子,也能視成"安樂死"。
如《雜阿含經》卷38、1076經(註2),尊者陀驃摩羅子也如此。

另外,《雜阿含經》(註3)卷47、1265經,尊者跋迦梨也因病苦,舉刀自殺。
《雜阿含經》卷47、1266經裡佛陀所說的道理,都可以作為佐證。
然而,必須強調一點,這是對覺悟者而言。



---------------
註1:兩大上首弟子入滅


註2:
1. 獅子吼站
2. 莊春江居士網站


註3:
1. 獅子吼站
2. 莊春江居士網站


參考資料:
http://www.ysbla.org.tw/artist.php?sLv0HtmNm=1028.htm
http://blog.udn.com/acewang3005/11360294

2016年12月11日

隨筆-其他-借境練心者不應逃避讀經教

有人又跟我倡導"修行是借境練心",
"佛法從生活中求(修行是落實到生活)"。
我便問:「你認為具體怎麼做呢?」
於是跟我講,多多接觸大眾、幫助別人(做義工)之類的。
我就問他:
「做善事能夠斷煩惱?
 (解決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苦)
 那為何佛教會說戒、定、慧。
 特以慧學為重,以區別外道。就是因智慧能斷惑吧。」
接著,又劈哩啪啦跟我解釋很多,
我依然不懂,為何想閃躲修定、修慧,專講做善事呢。
 
 
我之所以會那樣說,是要強調"智慧是佛教的核心",
我從不否認"借境練心",我還能就此比喻作延伸。
聽聞正法,如理思維,好比是讀書。
"借境練心",順境而不貪,逆境而不嗔,則好比考試。
只做題目而不讀書,
靠背的,可以應付那些重複出現的題目,能得分,
但新題目一考,恐怕就無能為力。
最好是能務實,把基本功、經教達到最一定程度的理解。
題型怎麼變都沒關係,
考試才有意義,有鑑別度,而不是背答案。
 
"佛法從生活中求(修行是落實到生活)",
那也要先對佛教有基礎認識才來說。
舉個例子,女生還沒懷孕之前,沒注意到路上有孕婦。
一當懷孕,就開始看見路上的孕婦了,為什麼?
因為自己對特定事物能"識別"了。
佛教修行也如此,調伏情緒,
那也要先懂得佛教所言"留意起心動念,是否貪嗔癡"。
才會在不好念頭,懂得克制、甚至放下。
大德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生活上,覺察是很重要的,讓自己有意識著過日子。
總之,修行仍須於經教中,不斷薰習呀。

2016年11月16日

名相_(大乘)佛的總願和別願

各各佛、菩薩都自己的信願,
例如,觀世音菩有十二大願,藥師佛有十二大願,
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也有人說二十四願)等等。
按佛教專有名詞(名相)上,我們稱它們是,「本願」。
套用到上面舉的例子,觀世音菩薩十二本願、藥師佛十二本願、阿彌陀佛四十八本願。


如果在依據願的"類別"來談,可分成"總願"和"別願"。
一."總願"就是所有的佛、菩薩(特指大乘),皆有共同四個願,稱之為「四弘誓願」。
它們分別為:
1. 眾生無邊誓願度
2. 煩惱無盡誓願斷
3. 法門無量誓願學
4. 佛道無上誓願成

而大小乘是共通的,小乘(聲聞乘)是大乘(菩薩乘),
是故此四弘誓願,可看成四聖諦的延伸。
1. 苦聖諦:眾生無邊誓願度
2. 集聖諦:煩惱無盡誓願斷
3. 滅聖諦:佛道無上誓願成
4. 道聖諦:法門無量誓願學


二."別願",則是除了總願以外的願,
很容易可以發現,它是有關於改善環境、嘉惠眾生(莊嚴國土)的願求。
諸如:加長眾生的壽命、保證眾生的健康不殘疾、確保眾生的衣食無虞等等。


我想,佛弟子的修行,大體而言是在(佈)施、(持)戒、(修)定、(觀)慧四次第上。
別願,則主要是"施、戒、定",己身及他人的完善。
總願,則著力於"慧",己身及他人的共同成就。


-------------------
參考資料:香光莊嚴:阿彌陀佛的本願

2016年11月1日

隨筆-其他-福智團體

不查資料,直接寫我讀書時對福智團體的印象。跟事實一定有出入,呵呵。

他們的精神領袖是日常法師。
法師畢業於成大(當時叫成功工學院),
跟已故校長吳京(曾當過成大校長、教育部長,又回到成大教書)是同學。
據吳京所說,法師在學校就對佛教很有興趣,理平頭(或光頭),綽號叫和尚,
畢業後,還當真出家。

法師在佛學上,精研的領域是戒律學及《菩提道次第廣論》(簡稱《廣論》)。
我不太清楚法師跟戒律的淵源,似乎有南投的南普陀佛學院教過戒律。
多年前,我研讀戒律時,有參考過法師講解《南山律宗在家備覽》,知有此事。
現在應該還能找著。

而法師之始學《廣論》,則跟印順導師有關。
據宏印法師所言,
當初日常法師是在報恩小築(台北大直淨因寺,我去過兩次),向印順導師請得此論。
《廣論》,是藏傳佛教的經論,嚴格講起來,它講述的教理教義,不專屬密宗,
乃佛教的基礎,通一切顯、密教。
該論為宗喀巴大師所著,由法尊法師翻譯成中文、再經印順導師潤色,
而後在台灣發揚光大,應是法師佔的功勞最大。


法師的道場在新竹鳳山寺,弘法多以戒律、《廣論》為主。
他的在家信徒,為了推廣閱讀《廣論》,創設「福智」文教團體。
為了推動素食,成立「里仁」營業事業。有可能這兩個是一體,我不知道而已。

我從福智那得知,他們受五戒前,必須先報五戒先修班,
課程完成及分數合格,才准予受戒。由此,足見法師對戒律之謹慎。
我參與過《廣論》的讀書會,
其模式為每週一回,課前,約一週前,每人會被指定負責一段的「消文」,
等下次上課,念誦並對大家解釋該段。
所謂的「消文」,就是翻譯成白話並找例子,最好是生活實例。
他們辦的其餘活動,我沒參予過,沒辦法說。


我社團有一位同學,俗家名應該叫謝青旻,性情溫和親善,
讀到大二,便隨日常法師出家。自那後,再沒見過他。
十二年前,法師圓寂。不曉得他過得怎樣,是否依然在鳳山寺那?

2016年10月10日

隨筆-律部-狐狸當上萬獸王


我跟我朋友講一個故事,是我從妙境長老講經時聽來的,
因此,我就直接轉貼他弟子的筆記檔:
一位仙人住在山裏,旁邊常伴著一隻狐狸聽他讀書、說法;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忽然有一天,狐狸對仙人說:『我可以做獸中之王了!』
 (這話的意思,就是牠開悟了!)說完後,就離開了仙人到別的地方去。

 遇見一隻有病的狐狸(他不先找健康的),
 威脅牠說:『你若不聽我的話,我就殺你!』
 病狐狸心裡害怕,就聽牠的話,隨著牠走。
 後來,又遇見了幾隻有病的狐狸,都這樣如法泡製;
 病狐狸沒有抵抗能力,受到恐嚇,只好低聲下氣地服從。
 這樣,這個狐狸就有了多少隨從者。
 之後,即使遇見了健康的狐狸,牠也這樣恐嚇;
 健康的狐狸本來很強壯,不必怕牠,但對方人多勢眾,只得畏懼三分。
 這樣,牠就有了一大幫的隨從者,是狐狸中的王了。

 作了狐狸王後,牠又開始降服大象。
 大象體型大,本來不怕狐狸,但狐狸數目太多了,牠也有點恐懼,只好聽從狐狸王。
 此後,狐狸王就騎在大象身上,降伏了更多的大象,再接著降伏其它野獸,
 最後降伏老虎、獅子,終於作了獸中之王。

 和人一樣,成功後就沖昏了腦袋!
 牠作了獸中之王後,忽然間打了個主意:
 『我是獸中之王,不應以同獸的狐狸作伴侶,應該娶人間國王的公主做夫人!』
 所以就率領著眾獸,把一個大城巿包圍起來。

 國王派遣使者去談判,狐狸王對使者說:
 『我要娶國王的女兒!若不照辦,我就要破壞你們的國家。』
 國王聽了心裡很不舒服,召集臣下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
 有大臣說:
 『牠們有老虎、獅子,還有大象等很多的野獸,勢力很可怕,
  王何必愛惜一個女子而大動干戈呢?牠要就給牠嘛!』
 但另外又有人說:
 『從沒聽過將人間國王的女兒,獻給禽獸作伴侶的事情。
  我們不能就這樣投降,應該和牠們鬥一鬥。』

 這位大臣提出一個辦法,就是作戰那一天,
 先讓城裡所有的人以棉花塞住耳朵,再派使臣向狐狸王說:
 『作戰時我們先開戰,然後你再讓獅子吼。』
 狐狸口頭同意了,但心裡想:
 『他們提出先戰後吼的條件,一定是害怕獅子的吼叫聲。
  那麼,我要下令讓獅子先吼叫。』
 到了開戰時,獅子就先吼;這一吼就不得了了,
 狐狸王自己嚇得心臟破碎,當場從大象背上掉下來死了。
 狐狸王一死,所有野獸四處散走,國王即戰勝了這一仗。

我朋友就很懷疑:「這是佛經上的故事嗎?」
我回答他:「是。(廣義來說,經律論都能算是佛經)」
於是跟他講,我日後查證給你看。查到之後便給他資料的網址。


我覺得,他之所以會覺得驚訝,
應該是多數人對於佛經的形象,是正經八百,金科玉律的莊重嚴肅,
不相信有虛構的事物,又怎接受寓言故事呢?
假如是這樣的話,讀讀《百喻經》吧,裏頭就有好多這類型故事。
這種對於「經」的太過於戒慎恐懼、不容質疑,
宛如教條式教育,反倒妨礙了我們思辨的能力。
如果今天說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等大乘經典常有寓言色彩,又作何感想呢?
我倒認為不至於影響要講的道理,卻增添了趣味性、大眾得以接受。


佛教的寓言故事,都有其涵義的。
如同《天方夜譚》的<能言鳥>,《伊索寓言》的<北風與太陽>等,
本來就不需要考據其真實性,人一回頭就會石化?北風太陽真有比賽嗎?
而是該勇於思維故事背後的寓意吧。




---------------
參考資料:
1. 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九
這個故事出於《五分律》(大正二二.一八下),
《法苑珠林》(大正五三.六九一上)裡亦收錄。

2. 佛經中「狐假獅威」的故事

3. 原文:T22n1421_003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第3卷
[0018b28] 
「乃往古昔有一摩納,在山窟中誦剎利書。
 有一野狐住其左右專聽誦書,心有所解,作是念:
 『如我解此書語,足作諸獸中王。』作是念已,便起遊行,
逢一羸瘦野狐,便欲殺之。彼言:『何故殺我?』
答言:『我是獸王,汝不伏我,是以相殺。』
彼言:『願莫殺我,我當隨從。』於是二狐便共遊行。

復逢一狐,又欲殺之,問答如上,亦言:『隨從。』
如是展轉,伏一切狐,便以群狐伏一切象,復以眾象伏一切虎,
復以眾虎伏一切師子,遂便權得作獸中王。
既作王已,復作是念:『我今為獸王,不應以獸為婦。』
便乘白象,帥諸群獸不可稱數,圍迦夷城數百千匝。

王遣使問:『汝諸群獸,何故如是?』
野狐答言:『我是獸王,應取汝女,與我者善!若不與我,當滅汝國!』
還白如此,王集群臣共議,唯除一臣,
皆云:
『應與!所以者何?國之所恃,唯賴象馬;
 我有象馬,彼有師子,象馬聞氣,惶怖伏地,戰必不如,為獸所滅。
 何惜一女,而喪一國?』
時一大臣,聰叡遠略,白王言:
『臣觀古今,未曾聞見,人王之女與下賤獸。臣雖弱昧,要殺此狐,使諸群獸各各散走。』
王即問言:『計將焉出?』
大臣答言:
『王但遣使,剋期戰日,先當從彼求索一願:願令師子先戰後吼。彼謂吾畏,
 必令師子先吼後戰。王至戰日,當勅城內皆令塞耳。』
王用其語,遣使剋期,并求上願。至于戰日,復遣信求,然後出軍。
軍鋒欲交,野狐果令師子先吼,野狐聞之,心破七分,
便於象上墜落于地,於是群獸一時散走。」

2016年9月25日

名相_灌頂

聽傳道法師上課,好幾回(兩三次以上)聽到他解釋什麼叫做灌頂(註1)。
大意是說:
灌頂加持是沒用的!(這裡是指透由灌頂,便能增上戒、定、慧學)
 什麼是灌頂呢?它源自印度,
 太子將要即位,到四海,取東、西、南、北海的水混在一起,
 在陞座儀式,或稱加冕,把混合的水自頭頂上方澆灌,手也要盛著水喝。
 其象徵意義是:
 『你(將來的國王)的腦海裡,要想到國家疆域之內,老百姓和土地的安全。
  換言之,將責任感託付給你。』
 因此,並不是說,這一灌下去,國家就會太平。
 而是,你日夜要關心你的國家,日夜要注意你的百姓。"灌頂王"的意猶在此。
 正如達賴喇嘛所說:『承諾發"菩提心"、行"無害行",便已然是灌頂。


佛光電子大辭典p6853(註2),對於灌頂的解釋,泰半都是在解釋佛教密宗。
與此相似的說法是:
梵語 abhisecana 或 abhiseka。即以水灌於頭頂,受灌者即獲晉陞一定地位之儀式。
原為古代印度帝王即位及立太子之一種儀式,國師以四大海之水灌其頭頂,表示祝福
據舊華嚴經卷二十七「十地品」載,
菩薩於十地中之第九地入第十法雲地時,
諸佛以智水灌其頂,以為受法王職之證明,此稱受職灌頂,或稱授職灌頂
其重點在於「受法王職」,身分認同。


而在《恆河大手印》此書談述"灌頂",則說:
灌頂是古印度的一種風俗習慣。太子即王位的時候,就要給他舉行灌頂儀式。
要用四大海的水,把珠寶、香料、珍奇之物放在海水裏面。
然後騎上大象,順著象牙把水灌到太子頭上。
用這種形式祝福國王安樂、健康、長壽,祝福國家太平、國富民強、人壽年豐。
灌頂是吉祥的象徵。釋迦牟尼佛恒順眾生,順應這種風俗,也給大眾灌頂
於是,灌頂儀規就在佛教裏流傳下來了,密宗就很講究灌頂
這裡細節更多了,除了祝福外,
另講這是佛陀順應眾生風俗所為,以及密宗特別重視灌頂。
其餘我看的資料,不出托於這些。


因此,我個人認為,灌頂有點類似皈依、受戒。
自皈依後,就是佛教徒,要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
自受戒後,就是某某(菩薩)優婆塞、(菩薩)優波夷,持守五戒十善、乃至菩薩戒。
它假藉著印度古時的登基儀軌,作為儀式,告訴自己要認知自己身分,
自今日起"開始"要做出應有的行為,如修學戒定慧學。
而不是自今日起,你"已經"俱足應有的行為。
這是一個起頭,不是終結,
縱然有一天成就了,也不忘初心,永遠在這善性循環之中。


2016年9月16日

基礎_佛經的語言方針

北傳佛教的佛經,絕大多數是文言文,
雖然有人說那是魏晉南北朝、唐朝通俗易懂的字句,
但擱在今日,已經全面使用白話文的華人圈,終究是不太容易讀閱、理解。
誠然,直接讀懂原文是最好的,可是就是有白話文、文言文的隔閡,不得不面對。
普遍流行的佛經,像金剛經、楞嚴經、彌陀經等,有註解、有白話翻譯,
或許對只讀熱門經典的人,問題不大。
然而,想讀其他佛經該怎麼辦?是該一一翻譯成白話嗎?要不,放棄嗎?

諸如此類的問題很多,比如:
「我只看翻譯,沒讀原文,總覺得心虛,但真要看,又看不懂,咋辦?」
「佛經該不該翻譯成白話?如果答案肯定,不擔心辭意失真嗎?」
「如果佛經翻譯成白話,便不會有人再讀原典了,容易失傳。」
「離經一句,皆是魔說,佛經不可以更動一字一句,乃至翻譯成白話。」

我是願意查國語辭典、佛學辭典,把經文想辦法弄懂的人。
可我知道,這些問題困擾著不少學佛者。
因此,我個人認為該把佛經白話,其主要根據有三。


*****
一.佛陀的語言政策
推薦讀香光尼眾佛學院,自範法師<佛陀的語言政策>(註1),
直接自該文摘錄某段:
「巴利文《小品》(Cullavagga) V.33.1敘述了一個故事:
 這時有兩個比丘,姓耶彌盧諦拘羅,是兄弟倆,

 原來生在婆羅門家中,聲音良好,善於談說。
 他們來到世尊那裏,向世尊致過敬,坐到一旁去;
 兩個比丘坐下後,向世尊說:
 『大德!現在的比丘,不同姓,不同名,不同門閥,不同家室,都來出家。
  他們用自己的方言俗語毀壞了佛所說的話。請允許我們用梵文表達佛語。』

 世尊呵責他們說:
 『你們這些傻瓜,怎麼竟敢說:【請允許我們用梵文表達佛語。】
  傻瓜呀!這樣既不能誘導不信佛的人信佛,也不能使信佛的人增強信仰,
  而只能助長不信佛的人,使已經信了的人改變信念。』

 呵責後,又給他們說法,然後告訴比丘說:
 『比丘呀!不許用梵文表達佛語!
  我允許你們 自己的語言(sakaya niruttiya)學習佛所說的話。』」
(原文:巴利律《小品》(五)說:「有婆羅門兄弟二人出家,本習善語(雅語)。
 白世尊曰:今此比丘眾,異名,異姓,異生,異族而來出家,各以俗語污損佛說。
 願聽我等以闡陀(合於韻律的雅言)達佛說。
 佛呵曰:不應以闡陀達佛說,聽隨國俗言音誦習佛說」)

印順導師在《佛學概論》(註2)則是這麼說:
一律雅語化,顯然是釋尊所反對的。
 但隨國俗言音誦經,雅利安族的信眾,也不妨使用他們自己的語言
 總之,釋尊時代的佛教界,使用的語言,並不一律。
 如南方阿槃提國的億耳來見佛,他用阿槃提語誦《義品》,
 釋尊稱讚他「不增不減,不壞經法,音聲清好,章句次第了了可解」(四分律卷三九)。
 阿槃提是摩訶迦旃延的教化區,他用阿槃提語「細聲誦法」,釋尊的時代已如此了。

佛陀的這項語言政策,
另可從自範法師<佛陀的語言政策>列舉的律典文,佐證其真實性。
由此觀來,佛陀當時在印度弘法,便不統一用梵文,
來到中國,何況還經過一層翻譯(印度文字翻譯成中國文字),
如果說白話文不準確,文言文畢竟不是印度本土語言,就敢說隻字不差嗎?(註3)
佛經傳達最重要的是「義理」,
古代習慣用文言,好懂好傳遞,就用它;而現在習慣用白話,何不隨順風俗呢!


二.四依處:依義不依語
從《涅槃經》、《大智度論》(註4)中,我們知道,佛陀曾教佛弟子四依處,
所謂: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其中的「依義不依語」,意思就是語言文字只是工具,目的是要通達義理。
絕對不可死執在文字上,依文解義,以辭害義,反而本末倒置了。


三.四悉檀:三悉檀可破可壞,第一義悉檀不可壞
佛陀應機說法有四大宗旨(註5),分別是:
「世間悉檀」的方便善巧、「為人悉檀」的鼓勵生善、
「對治悉檀」的規勸止惡、「第一義悉壇」的顯了真義。
龍樹菩薩說:「三悉檀可破可壞,第一義悉檀不可壞」。
換言之,前三個能變動、能沒有,唯獨「第一義悉壇」的佛教真義,是不可消失的!
而語言文字應屬「世間悉檀」的一部分。
其實這概念,仍同上述兩點,學佛關鍵在掌握佛教核心思想,語言文字則可變通。


*****
現存的密教教典,有的滿是咒語,全是梵文的音譯字。
有人說:「念原本印度發音或接近發音的經文,比較能感應。」
想想上述三點,我想,內心會有答案的。

假如有讀過四阿含的人,便知道有些語法、用語頗讓人感覺吃力、語焉不詳。
幸虧有南傳教典(譯成中文,已是白話)可以對讀,幫助理解。
至於大部分沒有比對的經文呢?要通達,唯靠大量閱讀佛經
衷心企盼懂教理教義的大德們多多翻譯,讓更多人方便了解佛教、修學佛法。
並且多讀這件事,也要自身努力。


那上面四個問題,又該怎麼回答呢?
1. 「我只看翻譯,沒讀原文,總覺得心虛,但真要看,又看不懂,咋辦?」
→懂義理就已經達成目的了,何須心虛。如若追溯回去,難不成得學梵文?

2. 「佛經該不該翻譯成白話?如果答案肯定,不擔心辭意失真嗎?」
→只看一部經、少部經,誤解經意的可能性非常高。
 得多讀,而這樣,唯有多多將佛經翻譯成白話,較容易多讀。

3. 「如果佛經翻譯成白話,便不會有人再讀原典了,容易失傳。」
→先問失傳的是什麼?
 (1)若指的失傳是佛教,
 梵文原典如今安在哉,佛教仍在中國,你認為是什麼原因呢?
 唯有沒人懂、沒人學,才會失傳。
 (2)若指的失傳是佛經,
 則應知「是人弘道,非道能弘」。
 要翻譯成白話,使更多人能內修外弘,起實質作用,佛法才得以延續。
 道理若無人想研究,乃至誤解失真,徒留文言文字又能如何?
 唯有沒人懂、沒人學,才會失傳。

4.「離經一句,皆是魔說,佛經不可以更動一字一句,乃至翻譯成白話。」
→佛陀的語言政策可不這麼說。
 離開佛教思想,才是魔說(魔=沒有佛法正見的人)。



------------
註1:佛陀的語言政策
參考資料:梵語成為印度佛教 經典語言之探討


註2:印順導師《佛法概論》-教典的語文


註3:維基:佛經翻譯
1923年陳寅恪在德國柏林大學研究院時與妹書曰:
「中國所譯,又頗難解。我偶取《金剛經》對勘一過,其註解自晉唐起至俞曲園止,
 其間數十百家,誤解不知其數。我以為除印度西域外國人外,
 中國人則晉朝唐朝和尚能通梵文,當能得正確之解,其餘多是望文生義,不足道也。」,


註4:
(1)T12n0374_006 大般涅槃經 第6卷
如佛所說,是諸比丘當依四法。何等為四?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如是四法,應當證知非四種人。
(2)T25n1509_009 大智度論 第9卷
如佛欲入涅槃時,語諸比丘:
「從今日應依法不依人,應依義不依語,應依智不依識,應依了義經不依未了義。」
(3)維基百科:四依四不依
(4)佛陀究竟是用什麼語言講法的?
佛教已被傳播到世界各地,被使用各種各樣語言的人學習、信奉。
依照佛陀「用自己的語言學習佛法」「依義不依語」的教導,
發揚佛法講求隨緣教化眾生的精神,
只要是方便大眾學習佛法、方便了解佛法真諦的語言,都是佛教中可以使用的語言。
(5)釋安慧<般若波羅蜜初探 -以《大智度論》為主>


註5:佛法之四大宗趣(悉檀)

2016年7月31日

隨筆-其他-餵蚊子

最近有人轉貼這一個短片給我。
這位法師所說的道理,這與我所學的有出入。
我想分享我所受佛教教育,在我內心形成的見解。


第一:觀想布施
佛教的觀想,分成「假想觀」與「真實觀」,
1. 假想觀,就如「不淨觀」,觀想自己身體是骯髒的,
男生九孔常流
(眼淚2、鼻涕2、耳屎2、唾液1、小便道1、大便道1),
女性則十孔,又例如,白骨觀等等...藉此放下對身體的執著,
有道是:「吾有大患,為吾有身」,
人最愛的莫過於這個身體,憑這些假想觀,進而降伏貪欲。
 
2. 真實觀,則是佛教的核心,
觀察緣起性空,觀察五蘊、六處、六界,以此了解
沒有永恆的、不變的、獨立而不假其他因緣、能主宰的自我。
達到真正的斷除貪欲。
 
我說假想觀,我用的是「降伏貪欲」,
而說真實觀,我用的是「斷除貪欲」,
這是因為假想觀是你虛構出的,不是正在發生的,是假的!
有「以一執破另一執」的感覺,所以只能降伏、不能斷。
真實觀就不同了,不管何時,世間的一切都是緣起性空。
體悟了,內心是真的產生力量,徹底解決貪欲。
 
回到法師的觀想布施,就屬於「假想觀」,
我不敢說沒有作用,至少知道予樂眾生,或能因此減輕貪欲,
但終非究竟知道,
不然,那以後幫助別人、布施都用「想的」就好了。
幹嘛那麼辛苦勞動體力去救助別人。
 
 
第二:「般若道」到「方便道」
我引用印順導師的《般若經講記》(註1)的示宗要:
二道,為菩薩從初發心到成佛的過程中,所分的兩個階段。
 從初發心,修空無我慧,到入見道,證聖位,
 這一階段重在通達性空離相,所以名般若道。
 
 徹悟法性無相後,進入修道,一直到佛果,
 這一階段主要為菩薩的方便度生,所以名方便道。
 依《智論》說:發心到七地是般若道──
 餘宗作八地,八地以上是方便道。
 般若為道體,方便即般若所起的巧用。」
 
二道就是「般若道」與「方便道」,
發心行菩薩道的人,先修「般若道」,後「方便道」,
是故,我相信修學菩薩道的人,
都想學菩薩「捨我救人」的無私,
然而在此之前,請先確認好,已經「正見、正思維」了嗎?
還是一時間的激情表現?
如果慈悲心切而智慧不足,
在菩薩的修學過程中,
要成為「敗壞菩薩」(註3),而退轉的。
 
 
第三:苦行
幫助眾生,有很多方法,不是犧牲自己,虐待自己才叫高大上。
更無知的是,以為折磨自己的身體,方以破除自我的苦行。
大智度論說:
「(釋迦摩尼)於泥連禪河側,六年苦行,
 日食一麻,或食一米等,而自念言:『是處非道!』
 爾時,菩薩捨苦行處,到菩提樹下,坐金剛處....」
佛陀已經很清楚地說了,苦行不是真理(道)。

這也就是禪宗公案裡說的:「牛車不行,鞭車幹嗎,鞭牛才是。」
不能覺悟,虐待身體幹嘛,要改變的,不就是心念嗎?
 

2016年7月8日

名相-大正藏

基本上要查佛經(沒有白話文解釋),都是可從這裡查到原文。
CBETA:http://tripitaka.cbeta.org/T
經常會查到的是:大正新脩大藏經 (T01-55 ; T85)

 
(T01-55; T85)是指第1冊到第55冊,以及第85冊。
為什麼只有這幾冊電子化,理由我不清楚。但我認為已經夠用了。
我個人認為,能讀完前32冊,就已經算很了不起了。
後面我再說明原因。

 
大正藏的「大正」是日本大正天皇的年號。
意謂著這是大正天皇在位(1912年即位)的時候編修的。
可讀Wiki 的條目「大正新脩大藏經」(註1)便可知道。
那麼問題來了,佛教不是從中國傳到日本的,
為什麼要查日本的佛經,而不是查中國的?


讀一下中國佛教史,便可以理解原委。
中國佛教最興盛的時期,莫過於魏晉南北朝到唐朝了。
在唐朝,還有玄奘大師帶回國,大量的印度佛經,
可惜唐朝末年、五代十國的戰亂,許多佛經都亡佚了。
再加上宋朝南遷(南宋),更加劇了這情況。

我無意貶低,到明朝,
徒剩不立文字教的禪宗和念佛往生的淨土宗,最是興盛了。
我們從明朝大師引用的經典可以發現,
就連南山律宗三大部也都不見了,此乃時代的無奈。
(我聽過不同法師講過好幾次,網路查應該就有大筆資料)

幸好,唐朝時,日本有派人來中國學法,帶回來大量佛經。
總算是有了BackUp(備份)。
到了清末,楊仁山居士等人又從日本帶回來,
使得佛教得以復興,誠言幸哉!
中國佛經有殘缺,這即是為什麼要查日本大正藏的理由。

 
接著,說說我為什麼讀前面32冊。
因為這32冊,都是從印度翻譯過來的經、律、論。
33冊開始,就是中國祖師著作。
不敢說前32冊完全沒有雜質魚目混珠。
然而,佛法既從印度傳入,
想了解佛教的原貌,窺探本源之純然,
擺第一位研究,勢所必然,不是嗎?


最後說說什麼是三藏,即經、律、論。非常大概地說:
經就是(思想)言教、律就是(行為)身教,論是討論身教與言教。

名稱上也很好看懂,
經的話,結尾都會也個「經」,金剛經、楞嚴經...
律的話,結尾就「戒本」、「羯磨」、「律」..參考22~24冊。
論的話,結尾都會有個「論」,說「疏」也行。旨在歸納、演繹、解說經和律的內容。

 

-----------------------------------------
註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6%AD%A3%E6%96%B0%E8%84%A9%E5%A4%A7%E8%97%8F%E7%B6%93

隨筆-其他-為什麼學佛十幾年的人,卻說自己初學?

再者,不知道法友沒有沒有發現,
很多人明明接觸佛教好多年,但仍然認為自己的初學者。
撇除謙卑,我的猜測是
 
第一個可能,
依所謂的道德操守、內心煩惱來看,
總是拿佛作為標準,認為自己是凡夫,所以永為初學。
 
然而,大可不必如此,
因為日子久之,覺得太難,便生退卻,再也不接觸了。
不如,循序漸進,一步步向前,修行是點滴的功夫。
佛弟子本來就是廣修一切法門,沒人敢說學完,
但實不須說自己是初學者(而不學難的),
只要明白自己是佛弟子就好,莫忘學佛的初衷就好。
 
 
第二個可能,
佛經浩煙如海,根本讀不完,所以自認為無法掌控。
 
可是,觀察自己的念頭,千頭萬緒,就知道人心有多複雜;
人心有多複雜,社會就有多複雜;
社會有多複雜,要調伏到所有人都安心的方法,就有多麼多,多麼複雜。
佛教是適應時代的「方便說法」,會一直開展下去的,方便之道是永遠學不完的。

 
但是「掌握佛經」可以從自身先開始,先讓自己受益。什麼意思呢?
祖師說:「修行先從解決現前的煩惱開始。」意思是自觀察自己身心開始。
而且要知道「修行的苦」,就是在扭轉錯誤的認識。斷除貪嗔痴,一定會帶勉強。
同時,這也正是核心(斷貪嗔痴)所在,人性的共通點的問題。
 
雖然我讚揚讀完全部經典的人,
但掌控了這些最根本、最關鍵的思想,才是我最關心的。
這方能感覺到進步的踏實,也能觸類旁通佛經。
而佛經該不該讀完,隨分隨力的去做吧(當然希望讀完)。
 
法友,還可以想想兩個問題,
一.開悟(覺悟)的人,是根據讀完佛經作標準嗎?
二.有幾人讀完所有佛經的?
 
 
簡單歸納一下我說的:
面對永為初學的膽怯,假如是因為佛教道德境界太高遠,自己卻煩惱太重的緣故,
我的建議是:別一開始就訂高標準困死自己,請循序漸進。
 
假如是因為佛經知識太廣泛、其思想讓人莫衷一是。
我的建議是:先解決你當下的問題開始,觀察你的身心。
解決了核心問題,沒看完佛經,依然是:「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2016年6月26日

隨筆-五乘-佛弟子能討論政治嗎?

這是我方才看到邱大剛寫的文章(連結如下,註1),
確實壹新聞台的投影片有些不妥,
但我比較關心的是:佛弟子能不能談論政治呢?
 
 
若接觸過慈濟,應該聽過慈濟十戒(註2),
最末一條:「不參與政治活動、示威遊行」,
恰好與邱先生引用的雜阿含411經相合(註3):
「佛告比丘:
『汝等莫作是論!論說王事、……乃至不向涅槃。 』」
白話:
佛陀告訴出家弟子:
「你們不該討論這些,不該討論政治....
 這些事不會導向你覺悟,徹底斷除煩惱,了脫生死。」
 
然而,不是否注意到,這是佛陀對「出家弟子」講的,
是針對那些「已離俗務,專心致志放在修行的弟子」所說。
出家的本分,不單是淨治身心,
還讓宣揚佛教,讓佛法永續住持於人間,
因此,不接觸參與政治理所當然。
那麼,佛陀對在家的佛弟子又是怎麼說呢?
 
在大正藏第1冊No.6 般泥洹經 (2卷)第一卷(註4):
可以見到佛陀教導大臣,七項為政之道:
「1. 其數相聚會,講論政事,修備自守
 2. 君臣常和,所任忠良
 3. 奉法相率,無取無願,不敢有過
 4. 禮化謹敬,男女有別,長幼相事
 5. 孝於父母,遜悌師長,受識教誨
 6. 承天則地,敬畏鬼神,敬順四時
 7. 尊奉道德,國有沙門應真及四方來者,供養衣食臥床疾藥
  (供養出家人)」
從這,我們可以瞭解到,佛陀教導從政的在家弟子,
應該如何安守本分,為所當為
(我跟你說怎麼做,但除非萬不得已,我不參與)。
 
本來,同樣都是利益眾生,
菩薩分在家、出家,僧與俗仍有其分際,
而不應當弄得僧不僧、俗不俗,角色混亂。
若問我:「如此說來,你反對慈濟十條嗎?」
我會答:
「或許她有其他用心吧。
 我會只強調五戒,五戒可適用於所有職業的在家弟子。」
 
 
 
 -------------------------------- 
剛剛跟一位法友討論,他說不太懂這篇意思。於是我再簡單地說明一次。

1. 邱先生引經據典,
 說現在新聞充斥著,政治、犯罪、戰爭..等議題。
 而這些正是佛陀不允許比丘議論的。
 那麼,我便想請大家想一個問題:
 佛弟子能討論(參與)政治嗎?


2. 慈濟十戒的第十條規定,慈濟人不可以參與政治活動。
這包含在家弟子、出家弟子。經典是不是也如此?


3. 邱先生所引的雜阿含經411經,這是佛陀對出家弟子所說。
佛陀要出家弟子,不要花心力討論政治、犯罪、戰爭...。
主要是要他們專心修行,觀察身心,體會真理進而斷除煩惱。


4. 那在家弟子到底能不能討論政治呢?
我特別舉專門從事政治的人(大臣)為例,來看佛陀怎麼對他說。

佛陀面對這名大臣,教導他怎樣盡到職業本分,
得要做好七件事,卻不是叫他停止從事政治。
(這七條,你知道或不知道,都沒關係,我重點要傳達,從政者得盡本分。)

從而我認為,像我們這些沒從事政治的人,
基於關係到多數人的幸福,為利益眾生(關懷弱勢、環境保護...)之故,
當然是可以關心政治的。政治清明,不也正是"莊嚴世界"的理念嗎?


5. 慈濟為何制那條,可能有她自己的用心。
而對在家弟子的規範,
仍舊回歸到基礎點,以「五戒」為準。
何謂五戒:
1.不殺生:不可以殺人
2.不偷盜:不可以搶劫偷盜,因而犯下死刑之罪
3.不邪淫:不可以跟配偶以外的對象,發生性行為
4.不妄語:自己沒有斷煩惱覺悟,不可對外宣稱自己是佛
5.不飲酒:喝酒容易意志渙散,犯下前面四條,因此不喝
 
 
 
 
--------------------------------
註解:
1. 邱大剛<浪費生命的新聞>

2. 慈濟十戒

3. 雜阿含經411經

4.(1)大正藏第1冊No.6 般泥洹經 (2卷)第一卷
 (2)<佛教的戰鬥觀>

2016年6月23日

隨筆-其他-世上好話佛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下)

前一篇解釋了「天下名山僧佔多」,這篇則要講「世上好話佛說盡」。

「世上好話佛說盡」出處應該是《大智度論》卷二(註1):
 佛法非但佛口說者是,一切世間真實善語、微妙好語,皆出佛法中。
 如佛毘尼中說:「何者是佛法?佛法有五種人說:
 一者、佛自口說,二者、佛弟子說,三者、仙人說,四者、諸天說,五者、化人說。」
 復次,如《釋提桓因得道經》,
 佛告憍尸迦:「世間真實善語、微妙好語,皆出我法中。」

白話的大致意思:
佛法,不一定要佛說,一切世間順應真實(緣起性的真理)之善語好話,都是佛法。
比如毗尼上寫,有五種人可以說佛法,佛、佛弟子、仙人、天神跟化身人。
又比如《釋提桓因得道經》裡,佛告訴憍尸迦,
切世間順應真實(真理)的善語好話,都是佛法。


南傳阿含經裡也有例證,增支部8集8經:
 佛陀問:
 「天帝!猶如在村落或城鎮不遠處有大堆穀物,
  如果大群眾從那裡以扁擔、籃子、腰、合掌搬運穀物,
  天帝!凡前往那大群眾後如果這麼問:『你們從哪裡搬運穀物呢?』...」

 天帝答:
 「大德!那大群眾回答了正確的回答:『我們從那大堆穀物搬運穀物。』」
 佛陀說:
 「同樣的,天帝!凡任何善說,
  全都是那位世尊、阿羅漢、遍正覺者之語,我們與其他人從那裡一一取來後而說。」


佛陀用"大堆穀物"比喻成佛法、真理,
而扁擔、籃子、腰或合掌等等方式搬運的穀物,則指一切世間順應真實(真理)的善語好話,
它們都是源於佛法、真理,全是佛法、真理。
簡單說,重點在「順應真實(真理)」,
入佛法相,故名為佛法,或者佛語具三相,具三相是佛法。


或許會有人誤會,佛教在佔便宜,將世上好話都據為己有。
絕非如此!就像《雜阿含》404經(註3)的精神一樣,
只有法饒益、義繞益、梵行繞益才會為佛所願說,
佛不說的"好話",多著是。



------------------------------





隨筆-其他-世上好話佛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上)

我頭次聽到這偈時,實在想不通「天下名山僧佔多」的道理,
查了網路資料,也無法釋疑。
直到讀了那其中稍微接近、卻也帶點奇怪的一筆,才使我日後漸漸想通,
它的大意是這樣:
「僧人在山林建寺,做足水土保持,懂得與自然共處,不破壞環境,
 自然沒有土石流等惡事,百姓嚮往而得名。
 名山古剎,是因為有僧(古剎),才得以號為名山。」
 
這說法背後的邏輯,是不是似曾相識呢?
相信大家都讀過劉禹錫的<陋室銘>,看開始幾句就明白。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然而,後面劉禹錫卻清楚地說道:
「名」源於「德」,這才「唯吾德馨」。
而《大學》的
「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和《中庸》的「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就說得更清晰遠大,
人之善德,不單興旺地理山水,更重要的是,人也可以利益他人、造福一方。
 
 
我之所以稱那該說法"帶點奇怪",是他何必拿「水土保持」做文章呢?
我們也能說:倘若你不去大興土木,本不會有過度開發所導致的土石流呀!
因此,它不太可能是主因。
 
身為佛弟子,應當知道佛子需具足三個要件:
智慧、慈悲、信願,或說:淨治身心、成熟有情(眾生),莊嚴世界。
 
此三者無一能偏廢,佛教要提升(自己及他人)的,
不單物質世界的福,更包含精神世界的慧,而精神世界昇華,又更為徹底。
 
所以,談「天下名山僧佔多」,
何不從智慧、慈悲、信願的(佛教)道德說起呢?
場合亦無須執於山林,而在於人間,完成莊嚴世界。畢竟,佛法是佛對人說的呀。

2016年6月22日

隨筆-其他-佛教徒能贊成安樂死嗎?

「安樂死的議題」值得去思考,但我目前給不出答案,跟為何是這個答案。
 
 
記得有位法師公開說:
「佛教徒是不可以贊成安樂死的。
 例如植物人,這輩子若沒把這個苦受完、業報還盡,
 下輩子還得繼續(植物人),那不如這生將其了結的好。」
試想想,他說的對嗎? 
 
顯然不對。有兩個五、六歲的小孩對話,
男孩對女孩說:「我喜歡你,我要娶妳。」
女孩說:
「你不行娶我,因為只有親戚才能結婚,
 爺爺跟奶奶能結婚,爸爸媽媽能結婚...」
看出問題出在哪了嗎?
出在沒看見"結果來自含有主動的意願",
出在認為一切是「註定」,出在將人生過程看成「宿命」。
但偏偏佛教的核心思想是「緣起(性空)論」,與其相悖。
 
認識佛教的人,都知道佛教是重因(緣)果。
果從因生,果一定要有因、以及遇到緣才能產生,
同樣的,改變了因和緣,果也會隨之改變。
所以,佛教是破斥「宿命論」的。
否則,假如一切都是註定,註不註定成佛,都不需要修行了。
(註定成佛,等就好了,為什麼要修行?
 註定不成佛,努力也沒用,為什麼要修行?)
 
經典說: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很多人只看到「果報還自受」的必然受報之死氣沉沉,
而不注意到「因緣會遇時」的自轉因緣之積極活潑。
 
儒家故事的「孟母三遷」,佛經的「近善知識,聽聞正法」,
不就是在勸:主動改變接近的因緣。
再回頭看看「沒還完的,下輩子繼續受報」的說辭,
以及所有「認命」的言論。或許,會有另一番見解。
 
再者,倘若得受完果報,才能離開人世,
恐怕這世界,永遠沒有阿羅漢、沒有覺悟者。
問題本來就不是出在果報上,而一直是你怎麼觀照因果。
 
至於「贊不贊成安樂死」,
我只知道:得回到緣起論的基礎上,給出理由與答案。

2016年6月21日

原始-佛陀是真理的發現者,不是真理的發明者

經文出處:雜阿含299經[正聞本480經/佛光本337經](因緣相應/雜因誦/修多羅)
 
雜阿含經299經的經文,經常被提到。莊居士給此經的主題是「法界常住」。
我想意思是,真理(緣起性空),是符合普遍性的。
只要肯修定觀察身心,所有人體證到的,都是一致的。
而這個「真理」,佛陀是第一個發現者。
佛,本來就有「始覺」的意涵。
換言之,佛陀是真理的發現者,不是真理的發明者。
 
如同經文(這句常被引用):
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
 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
白話翻譯:
緣起法,不是我創造,也不是其他人創造出來的;
不管佛陀有在人間出世,或者佛陀沒有在人間出世,
緣起法,永恆長存。
 
 
後面的經文則在解釋,
佛就是悟此緣起法而覺悟,而且用此法度化眾生。
而裡面的「此有故彼有」,也是經常被提到的名句。
經文云:
「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
 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顯示,
 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
 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白話翻譯:
佛陀就是覺悟此緣起法而覺悟了,教導所有眾生此緣起法,
所謂緣起法,就是十二緣起,無明、行、識....生、老死。
(還滅門)滅了無明,就沒有行;沒有行,就沒有識..;
同理類推,乃至滅了生、老死。徹底結束生死苦惱。

2016年6月14日

基礎_人間是善處

增壹阿含34品3經的這則「人間是善處」故事(註1),非常重要。
我相信應該很多人聽過讀過吧,
沒聽過看過的人,可以看我寫的簡略版故事內容,
(這篇原寫在佛學版,是對社員講的)
再讀連結的原文就會容易明白(一定要看)。
 
佛陀有一回對弟子們說:
「有一個天上的天人(神)要死了,
 祂問其他天人(神),該怎麼辦?
 其他神對祂說:快點求生人間吧。」
 
佛弟子很困惑,
為什麼天上的神要出生在人間,於是問佛陀原因。
 
佛陀答:
「因為人間有佛法,可以得智慧,貪嗔癡永斷。
 只要是佛出現於世界,一定是在人間成佛,
 不會在天上成佛。」
 
 
從這則故事,作為一個正信的佛弟子,
下輩子還是會希望做人,繼續來人間修學佛法,
而不求往生天堂等享樂之所。

最後提提,已經圓寂法鼓山聖嚴法師與弟子的對話,原文參考註2。
...
我(弟子)又問:「師父下輩子會再來人間嗎?」
師父先是回答:會。
...
我接著又問:「師父下輩子會不會再來法鼓山?」
師父就說:「會啊!不去法鼓山,去哪裡呢?」
 
 
 
-------------------------------

2016年6月7日

隨筆-正聞-信行人與法行人

佛教是強調「智慧」的宗教,入門則會先談「信、戒為基」。
《大智度論》就說:「信為能入,智為能度。」(相信就能入門,智慧就能解決煩惱)。
至少要先相信學佛,在某層面對你有幫助的,
可能是求福報,可能是心靈成長與慰藉,這才進來佛門吧。
且由於相信或者有所體悟,慢慢地學習教理教義,漸漸地離苦得樂。
因此,學佛者,一定是有信有慧,結果都是智慧圓滿。
 
只不過每個人的習性不同,從信跟慧的重視,可分兩類人,
一類人是信多慧少,
他相信佛陀是大智慧者,佛法可以解決煩惱,
倚著這股信仰力,佛陀說的是對的(聖言量),
進而循序漸進地實踐,體察真理。
 
另一類人是慧多信少,就類似「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亞里斯多德:Plato(柏拉圖) is dear to me , but dearer still is truth),
對於佛法,他一一聽聞、觀察簡擇、體證是對的,進而越來越信仰佛所說。
 
用佛門術語來說,
信多慧少叫「信行人」、「隨信行」、「鈍根人」;
慧多信少叫「法行人」、「隨法行」、「利根人」。
但無論是那一種人,終歸走向有信有慧的「智信」,而非「迷信」。
 
 
《雜阿含經》卷三三:
「聖弟子信於佛言說清淨,信法、信僧言說清淨,於五法增上智慧,審諦堪忍,謂信、精進、念、定、慧,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隨法行」;
 
「聖弟子信於佛言說清淨,信法、信僧言說清淨,乃至五法少慧,審諦堪 忍,謂信、精進、念、定、慧,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隨信行」。

 
兩段文字的差別在於,
在五法(信進念定慧),一個是"增上智慧",一個是"少慧"(註1)。
所謂的"少慧",就是以信為主,以慧為助。
但仍是強調,雖然剛開始佛教的核心"智慧"比較少,
然而最後,還是會走向究竟的智慧圓滿。
 
而佛門的種種方便,通常就是為了帶起這些人對佛教的信心而施設。



-----------------------------------------
註1: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Page 310
原始佛教中,雖有此二流,而依「五根」來統一了信與慧;
只是重信與重慧,少慧與增上慧 的不同。
將「信」引入佛法,攝受那些信行人,
而終於要導入智慧的觀察分別忍,才符合佛法的 正義。

近代學者,
發見「於佛證淨,於法證淨,於僧證淨,聖(所愛)戒成就:不墮惡趣,決定向三菩提」,
似乎與觀四諦理而悟入不同,因而誇大的重視起來。
有的解說為:四證淨是為在家人說的。
其實,四不壞淨是適合為一般在家人說的,而不是專為在家人說的。
這二類,不是出家 的與在家的差別,而是正常道與方便道;
為少數利根與多數鈍根;為叡智與少慧的不同。
信,在釋尊涅槃後,將在一般人心中更重要起來。

2016年6月6日

隨筆-正聞-學佛的「質」、「量」、「次第」

大學時曾聽日常法師說法,他說學修學佛法,
可從「質」、「量」、「次第」三個面向來看。
何謂「質」、「量」、「次第」呢?
 
拿吃飯作比喻。人肚子餓,得進食,
那麼就該吃適合人類的食物,如米飯,才會飽,
否則仍是飢餓或害病。吃對食物,便是「質」正確。
 
食物正確也吃了,但仍感飢餓,問題則出在「量」。
吃一碗不飽,就吃兩碗,三碗等,直至飽足。
 
除了,吃,得飯的「質」正確;飽,得飯的「量」正確。
還需要知道怎麼作飯,得先洗米、瀝乾、後加水、煮飯。
 
倘若順序顛倒,先加水、煮飯,後洗米、瀝乾,,
即便「質」、「量」沒錯,只錯「次第」,
吃了是會出差錯的。
 
同樣地,學佛的人得留意「質」、「量」、「次第」是否正確。
 
 
--------------------------
我認為法師所言的佛教的「質」、「量」、「次第」。
「質」便是戒、定、慧三學,
尤其慧,慧能斷惑,是最重要的特質。
 
「量」則是在論持戒、入定、修慧有深淺之不同,
佛弟子的最終目標,是要圓滿戒定慧而成佛。
 
至於「次第」,佛弟子學習次序應該是
皈依三寶→
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維→法隨法行:
五乘法的五戒十善→
三乘法的十二因緣法與四諦→
大乘不共法的六度萬行...詳細可讀《成佛之道》。
 
依據我的經驗,多數學佛者的問題都是出在「次第」上,
一入門,就想學最高超的道理,
一下子就跳到大乘不共法的「般若慧」。
例如,有些人聽到六祖慧能因金剛經而覺悟,
就只讀金剛經,其餘不碰。
他們以漸悟(循序漸進)為恥、追求頓悟、
總是想一理徹萬里通,處處圓融圓滿,
而終是說得高超,遇境煩惱。

總類-佛教資源



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 http://yinshun-edu.org.tw/archived/products.html
福嚴佛學院:http://www.fuyan.org.tw/
高雄正信佛青會:http://www.kyba.org.tw/download.asp
莊春江工作站:http://agama.buddhason.org/

法雲寺:http://fayun.org/

聖嚴法師著作:http://ddc.shengyen.org/mobile/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http://www.cbeta.org/

總類-《聖嚴法師著作》

我今天新增了聖嚴法師的著作到 我的佛學社團裡。
其連結是:聖嚴法師著作

我初初學佛,接觸書籍就是聖嚴法師的《正信的佛教》、《學佛群疑》的。
而依我的多年的經驗,學佛數十載的人,
書中的概念都不見得具足,乃至將佛教看成一般神教,頗令人遺憾。
就舉「皈依三寶」為例吧。「皈依三寶」的人,才算是正式的佛門弟子。
 
佛教是由從佛、法、僧三寶所構成的。
佛,是發現真理(緣起性空)的覺悟者;
法,即是真理,能使人擺脫一切煩惱的教法;
僧,則是清淨大眾,負責宣揚真理的專職人員、團體。
(從前泛指在家、出家團體,現在普遍專指出家僧團)
 
而皈依三寶,則認同、接受、依靠三寶,
本著對佛的信仰(念佛)、依據佛所說的法為準繩(念法)、
依隨傳承佛法的僧人正確的指引(念僧),
來完成對真理的覺悟(成佛)。
 
我們都是佛弟子,並非在作某某法師的弟子,
是皈依三寶(僧寶是指僧團),而不稱皈依某某法師。
目標是向佛學,達成跟佛相同的境地。
 
出家人,離開家眷而專修,不會離了家,又建立另一個家,
去倡導「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家屬欲。


2012年我曾寫過這篇文章:http://ecstasychen.blogspot.com/2012/02/blog-post.html
今天的說法更簡略,但概念不變。

2016年4月8日

隨筆-其他-磨刀不誤砍柴功,重平時

眾所皆知,
佛教主要有三門學問,戒、定、慧三學。
有人說:真正的定力(也有人說堪忍力),
是泰山崩於前而不沮,
聽起來似乎很順理成章的道理,沒疑惑。
但怎麼養成,卻是個很大的問題。
 
 
養成?人不就是多經歷幾次逆境(挫敗),就會成長嗎?
這很難說,生存下來的人,也可能是行險僥倖,
(成功經驗無法在其他人身上重現,稱之僥倖),
或是滑頭、推諉、倚老賣老的人,壓根不解決問題。
 
以學生讀書考試為例,
不是多做考古題,就能更應付考試,
而是「務本」,從頭到尾到把範圍讀過一遍,
徹底了解,作考古題才有意義。
否則,懂得永遠是片片段段,出現新的題型就倒。
 
又好比上台演講,
以為多上幾次台就會講,那根本搞錯方向,
事實則是"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
應該是要自己在台下時多練習,
多揣摩各種情境當做何反應,和多請教專業的人給些建議。
準備越充足,演講才會越氣定神閒。
如此,之後累積的上台經驗,才有意義。
 
因此,「訓練定力」就像扎馬步的基本功一樣,
重視的是平時練習,
那種"十年寒窗無人問",我覺得真的偉大是在這,
而不應該只注意到「泰山崩於前而不沮」的結果上。
 
 
我有個親友很愛說:「修行就是借境練心,
忍辱、定力是在生活上(乃至種種逆境)修起」。
我不以為然,我的想法是,定在靜坐當中養成,
而生活遭遇到的事,則是幫助檢視功夫到不到家,
在日後的定中,再行修正。

2016年4月2日

中華人物_玄奘法師見戒賢論師

玄奘見戒賢的故事,我從不同法師聽過幾次,
最完整的版本,還是得從書上求。
手邊沒有翻譯本,我按看完所理解的,概略翻一下。
 
 
玄奘法師將參見正法藏法師,也就是戒賢法師。
為何那難陀寺的眾僧侶稱他「正法藏」,
而不稱戒賢呢?主要是出自於對他老人家的尊重。
(此時,戒賢論師已經106歲。這種尊稱類似中國,
 對精通經、律、論三藏的法師,稱之三藏法師)
 
玄奘入境隨俗執弟子禮,用膝蓋手肘爬到戒賢論師前,
頂禮問訊,戒賢論師叫弟子鋪好床座,令玄奘與其他僧人入座。
戒賢:「(玄奘)你從哪來?」
玄奘:「我從支那來學瑜伽論。」
 
戒賢聽到後涕泣,對他的法侄(他師兄弟的弟子)覺賢說:
「你可以幫我說說三年前我生病的事嗎?」
 
覺賢聽完也哭了,擦著眼淚說:
「三年前,(戒賢)和尚從前得過風病,
 發作時,手腳會痛得如同刀插火燒一般。這二十幾年來不停偶發。
 三年前,苦痛越來越嚴重,久病厭世,想絕食而死。
 夜晚作夢夢見三個人,一個金色身,一個琉璃身,一個銀白色身,
 皆相貌端莊、衣著輕柔明亮。三人來問和尚:
 『你打算輕生嗎?經典教的"解決苦",是做到"身苦心不苦",
  可沒教你自殺喔。』
 (這我要解釋一下,這就好比,佛陀在世時,
  有出家弟子控制不住淫慾,而將自己的性器官切掉。
  佛陀對他說:淫慾不是性器官的問題,而在於心念)
 
 三人又言:
 『你今天之所以得此病苦,是因為過去世當國王時,糊弄百姓。
  你應當面對前世過錯,誠心懺悔,
  並且安忍病苦而宣揚佛法,病痛方得以蠲除。
  若是你選擇自盡,那痛苦亦將無盡。』
 
 和尚至誠禮拜此三人。金色身人指著琉璃身人說:
 『認識他嗎?他是觀世音菩薩』

 又指著銀色身人說:『他是彌勒菩薩』 
 
 和尚走到彌勒菩薩前頂禮,並說:
 『我(戒賢)常常祈願要往生您的兜率內院,不知你曉得嗎?』

 彌勒菩薩答:
 『廣為宣揚佛法,死後必然得生。』
 
 金色身人接著說:
 『我就是文殊菩薩,我們見你想自殺,
  特來勸你要依照我們所說,宣揚瑜伽論讓更多人聽聞,
  別擔心你的病不好,病會漸漸地好轉康復的。
  
  現在支那國有位僧人自東而來,要跟你學法(瑜伽論),
  你就等他來(別死),教授他吧。』
 
 和尚聽後,禮拜三人,並說:『我會遵照去做』
 語畢,三人消失。那之後,和尚的病也跟著不見。」
   
 
所有人聽完後,無不大大讚歎這稀有之事。
玄奘知道三位菩薩早就為他安排好老師,
悲喜交集,不能自己,而禮謝戒賢論師,說:
 「果真如此,我玄奘定當盡力學習,願受您的慈悲教誨。」
 
戒賢:「你走了幾年才到這?」
玄奘:「三年。」
這和戒賢的夢發生的時間點一致,這種種發生的一切,
無不令玄奘歡喜,也因此戒賢、玄奘結下了師生之緣。
 
 
-------------------------------------------------------------------------------------------------------------------------- 
--------------------------------------------------------------------------------------------------------------------------


參考資料:玄奘大師和戒賢論師

中華人物_玄奘大師學梵文

晚上陪我媽看佛光衛視,電視講課法師說(我摘大意):
「唐朝玄奘法師初到那難陀寺,
 戒賢論師對他說,你要先學梵文,你才有辦法聽懂我講經論...
 因此,為他準備房間,讓他專心學習,
 玄奘大師廢寢忘食學梵巴(梵文、巴利文)...」
 
我媽問我什麼是梵巴?
我說:「梵文、巴利文」
我又說:
「但法師講的跟我所學的不一樣,而且不太合理。
 我所學的是,玄奘是在前往印度途中學梵文。
 試想,他從中國到那難陀寺,路途遙遠(三年),
 都已經要留學,怎麼可能不在路上學梵文呢?」
 
後來,我在網路上查,資料跟我所學一致,
在"未到那爛陀寺",玄奘早就會梵文了。
 
 
道宣《續高僧傳》卷四(註1)寫:
頓跡京皋。廣就諸蕃遍學書語。行坐尋授數日便通。側席面西思聞機候。
 會貞觀三年時遭霜儉。下敕道俗逐豐四出。

這段就描述,在玄奘大師出關前,
就已經找外國人學會(寫、說)外語,等待機會出國。
而且可以推斷,這裡的外語,即西域及印度佛教通用的語言:梵文(註2)。
這也才能在西域跟其他僧人討論、辯論佛義。
 
其次,關於玄奘出關時間,《續高僧傳》卷四記載有誤。
根據《舊唐書》卷二(註3),
發生霜害的時間點是在貞觀元年,因此,玄奘不可能在貞觀三年出發,應當在元年,或二年。
當時時空背景,隋末唐初,中原初定,原本不許出關,
但因關內霜害造成食物不夠,就放老百姓和僧人,出關(四處)覓食(豐食)。
玄奘這才利用這機會出去。
 
 
再讀《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註4),
玄奘見戒賢論師的時候,並沒說有口譯人員在場,
也沒有要求玄奘大師要學梵文的文字。
所以,我不明白為何那位法師會這樣說。
 
 
 

  將法師參正法藏。即戒賢法師也。眾共尊重不斥其名號為正法藏...

2016年3月25日

隨筆-其他-「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今早,在臉書看到一則佛教文章,
倡導「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的概念。
對於這點,
我起初還蠻相信的,但後來讀了某本書,我就動搖了。
它寫:
「假如遇到書上看不懂的文句,
 人很正常會重讀幾遍,而且放慢速度,一字一字讀。
 但是,你會發現,不會的仍是不會,
 那是知識背景不足的緣故,
 基礎不夠、沒見過的東西,讀多慢都沒用。」
 
如果最終讀不懂,白費力氣也就算了,
我認為最可怕的,
莫過於〝自己以為懂了,事實上根本不懂〞。
 
 
撇除信仰(信念),
道理的理解,不可能無中生有(沒有因,怎可能有果),
必經過學習與體會。遇到讀不通,或許可以轉個方向,
改去讀更多相關、類似的事物,莫要鑽牛角尖,憑空臆度。
 
尤其是讀佛經,不可否認,存在著時代語言的隔閡,
必定要多多參考現代人的著作,確定「真懂」。
 
 
若「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要成立,
我相信一定是某個程度上有過去的學識、經驗的積累,才會有機會。

2016年2月17日

隨筆-其他-流行的圖說

我經常看到這一類的"佛教"分享,
一張圖搭配上偈語或格言之類,就類似下圖。

我就會想到另兩張圖:胡適說;愛因斯坦說。
 

我想說的是,
法友,不要因為圖片是佛教,便認為其想法是佛教,
有些只不過是世俗的見解罷了,無關宏旨。

就如同我上述的這張圖,
強調的是"心善",我便認為,還不如寫:
「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會貼近佛法多些。

請參考連結中,須菩提見佛的故事: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

2016年1月5日

名相-賢劫

我認為這個名相,不用記,遇到查佛學辭典就好。

劫(劫波),是佛教時間單位。是一個極長時間。
而到底有多長,眾說紛紜,都只是推測,
按慧律法師14講表(註1)的解釋,時間約10的47次方年。
這僅供參考,沒辦法保證精確。


劫=成+住+壞+空
一劫可分成四等分,成、住、壞、空,
白話是形成、持續(已然成形)、敗壞、消失四階段。
有的人習慣稱劫為大劫,成、住、壞、空為中劫。
大劫=成劫+住劫+壞劫+空劫,這不過是不同說法而已。


住劫=賢劫亦能一劫=一賢劫
這四個階段,只有「住」可以住人,
佛出世在人間,因此佛只會在「住」出現。
經典說:住劫會有千尊佛(賢聖之人)在人間成道,所以稱賢劫。
而目前這個賢劫,釋迦摩尼是第四位,第五位則是彌勒佛,
出處在《悲華經》卷三(No. 380 大悲經 (卷3) T12, p0958a)。

同時,我們亦能說:一劫中有千佛出世,
因為成、壞、空階段,是不能住人的。

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參考《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註2)



---------------
註1:Page 83 下載連結
註2:第九冊,Page 5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