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日

隨筆-其他-修行為上

生活事務,無論多繁瑣,多沉重。
都要鼓勵自己,找時間靜坐思維,修行為上。


尤其是,環境現實越來越詭譎多變,
更一定要展現出生命的韌性,堅毅不拔地追求生命的理想。
人間,就是選佛場,有苦有難,才能砥礪出一個人的心智。

2010年6月27日

隨筆-唯識-唯心的陷阱

前些日子,某人寄給我的信,提到一比喻:
人之成就優劣,不能完全罪譴於他伺受的環境,而要看他如何看待之。
如同戴上墨鏡,掃看一切盡黑;紅鏡,眼前全景皆赤。
因此,所有的一切憂悲苦惱的不順境,都是內心貪嗔怒懥所投射的。


昔日,我也曾這樣對他及其他人,說同套譬喻。
今天,我被回饋了一致的想法,就像照鏡子一樣,發動了我的自正。

其實,話,是不能說得太斬釘截鐵的。太過於必然,便會招感謬解的。
在西元二世紀的佛教修行者,也有似此的言論: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但佛法的核心思想,偏偏不是唯心的。
如理的思維,是有些類似德國哲學家康德的想法,
「事物的本身」跟「我眼見的事物」是不一樣的。
加以衍伸的話,這世界的一切,並非但憑我心創造出來的。

前面提的墨鏡/紅鏡的例子,推向絕對,便會造就"自尊大"的假象。
以為我所逢的世間,能全仗我一人之念,始奠乾坤。
如此,將漸漸與"有我"的想法合汙,也就與佛法相反。

而最建議的想法,如作是念:
 一人之意志,只能算是主要力道,而非全部力量。

2010年6月26日

文藝_蘇東坡<瑜伽焰口施食集要召請文>+

姑且不論此文圖謀為何,亦不要問他宗教的意向,
光看蘇軾渾雄而富麗的字彙,就足夠人嘖嘖稱讚了!
立在此大方之家面前,只能說:自愧學膚,該學的,仍一大截呢~。
我好喜歡吟覽這文采辭華喔。哈哈。


一心召請。累朝帝主,歷代侯王。九重殿闕高居,萬里山河獨據。
西來戰艦,千年王氣俄收。北去鑾輿,五國冤聲未斷。
嗚呼!杜鵑叫落桃花月,血染枝頭恨正長。如是前王后伯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築壇拜將,建節封侯。力移金鼎千鈞,身作長城萬里。
霜寒豹帳,徒勤汗馬之勞。風息狼煙,空負攀龍之望。
嗚呼!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閒花滿地愁。如是英雄將帥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五陵才俊,百郡賢良。三年清節為官,一片丹心報主。
南州北縣,久離桑梓之鄉。海角天涯,遠喪蓬萊之島。
嗚呼!官況蕭蕭隨逝水,離魂杳杳隔陽關。如是文臣宰輔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黌門才子,白屋書生。探花足步文林,射策身游棘院。
螢燈飛散,三年徒用工夫。鐵硯磨穿,十載謾施辛苦。
嗚呼!七尺紅羅書姓字,一抔黃土蓋文章。如是文人才子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出塵上士,飛錫高僧。精修五戒淨人,梵行比丘尼眾。
黃花翠竹,空談秘密真詮。白牯黧奴,徒演苦空妙偈。
嗚呼!經窗冷浸三更月,禪室虛明半夜燈。如是緇衣釋子之流,一類覺靈等眾。

一心召請。黃冠野客,羽服仙流。桃源洞裡修真,閬苑洲前養性。
三花九煉,天曹未許標名。四大無常,地府難容轉限。
嗚呼!琳觀霜寒丹灶冷,醮壇風慘杏花稀。如是玄門道士之流,一類遐靈等眾。

一心召請。江湖羈旅,南北經商。圖財萬里遊行,積貨千金貿易。
風霜不測,身膏魚腹之中。途路難防,命喪羊腸之險。
嗚呼!滯魄北隨雲黯黯,客魂東逐水悠悠。如是他鄉客旅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戎衣戰士,臨陣健兒。紅旗影裡爭雄,白刃叢中敵命。
鼓金初振,霎時腹破腸穿。勝敗才分,遍地肢傷首碎。
嗚呼!漠漠黃沙聞鬼哭,茫茫白骨少人收。如是陣亡兵卒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宮幃美女,閨閣佳人。胭脂畫面爭妍,龍麝熏衣競俏。
雲收雨散,魂消金谷之園。月缺花殘,腸斷馬嵬之驛。
嗚呼!昔日風流都不見,綠楊芳草髑髏寒。如是裙釵婦女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懷耽十月,坐草三朝。初欣鸞鳳和鳴,次望熊羆葉夢。
奉恭欲唱,吉凶只在片時。璋瓦未分,母子皆歸長夜。
嗚呼!花正開時遭急雨,月當明處覆烏雲。如是血湖產難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蠻夷戎狄,瘖啞盲聾。勤勞失命庸奴,妒忌傷身婢妾。
輕欺三寶,罪愆積若河沙。忤逆雙親,兇惡浮於宇宙。
嗚呼!長夜漫漫何日曉,幽關隱隱不知春。如是冥頑悖逆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饑寒丐者,刑戮囚人。遇水火以亡身,逢虎狼而失命。
懸樑服毒,千年怨氣沉沉。雷擊崖崩,一點驚魂漾漾。
嗚呼!暮雨青煙寒鵲噪。秋風黃葉亂鴉飛。如是傷亡橫死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法界五道,十類孤魂。面然所統薜荔多眾,塵沙種類。
依草附木。魑魅魍魎。滯魄孤魂。自他先亡。家親眷屬等眾。
惟願承三寶力,仗秘密言。此夜今時,來臨法會。受此無遮甘露法食。
……
近代先朝,帝主尊榮位。勳戚侯王,玉葉金枝貴。宰執中宮,綵女嬪妃類。夢斷華胥,來受甘露味。

國士朝臣,經緯匡時世。牧化黎民,未遂忠良志。失寵懷憂,謫降邊邦地。戀國遊魂,來受甘露味。

武將戎臣,統領三軍隊。結陣交鋒,鑼鼓喧天地。北戰南征,失陷沙場內。為國亡身,來受甘露味。

學古窮經,錦繡文章士。映雪偷光,苦志寒窗內。命運蹉跎,金榜無名字。鬱鬱幽魂,來受甘露味。

割愛辭親,早入空門內。訪道尋師,只為超生死。暑往寒來,不覺無常至。返照回光,早證菩提位。

羽服黃冠,早發修真志。煉藥燒丹,養性還元氣。苦行勞神,指望登仙位。莫戀遺形,來受甘露味。

孝子賢孫,義勇忠良士。列女貞妻,視死如歸去。仗節亡軀,千古留英氣。耿耿靈魂,來受甘露味。

女道尼流,身住黃金地。鸞鳳緣空,不染人間事。未了無為,流浪虛生死。清淨幽魂,來受甘露味。

地理天文,醫藥陰陽類。卜卦占龜,風鑒並星士。報吉談凶,難免無常對。捨偽歸真,來受甘露味。

坐賈行商,種種經營輩。藝術多能,貿易求財利。背井離鄉,死在他方地。旅夢悠悠,來受甘露味。

犯法遭刑,牢獄長幽系。負命謀財,債主冤家類。腫毒瘟癀,凍死饑亡輩。速離黃泉,來受甘露味。

2010年6月11日

隨筆-大乘-作菩薩,求菩薩

這兩天,有一個念頭常常竄起。好似幾年前,在書讀到的一段話吧。
它說:大乘佛教的信徒,由開始的「作菩薩」,緩緩轉變成「求菩薩」。

這該詠贊佛教的這些大菩薩呢?還是該反省自個的初發心呢? 
同時,我覺得:
一件事的成就,寧可是自個奮勤所至,才值得稱許;
而不願靠是菩薩的慈護悲祐,去歸因於懇天之誠心。
(相反的,若失敗了,也該說是努力不夠,莫說是虔敬不足) 

畢竟,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學會"「作」,不是學會「求」,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