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8日

文藝_沉默能助人?※

這是最近聽到的故事,不明來處。

有一乞丐當要不到飯時,就會羨慕廟裡的佛,
喃喃自語:「要是我能坐著就有人供養,該有多美。」
某天,佛現身在他面前,對他說:
「今天我滿你的願,讓你坐那。不過,條件是:你必須沉默。」,乞丐應承。


第一位來拜"佛"是貴婦,離開時落下皮包,包內財物不少。
第二位來求"佛"的男子,他父親亟需開刀,但缺錢,祈佛賜靈感,指引方向。
求完後發現皮包,金額足夠醫費,欣悅感激之餘,趕奔醫院。
第三位出現的是漁民,出海捕魚前,他來此懇請佛庇佑此趟一帆風順、滿載而歸。
正當說時,貴婦回廟尋找失物,懷疑漁民暗藏,雙方因此吵架。

座上的"佛",即乞丐,眼見不平,便忘了對佛的承諾,開口敘述整件事的始末。
最終,皮包物歸原主,錢財諸數追回,但其實,這筆錢沒了,對貴婦損失不大;
男子的父親則因手術不及,所以病故。而漁民,他搭乘漁船遭災,包含他,船員悉皆罹難。

若是乞丐信守諾言,不發一語,結果將是:
貴婦失去錢財,可是不影響她生計;男子父親能夠得救;
漁民即使被送交警局,但沒證據,終將沒罪,而且由於作筆錄誤了船期,幸免厄運。


*****
姑且撇開「命運是定數」,「預知未來(上帝視角)的真實性」,
這種「你認為最好處理方法,跟別人不同」的事情,當如何處置較宜?

有人說:不就依「事實掌握度」而定,掌握愈好,處置愈佳。
大家列出比對,掌握度低的人就聽掌握度高的人。
那會不會有全然清楚實情而採取行動,卻結局糟糕?有,乞丐可以算一例吧!
他怎樣都預料不到將來會是:
丟錢的貴婦不會尋死覓活、男子借不到錢、發生船難,
而不說話竟然讓漁民因禍得福、男子父親因過(男子犯罪)得壽。
即便如此,處置通則照樣是「按事實掌握度」。


或許上述故事還有一層意思在勸「全然聽智者,莫自作聰明」,但我覺得不能拿此總結,
應該觀察智者之所以為智者,在於知前因後果,和對應作出的言行,
而這依舊彰顯「掌握事實」的重要性。該學習的在此,非一昧信仰。
同時,這故事也不可作為「佛菩薩沉默,就能幫助眾生」的例證,此屬湊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