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很早接觸佛教時,就聽法師講:
佛云:「我所說法,如爪上塵,所未說法,如大地土。」
我忘了是由於法師的解說,或是我當時的感受。
我一直將這段話理解成:
「佛陀說:『佛法浩瀚有如大地土,
但我有限的生命,能說的法,僅能像指甲裡的塵垢。』」
我google(搜尋)網路,讀了二十幾筆資料,
只有一筆(註1)與我的理解相同,剩下的多數有引用《妙雲集》對此段的講解。
可是,我覺得這經文常聽到,非印順導師弟子的道場,應該也會談到吧?
或許是我常查妙雲集,google個人化搜尋演算法所致。
這段話的原始出處,
佛云:「我所說法,如爪上塵,所未說法,如大地土。」
我忘了是由於法師的解說,或是我當時的感受。
我一直將這段話理解成:
「佛陀說:『佛法浩瀚有如大地土,
但我有限的生命,能說的法,僅能像指甲裡的塵垢。』」
我google(搜尋)網路,讀了二十幾筆資料,
只有一筆(註1)與我的理解相同,剩下的多數有引用《妙雲集》對此段的講解。
可是,我覺得這經文常聽到,非印順導師弟子的道場,應該也會談到吧?
或許是我常查妙雲集,google個人化搜尋演算法所致。
這段話的原始出處,
《妙雲集》說出自《升攝波經》,但這本經找不到,不知是失傳或誤傳呢?
換言之,佛陀花較少時間說"有益身心家國的善法",
是因為佛陀說法的重心,要放在"究盡法相的德行",
---------------------------------
註1:芭樂農場
漢傳佛教普遍的解釋是,佛陀說法49年,但所說的其實只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一點,
這是強調佛法的浩瀚不可思議;南傳經典的解釋很不一樣,
他們認為佛陀是在告訴弟子,世間的真理與知識永無窮究的一日,
但是要解脫成就,只需要學到佛陀所教授的這麼一點真理就夠了。
註2: 升攝波經:我所說法,如爪上塵,所未說法,如大地土」
有人說(註2):
「升攝波是樹木,因此,原文不是"土",而是"葉子"。
而這段原出於《雜阿含》404經(註3)。」
經比對文字,均是指同件事(佛講經數量),此說法應是確實無誤。
經比對文字,均是指同件事(佛講經數量),此說法應是確實無誤。
然而,讀上下文,意思跟我前面所述的「佛法浩瀚....」出入甚大,我當初錯解經意了。
若將《雜阿含》404經的"土"換成"葉子",概要地翻成白話:
若將《雜阿含》404經的"土"換成"葉子",概要地翻成白話:
佛陀:「我手上的葉子多?還是地上的葉子多?」
弟子:「世尊,自然是地上的葉子多。」
佛陀:「是阿。
我自覺悟後,見的法、說的法,正如這葉子的數量(這麼少),
我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這些法才是可得真實利益、能成就正法之修學、有助於清淨梵行。
而我沒有說的法,雖如地上的葉子(那麼多),
但那些全是不可得真實利益、不能成就正法之修學、無助於清淨梵行...」
因此,印順導師《佛法概論》(註4)的緒言,有云:
釋尊說:「我所說法,如爪上塵, 所未說法,如大地土」(升攝波經)。
這可見有益身心家國的善法,釋尊也多有不曾說到的。
釋尊所覺證而傳布的法,雖關涉極廣,但主要是究盡法相的德行的宗教。
我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這些法才是可得真實利益、能成就正法之修學、有助於清淨梵行。
而我沒有說的法,雖如地上的葉子(那麼多),
但那些全是不可得真實利益、不能成就正法之修學、無助於清淨梵行...」
因此,印順導師《佛法概論》(註4)的緒言,有云:
釋尊說:「我所說法,如爪上塵, 所未說法,如大地土」(升攝波經)。
這可見有益身心家國的善法,釋尊也多有不曾說到的。
釋尊所覺證而傳布的法,雖關涉極廣,但主要是究盡法相的德行的宗教。
是因為佛陀說法的重心,要放在"究盡法相的德行",
也就是了脫生死的法,如四諦法、十二因緣法、六波羅蜜。
我從前聽一位居士說:
我從前聽一位居士說:
「為什麼佛經裡面很少提到人倫道德,
可能佛教也有提,但由於中國已有儒家思想就夠了,譯經師覺得沒必要翻譯。」
我想這位居士可能誤會了。
---------------------------------
註1:芭樂農場
漢傳佛教普遍的解釋是,佛陀說法49年,但所說的其實只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一點,
這是強調佛法的浩瀚不可思議;南傳經典的解釋很不一樣,
他們認為佛陀是在告訴弟子,世間的真理與知識永無窮究的一日,
但是要解脫成就,只需要學到佛陀所教授的這麼一點真理就夠了。
註2: 升攝波經:我所說法,如爪上塵,所未說法,如大地土」
註3:
§可以參考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