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
「從這個小例子裡,你就可以看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一種經典對攻模式。
大乘一般不說小乘是錯的,而是說小乘給出來的都是些臨時性的、階段性的答案,
只是“小乘”,要找佛陀蓋棺定論的真理必須到我們大乘陣營裡來。
小乘當然不接受這頂“小乘”帽子,
他們一般會拿古老的學理和規章制度來檢驗大乘的說法,
然後得出一個結論說:
你們大乘搞的那套東西嚴重背離了佛陀的教導,根本就不是佛教。」
依他對"大小乘經典對攻"的敘述,應該是指「小乘不究竟,大乘非佛說」這件事。
復次,內文:
「到底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呢?
都不是,真正讓終生吃素成為標準的,是一位非常信佛的皇帝——梁武帝。
他用皇權強制僧人吃素,於是吃素就成為中國佛教徒保留至今的特殊傳統。」
是的,自梁武帝寫的那一篇<斷酒肉文>(註2)詔告天下之後,
[0197b27] 復次,何處說三十七品但是聲聞、辟支佛法,非菩薩道?
[0197c29] 復次,聲聞、辟支佛法中,不說世間即是涅槃。何以故?智慧不深入諸法故。
「從這個小例子裡,你就可以看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一種經典對攻模式。
大乘一般不說小乘是錯的,而是說小乘給出來的都是些臨時性的、階段性的答案,
只是“小乘”,要找佛陀蓋棺定論的真理必須到我們大乘陣營裡來。
小乘當然不接受這頂“小乘”帽子,
他們一般會拿古老的學理和規章制度來檢驗大乘的說法,
然後得出一個結論說:
你們大乘搞的那套東西嚴重背離了佛陀的教導,根本就不是佛教。」
依他對"大小乘經典對攻"的敘述,應該是指「小乘不究竟,大乘非佛說」這件事。
我覺得,大小乘的差異有法義上的,沒錯,但是最大的是在悲心。
或說發心不同,小乘學者發出離心,大乘學者發菩提心。
而且,他說的小乘法是「臨時性、階段性」的答案,
什麼是臨時性、階段性,可以再多些闡述。
我想以《大智度論》卷19的文字談這件事,如下:
有人問論主:
「三十七品是聲聞法、緣覺法(小乘法、中乘法),
六波羅蜜是菩薩法(大乘法),為什麼修學菩薩道的人還要學習聲聞法?」
論主:
「因為(大)菩薩應該廣學一切善法,一切道理。
就像如佛陀告訴須菩提:
『(大)菩薩修學"般若波羅蜜",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
從初地、二地.. 九地,乃至佛地(證悟的階位)。』
九地之前的心態是學習而不取證(不再往下修),
而佛地是又學習又取證(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其次,哪一部經典說過三十七品只是聲聞法、緣覺法,而不是菩薩道?
在《般若波羅蜜.摩訶衍品》中,佛陀說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都是大乘法;
三藏中,也不說三十七品只是小乘法。
求(佛)菩薩法的人,得(佛)菩薩法。
隨著(1)各自本願、(2)根器利鈍、(3)有無發大悲心,獲得自己想要的。
譬如龍王降雨,所有地方都得到相同雨量。
大樹、大草者,根器大(利根),得到的雨水相對多;
小樹、小草者,根器小(鈍根),得到的雨水相對少。」
又問論主:
「三十七品,雖然沒有經典說它只是聲聞法、緣覺法,而不是菩薩法,
但是可用義理推論得知:
菩薩久住於人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往來六道輪迴,
不像聲聞、緣覺們要趕緊入涅槃。
三十七品只說涅槃的道理,沒說六波羅蜜,也沒說要發大悲心,
所以,三十七道品不是菩薩法吧!」
其次,假如就像你說的:『菩薩久住於人間生生死死』,應該受到種種身心苦惱。
那麼,如果沒有見實相的(三十七道品)智慧,怎麼忍受這種種身心苦惱。
所以,(大)菩薩修學三十七道品的見實相之智慧時,
因為有般若波羅蜜力,而能夠轉世間是涅槃。
(世間即是涅槃。當下即是,不用離開世間,進入涅槃。)
菩薩了知:
三界世間皆是因緣和合而成,和合而成=無自性,無自性=空,
空=了不可得,了不可得=涅槃。
也因此,《摩訶波羅蜜多經》說:
『菩薩住於深般若波羅蜜中,但不執住於般若波羅蜜相,來修學四念處。』」
其次,聲聞、緣覺法中,為什麼不說『世間即是涅槃』?(要是懂,就不用入涅槃了)
因為智慧不夠深,不足以了解諸法實相。
菩薩法中,說『世間即是涅槃』是因為智慧夠深而能了解諸法實相。
如同佛告訴須菩提: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
空即是涅槃,涅槃即是空。』
《中論》也說:
『涅槃不異於世間,世間不異於涅槃。
涅槃際世間際,是一際,無有異故。』」
大菩薩見到諸法實相,大智不需厭離於生死世間,大悲不樂著於涅槃寂靜。
是故,三十七道品也是菩薩法。」
從這一段論文中,小乘人、大乘人同樣都學三十七道品,
為什麼有的成就小乘,有的成就大乘,因為發願、根器、大悲心不同,
比如龍王降大雨,大樹得的水多,小樹得的水少,乃自身的因素。
而且,他說的小乘法是「臨時性、階段性」的答案,
什麼是臨時性、階段性,可以再多些闡述。
我想以《大智度論》卷19的文字談這件事,如下:
有人問論主:
「三十七品是聲聞法、緣覺法(小乘法、中乘法),
六波羅蜜是菩薩法(大乘法),為什麼修學菩薩道的人還要學習聲聞法?」
論主:
「因為(大)菩薩應該廣學一切善法,一切道理。
就像如佛陀告訴須菩提:
『(大)菩薩修學"般若波羅蜜",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
從初地、二地.. 九地,乃至佛地(證悟的階位)。』
九地之前的心態是學習而不取證(不再往下修),
而佛地是又學習又取證(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其次,哪一部經典說過三十七品只是聲聞法、緣覺法,而不是菩薩道?
在《般若波羅蜜.摩訶衍品》中,佛陀說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都是大乘法;
三藏中,也不說三十七品只是小乘法。
佛陀以慈悲故,說三十七道品,能入涅槃寂靜的道理,
隨著眾生各自的信願、隨著眾生各自的因緣,得聞到各自想要的道理。
求聲聞法的人,得聲聞法;求緣覺法的人,得緣覺法;求(佛)菩薩法的人,得(佛)菩薩法。
隨著(1)各自本願、(2)根器利鈍、(3)有無發大悲心,獲得自己想要的。
譬如龍王降雨,所有地方都得到相同雨量。
大樹、大草者,根器大(利根),得到的雨水相對多;
小樹、小草者,根器小(鈍根),得到的雨水相對少。」
又問論主:
「三十七品,雖然沒有經典說它只是聲聞法、緣覺法,而不是菩薩法,
但是可用義理推論得知:
菩薩久住於人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往來六道輪迴,
不像聲聞、緣覺們要趕緊入涅槃。
三十七品只說涅槃的道理,沒說六波羅蜜,也沒說要發大悲心,
所以,三十七道品不是菩薩法吧!」
論主答:
「菩薩雖然(發願)久住於人間生生死死,也應該學聲聞、緣覺入涅槃的法。
菩薩應該知道什麼是真理,什麼不是真理,什麼是世間,什麼是涅槃。
知道後,立下悲願:『不忍眾生苦,我當不住於無為處(涅槃)。』;
獲得三十七到品的實智,行布施、忍辱、精進、持戒、禪定、般若波羅蜜,而成就佛道。
菩薩學三十七道品,雖然知道它並不具布施、持戒等六波羅蜜,
是可證涅槃之法,但菩薩(有方便)不證涅槃。
如同佛說:
「好像是向天空垂直往上射箭,
第一箭射出,後來射的一箭一箭,把將墜落的第一箭往上頂,不讓它落到地上。
菩薩也是如此,用般若波羅蜜箭,射向、進入三解脫門之空中,
以方便法箭一箭箭將般若箭往上頂,令它不墮入涅槃地。」
菩薩學三十七道品,雖然知道它並不具布施、持戒等六波羅蜜,
是可證涅槃之法,但菩薩(有方便)不證涅槃。
如同佛說:
「好像是向天空垂直往上射箭,
第一箭射出,後來射的一箭一箭,把將墜落的第一箭往上頂,不讓它落到地上。
菩薩也是如此,用般若波羅蜜箭,射向、進入三解脫門之空中,
以方便法箭一箭箭將般若箭往上頂,令它不墮入涅槃地。」
其次,假如就像你說的:『菩薩久住於人間生生死死』,應該受到種種身心苦惱。
那麼,如果沒有見實相的(三十七道品)智慧,怎麼忍受這種種身心苦惱。
所以,(大)菩薩修學三十七道品的見實相之智慧時,
因為有般若波羅蜜力,而能夠轉世間是涅槃。
(世間即是涅槃。當下即是,不用離開世間,進入涅槃。)
菩薩了知:
三界世間皆是因緣和合而成,和合而成=無自性,無自性=空,
空=了不可得,了不可得=涅槃。
也因此,《摩訶波羅蜜多經》說:
『菩薩住於深般若波羅蜜中,但不執住於般若波羅蜜相,來修學四念處。』」
其次,聲聞、緣覺法中,為什麼不說『世間即是涅槃』?(要是懂,就不用入涅槃了)
因為智慧不夠深,不足以了解諸法實相。
菩薩法中,說『世間即是涅槃』是因為智慧夠深而能了解諸法實相。
如同佛告訴須菩提: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
空即是涅槃,涅槃即是空。』
《中論》也說:
『涅槃不異於世間,世間不異於涅槃。
涅槃際世間際,是一際,無有異故。』」
大菩薩見到諸法實相,大智不需厭離於生死世間,大悲不樂著於涅槃寂靜。
是故,三十七道品也是菩薩法。」
從這一段論文中,小乘人、大乘人同樣都學三十七道品,
為什麼有的成就小乘,有的成就大乘,因為發願、根器、大悲心不同,
比如龍王降大雨,大樹得的水多,小樹得的水少,乃自身的因素。
這也就是我說:大小乘的最大差異,是悲心或說發心。
再看菩薩廣修一切法,從初地到九地是學習而不取證的。
再看菩薩廣修一切法,從初地到九地是學習而不取證的。
或許由此可以說小乘是「臨時性、階段性」,學佛的路還很長。
小乘人應該學習菩薩的智慧,修學般若波羅蜜、智慧甚深,能見諸法實相,世間即涅槃。
小乘人應該學習菩薩的慈悲,能大智不需厭離於生死世間,大悲不樂著於涅槃寂靜。
復次,內文:
「到底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呢?
都不是,真正讓終生吃素成為標準的,是一位非常信佛的皇帝——梁武帝。
他用皇權強制僧人吃素,於是吃素就成為中國佛教徒保留至今的特殊傳統。」
是的,自梁武帝寫的那一篇<斷酒肉文>(註2)詔告天下之後,
中國的出家眾強制吃素了。
-----------------------------------------------------------------------
註1:T25n1509_019 大智度論 第19卷
[0197b19] 【經】
[0197b19]
-----------------------------------------------------------------------
註1:T25n1509_019 大智度論 第19卷
[0197b19] 【經】
[0197b19]
「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不生故,
應具足四念處、四正懃、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
[0197b21] 問曰:
[0197b21]
[0197b21] 問曰:
[0197b21]
三十七品是聲聞、辟支佛道,六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道,
何以故於菩薩道中說聲聞法?
[0197b23] 答曰:
[0197b23] 菩薩摩訶薩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
[0197b23] 答曰:
[0197b23] 菩薩摩訶薩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
如佛告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所謂乾慧地乃至佛地。」
是九地應學而不取證,佛地亦學亦證。
[0197b27] 復次,何處說三十七品但是聲聞、辟支佛法,非菩薩道?
是《般若波羅蜜.摩訶衍品》中,佛說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是摩訶衍;
三藏中亦不說三十七品獨是小乘法。
[0197c02] 佛以大慈故,說三十七品涅槃道,隨眾生願,隨眾生因緣,各得其道。
[0197c02] 佛以大慈故,說三十七品涅槃道,隨眾生願,隨眾生因緣,各得其道。
欲求聲聞人,得聲聞道;種辟支佛善根人,得辟支佛道;求佛道者,得佛道。
隨其本願、諸根利鈍,有大悲、無大悲。譬如龍王降雨,普雨天下,雨無差別。
大樹、大草,根大故多受;小樹、小草,根小故少受。
[0197c08] 問曰:
[0197c08] 三十七品,雖無處說獨是聲聞辟支佛道、非菩薩道,
[0197c08] 問曰:
[0197c08] 三十七品,雖無處說獨是聲聞辟支佛道、非菩薩道,
以義推之可知:菩薩久住生死,往來五道,不疾取涅槃;
是三十七品但說涅槃法,不說波羅蜜,亦不說大悲,以是故知非菩薩道。
[0197c13] 答曰:
[0197c13] 菩薩雖久住生死中,亦應知實道、非實道,是世間、是涅槃。
[0197c13] 答曰:
[0197c13] 菩薩雖久住生死中,亦應知實道、非實道,是世間、是涅槃。
知是已,立大願,眾生可愍,我當拔出著無為處;
以是實法,行諸波羅蜜,能到佛道。菩薩雖學、雖知是法,未具足六波羅蜜故不取證。
如佛說:
「譬如仰射空中,箭箭相柱,不令落地;
菩薩摩訶薩亦如是,以般若波羅蜜箭,射三解脫門空中,
復以方便箭射般若箭,令不墮涅槃地。」
[0197c21] 復次,若如汝所說菩薩久住生死中,應受種種身心苦惱,
[0197c21] 復次,若如汝所說菩薩久住生死中,應受種種身心苦惱,
若不得實智,云何能忍是事?
以是故,菩薩摩訶薩求是道品實智時,以般若波羅蜜力故,能轉世間為道果涅槃。何以故?
三界世間皆從和合生,和合生者無有自性,無自性故是則為空,
空故不可取,不可取相是涅槃。
以是故,說菩薩摩訶薩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不生故應具足四念處。
[0197c29] 復次,聲聞、辟支佛法中,不說世間即是涅槃。何以故?智慧不深入諸法故。
菩薩法中,說世間即是涅槃,智慧深入諸法故。如佛告須菩提: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
空即是涅槃,涅槃即是空。」
[0198a05] 《中論》中亦說:
「涅槃不異世間, 世間不異涅槃。
涅槃際世間際, 一際無有異故。」
[0198a05] 《中論》中亦說:
「涅槃不異世間, 世間不異涅槃。
涅槃際世間際, 一際無有異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