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4日

隨筆-五乘-痛苦的根源,不是這些不幸的事情,而是對不幸的反抗

最近讀一篇文章(註1),他談到的方法,跟佛教的"修定"有相似之處。

裡面最重要一點是:「痛苦的根源,
 並不是這些不幸的事情,而是我們對於不幸的反抗。」
例子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我不敢說必然如此,但這常見。
就像前美國總統小羅斯福也說過類似的話:
「最須要恐懼的,是恐懼本身(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本文作者對此,所提出的建議是:
1. 不要用什麼積極樂觀的想法去引導它,只要看著它就可以了。
2. 做一個內在的觀察者,
 痛苦就不會被無限放大,人也會有更強的承受力。
 練習對痛苦的感知度,我們對痛苦越敏銳,就越能承受痛苦。

 
作者第一點,
一來,這並非說"積極樂觀的想法"不正確,當然有作用,
無法根治問題,就像把"鹽"的名字改成"糖",本質不會變甜。
而每每遇到痛苦的事情都往好處想,
那有沒有想過,如果再也找不到積極意義,咋辦?

二來,這樣會無視痛苦的存在,逢事會逃避、對苦沒忍耐力
(看到痛苦的事,趕緊找樂觀積極義,不然會焦慮)。

三來,我師父從前講過一個比喻,
「煩惱像是灰塵,積極對付煩惱的心念像是掃帚,
 最後你會發現,最髒的是那把掃帚,
 內心最大的妄想,就是對付煩惱的心念。」
自詡高尚的道德魔人,嘴臉可能比犯罪者更可怕。
 
所應做的,
可以選擇作者第二點那樣,觀察內在,不隨之起舞,
要理智地評估現況,作對內心成長有意義的事。
就好像電影【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註2)的主角,
總是看到三個人影,最終和平相處一輩子。



----------------
註1:得到-心理-武志紅:痛苦源於對不幸的反抗

註2:【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

2016年12月18日

隨筆-其他-苦行、自虐

我小時候,看到廟宇建醮,
有"乩童"打赤膊拿著刀、劍、刺、狼牙棒傷害自己,
弄得鱗傷淌血,在用金紙(紙錢)止血,我大惑不解。
在展現神明附體(神功護體;神打),不懼疼痛嗎?
後續有接受治療,如包紮、塗藥嗎?
若有,不就證明你是血肉之軀;
若沒有,真那麼神,八國聯軍時,義和團有保護住大清嗎?

我還聽過另一種說法,為神明服務,或者被神明"薄懲",可以消業障。
我不曉得,前面說的自虐,是不是含此目的。
但我真的看過有些寺廟,廟方人員會"體罰信徒",說這樣能消災度厄。
這思維跟印度的「尊祐論」相同,
人的福與禍,都是有主宰者(們)所定奪,獎與罰如金錢數目記於帳本上計算。
此事損失,彼事給予補償;該事犯錯,另事與予懲罰。

我曾看過一齣話劇,講有一個人去算命,
算命的說:「你近日有血光之災。」
他問:「那該怎麼辦?」
算命的答:「去捐血吧。」
但他沒去,有天他走在路上不專心,撞上路燈。
路燈燈罩砸在他頭上,頭破血流,他指著血哀嚎說:「這是血。」
又指向燈罩說:「這是光,血-光-之-災。」
這樣的情節,不單是「尊祐論」,還摻入「宿命論」的定報(定業)。

我侵害了A,我救助B能打平,反正神明會幫我調配功過。
這很奇怪,難道殺一個人,就能用"救一個人"抵銷嗎?
這都因為,把它"量化"了,而忽略債主和受恩者是不同對象。
 
 
苦行亦如此,忍著身體的痛苦,以為來生受的苦因而減少,乃至只剩樂報,
都是對「宿命論」或「尊祐論」的想像。
之前(2016.07.31)我提過的禪宗公案:
「牛車不行,鞭車幹嗎,鞭牛才是。」
要修練的是心,虐待身體不可能得到心靈的昇華,
但我相信你可以練得比較不怕痛、不怕餓。
可能會反駁:「有提升阿,可以忍住"貪快樂"的慾望。」
那便要問:
「有本事忍住不虐待自己嗎?且不說抵禦誘惑,
 當你會害怕、會心虛接觸正常飲食、環境等等,
 代表你本身還有煩惱,恐懼自己一碰就會放縱。」

正如我的師父所言:
「真正的苦行,不是忍飢受寒不睡、蹂躪自己。
 而是看清自己、根治心中的貪嗔癡,徹底地擺脫掙扎,才是真正的苦行。」

2016年12月12日

隨筆-其他-安樂死的理由

上週有知名的公眾人物寫公開信跟總統請願,安樂死合法化。
那佛教對於安樂死的看法呢?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會說"不殺生是戒律,肯定不贊成安樂死"。
我無意要提出反駁,也不想去爭辯"安樂死"的對錯,
也不會美化死亡,說什麼死了就解脫了。
我有興趣的是,思考贊成與反對的理由,特別以佛教而立論的。
於下,我提出三種我聽過的說法。


一."不殺生是戒律",不贊成安樂死
這觀點應該等同於"惟允許自然死亡",如此的話,放棄治療算嗎?
有些疾病是因為醫藥(包含麻醉藥),生命得以延續,若不再服藥,算自殺嗎?
還是要等藥吃到身體無法負荷,才不是自殺?
若沒有錢治療,又該怎麼辦?
因此,就算依據"自然死亡"的界定,但應該是見仁見智,
沒統一標準,最終怎麼心安怎麼做。


二."業報未盡不能死",不贊成安樂死
從前我聽一個法師說過他不贊成安樂死,持的原因是:
「今生所受的病苦,是前世的業果。所以今生業報償完,可免來世延續。
 比如說:某個植物人,他本該折磨40年,10年就安樂死完結他性命。
 等於他下輩子仍得還拖欠的30年。」
佛教徒應該很清楚,這說詞是錯的。
因為佛教是"緣起論",
1. 否定任何事都是偶然沒有原因的「無因論」;
2. 否定福與禍都是有一個主宰者(天神)所賜,
得透過祭祀來趨吉避凶的「尊祐論」;
3. 否定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宿命論」。
這帶給人們希望,人只要經由努力(積善修慧)可以創造美好的未來。
所以,縱然從前犯了錯,苦自會減輕,佛教有"重罪輕受"之說;
反之,如果變本加厲,苦難也會加重,總而言之,業報"非決定性",得好自為之。
那麼,上例也就不存在40年之說了。


三.贊成"入滅、完成覺悟"的安樂死
有法師說:「若是覺悟者,隨時可以入滅,這種情況下,可以接受安樂死。」
這裡的覺悟者,我覺得應該指初果以上,最好是四果。
初果、四果是覺悟的階段,可比喻成學位認證。
初果的人,對於三寶有深厚信心,不再起疑惑,也不再犯戒(下三惡道)。
來生有緣接觸佛教,會立即入法。便不用擔憂來世。
四果的聖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作,自知不受後有。」
透徹地了脫生死,(沒有願)不再有來生了。
像是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
在佛陀滅度前三個月,也請求佛陀讓他先入滅。
就是生死自在的例子,也能視成"安樂死"。
如《雜阿含經》卷38、1076經(註2),尊者陀驃摩羅子也如此。

另外,《雜阿含經》(註3)卷47、1265經,尊者跋迦梨也因病苦,舉刀自殺。
《雜阿含經》卷47、1266經裡佛陀所說的道理,都可以作為佐證。
然而,必須強調一點,這是對覺悟者而言。



---------------
註1:兩大上首弟子入滅


註2:
1. 獅子吼站
2. 莊春江居士網站


註3:
1. 獅子吼站
2. 莊春江居士網站


參考資料:
http://www.ysbla.org.tw/artist.php?sLv0HtmNm=1028.htm
http://blog.udn.com/acewang3005/11360294

2016年12月11日

隨筆-其他-借境練心者不應逃避讀經教

有人又跟我倡導"修行是借境練心",
"佛法從生活中求(修行是落實到生活)"。
我便問:「你認為具體怎麼做呢?」
於是跟我講,多多接觸大眾、幫助別人(做義工)之類的。
我就問他:
「做善事能夠斷煩惱?
 (解決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苦)
 那為何佛教會說戒、定、慧。
 特以慧學為重,以區別外道。就是因智慧能斷惑吧。」
接著,又劈哩啪啦跟我解釋很多,
我依然不懂,為何想閃躲修定、修慧,專講做善事呢。
 
 
我之所以會那樣說,是要強調"智慧是佛教的核心",
我從不否認"借境練心",我還能就此比喻作延伸。
聽聞正法,如理思維,好比是讀書。
"借境練心",順境而不貪,逆境而不嗔,則好比考試。
只做題目而不讀書,
靠背的,可以應付那些重複出現的題目,能得分,
但新題目一考,恐怕就無能為力。
最好是能務實,把基本功、經教達到最一定程度的理解。
題型怎麼變都沒關係,
考試才有意義,有鑑別度,而不是背答案。
 
"佛法從生活中求(修行是落實到生活)",
那也要先對佛教有基礎認識才來說。
舉個例子,女生還沒懷孕之前,沒注意到路上有孕婦。
一當懷孕,就開始看見路上的孕婦了,為什麼?
因為自己對特定事物能"識別"了。
佛教修行也如此,調伏情緒,
那也要先懂得佛教所言"留意起心動念,是否貪嗔癡"。
才會在不好念頭,懂得克制、甚至放下。
大德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生活上,覺察是很重要的,讓自己有意識著過日子。
總之,修行仍須於經教中,不斷薰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