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佛光山出版一套叢書《中國佛教高僧全集》(簡稱全集),
中國佛教高僧是指,於中國佛教有深遠影響者,
不全然出生中國本土,亦有西來僧,來自西域或天竺。
一本書講一位高僧生平事蹟,小說題材,有杜撰成分。
全套一百本(中國流通僅86本,原因不明)。
1993年版《全集》中的佛圖澄傳,標題是"傳法東土第一人:佛圖澄大師傳",
1998年再版,更名作:"傳法東土:佛圖澄大師傳",將"第一人"移除。
後者正確,在佛圖澄之前,東漢明帝時,西來僧竺法蘭、攝摩騰,他們才是第一人。
為何《全集》初版寫"佛圖澄是傳法東土第一人"?
或許由書的跋文可曉得,作者認為:
因為佛圖澄,中國僧眾得以大增達萬餘人,佛寺八百九十三所,佛教昌盛。
南朝梁慧皎把佛圖澄在中國弘教到示寂的經過,
載入《高僧傳》卷9,亦是<神異>上卷(註1)。白話翻譯可以參考百度百科(註2)。
通篇以佛圖澄嶄露神通為主軸,
雖然有談他能背誦出經數百萬言,辯才無礙,但沒對他的義學和戒行多作敷陳。
(義學言所未及,戒行僅此三句:酒不踰齒,過中不食,非戒不履)
310年(永嘉之禍在311年),
佛圖澄初到中國,以神咒、預知吉凶招人注意,重點的是當政者,等待時機。
312年,見到當時(南北朝)當政者之一的石勒,
佛圖澄燒香持咒使盛水容器,俄而長出青蓮,石勒因此信服,
中土的弘法大門也由此大大敞開。
這是我對佛圖澄記憶最深的一件事。為什麼呢?
我從前看過一部動畫,演到清蓮花蹦出,石勒訝異不已那一幕,
佛圖澄轉身對旁邊僧人悄悄話:「我是不得已的。」
不得已什麼呢?
我覺得,佛陀教誨弟子不可顯異惑眾,他不得已現神變,
又不得已日後依附政權,勸皇貴少殺,福澤百姓,佛教得以在中國順利廣播。
註3 |
略去後面段落佛圖澄顯神通治病救難、預測無事不準的事蹟,
我想最該提的,是他的弟子有道安、僧朗、竺法雅等人。
道安在中國佛教,絕對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今日看到經典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出家人姓釋,便來自於他。
他的弟子慧遠,淨土宗初祖,同是赫赫有名。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註4)說:
佛圖澄的學說,史無所傳,但從他的弟子如釋道安、竺法汰等的理論造詣,
來推測佛圖澄的學德,一定是很高超的。
雖然《高僧傳》沒寫他的佛學思想,但可由弟子這邊略知一二。
若再按上圖時間表,佛圖澄來中土的時間是西元310年,
無著、世親猶未出世,那便不會有虛妄唯識系的大乘法。
再者,即便佛圖澄的咒法沒下傳,但也能知必然無關於之後的秘密大乘。
該時印度佛教的主流是性空假名系及部派佛教,
佛圖澄會教育弟子什麼,或許可從這方向推想。
《高僧傳》卷4,同<義解>卷1(註5),
紀載佛圖澄弟子竺法雅、僧朗等人致力以「格義」的方式弘揚佛教,
然而,竺法雅並非「格義」的首創。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註6)說:
魏初康僧會和陳慧合撰的《大安般守意經註》卷上(此經現行本經註不分),
把「安般守意」四個字作了十幾種解釋,
其中就有一段說「安為清,般為淨,守為無,意為名,是清淨無為也。」
即是用中國的道家所說「清淨無為」來配釋「安般守意」的。
安般是「安那般那」的簡寫,音譯字,梵文:ānāpāna-smṛti,巴利文:ānāpāna-sati。
意譯是"念出入息",俗稱數息觀。因此,《老子》的"清淨無為"毫無關聯。
說格義,定要提竺法雅,
甚至有人說:「格義之法,創於竺法雅。」,前面已說,他不是。
我一直好奇佛圖澄的弟子為什麼會朝「格義」開展,
但在佛圖澄傳,找不著佛圖澄是否允許,
而同時代的道安(佛圖澄弟子,竺法雅同學),
初初弘法有以格義講述,後來,深覺不妥而摒棄。
-------------------------------------
註1:《高僧傳》佛圖澄
註2:百度:佛圖澄
註3: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
註4:一行佛學辭典搜尋:佛圖澄
註5:《高僧傳》竺法雅
註6:
1. 一行佛學辭典搜尋:格義
2. wiki:格義
把「安般守意」四個字作了十幾種解釋,
其中就有一段說「安為清,般為淨,守為無,意為名,是清淨無為也。」
即是用中國的道家所說「清淨無為」來配釋「安般守意」的。
安般是「安那般那」的簡寫,音譯字,梵文:ānāpāna-smṛti,巴利文:ānāpāna-sati。
意譯是"念出入息",俗稱數息觀。因此,《老子》的"清淨無為"毫無關聯。
說格義,定要提竺法雅,
甚至有人說:「格義之法,創於竺法雅。」,前面已說,他不是。
我一直好奇佛圖澄的弟子為什麼會朝「格義」開展,
但在佛圖澄傳,找不著佛圖澄是否允許,
而同時代的道安(佛圖澄弟子,竺法雅同學),
初初弘法有以格義講述,後來,深覺不妥而摒棄。
-------------------------------------
註1:《高僧傳》佛圖澄
註2:百度:佛圖澄
註3: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
註4:一行佛學辭典搜尋:佛圖澄
註5:《高僧傳》竺法雅
註6:
1. 一行佛學辭典搜尋:格義
2. wiki:格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