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所:佛寺是怎麼出現並不斷壯大的?"這段中,
內文:
「佛陀圓寂之後,經濟發達地區出現了一個難題,
那就是和尚在化緣的時候,施主拿不出剩飯,直接給錢。
錢既有交換價值,又有儲存價值,所以一旦收了錢,就意味著蓄了私財,
連帶又會出現買賣行為,這還了得!但又有什麼辦法呢?
拒絕善男信女的施捨是不好的,但也不能勞煩施主們去別處找剩飯給自己吧?
於是,化緣的時候能不能收錢,這件事引發了僧團裡的一場大辯論。
長老派堅守傳統,少壯派卻要與時俱進。達不成妥協怎麼辦呢?那就分家過日子好了。
錢這個“萬惡之源”,就是造成佛教第一次部派分裂的重要誘因之一。
從此以後,與時俱進的事情越來越多,又因為有了錢,管理產業也就不再是難事了。
當佛教傳到中國,修廟就變成了既自然,又必須的事。」
佛教第一次的部派分化(簡稱「根本分裂」)之原因,學術界仍存在爭議(註1)。
他說的是「乞求金銀」是誘因之一,這樣說倒是沒錯。
《摩訶僧祇律》卷33(註2)記載,比丘直接跟施主乞錢,
可是沒說比丘不敢拒絕失主的錢而收下,總之,這確實是其中的一種說法。
如再考慮其他誘因,
可從上座部、大眾部的律藏歸結出導致根本分裂的「十事(非法)」,全與戒律有關。
所以,佛教界與學術界普遍是說:"根本分裂的原因是「對戒律的看法不同」"。
這麼說會更為準確、恰當。
而且,這問題在七葉窟第一次集結就已經埋下,也就是「小小戒可捨」(註3)之紛爭。
內文:
「佛陀圓寂之後,經濟發達地區出現了一個難題,
那就是和尚在化緣的時候,施主拿不出剩飯,直接給錢。
錢既有交換價值,又有儲存價值,所以一旦收了錢,就意味著蓄了私財,
連帶又會出現買賣行為,這還了得!但又有什麼辦法呢?
拒絕善男信女的施捨是不好的,但也不能勞煩施主們去別處找剩飯給自己吧?
於是,化緣的時候能不能收錢,這件事引發了僧團裡的一場大辯論。
長老派堅守傳統,少壯派卻要與時俱進。達不成妥協怎麼辦呢?那就分家過日子好了。
錢這個“萬惡之源”,就是造成佛教第一次部派分裂的重要誘因之一。
從此以後,與時俱進的事情越來越多,又因為有了錢,管理產業也就不再是難事了。
當佛教傳到中國,修廟就變成了既自然,又必須的事。」
佛教第一次的部派分化(簡稱「根本分裂」)之原因,學術界仍存在爭議(註1)。
他說的是「乞求金銀」是誘因之一,這樣說倒是沒錯。
《摩訶僧祇律》卷33(註2)記載,比丘直接跟施主乞錢,
可是沒說比丘不敢拒絕失主的錢而收下,總之,這確實是其中的一種說法。
如再考慮其他誘因,
可從上座部、大眾部的律藏歸結出導致根本分裂的「十事(非法)」,全與戒律有關。
所以,佛教界與學術界普遍是說:"根本分裂的原因是「對戒律的看法不同」"。
這麼說會更為準確、恰當。
而且,這問題在七葉窟第一次集結就已經埋下,也就是「小小戒可捨」(註3)之紛爭。
此事在各個部派律典皆有寫,這裡引《五分律》卷30。我摘要著說,原文參考註1。
阿難對大迦葉說:我親耳從佛陀說過:「我涅槃之後,小小戒可捨。」
大迦葉:「什麼是小小戒?」
阿難:「不知道。」
大迦葉:「為什麼不知道?」
阿難:「因為我沒有問佛陀。」
大迦葉:「為什麼不問佛陀?」
阿難:「當時佛陀正在生病,怕這時間問,造成煩擾。」
大迦葉反詰阿難:「你不問,犯突吉羅罪(不敬戒)...」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突吉羅罪"。
比丘戒通常是說五篇七聚,且會用此代稱,意思是:
1. 罪的輕重分成五等,(1)波羅夷(2)僧殘(3)波逸提(4)波羅提提舍尼(5)突吉羅。
波羅夷最重,突吉羅最輕。
2. 罪名有七項,這五等罪的罪名,
加上偷蘭遮,即犯了(1)波羅夷未遂及(2)僧殘未遂之罪;
再把突吉羅,分成(1)惡作(造身業)(2)惡說(口業)後,加入。
但事實上,比丘戒250條文分為八類、五等罪、七項罪名,
可參考下面《戒律學綱要》的圖表(註4)。
又經一段對話,最後大迦葉對阿難說:
你說的小小的戒是到100眾學處(突吉羅以下)?還是到提舍尼以下?
還是到90單墮(波逸提以下)?還是到30捨墮(波逸提以下)?
你如果訂不出什麼是小小戒....
那就「如果佛沒制過的戒,不可私自制訂;如果是佛陀制的戒律,便不能違背。」
(原文:若佛所不制,不應妄制;若已制,不得有違。)
後來,富蘭那聽說在集結律藏(第一次),也趕來了,
跟阿難一樣,想發表親聞到的佛陀制戒,這也和「小小戒可捨」相關。
富蘭那:
「我親耳聽到佛陀說,這七件事(原是違背戒律的事)可做:
1. 內宿:寺院裡儲存飲食
阿難對大迦葉說:我親耳從佛陀說過:「我涅槃之後,小小戒可捨。」
大迦葉:「什麼是小小戒?」
阿難:「不知道。」
大迦葉:「為什麼不知道?」
阿難:「因為我沒有問佛陀。」
大迦葉:「為什麼不問佛陀?」
阿難:「當時佛陀正在生病,怕這時間問,造成煩擾。」
大迦葉反詰阿難:「你不問,犯突吉羅罪(不敬戒)...」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突吉羅罪"。
比丘戒通常是說五篇七聚,且會用此代稱,意思是:
1. 罪的輕重分成五等,(1)波羅夷(2)僧殘(3)波逸提(4)波羅提提舍尼(5)突吉羅。
波羅夷最重,突吉羅最輕。
2. 罪名有七項,這五等罪的罪名,
加上偷蘭遮,即犯了(1)波羅夷未遂及(2)僧殘未遂之罪;
再把突吉羅,分成(1)惡作(造身業)(2)惡說(口業)後,加入。
但事實上,比丘戒250條文分為八類、五等罪、七項罪名,
可參考下面《戒律學綱要》的圖表(註4)。
又經一段對話,最後大迦葉對阿難說:
你說的小小的戒是到100眾學處(突吉羅以下)?還是到提舍尼以下?
還是到90單墮(波逸提以下)?還是到30捨墮(波逸提以下)?
你如果訂不出什麼是小小戒....
那就「如果佛沒制過的戒,不可私自制訂;如果是佛陀制的戒律,便不能違背。」
(原文:若佛所不制,不應妄制;若已制,不得有違。)
後來,富蘭那聽說在集結律藏(第一次),也趕來了,
跟阿難一樣,想發表親聞到的佛陀制戒,這也和「小小戒可捨」相關。
富蘭那:
「我親耳聽到佛陀說,這七件事(原是違背戒律的事)可做:
1. 內宿:寺院裡儲存飲食
2. 內熟:寺院內煮食物
3. 自熟:自己煮食物吃
4. 自持食從人受:自己拿食物吃而非由他人授食
5. 自取果食:可以自己摘果實吃
6. 就池水受:可以從水池中取水耕作食物來吃
7. 無淨人淨果除核食之:沒有淨人為淨,可以自己去除果核來食用」
大迦葉:
「大德,那是因為當時毘舍離城鬧飢荒,乞食難得,所以暫時捨,
環境改善後,容易乞食,釋尊又再要求遵守原本戒律。」
富蘭那:
「佛陀不應該是一會兒說此七件事(1內宿、2內熟、3自熟....)可以,
又說此七件事不可以。」
大迦葉:
「佛陀有一切智,於法自在,知道什麼時該制、什麼時該捨,所以沒過失。」
富蘭那:
「其他戒我可以忍,(但是南印度的環境)我還是認為七件事可行!」
大迦葉:
「無論如何,如果佛沒制過的戒,不可私自制訂;如果是佛陀制的戒律,便不能違背。」
便在大迦葉堅持下,直到「十事(非法)」事發前,"一切戒不可捨"是僧團的共通標準。
再回說那篇文章,後面講的:
「因為有了錢,管理產業也就不再是難事了。
「大德,那是因為當時毘舍離城鬧飢荒,乞食難得,所以暫時捨,
環境改善後,容易乞食,釋尊又再要求遵守原本戒律。」
富蘭那:
「佛陀不應該是一會兒說此七件事(1內宿、2內熟、3自熟....)可以,
又說此七件事不可以。」
大迦葉:
「佛陀有一切智,於法自在,知道什麼時該制、什麼時該捨,所以沒過失。」
富蘭那:
「其他戒我可以忍,(但是南印度的環境)我還是認為七件事可行!」
大迦葉:
「無論如何,如果佛沒制過的戒,不可私自制訂;如果是佛陀制的戒律,便不能違背。」
便在大迦葉堅持下,直到「十事(非法)」事發前,"一切戒不可捨"是僧團的共通標準。
再回說那篇文章,後面講的:
「因為有了錢,管理產業也就不再是難事了。
當佛教傳到中國,修廟就變成了既自然,又必須的事。」
由阿難、富蘭若、十事非法的這幾事件中,
我感受到當時是為了滿足基本需求,例如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四事,
由阿難、富蘭若、十事非法的這幾事件中,
我感受到當時是為了滿足基本需求,例如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四事,
因時制宜,因地制宜,故小小戒可捨,才能夠專心辦道。
我不太了解他說的"有錢才不難管理產業"是什麼意思?
也不明白這件事為什麼引致中國佛教得建廟的必然性?
接著內文說:
「說它“必須”,是因為中國的氣候和印度不同。
印度位於熱帶,沒房子住也凍不死,不存糧食也餓不死,
但中國不一樣,總得有房子來遮風避雨,總得有積蓄來應對寒冬。
另一方面,中國人理解不了什麼是“佛”,一般都把“佛”當成“神”,
既然是神,就該找個地方供起來。
而且,帝王出於政治上的考慮,更願意把宗教人士安置在固定居所裡,
還要有一套特殊的戶籍制度,這樣才便於管理,於是就有了中國式的寺廟。
其實寺和廟原本都和佛教無關。寺是官署之一,廟是祭祖的地方,也叫祖廟。
在漢朝以前,“上墳”就是到祖廟祭祖,並不去墳前燒香。」
前面富蘭若的話就可以反駁他對印度的印象。
後面的話,關於中國歷史,我沒什麼意見。
------------------------------------------------
註1:舉例來說
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age 038:分裂主因是戒律見解不同,事件是「十事非法」。
聖嚴法師《印度佛教史》Page 073~074:分裂主因是戒律見解不同,事件是「十事非法」。
星雲法師《佛光教科書第五冊》宗派概論: 第二課 印度部派佛教:
分裂主因可能是戒律見解,事件為「十事非法」,
也可能教義問題,事件是「大天五事」。
註2:T22n1425_033 摩訶僧祇律 第33卷
開頭第一段
註3:22n1421_030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第30卷
[0191b03]
阿難復白迦葉言:
「我親從佛聞:『吾般泥洹後,若欲除小小戒,聽除。』」
迦葉即問:「汝欲以何為小小戒?」答言:「不知!」
又問:「何故不知?」答言:「不問世尊。」
又問:「何故不問?」答言:「時佛身痛,恐以惱亂。」
迦葉詰言:「汝不問此義,犯突吉羅。應自見罪悔過!」
....
[0191c16] 迦葉復於僧中唱言:
「我等已集法竟,若佛所不制,不應妄制;若已制,不得有違。如佛所教,應謹學之。」
也不明白這件事為什麼引致中國佛教得建廟的必然性?
接著內文說:
「說它“必須”,是因為中國的氣候和印度不同。
印度位於熱帶,沒房子住也凍不死,不存糧食也餓不死,
但中國不一樣,總得有房子來遮風避雨,總得有積蓄來應對寒冬。
另一方面,中國人理解不了什麼是“佛”,一般都把“佛”當成“神”,
既然是神,就該找個地方供起來。
而且,帝王出於政治上的考慮,更願意把宗教人士安置在固定居所裡,
還要有一套特殊的戶籍制度,這樣才便於管理,於是就有了中國式的寺廟。
其實寺和廟原本都和佛教無關。寺是官署之一,廟是祭祖的地方,也叫祖廟。
在漢朝以前,“上墳”就是到祖廟祭祖,並不去墳前燒香。」
前面富蘭若的話就可以反駁他對印度的印象。
後面的話,關於中國歷史,我沒什麼意見。
------------------------------------------------
註1:舉例來說
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age 038:分裂主因是戒律見解不同,事件是「十事非法」。
聖嚴法師《印度佛教史》Page 073~074:分裂主因是戒律見解不同,事件是「十事非法」。
星雲法師《佛光教科書第五冊》宗派概論: 第二課 印度部派佛教:
分裂主因可能是戒律見解,事件為「十事非法」,
也可能教義問題,事件是「大天五事」。
註2:T22n1425_033 摩訶僧祇律 第33卷
開頭第一段
註3:22n1421_030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第30卷
[0191b03]
阿難復白迦葉言:
「我親從佛聞:『吾般泥洹後,若欲除小小戒,聽除。』」
迦葉即問:「汝欲以何為小小戒?」答言:「不知!」
又問:「何故不知?」答言:「不問世尊。」
又問:「何故不問?」答言:「時佛身痛,恐以惱亂。」
迦葉詰言:「汝不問此義,犯突吉羅。應自見罪悔過!」
....
[0191c16] 迦葉復於僧中唱言:
「我等已集法竟,若佛所不制,不應妄制;若已制,不得有違。如佛所教,應謹學之。」
...
[0191c19] 時長老富蘭那在南方,聞佛於拘夷城般泥洹,諸長老比丘共集王舍城論比尼法。
[0191c19] 時長老富蘭那在南方,聞佛於拘夷城般泥洹,諸長老比丘共集王舍城論比尼法。
自與眷屬如屈伸臂頃來到眾中,
語迦葉言:「我聞佛泥洹,上座比丘皆共集此,論比尼法,為實爾不?」
迦葉答言:「大德!實爾。」富蘭那言:「可更論之!」迦葉即如上更論。
論已,富蘭那語迦葉言:
「我親從佛聞,內宿、內熟、自熟、自持食、從人受、自取果食、
就池水受、無淨人淨果除核食之。」
迦葉答言:
「大德!此七條者,佛在毘舍離,時世飢饉乞食難得,故權聽之。
後即於彼還更制四,至舍衛城復還制三。」
富蘭那言:「世尊不應制已還聽,聽已還制。」
迦葉答言:「佛是法主,於法自在。制已還聽,聽已還制,有何等咎?」
富蘭那言:「我忍餘事,於此七條不能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