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7日

阿含部經_《阿含經故事選》002佛陀的修學(1)

這一篇引用的經文好多。一經一經來,不求一篇文章寫完。

第一段:
(a)《中阿含第一一七柔軟經》&《增支部第三集第三八經
大意是:
雖然佛陀的父親給佛陀的生活條件何其優渥,
然而佛陀視見眾生的病、老,不生貢高我慢、鄙視的念頭,
心想:
我現年輕、無病,但有一天也會病、也會老。
應該努力斷除慾望,脫離生死。


(b)《長阿含第一大本經》&《長部第一四大本經》
大意是:
過去七佛之出世,以及我們佛陀的出生到出家的因緣。
與現所說相關的是這一段話:
佛告比丘:
「太子見老、病人,知世苦惱,
 又見死人,戀世情滅,及見沙門,廓然大悟。
 下寶車時,步步中間轉遠縛著,是真出家,是真遠離。
 時,彼國人聞太子剃除鬚髮,法服持鉢,出家修道,
 咸相謂言:『此道必真,乃令太子捨國榮位,捐棄所重。』
 于時,國中八萬四千人往就太子,求為弟子,出家修道。」


(c)《中阿含第二0四羅摩經》&《中部第二六聖求經》
提到的老與病,與眷屬欲、物質欲等等有關,得斷除。
同時還提到,佛陀成道後,度五比丘前,曾想度兩人,
分別教導佛陀達到無色界第三、第四層禪定的人,不幸皆已往生。
(也證明,禪定再高沒有慧,不究竟)

2013年12月23日

阿含部經_《阿含經故事選》001佛陀偉大的地方

故事出處:001怎樣才是真正的讚歎佛陀?

故事內容就不重述,直接討論「按語」的部份。
A.悟慈法師的本經大意:
  本經敍述佛陀在於摩竭陀國,
  至於一竹林時,有一位名叫善念的梵志,曾經誹謗三寶,
  然而其弟子-梵摩達卻讚歎三寶,此事乃在諸比丘中被論議。

  佛陀知此,而對諸比丘們說:
  對於誹謗三寶之人,不可以懷忿結之心,
  對於三寶起稱讚之人,也不可以生歡喜心。
  同時說明師弟之有異心,乃由於異習、異見、異親近所引起的。
  也說凡夫為寡聞之故,對於小緣的威儀戒行,而生讚歎,
  賢聖的弟子則讚歎甚深微妙的光明大法
  因此而教誡十善戒,並舉出外道異學所懷的異見邪說的六十二見。


  從此,我們能知:佛陀最偉大之處,是在於他有破除邪見/煩惱的正法。



B.第1點,本故事取材自南傳《長部第一梵網經》以及北傳《長阿含第二一梵動經》。
  大體上,南北傳的內容很相近。 北傳梵動經的翻譯請參考附件(悟慈法師翻譯)。
  關於62見(邪見)的詳細內容,請看參考資料。
  初初學佛階段,可以先不用搞懂62見。姑且知道那是邪見就好了。

  其次,關於邪見,我們最常聽見是「邊見」:常見&斷見。
  常見,常就是永遠,我生生世世為人,不會改變。
  斷見,斷就是斷滅,我這一生結束之後,就什麼都沒有了。便產生了及時行樂的想法。
  佛教否認以上兩種見解。



C.第2點的「真正佛法的優勢,是在正見,
  以及從正見發展出來離煩惱、我執,斷除生命流轉的正行上。
  如同A,這是本經的重點。
  
  進一步,
  則要知道如何斷煩惱呢,本經介紹:觀察六觸(眼、耳、鼻、舌、身、意)的感受,
  去了解苦的原因(集)、如何消滅苦(滅)、
  觀察貪著慾望越來越重之過程(味)、觀察欲望貪著太重而生患苦(患)、調伏or斷除or超越慾望(離)。
  這是從緣起正法所開展出來的,可以參考《佛說七處三觀經》。
  


D.第3點,很容易明白,佛教說的清淨行(正確的行為)不包含那些。
E.第4點的四個常見,前三個是靠神通(從禪定而產生)知道前世,
  最後一個是用推論的,以為自己是永恆的(常見,上面說過)。
  1) 常住論
  a) 回憶過去世 100,000 生
  (根據 DN 1)
  或回憶過去世 20 劫
  (根據 DĀ 21, T 21, Tib.dis., Śāriputrābh., Abhidh-k.-ṭīkā)

  b) 回憶過去世 10 劫
  (根據 DN 1)
  回憶過去世 40 劫
  (根據 DĀ 21, T 21, Tib.dis., Śāriputrābh., Abhidh-k.-ṭīkā)

  c) 回憶過去世 40 劫
  (根據 DN 1)
  或回憶過去世 80 劫
  (根據 DĀ 21, T 21, Tib.dis., Śāriputrābh., Abhidh-k.-ṭīkā)

  d) 理論化 (theorizing)
  (根據 DĀ 21, DN 1, Śāriputrābh.)
  或禪修體驗
  (根據 Tib.dis., Abhidh-k.-ṭīkā)

  其次,我們得知一點,定跟慧(正見)是兩件事。



F.第5點,佛教真正的核心在於正見。
  我們偶爾會聽到一些信徒讚嘆他師父多麼厲害,
  有過什麼神蹟,治病除疾、神機妙算、放光動地。
  聽了之後,我們會迷失嗎?
  倘若有一天,我們遇到這樣的人,
  我們是否能冷靜而憶起「佛的偉大在於正見」的真正意義呢?

隨筆-三乘-定義「福德」與「功德」

為了講解溝通的方便,
通常得有一些前提共識,現在我們來將「福德」與「功德」定義好。
不過,我必須說明的是,這樣的界定,並非每個佛教徒都如此認為。


「福德」與「功德」,慧律法師是這樣定義的。
「福德」,即福報(善報)
一個人行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十善(五戒+不兩舌(挑撥離間)、不綺語(稱讚婬欲、說黃色笑話)、不惡口、
不貪、不嗔、不痴),造橋鋪路、人道救援...凡利益眾生的事,都包含在內,
不論是佛教徒,非佛教徒,
只要做上述之事,咸能往生上三趣(人、阿修羅、欲界天天人)。

「功德」即學佛的大悲大智大雄力
智慧、慈悲、信願(勇猛),講心靈層次的提升。
內心專注而勇於行動;意念言行清淨、慈悲濟眾;如實認識世間真相;
令貪念、嗔念、痴念永斷(十善的不貪、不嗔、不痴是克制住,還沒消失)。


以下,我舉兩件與「福德」與「功德」相關的佛教概念。
(1)在家人的學佛次第
佛陀教育在家弟子原則是「先說端正法,後說正法要」((布)施→戒→定→慧),
端正法,就是五戒、十善;正法要,就是如四念處等止觀。
簡言之,先修些「福德」,慢慢地轉向修「功德」。
常聽人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亦是此理。

然而,我為什麼要說「先修些福德」呢?
因為佛陀曾說世間有二十件困難的事,其中一個是「富貴學道難」。
人正沉湎於富貴所帶來的物慾滿足時,
叫他修行,他會想:「放著好日子不過,我幹嘛辛苦去砥礪心性呢?」
可是事實是跟他想的相反,
如果要擁有更大的大富大貴,還非得有無我的智慧,
不貪著自己的利益,無私,才能造就更大的福報。
其實,「功德」是深深地影響「福德」的。


(2)「功德」只來自於自己
大智度論卷61: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
 菩薩既得福德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
 菩薩以福德清淨,(所有) 身口,人所信受;
 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末後成佛。
 ……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
 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我套入「福德」與「功德」,翻譯成白話文:
 對 共享 來說,
 (a)「功德」,無法給一切眾生;
 (b)「福德」,可以給一切眾生。
 菩薩修「功德」所得「福德」一切,
 諸如衣服、飲食、世間的一切物品,皆可用在利益眾生。
 由於菩薩「功德」圓滿,人們對他所言,可以相信、接受;
 菩薩為一切眾生說端正法、正法要,能讓一切眾生完成佛道....

 ...然而,為什麼有人說『迴向「功德」』,「功德」能給眾生呢?
 那是一種(果中說因)方便說,正如上面的順序,
 菩薩修「功德」、「福德」,
 而將自己的「福德」諸如衣服.... 饋贈眾生,使其免於匱乏。
 衣食足而知榮辱,再慢慢地教育眾生修「功德」、完成「功德」。
  菩薩「功德」、「福德」 → 眾生「福德」 → 眾生受教育 → 眾生得「功德」
 以最終結果看,就好像菩薩施予眾生「功德」,
 事實上,「功德」是不可能給其他人的。
 如果可以,當初佛陀、菩薩從一開始修行到最後成就所修的「功德」,
 都可以給眾生呀。為何如此麻煩,苦口婆心教導眾生要修行呢?

佛法的原則正是如此,
如龍樹菩薩寫的《親友書》:「生天及解脫,自力不由他」。
「功德」得靠「自力」,就像吃飯睡覺一樣,
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修行個人了呀。

2013年12月20日

隨筆-華嚴-夜睹明星而悟:眾生有如來智慧德相

我相信佛教徒可能都有聽聞過這一段:
  佛陀下夜睹明星悟道云: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有人說,這是佛陀覺悟之後說的第一句話。有人(書)更直指出這來自華嚴經。


這個「夜睹明星」,我認為大大有問題。妙境長老就曾解釋過。

最早我看的影片已經遺失,這是另一則。
原先影片中(註1),妙境長老說它原始出處是唐朝 王勃撰的一篇傳,
可惜篇名卻沒明說(註2)。而依我查過佛經,也皆無「佛陀是夜睹明星而悟道」之說,
對於佛陀覺悟的那晚描述,是講:
  佛入禪定,循序初、二、三、四禪,
  在第四禪中得三明(或說順逆觀察十二因緣法、緣起法)。(註3)


其次,「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則確實與佛經相關,
出自《註華嚴法界觀門》(No. 1884 註華嚴法界觀門 (卷1) T45, p0683b),
乃唐朝斐休居士 按華嚴經所改寫的文句
  故世尊初成正覺。歎曰。奇哉。我今普見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
  著。而不證得。於是稱法界性。說華嚴經。令一切眾生。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
  而證法界也。

經文原貌如下:
(1)No. 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35) T09, p0624a
  奇哉奇哉。云何如來具足智慧在於身中。而不知見。我當教彼眾生。覺悟聖道。
  悉令永離妄想顛倒垢縛。具見如來智慧在其身內。與佛無異。
(2)No. 279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51) T10, p0272c
  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
  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


結論是,「夜睹明星....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是組合句。
夜睹明星而悟,無(印度)事實所依;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是有所本。

說實在的,個人認為,覺悟不是靠靈光一閃的,
而踏踏實實地體證:實相/真相,原來是這樣子呀~



---------------------------------------------------------------------------------------------------------------
更新日期:2022.07.17
增補充文章:隨筆-華嚴-夜睹明星而悟:眾生有如來智慧德相2
---------------------------------------------------------------------------------------------------------------
註1:影片遺失,文字版請見: 金剛經講記 » 正釋經文.六
這個地方我因言引言,就是王勃寫的一篇傳,有這麼一句話:「夜睹明星而悟道。」
而我們後來的佛教徒也這樣說:「夜睹明星得無上菩提。」
這句話說得不對!應該是「明星出現的時候,佛得無上菩提!」
是表示得無上菩提的時間,不是看見明星而悟道。
實在「夜睹明星而悟道」是個錯誤想法。怎麼錯誤呢?
「睹明星」,應該是睜開眼睛看明星的意思。
而佛是由初禪、二禪、三禪,入了第四禪修緣起觀得無上菩提;
入初禪時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就都不動了,怎麼能夠看見明星呢?
不合道理嘛!但是一般人還都是這樣用。
這就看出來:我們漢文佛教,很久就不修止觀的這件事。
若常常修止觀,一定知道欲界定、未到地定、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
四禪八定乃至滅盡定這些甚深三昧的事情,而不會說出這種外行話了。


註2:
確定不是《釋迦如來成道記》(卍新纂續藏經 第七十五冊 No. 1508)。
因為無論是全唐文的釋迦如來成道記
跟它的註解卍新纂續藏經 第七十五冊 No. 1509《釋迦如來成道記註》,盡無此句。
另有一說,它引自清朝 重繪《釋迦如來應化事蹟》緣起至於是否為源頭,仍存疑。


註3:
(1)中阿含第一五七黃蘆園經(No. 26 中阿含經 (卷40) T01, p0680b)
大意:佛從初禪到四禪後,得三明。

(2)雜阿含經三六九經(No. 99 雜阿含經 (卷15) T02, p0101b)
  世尊告諸比丘。昔者毘婆尸佛未成正覺時。住菩提所。不久成佛。詣菩提樹下。
  敷草為座。結跏趺坐。端坐正念。一坐七日。於十二緣起逆順觀察。

  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

2013年12月14日

隨筆-三乘-數息

數息觀,我已經聽聞多次,學習多年。
方法說得最清楚的,莫過於玅境法師的講解。


在他講的『四念住』,他提到三個原則。
1.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
北傳:中阿含98經, 增壹阿含12品1經 南傳:中部10經
需再解釋一下何謂「息」。
「息」是介於呼氣與吸氣之間,不呼不吸的短暫停頓。
呼吸次序是:...呼→呼氣結束→出息→吸→吸氣結束→入息→呼...。
「息」便是「出息」與「入息」。

當觀察呼吸,已經能得以專注,不胡思亂想,
就可以利用「出息」與「入息」作觀想。如:無我觀、空觀。


2.數入不數出,數出不數入。
數出入息時,算「入息」,就不算「出息」;算「出息」,就不算「入息」。
其目的在不使慌張,忙碌數數。


3.從一數到十,從十數回一。
這樣做,很容易就能發現分心。
假如算到十一,十二等後面數字,表示心思跑掉,得及時挽回。

一開始,可以口出聲算,慢慢地改成心算。
數字也可以變化,出聲算一、四、七,讓自己將心安住在呼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