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8日

唯識-妙雲集《唯識學探源》第一章.第二節 原始佛教的根本思想,第一段

文章連結:上編 原始佛教的唯識思想
香嚴:我是加以分段,加上一些附帶說明。
主題:緣起法的流轉與還滅

第一段:
唯識思想的源泉,應從『阿含經』去探索,因為四阿含是大小乘共信的,
公 [P5] 開流行的時期也比較的早(『雜阿含經』是更古典的)。

要從「四阿含」裡,抉出唯識的先驅思想,這對於阿含思想的中心,有先加認識的必要。
「四阿含」所開示的法門,好像是很多,但自有一貫的核心,這便是緣起

緣起的定義,像經上說:「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
意思說:宇宙 、人生,要皆為關係的存在,無獨立的個體,因關係的演變分離而消失。

佛法雖以「因緣生」總攝一切,說明一切,但主要的是生命緣起
假使離此業果緣起, 泛談因緣所生,還是不能理解佛教真相的。

 香嚴:意思是,「因緣果」是可以解釋一切的,
    例如事情的成敗,植物的成長,物理化學的變化 等等。
    然而最重要的是要拿來解釋"生命的緣起"。
    假使不討論生命的緣起,廣泛的討論因果,
    仍是不理解佛教的真相,生命的本質所在。

整個佛法,可以分為流轉、還滅兩門 ;
還滅、流轉,都建立在業果緣起的基礎上。
「此有則彼有」,開示了生死相續的因果法則,
不息的在三界五趣裡輪轉,這就是雜染的流轉。

「此無則彼無」, 是說截斷了生死相續的連繫,
不再在三界中受生,這就是清淨的還滅。

 香嚴:承上,從生命的緣起,佛陀教導我們認識兩件事(真相)。
    第一個,流轉門。
    是怎樣的因果流動,產生今天的"苦"
    (不是苦受、樂受的苦,是「無常故苦」的苦)。
    為什麼有老死?因為有出生;為什麼會出生?因為"有"從前的業。

    為什麼有從前的業?因為從前有意識地造作了這個業(執取)。

    為什麼要造業?因為有貪愛、或瞋恚(愛的相反)、或無知。
    (另一種說法:無明與愛)

    為什麼要發起貪愛、瞋恚、無知呢,對象是誰?
    因為有感受,包含苦受、樂受、跟不苦不樂受(捨受),
    苦受就不愛、厭惡,想脫離;樂受便捨不得失去,失去會痛苦萬分;
    不苦不樂受,則覺得無聊、空虛,或是放空發呆的感覺很好,又捨不得失掉...
    總歸還是苦(不是苦受、樂受的苦,是「無常故苦」的苦)。

    為什麼會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因為接觸,有接觸就產生感受。

    為什麼有接觸?因為人類具有六入(這裡可以看出,佛法為人所說),
    有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觸覺)、意(思維想像力....等)
    
    為什麼有六入呢? 因為有「識」跟「名色」的輾轉相依。
    名是精神作用,色是物質作用,「名色」是物質與精神的合稱。
    分兩角度來說,
    (1)以胎生學而言,人的「識」注入(識入母胎)受精卵後,
     身心組織(名色)才會漸漸成熟變化,從孩童而青年、壯年、老年,
     而一旦「識」離開身心,即所謂死亡。所以,「識」「名色」不起作用。
     相反的,無「名色」「識」不起作用,無脫離物質外的精神。
     附帶提,「識」有主導意味,佛教稱此為:「意為前導」、「識緣名色」。
     
    (2)以認識學而言,
「識」跟「名色」亦相互依存的,
     此時的「識」當成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觸覺)、意識;
     「名色」要當成六境,物質界的色、聲、香、味、觸;
     跟精神界的夢境(包含白日夢)、定中看到的境界....等等。
     (其實,還應該把前面的六根,眼睛鼻子...加進來,三事合和而生觸)
     少了一個,就不能產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等認識作用。

     或者,可以把「識」+「名色」看成五蘊,色、受、想、行、識。
     識=識,色=色,名=受、想、行。五蘊的認識作用。
    可參考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的第五章第一節   

    做個順序而下的歸納,人因為有識與名色的因緣,便有了六入,
    有了六入的因緣,才有觸;有了觸的因緣,才有受...
    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此即「此有故彼有」,所謂的流轉門。


    第二個,還滅門。
    那麼,我們要解脫,結束輪迴的痛苦,該怎麼辦呢?
    合理推斷,,取消「生」,才能取消「老死」
    取消「有」,才能取消「生」....最終要取消「識」,那麼癥結點是怎麼取消呢?
    
    佛陀跟我們說,在「觸」與「受」之間,或者「受」與「愛」之間下手。
    (1)觸與受之間(請參考雜阿含經209經),
    斷掉過程中自己產生的貪愛、瞋恚、無知(無明與愛),便不再有後面的業了。
    換言之,當我們接觸到順境,逆境,內心不起執著。
    可參考故事:在黑牛與白牛之間
    
    (2)受與愛之間(請參考雜阿含經213經)
    當產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捨受)之後,
    我們不產生貪愛、瞋恚、無知(無明與愛)便不再有後面的業了。
    可參考故事:就像接連中了兩支毒箭

    "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就像一條頭尾相接的項鍊。
    在「觸」與「受」之間,或者「受」與「愛」斷了,
    整條項鍊上的珠子就跟著散落,輪迴隨之被取消。
    
    而這一種逆向回去找癥結,解決問題的方法,
    即「此無故彼無」,所謂的還滅門。
莊春江《印順導師著作-正聞篇》


    所以,重點在:→觸→受→愛
    我們佛弟子,總是在(1)眼見色、耳聞聲..... 等六項,
    或是(2)這六項接觸完,產生的苦受、或樂受、或不苦不樂受之時候,留意。
    
    我們對於接觸外境並無好惡,而是在乎是否因此有了貪、瞋、痴。
    畢竟有執著之苦,
    不是眼睛、耳朵....等六根的錯,也不是對應的六個,色、聲....六境的錯。
    是居中 有著強大引力/斥力之貪、瞋、痴的錯。
        
不但「阿含」以緣起為中心,
就是後代龍樹、無著諸大論師的教學,也不外此事,
無非解釋發揮這緣起流轉,和怎樣證得這緣起的還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