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般指的《雜阿含經》是 求那跋陀羅 翻譯的,大正藏編號099號,
然而,大正藏裡,還有一本同名的《雜阿含經》,編號為0101,譯者姓名已遺失。
影片故事的出處為0101號的《雜阿含經》。
------------------------------------------------------------------
摘要翻譯:
[0495c24]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佛告比丘:「比丘聽!」「受教。」
佛便說:「是比丘,人有四因緣,貪愛有輕重,從是離道。
比丘,譬一人有四婦,
第一婦為夫所重,坐起行步動作臥息未曾相離,
沐浴莊飾飯食五樂常先與之,寒暑飢渴摩順護視,隨其所欲未曾與諍。
第二婦者坐起言談常在左右,得之者喜,不得者憂,或致老病,或致鬪訟。
第三婦者時共會現,數相存問苦甘恣意,窮困瘦極便相患厭,或相遠離適相思念。
第四婦者主給使令,趣走作務,諸劇難苦,輒往應之,
而不問亦不與語,希於護視不在意中。→
某天,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對比丘們說譬喻故事:
有一丈夫娶四個妻子。
丈夫懷恨走開,找第二位妻子講相同話:「我將死,隨我共赴黃泉吧!」
丈夫懷恨走開,找第三位妻子講相同話:「我將死,隨我共赴黃泉吧!」
丈夫懷恨走開,找第四位妻子講相同話:「我將死,隨我共赴黃泉吧!」
這位丈夫所關愛的三位妻子都不願隨他去,
「上頭所譬喻說,一人者是人意神,第一婦者是為人之身也,
人好愛其身過於第一婦,至命盡死,意神隨逐罪福當獨遠去,身僵在地不肯隨去。」
----------------------------------------------------------
出處:
1. T02n0101_001 雜阿含經 第1卷
2. 傳道法師:成佛之道(台語)05
法師說這故事時,內容有點不一樣,但講更生動。
第一位妻子,是指腹為婚。
第二位妻子,是追求來的。
第三位妻子,是作親戚來的(台語)、媒妁之言。
第四位妻子,是買來的。
然而,大正藏裡,還有一本同名的《雜阿含經》,編號為0101,譯者姓名已遺失。
影片故事的出處為0101號的《雜阿含經》。
------------------------------------------------------------------
摘要翻譯:
[0495c24]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佛告比丘:「比丘聽!」「受教。」
佛便說:「是比丘,人有四因緣,貪愛有輕重,從是離道。
比丘,譬一人有四婦,
第一婦為夫所重,坐起行步動作臥息未曾相離,
沐浴莊飾飯食五樂常先與之,寒暑飢渴摩順護視,隨其所欲未曾與諍。
第二婦者坐起言談常在左右,得之者喜,不得者憂,或致老病,或致鬪訟。
第三婦者時共會現,數相存問苦甘恣意,窮困瘦極便相患厭,或相遠離適相思念。
第四婦者主給使令,趣走作務,諸劇難苦,輒往應之,
而不問亦不與語,希於護視不在意中。→
有一丈夫娶四個妻子。
第一位妻子,是丈夫的最愛,兩人形影不離,
丈夫有好事,第一個就是跟這位妻子分享,從未吵過架。
第二位妻子,經常出現左右陪他講話,丈夫見到她就歡喜,見不到她,就憂鬱。
有時為了她的事,蒼老不少、害病。有時為了她的事,跟人提告、興訟。
第三位妻子,丈夫偶爾見到她,見面便聊聊生活上的酸甜苦辣,
相處久了便起磨擦,疏離一陣,又思念對方。
第四位妻子,丈夫當她是婢女,任意使喚,
什麼苦差事都能應付得來,但是丈夫不曾關心她。
經文:
此四婦夫一旦有死事,當遠徙去,
便呼第一婦:『汝當隨我去。』第一婦報言:『我不隨卿。』
聟言:『我重愛無有比,大小多少常順汝旨,養育護汝不失汝意,為那不相隨?』
婦言:『卿雖愛重我,我終不能相隨。』夫便恨去,
呼第二婦:『汝當隨我去。』
第二婦報言:『卿所重愛第一婦尚不隨卿,我亦終不相隨。』
聟言:
『我始求汝時,勤苦不可言,觸寒逢暑忍飢忍渴,
又更水火縣官盜賊與人共諍,儇儇咋咋乃得汝耳,為那不相隨?』
婦言:『卿自貪利強求為我,我不求卿,何為持勤苦相語耶?』
夫便恨去,復呼第三婦:『汝當隨我去。』
第三婦報言:『我受卿恩施,送卿至城外,終不能遠行到卿所至處。』夫自恨如去,
還與第四婦共議言:『我當離是國界,汝隨我去。』
第四婦報言:『我本去離父母來給卿使,死生苦樂當隨卿所到。』
此夫不能得可意所重三婦自隨,但得苦醜不可意者俱去耳。」
此四婦夫一旦有死事,當遠徙去,
便呼第一婦:『汝當隨我去。』第一婦報言:『我不隨卿。』
聟言:『我重愛無有比,大小多少常順汝旨,養育護汝不失汝意,為那不相隨?』
婦言:『卿雖愛重我,我終不能相隨。』夫便恨去,
呼第二婦:『汝當隨我去。』
第二婦報言:『卿所重愛第一婦尚不隨卿,我亦終不相隨。』
聟言:
『我始求汝時,勤苦不可言,觸寒逢暑忍飢忍渴,
又更水火縣官盜賊與人共諍,儇儇咋咋乃得汝耳,為那不相隨?』
婦言:『卿自貪利強求為我,我不求卿,何為持勤苦相語耶?』
夫便恨去,復呼第三婦:『汝當隨我去。』
第三婦報言:『我受卿恩施,送卿至城外,終不能遠行到卿所至處。』夫自恨如去,
還與第四婦共議言:『我當離是國界,汝隨我去。』
第四婦報言:『我本去離父母來給卿使,死生苦樂當隨卿所到。』
此夫不能得可意所重三婦自隨,但得苦醜不可意者俱去耳。」
→
有天,丈夫自覺不久於世(可能衰老,可能病重),
便向第一位妻子說:「我將死,隨我共赴黃泉吧!」
第一位妻子:「我不要。」
丈夫:「為什麼不要,我這麼愛你,大小事都順著你,養你保護你,為什麼不隨我去?」
第一位妻子:「我知道你很愛我,但我終究不能相隨。」
丈夫懷恨走開,找第二位妻子講相同話:「我將死,隨我共赴黃泉吧!」
第二位妻子:「你最愛的元配夫人都不隨你去了,我也無法辦到。」
丈夫:「我在追求妳時,勤奮勞累到難以形容,忍著冷熱渴飢,和那麼多人競爭,
還為了你打官司,好不容易才在與妳一起,為什麼你不跟我一起死?」
第二位妻子:「是你自己貪愛我,我又沒求你追我,何必跟我說那些。」
丈夫懷恨走開,找第三位妻子講相同話:「我將死,隨我共赴黃泉吧!」
第三位妻子:「你出葬時,我頂多送你到墓地。」
丈夫懷恨走開,找第四位妻子講相同話:「我將死,隨我共赴黃泉吧!」
第四位妻子:「我嫁到你家,就是要給你使喚,自然死生相隨。」
這位丈夫所關愛的三位妻子都不願隨他去,
反而願意的人,竟是最不被他所重視的第四位妻子。
經文:
[0496a23] 佛言:「上頭所譬喻說,一人者是人意神,第一婦者是為人之身也,
人好愛其身過於第一婦,至命盡死,意神隨逐罪福當獨遠去,身僵在地不肯隨去。」
[0496a26] 佛言:「比丘不隨四行不得度脫。何等為四?
一者憂苦,二者習欲,三者盡空,四者消滅諸惡。道要有八行,至誠在四諦。
第二婦者是人之財產,
得之者喜不得者愁,至命盡時財寶續在世間,亦不自隨去空坐之愁苦。
第三婦者,謂父母妻子、兄弟五親、知識奴婢,
以生時恩愛轉相思慕,至於命盡啼哭而送之到城外塚間,便棄死人各自還歸,
憂思不過十日,便共飲食捐忘死人。
第四婦者是人意,天下無有自愛守護意者,
皆放心恣意貪欲瞋恚不信正道,身死當墮惡道,
或入地獄或為畜生或為餓鬼,皆快意所致也。
比丘!為道當自端心正意,當去愚癡之心,無愚癡之行,息不行惡,
不行惡不受殃,不受其殃不生,不生亦不老,不老亦不病,不病亦不死,
不死便得無為泥洹道。」
一者憂苦,二者習欲,三者盡空,四者消滅諸惡。道要有八行,至誠在四諦。
第二婦者是人之財產,
得之者喜不得者愁,至命盡時財寶續在世間,亦不自隨去空坐之愁苦。
第三婦者,謂父母妻子、兄弟五親、知識奴婢,
以生時恩愛轉相思慕,至於命盡啼哭而送之到城外塚間,便棄死人各自還歸,
憂思不過十日,便共飲食捐忘死人。
第四婦者是人意,天下無有自愛守護意者,
皆放心恣意貪欲瞋恚不信正道,身死當墮惡道,
或入地獄或為畜生或為餓鬼,皆快意所致也。
比丘!為道當自端心正意,當去愚癡之心,無愚癡之行,息不行惡,
不行惡不受殃,不受其殃不生,不生亦不老,不老亦不病,不病亦不死,
不死便得無為泥洹道。」
[0496b13] 佛如如說是,比丘受歡喜。
→
佛對比丘們說:
這個丈夫是誰呢?就是你自己。
第一位妻子,就是你的肉身,不管你怎麼呵護他,死之後,你不能帶走。
第二位妻子,就是你的財富,你為了她,勞心勞力,得到則喜,失去則悲,
但一死,一分一毫都帶不走。
第三位妻子,就是你的眷屬,再怎麼樣的恩愛,最多就送你到你的下葬之地,
之後就各自回家,生活總要過,漸漸遺忘失去你的哀傷。
第四位妻子,就是你的業,
你造惡,惡業隨著你生生世世,你造善,善業隨著你世世生生,
而你修學四諦證阿羅漢果,業力也就停歇,自此不再受後有了。
----------------------------------------------------------
出處:
1. T02n0101_001 雜阿含經 第1卷
2. 傳道法師:成佛之道(台語)05
法師說這故事時,內容有點不一樣,但講更生動。
第一位妻子,是指腹為婚。
第二位妻子,是追求來的。
第三位妻子,是作親戚來的(台語)、媒妁之言。
第四位妻子,是買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