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3日

隨筆-南傳-南傳佛教易懂(639)

標題所說,是個話頭,並非是結論。

南傳佛教故事裡面,有個是說:
  某日,一隻很可愛討喜的貓兒,來到你的家門。
  此時的你,油生幾分懽心,馬上拿食物給牠。
  當牠飽食之後,便歡喜地離去。
  
  隔日,牠又同昨日時間出現,你依舊與予吃足。
  就這樣再三連四、第四、五、六......日,
  於一定之時出現,又同結果。
  請問,你如何才能讓牠不復出現。

  答案是:勿再給予食物。牠自然會消失。

好比:
  慾望起的時候,想不起相續心,
  唯一的方法就是起之時,置之不理即可。


另一個故事說:
  東南亞如何抓猴幫助採椰呢?首先那邊的人先準備一個刨空心的椰殼,
  留僅一個猴手能探入的口,椰內放猴子最喜歡的糖果等食物。

  將其安放其常出沒的地方,當牠發現伸手進去掏之時,
  躲在旁的人,出其不意地大喝,
  猴兒緊張,又貪婪不肯放下手中之物,終不能將手舉出,
  拖累著沉甸甸的椰,能拖行多遠呢,末了,定落於採椰人之手。
  
  南傳佛教用這故事譬喻,
  人為了貪求比自由的價值還低廉的慾望,不肯放下,一身束縛無期。


這兩個故事的譬喻,確實比中國佛教的空之教誨,體會來得簡瞭多了。
我們都知道,空是佛教的終極目標,我不想在簡單跟困難來定義誰高誰低。
實用易下手,對修行人,比什麼都重要。


我跟學長講了這故事,學長說:聽說後來猴子學聰明了,先用手摩碎才敢取。
我答說:難不成要拿菩薩留惑潤生作譬嗎?別當真,這僅是我突想的戲謔之言啦。

2006年12月6日

隨筆-其他-吃苦不是修行途徑

星期二聽到學長講他一個朋友的事情,
他出生在富裕之家..........
他的一生是風平浪靜的,平平順順,
更正確地說:他得天獨厚,至今猶不知何謂無常。

有些人會感覺,歆羨他,他的福比天人。
有些人會感覺,溫室裡的花朵,無一絲苦難的堪能性。


而我自己的想法,多少是我所受的教育深深的影響我,
「不仁者不可以長處樂,不可以久處約。」(註1)
換言之,除非他是聖人,否則長期的樂或苦,將會腐蝕他的心志。
上天若是真的恩厚他,應該給些無常的教育。
然而,我下一念又想,他若無造過惡業,
上天不可以給他苦頭吃的,這會違反因果概念,不可呀。
於是,我的第三念就轉成了隨喜。
(第一念:好為人師;第二念:自覺不妥;第三念:隨喜)


同樣都處於第三者角度在觀察他的因緣,
為何我卻會想到一個人太樂了,沒有苦不好(應該律己,非律人)。
而佛菩薩想的是,成熟有情,建立淨土:
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己身求安樂。
(其意義,除了因而起樂欲心外,畢竟使眾生離苦得樂。)
我想,這就是佛菩薩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值得讚揚之處吧。


-------
註1:《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