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3日

隨筆-南傳-南傳佛教易懂(639)

標題所說,是個話頭,並非是結論。

南傳佛教故事裡面,有個是說:
  某日,一隻很可愛討喜的貓兒,來到你的家門。
  此時的你,油生幾分懽心,馬上拿食物給牠。
  當牠飽食之後,便歡喜地離去。
  
  隔日,牠又同昨日時間出現,你依舊與予吃足。
  就這樣再三連四、第四、五、六......日,
  於一定之時出現,又同結果。
  請問,你如何才能讓牠不復出現。

  答案是:勿再給予食物。牠自然會消失。

好比:
  慾望起的時候,想不起相續心,
  唯一的方法就是起之時,置之不理即可。


另一個故事說:
  東南亞如何抓猴幫助採椰呢?首先那邊的人先準備一個刨空心的椰殼,
  留僅一個猴手能探入的口,椰內放猴子最喜歡的糖果等食物。

  將其安放其常出沒的地方,當牠發現伸手進去掏之時,
  躲在旁的人,出其不意地大喝,
  猴兒緊張,又貪婪不肯放下手中之物,終不能將手舉出,
  拖累著沉甸甸的椰,能拖行多遠呢,末了,定落於採椰人之手。
  
  南傳佛教用這故事譬喻,
  人為了貪求比自由的價值還低廉的慾望,不肯放下,一身束縛無期。


這兩個故事的譬喻,確實比中國佛教的空之教誨,體會來得簡瞭多了。
我們都知道,空是佛教的終極目標,我不想在簡單跟困難來定義誰高誰低。
實用易下手,對修行人,比什麼都重要。


我跟學長講了這故事,學長說:聽說後來猴子學聰明了,先用手摩碎才敢取。
我答說:難不成要拿菩薩留惑潤生作譬嗎?別當真,這僅是我突想的戲謔之言啦。

2006年12月6日

隨筆-其他-吃苦不是修行途徑

星期二聽到學長講他一個朋友的事情,
他出生在富裕之家..........
他的一生是風平浪靜的,平平順順,
更正確地說:他得天獨厚,至今猶不知何謂無常。

有些人會感覺,歆羨他,他的福比天人。
有些人會感覺,溫室裡的花朵,無一絲苦難的堪能性。


而我自己的想法,多少是我所受的教育深深的影響我,
「不仁者不可以長處樂,不可以久處約。」(註1)
換言之,除非他是聖人,否則長期的樂或苦,將會腐蝕他的心志。
上天若是真的恩厚他,應該給些無常的教育。
然而,我下一念又想,他若無造過惡業,
上天不可以給他苦頭吃的,這會違反因果概念,不可呀。
於是,我的第三念就轉成了隨喜。
(第一念:好為人師;第二念:自覺不妥;第三念:隨喜)


同樣都處於第三者角度在觀察他的因緣,
為何我卻會想到一個人太樂了,沒有苦不好(應該律己,非律人)。
而佛菩薩想的是,成熟有情,建立淨土:
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己身求安樂。
(其意義,除了因而起樂欲心外,畢竟使眾生離苦得樂。)
我想,這就是佛菩薩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值得讚揚之處吧。


-------
註1:《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006年11月21日

隨筆-原始-為何非得論到前世

昨天跟朋友聊到新聞那起重大車禍。

他說:那人平時行善積德,為何遭此橫禍?
我說:我的思維,受佛教的影響,
   所以就以我所學,來說明我的觀點。

   第一,我不否認佛教前世今生的說法,
   但對我而言,不過是可能性之一,不應該著重用此解釋。
   況且,後功抵前過的說法,有不少罪不能適用如此。
   如殺一個人,救十個人,就沒罪了嗎?
   此原因在於對象不同,而不是否認後來救十人無功。
   雖然可以用此說法去圓融,但是我不偏向這般解釋。

   第二,我認為此事件的因果關係,要看法律層面。
   以目前證據指向,肇因於對方駕駛的過失、精神不濟。
   可是這還等真正判決完,
   才算確定真正原因,而暫時就用這個肇因說明。

   再者,試想,我的善心積德,能造就你去避免駕駛疏忽嗎?
   我認為,這件事是很難的。
   佛教的業有新舊之分,在此,我討論的是新業。
   也就說,這可以說明,人類有辦法,利用因緣去創造新局面。
   不說過去世,於現在世,
   壞的遭遇就可以轉成好的,你我都可以去創造。
   間接來說,一個人的疏忽,可以是他的新業,這就非關前世。

   
   再說,如何去避免這種車禍,
   可以去形成共業,如制定法律與宣導,造成共識。
   這還是不違背佛教的道理─因緣法,
   像這一類善心積德的因,才屬直接避免車禍。
   畢竟,種蘋果,不可能得香蕉。

他又說:我又不知道我前世是誰,但我也不在乎來世如何,
    我關心的現在世,為什麼佛教老是把今生所受都講前世。
    為什麼,事事講前世因果?
    像此人那麼好卻發生車禍,看起來不像是今生造成?
    這樣的因果不是很可怕嗎?佛教為何要認同這個?
    我希望,佛菩薩們能調整這件事,
    把過去世對今生的比重,調成20%,
    今生所作,調成80%,
    讓作善事的人,不會有意外或疾病纏身,
    並降難給作惡事的人,直到他們改進為止。
    且隨時都能因他的善惡作福禍更動。

我答:一:
   我剛剛就說了,講前世造成,只是可能性之一,
   我強調有新業這回事,如同佛教三世重今世,三時重現在。
   二:
   你說的調整這一件事,人就可以辦到這一點,
   重視來生的人,可以往生西方,前世讓他的苦報是稀微的。
   重視現生的人,可以創造共業,前面也說過。
   不然,佛教徒就不用提倡人間淨土這一回事。
   就譬如瑞典的社會福利...。這是人可辦到的。
   三:
   我既然說人可以創造新業,就已經認同人有主導因果的能力,
   人的福禍,人主宰。非佛菩薩及神明等...。
   這是一種積極的想法,也符合因果。
   所以對因果定則的觀感好壞,且看你往哪正面還是負面想。
   若覺生死疲勞,想得解脫,
   心力要放在蘊處界觀察...,別老在前世今生想法打轉。

   不要去想像有一個主宰者,掌握人類,賜福降禍。
   這樣是否認人類價值的,人是有主導自己命運的能力。

2006年11月17日

隨筆-唯識-假必依實

星期三的讀書會,
前面討論的,是關於淨土與禪的部分思想。
而接下來的討論為「假必依實」的想法。
我認為這是最精采的,
因為我很難能找到依這話題,可以這樣面對面討論的機會。

學長是贊同,真常唯心的想法。並舉出例子來說明。
這類例子我也是有聽過的,
那時,講課的法師是說,人是一連串變化無常,
就好像我們看的電影,感覺在動,如真如實。
其背後的操作手法,卻是每十六分之一秒,換一張照片。
一直以來,他是如底片般不動的,是我們心的運作變化,
於是我們自我產生連續變化的錯覺(一幕幕的執著)。


這裡,要附帶提一下,科學是怎麼看待這一件事,
科學解釋,這是一種視覺暫留的作用,
第一幕的暫留(執念),
在第二的十六分之一秒來沒反應過來,我們換上第二幕,
他就會動的感受。
同樣的,若沒有在十六分之一秒(最慢十分之一秒),
改變的話,我們就會有暫停的感受。


而我們的心,就是製片師,可以創造下一刻的景象。
廣泛而言,共業也是眾人眾心所創造,
乃至一徐輕風,都是心創造的。
又好像有人說,夢中的境界都是心所造成的,
初禪以上的外道,乃至可以運用神通創造物質,
修水觀的人,可以把禪堂變成汪洋一片。
無疑地,將心的力量推向上帝的偉大。

以另個觀點推衍。
我又跟學長說:任何情況都是不可能脫離能所的(除非覺悟)。
能就是能觀察的心,所就是觀察的境。
這個話題是普遍被討論以及申辯的,
如四分說,見分(能),相分(所),自證分,證自證分。
有人依止一分說,有人依止二分說,三分說,四分說。
而中國是依此,四分說,
自證分來證明見分相分的存在,
證自證分來證明自證分的存在,自證分又證明證自證分的存在。

由此得知,任何事物是不可能脫離能所的,
所以很容易讓人感覺,原來佛法是二元論,物質與精神。
這裡就會產生矛盾,
奇怪,不是原本從一元的絕對唯心論,又變成二元論了呢?
所以就有人說,一元論是實體界,而現實界就是二元論。
所謂的本性就是脫離相對的絕對,進入絕對的絕對。

因為世間上,免不了相對(不斷的二元)。
請注意我舉的例子:
例如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句話。
我去觀察我的念頭,請問那一個是我,
是我能,還是我所(我的念頭),
那你怎麼確定我能是正念呢?於是就創造出我能能,跟我能所。
再來,我能能能與我能能所.....。
於是乎,就用上面的理論來圓融他,就不足以為怪了。
(修行只要觀察一層就好,不要陷入無窮的過患)


而我的想法則是,用中觀解之,是較為容易的。
任何事情是由因緣所構成,ABCD所構成,
ABCD都在,就是存在的因緣有(某一種有),
ABCD都不在,就是存在的因緣無(某一種有),
而如果細膩地要問ABCD各是什麼所構成,
我會說:非自生,非他生,非共生,非無因生,是故因緣生。
我認為如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緣是依存的意思)。
精神跟物質,根本不能單獨存在,
所以佛教不是二元論,更不是多元論。
再加上破二不執一,我還是贊成緣起無自性的立論。
而這個無自性,則是在解釋三件事,
沒有實體性,沒有不變性,沒有獨自性。

不管是把本性當作是存在,或是不存在(虛無),
我認為都是因緣有,跟因緣無,都是執有自性的。
進入所謂的常見,所謂的斷見。
假如是以業識為生命的本體的話,
那業能不能消除呢?識如何完成連續性?
這將會需要更大篇幅的解釋。

我們那時候就先姑且,先不討論識的問題,
而就討論,無明(惑)的問題,接著說止觀,
這才是重點中的重點,輪迴的根本。

以十二因緣來說:我們該討論的是:無明,或者愛、取。
因為我們要脫離輪迴,不是在生老,死等項下手。
換句話說,出生,死亡都不代表輪迴的結束。
而是在惑下手,愛取,就是所謂的愛見煩惱。
若能回歸到認知,沒有實體性,沒有不變性,沒有獨自性。
就能解決這問題吧。

2006年11月7日

隨筆-唯識-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有善惡,果為無記(647)

首先,我們先提因果之貌相:
理論來說,因緣果報之貌相,大體上要分成兩類,異熟跟等流習氣。
(可以一分為二,就能一再的分下去,我不討論這個)

異熟:因與果不同,如同種子與果實,相貌與作用不同。
 
於現實生活上,用功讀書,得到好成績﹔
播種得到好收成﹔釣魚能夠吃魚。因與果明顯差異。
假如辛苦努力,不能得到善果,誰樂呵去作。

等流:慣性作用。如同黃河下游的水會雜黃沙,源自上游的水混黃沙。
 
於現實生活上,
人先是創造習慣,後來習慣成為人的主人。
(這裡我指的等流是,後面那句,主導人的習慣)
由此可知,一個人處於好的環境,
讓他耳濡目染,好的思維方向,日後就不得不善性循環下去。

附帶一提,佛教的活在當下,是有定與慧的作用。
 
所謂的定,就是專注、明瞭。制心於一處,專注並很清晰此時此刻的事物。
慧呢,就是於此刻此時當中,能起慧抉擇了別,知所當為。
這樣也就可以說,佛教徒所追求的:沒有一個時刻不與定慧相應。

佛教並不是訓練人成為慣性行善,那只不過是不得不被習慣給制約了。
 
不論是善性,或者惡性,若內心沒有慧去支援他,作他的立論,
固然說,善性循環是一件好事,但長期以往,任何事將只是反射,慧的了別性將是昏眛的。
並且我們見,佛教所說的為善為惡,是以發心為標準的。
因此,將好事成為習慣,頂多只能成為佛教的起步,而並非佛教的終極目標。
而所謂的真正目標,就是上述的〝活在當下〞,真的體證到因緣的無自性而發出慈悲,才能算是。
再者,別忘了,習氣雖然是生生世世,看似時間久遠,但怎麼會逃得過無常呢?依舊不能依靠的。

因果之異熟變化的無常性,也是使人去瞭解因與果的不同,進而知道,因緣無自性。
 
不可否認,這能勸人為善,

但如果不進而體會因緣的無我性,那麼,只瞭解因果是會更痛苦的。
因為怕自己沒福氣,會貪得無厭地去積福,加深執著,乃至
患得患失。
我想,會有人認為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是從此而來的吧。


----------------------------------------------------------------------------------

其次,明明是(1)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佛教卻有另說:(2)因有善惡,果為無記(非善非惡)。
這是依據立場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1)句:善惡果報,是以將來的境界,是不是你可樂而決定。
假如是你可樂的(善報),那現在就是善因;反之,也是如此。

(2)句:無記果報,是以有沒有招感將來果報而論的,
 
但前提是,你要先定義:善惡之因有強烈招感果報的能力。

就例如說:我像你借錢,將來我必定要還錢。
 
如果我覺得還錢很苦,當然還錢就是我的苦報(1)。
然而我還了錢,就真的結束了,不就是無記(2)了嗎?

聽完會有的疑問是:那冤冤相報何時了,〝果為無記〞作何解釋?
 
再借用剛剛的例子說明。
我跟你借錢不還,你嗔心索回,或是我嗔心還債。
只要彼此兩方都動到善惡念,或化成不當行為(將強烈招感果報使因緣不能結束),
自此,將惡性循環不已,還有可能殃及池魚地把很多人拉扯進來,
就能稱為冤冤相報何時了了。


----------------------------------------------------------------------------------

我寫一篇文章,也是要表達,瞭解、追求異熟與等流,頂多是學佛之初步。
 
最終還是等回歸到,活在當下的體會。
同時此文也作為之前有篇文章: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後言吧。

隨筆-其他-懺悔之迷思(一則往事)

這篇文章,我一直不知道下什麼標題比較貼近內容,
想命名為:懺悔。可是,並非討論懺悔,而是有關於近善知識。
命名:近善知識之重要。亦同樣之。
因此,我就姑且訂標題為:懺悔之迷思,好了。


這是發生在我大二的事件。
當時我的學校跟同縣市的某間外校有所交流。
我曾聽說,他們學校佛學社有一度式微,社團無人整整一兩年。
後來,才又有老師將社團更名,發心振興招募,恢復到過去的規模。
基於好奇,我就問他們社長,這段過去。
他把故事講給我聽,大意是說:
他們當時,沒有老師帶領他們,一群學生於佛學自修自學,
從他們的留言簿看來,他們越學越苦悶,越學越覺得業障深重,
到了後期,那本簿上通篇通篇地懺悔這事,懺悔那事,沒其他重點了。

就因如此,社長跟我說:
他認為他們沒有善知識帶領,能作的就是一次次的懺悔,社團因而消失了。


這件事讓我起了很多的疑惑,
或許他們有一同研讀經論吧,內心有疑惑,
那為什麼他們不找善知識問,只想在佛菩薩面前懺悔呢。

或許他們沒有讀經論吧,內心去揣測佛菩薩,感覺很空虛,
那為什麼他們不找善知識學,只想在佛菩薩面前懺悔呢。

在我後來的學習當中,
我理解到,求懺悔,是不能增加智慧的。
增加福報,具足學佛因緣,那是可以辦到的。
如若不然,阿難就不會說:
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
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楞嚴經)

2006年10月27日

隨筆-佛教事業-關於募款的回覆(二)

收到他的回應,又對他回應寫了覆文:

我歡喜見到能有多一點人參予人文及慈善事業,
也歡喜能見到你的回文。

在過去,我曾有成立類似的家族,
常有一些募款,或是來路不明的廣告,
刊完之後,就一溜煙消失,把很多問題留給我。
於是,日後遇到這問題,我一定撇清關係。

很抱歉,我個人經驗的使然,
讓你覺得語氣很不親切,但是,我絕無惡意去攻訐你。
而且逢募款行善這種事,若對方是陌生的團體,
我必然提醒要多方查證,這再所難免的,
絕非專門單對你而來,也請你見諒。

我相信,國內首屈一指,有公信的佛教慈善團體,
當你要將具體的善心交與他們,將不會有什麼顧慮。
因而我提了幾個名,絕非尊彼而卑你。

2006年10月26日

隨筆-佛教事業-關於募款的回覆(一)

原本對於留言版的那篇募款文章,
回覆,我已經寫好了:

針對留言板那篇募款文章,是真是偽,我全無知悉。
文章,也絕非是我授意叫他寫的,我更是無與其人洽談過。
他會登這,猜想,他是認為多數文章講的內容多與佛教有關,
才會覺得刊於此理所當然吧!

如果看到的人,想隨喜或查證的話,
請別問我或透由我,我已經於此澄清,並不認識他。

然則我自己對這種募款慈善的事情,
都是將錢捐給慈濟,法鼓等佛教而具公信的慈善團體。
因為我相信他們有足夠慈悲與智慧去尋聲救苦,雪中送炭。


但是最終還是覺得不妥,刪掉那篇文章。
乾脆自此之後,把整個留言版拿掉算了,可以免卻一些紛爭。

我原本寫部落格的用意,單純想寫寫心情跟想法,不想橫生枝節。
而為善之事,也並非排斥,可是在這,感覺就有所不宜了。

2006年10月20日

隨筆-五乘-SeanChen之帶業往生

佛學版上一不認識的人,SeanChen,說:
從此之後 再也沒有〝帶業往生〞這句話,別問我為什麼!
別懷疑,他文章的內容,就如此寥寥幾字,吼一吼的情緒用語而已。
無回文,也沒有關於此題的下文。

我想他寫這一段話,是排斥淨土宗的帶業往生到西方淨土吧!
關於這個題目,從前就有過很大的論戰,
有些人說可以或不可以帶業往生,也有些人說消業往生,也有人說淨業往生。
如果辛苦一下,網路跟圖書館找找,應該就可以找到相對應的文章。

而我本人的想法,是可以帶業往生的。
首先被劈頭考驗的,就是得回答:十惡不赦之人,可以帶業往生西方嗎?
我的回答是這樣的:
第一,佛教,不可否認的,是有宗教情操的。
   十惡之人,若能臨終幡然悔悟而感憂苦,最應當與予慰藉。
   若能再興善念、殲惡念,更好一點;若再能起善行、泯惡行,又更好一點。
   的確,佛典也記載,若能具足信願行,
   勤行方便道,三淨業,即可帶業(消業)往生西方的。
   況且孔子說過: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
   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這即是宗教該有之本分。
   相反的,我們並不是鼓吹,未臨終前胡作非為,到時後了才來懊悔。

第二,佛教因果論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往生天道也業隨身,往生人道也業隨身,往生三惡趣,還是業隨身。
   為什麼往生西方就不能業隨身呢?假如說這邊的凡夫,沒有業與煩惱隨身的話,
   又為何西方極樂世界,會有其音演唱,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的道諦呢?
   (無業煩惱,又何須其教)
   這同時也告訴我們:唯有智慧,能終結煩惱及業(三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