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7日

三乘_【三十七道品】四念處:法念處:對治五蓋(嗔):淺談慈心觀※


依據南傳佛教《大念處經》,無論修什麼禪法,
先要知曉何謂正知正知,參考阿含部經_正念、正知


【三十七道品】的補充講義B01(置於參考資料)page 2:
(二)瞋恚 
 《中部注》(Ps I 282)解釋:由於對可瞋相非理作意,所以瞋恚生起;
 若於慈心解脫如理作意,則瞋恚滅除。
 《中部注》(Ps I 282–283)另提到下列六事有助於瞋恚的斷除:
 (1)取慈心相;(2)取慈心相後努力於慈心的修習;(3)省察業的自性;
 (4)省察業的自性後多加思擇;(5)親近喜慈心觀的善知識;(6)談論慈心的修習。
 再者,瞋恚的徹底斷除是在證不還道之時。 

(1)=>取眾生(每個人)和藹的一面(相貌)。
(2)=>慈心的修習,就是修習慈心觀(或稱慈心禪)。這是四無量的第一步。
  而慈心觀圓滿,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就圓滿。於後說明。
(3)、(4)=>思考瞋心會造何不善業,即業的自性(自相),
  會燃燒自己、也會燃燒別人(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
  因而才要修慈心觀(或忍辱波羅蜜),來對治。


*****
下文,介紹慈心觀:
◎正念: 放在"感受"上。

◎正知(南傳修法):
1. 願我無敵意
2. 願我無嗔恨
3. 願我無憂惱
4. 願我保持快樂(由淺到深,因為沒有敵意、瞋恨、憂腦,於是就能保持快樂)
剛開始,不易集中注意力,得靠這四句來協助。
已能專注靜心時,四句僅留一句專念,其餘放走。
漸入佳境後,連最後一句也不要,專心於受上(像六妙門的隨)。
接著,投射到慈心對象。

◎慈心的對象(群體):
1. 自己 (內)
2. 敬愛的人 (外)
3. 中庸
4. 怨敵
5. 破除界限(平等)

南傳佛教(清淨道論)修慈心觀是從對"我"開始,
而北傳佛教是從對他人開始,也就是開頭是"2. 敬愛的人"。
這由於已經加入論師個人看法,然而,依據許多人照著操作的結果,是較受益的。
並且,後來的論師在各種修法的起始,都加入"安般念"作前方便。


起步,先放鬆身心,將心收攝回來,意念放在臉部,接著縮小集中到呼吸,五分鐘、十分鐘。
心漸漸平靜之後,對自己散播慈愛。念這四句話,依序對自己散播慈愛(慈心觀)。

我對任何境界都要無敵意,希望不要把瞋恨發洩在任何眾生的身上,亦不要憂惱,保持快樂。
按照一輪四句的順序,一輪一輪的憶念。無敵意→無嗔恨→無憂惱→保持快樂...。
(若要依循南傳的教學習慣,一句練習一天,隔天再下一句,都練過後,才進行一輪四句。
有些人問:什麼叫做"敵意"?例如天冷,你覺得不舒服埋怨;
例如座椅太硬,使你感覺不適;例如你見事物不順眼,皆可算懷敵意。)

當慈心感受越來越清晰時,從這四句中選感受最明顯者的一句,作為主修。
等待到感受更純一(或許遍全身)時,便可把剩下那句也放掉,住在該「感受」中。

能夠維持五分鐘、十分鐘之後,
再將此感受投射到所緣:敬愛的人...依序從親至怨,盈科後進,慢慢擴大。

若對一位被投射者要花十分鐘,三位被投射者,半小時就過去了。
倘若感受中途模糊了,則重頭再來。
比如你觀察第二位被投射者失敗了,那得回到"願我無敵意"的步驟。

這種感受必須是真實的(內心)感受,不可以憑空想像(假想)。



-------------------------------------------------------------------------------------------------------------------------
◎正念:放在"感受(心法)"上。

◎正知(南傳修法):
1. 願我無敵意
2. 願我無嗔恨
3. 願我無憂惱
4. 願我保持快樂
剛開始,不易集中注意力,得靠這四句來協助。
已能專注靜心時,四句僅留一句專念,其餘放走。
漸入佳境後,連最後一句也不要,專心於受上。接著,投射到慈心對象。

◎慈心的對象(依此順序):
1. 自己  (內)
2. 敬愛的人 (外)
3. 中庸
4. 怨敵
5. 破除界限(平等)

◎論師建議,慈心觀之前,以"安般念"作前方便。
-------------------------------------------------------------------------------------------------------------------------



2022年12月17日

隨筆-三乘-如何鑑別"得初禪"之相?※


依我聽聞(若有說錯,錯在我),分兩部分說明。

第一,南傳佛教的鑑別法
這是我從開仁法師聽來。至於他哪堂課講的?還沒查,沒把握找得到。
法師說:"得定"弟子會請教教他禪定的教授師,
教授師則會問他一系列問題,以下舉其中三題:
(1)你是否入定時,不會起貪、嗔、痴等煩惱(定能伏惑)?
(2)你是否具足初禪五支:尋、伺、喜、樂、一心?
 這裡不解釋細節,如五支各為什麼?初禪有那些輕安樂(喜、樂)?
(3)你是否連續七天、十四天能熟練地入定、出定?


第二,北傳佛教的鑑別法
廖誠麟居士說參考智者大師《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五。
我翻看過幾頁,內談16觸動等相。內容很多,就不一一詳列。
附上該書電子版連結於文末,明初禪發相在129頁。
不過它是文言文,網路唯一一版白話翻譯,則置於書的連結之後。
我沒細看翻譯好不好,故不評判。


我個人感覺,南傳佛教的說法較容易理解。
同時,如《親友書》所云:「生天(福、定)及解脫(慧),自力不由他」。
南傳教授師是幫助弟子自我覺察得定否。
弟子必須誠實面對自己:有無伏住貪嗔癡,自個最清楚。
自知自覺自作證,最終是自己說了算,
而不是靠教授師權威認證(認可),更不是來自教授師賜予。




淨蓮法師講解《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


2022年12月3日

阿含部經_正念、正知※

「正念正知」在雜阿經常常一同出現,好像「定型句」。
它的概念與修學止觀息息相關。該怎麼解釋或翻成白話呢?
我所知道的,就有兩種說法。方便理解,我先列說法之概述,再講其出處。
不然,容易迷失在文字陣仗中。
 



*****
第一種說法,從"戒律"的立場出發。
對於外來的境界或內心的境界,要能正確認識他的危險性,是好是壞,叫正知。
對於正知的,時時警覺,時時留意,叫正念。
《成佛之道》Page 117說道:修定的前提為,依慈住淨戒。
原文:
 修習禪定,不可不先有兩項準備,否則可能會弊多於利。
 一、「依」於「慈」心:修定,不是為了好奇,不是企圖滿足無限的欲樂,延壽長生,
  或者為了引發神通來報仇;要存著慈念,就是利樂眾生的意念來修定。
  有慈心,心地就柔和,容易修習成就。
  成就了,也不會利用定力通力來嬈亂眾生,如聚眾作亂等。
 二、「住」於「淨戒」:必須受持淨戒(十善等),身口有善良的德行。
  如行業不端,修定就會招魔著邪。成就定力,也是邪定,
  結果是成為魔王眷屬,自害害人。

修定能得神通。假如不懷慈心,就好比壞人撿到槍,造罪無量。
持戒,除了眾所周知的五戒、十善等,亦包含「根律儀」,
在《成佛之道》Page 192~198接著介紹:
 戒學清淨,也就「是定」學的「方便」。...
 這包含了四項修法。一、「密護於根門」,就是《遺教經》的制伏五根及制心...
 如見美色而不起淫意,見錢財而不作非分想。這要有正知,正念才得。
 對於外來的境界,或內心的境界,要能正確認識他的危險性,是好是壞,叫正知。
 對於正知的,時時警覺,時時留意,叫正念。
 如沒有正知,外境現前,心隨煩惱轉,認賊作父,
 歡迎都來不及,那怎麼能制伏劫功德賊呢?
 如沒有正念,時時忘失,
 如小偷進門,大箱小籠搬了走,還呼呼的熟睡,沒有發覺,那怎能制伏呢?
 能謹密的守護根門,才能止惡,才能惡法漸伏,功德日增。
 說修行,在平常日用中,要從這些地方著力!

所以,能區別好壞,特指佛教的「善惡」(生死輪迴是惡,涅槃寂靜是善),是「正知」。
像警衛一樣,專注維持住正知,不讓邪念竄入,是「正念」。


***
第二種說法,從"定慧"的立場出發。
對於決定要修的止觀法門,每個步驟都掌握清楚,是正知。
專注於該止觀法門所指示的所緣境上,是正念。

獅子吼站(註1)常引用這套,
而較為系統整理概念的,是性空法師的《念處之道》2版Page 68~69(註2),
它在講解《長部.大念處經》69(Mahā-Satipaṭṭhāna 70   Sutta)之經文:
 安住於身,循身觀察,熱誠、正知、正念,72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安住於受,隨觀感受,熱誠、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安住於心,隨觀心識,熱誠、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安住於法,隨觀諸法,熱誠、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念處之道》作如是云:
 修習四念處須具備四個條件──具備熱誠、正知、正念三心,
 以及去除身心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如果修行者不熱誠、不正知、失念,無法去除貪欲與憂惱,
 那麼他的業處就無法成功,此四個條件是隨觀念處不可或缺的要素。...

此書又云:
 第二要件是正知(sampajAna),正知就是智慧,即正確地、完整地、平等地觀照所緣
 正知有很多層次,在修行的每階段都需要正知。
 修四念處最重要是以四種正知審視如何做對自己修行是最有益、最適宜的。
 南傳佛教說明修行的過程,在智慧方面特別強調四種正知,
 包括四種不同的智慧在裡面,提供一個好的方便來斷煩惱實踐無我境界,
 這是離開煩惱的要件。四種正知是了解無我的智慧,以此為方便,來了解無我的道理。
 四念處修行的目標,即是領導我們達到無我的境界。

開仁法師講,正知,便是對於要修的法門之每個步驟掌握清楚。
而四種正知就是本書(《念處之道》(2版))別段所言的
有益正知、適宜正知、行處正知、不迷惑正知。兩兩為一組。
有益正知、適宜正知為一組。
要做什麼活動,要先確認對自己有沒有利益。這是「有益正知」。
而確定後執行(執行細則)的時候,又得做對的行為。這是「適宜正知」。
我個人稱之為"對中之對"。
比如:「去印度朝聖」是對的。這是「有益正知」。
「去印度朝聖」到佛陀成道、初次宣說四諦的鹿野苑等聖地,是對的。這是「適宜正知」。
「去印度朝聖」卻往舞廳、餐廳、KTV等娛樂場所,則錯,不是「適宜正知」。
又比如:修「不淨觀」是對的。這是「有益正知」。
修「不淨觀」,觀察屍體的總總不淨想是對的。這是「適宜正知」。
修「不淨觀」,卻是觀察異性屍體起邪念,不是「適宜正知」。俗稱的掛羊頭賣狗肉。

行處正知、不迷惑正知是另一組。也用同一套邏輯。
知道完整修法,是「行處正知」;知道完整修法後,正確地執行細節,是「不迷惑正知」。
仍可稱此"對中之對"。
比如:知道「安般念」怎麼修,這是「行處正知」。
修「安般念」時,照著所學安般念之步驟執行,這是「不迷惑正知」。
若修「安般念」執行「不淨觀」的步驟,那就不是「不迷惑正知」。

又云:
 第三要件是具念、正念(satimA),要不斷地保持正念。
 熱誠與正知是正念重要的緣。若無熱誠與正知,正念就不明顯。
 在此,正念、熱誠與正知連在一起,是一個過程。
 所以,若修習身念處,同時也在修四正勤、四種正知,它們無法分開。
 若修習安般念,必須先以正念專注於呼吸,再以正知清楚地知道呼吸。
 隨時保持正念在呼吸上,不忘失呼吸即是正念;清楚地了知呼吸是正知;
 為清楚地了知呼吸所付出的努力是熱誠。
 懈怠、迷糊、疏忽、放逸的心,將無法清楚地覺知呼吸。
 所以,在修行時,熱誠、正知與正念是非常重要的。

正念,便是專注正知的所緣境。


*****
最後,「正念正知」,和八正道的「正念」有關聯嗎?
答:有。三十道品中的各項,可以相互引用作解說。
比如:《中阿含.189 聖道經》卷 49〈1  雙品〉中,
八正道的「正精進」,講述為「四正勤」;「正念」,講述為「四念處」。
「正念正知」和八正道的「正念」之關係也似此。

如《長部.大念處經》(Mahā-Satipaṭṭhāna 70   Sutta) 中,
八正道的「正念」,即「正念正知」在「四念處」上。經云:
 何謂正念?於此,諸比丘!
 比丘以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循身觀察,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受,隨觀感受,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心,隨觀心識,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法,隨觀諸,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諸比丘!此即是正念。



--------------------------------------------------------------------------------------------------------------------
正念、正知
第一種說法(六根律儀立場)
對於外來的境界或內心的境界,要能正確認識他的危險性,是好是壞,叫正知。
對於正知的,時時警覺,時時留意,叫正念。
第二種說法(修止觀立場)
對於決定要修的止觀法門,每個步驟都掌握清楚,是正知。
專注於該止觀法門所指示的所緣境上,是正念。
--------------------------------------------------------------------------------------------------------------------
註1:


參考資料:
4. 開仁法師的【三十七道品】講義:ftdhy02.pdf page 30之註解72:四念處_身念處 




2022年10月8日

隨筆-議題-僧眾與尼眾的居住距離※



何必列出比丘、比丘尼戒律條文(註1),僧(比丘)尼(比丘尼)不能同住是理所當然!

我最先聽到法師開示「僧眾與尼眾的居住距離」(以「居處距離」代稱)是:
牛叫聲可以傳遞的最遠距離。這是預備尼眾出事呼救時,僧眾聽得到。
比對印度的長度單位,那應該是「拘盧舍」(註2)。

我始終沒搜尋到經論出處,從這兩天查到的資料,
與「拘盧舍」最有關聯的戒律是「自聚落至阿練若處」的相距(註3),
人間比丘是不能離眾生太遠。

雖然有法師在講解比丘尼戒的獨行、獨在後行時,有用到這個長度概念(註4):
鼓聲能聽到的範圍,但戒條裡面很少用拘盧舍,而且這和「居住距離」無關。
因此,我懷疑法師記錯(也不排除我的懷疑有誤)。


我覺得最有可能與僧團與尼團的「居住距離」相關的,應當是「八敬法」當中的兩項。
第一項、比丘尼不得在附近沒有比丘的地方,作三月的夏安居。
第二項、每半月的布薩與說波羅提木叉,比丘尼眾應派人至比丘眾中求教授與說戒之人。

我曉得現代佛教對「八敬法」有性別歧視的疑慮(註5),
我先暫且不談那些,只就這兩項討論「居住距離」。

第一項,比丘尼的結夏安居。若依善見律(註6)規定,「居住距離」不得大於半由旬。
第二項,若照「廣教誡」的說法,比丘尼去請比丘僧眾來教課,
若是聞教授師來,尼眾應出「半由旬」恭敬迎接(註7)。
所以,「居住距離」最短是「半由旬」。半由旬相當於1.38公里,2個或4個拘盧舍。

我對戒律研究不深,以上僅是我的推測。



--------------------------------------------------------------------------------------------------------------
推測「僧團與尼團的居住距離」最短是半由旬,1.38公里。
--------------------------------------------------------------------------------------------------------------
(圖片來源)

註1:稍微列幾條
1. 早期佛教僧眾教育略談
根據《四分律》,比丘的行走規約主要有:
若比丘與比丘尼,共期同一道行,從一村乃至一村間,除異時,波逸提
異時者,與估客行,若疑怖畏時,是謂異時。 
……若比丘與比丘尼,共期同乘一船,上水下水,除直渡者,波逸提
……若比丘與婦女,共期同一 道行,乃至一村間,波逸提。
……若比丘知是賊伴結耍,共同一道行,乃至一村間,波逸提。

○[食家強坐戒(波逸提第二八條)]
若比丘尼,食家中有寶強安坐者,波逸提。

○[屏與男子坐戒/食家屏坐戒(波逸提第二九條)]
若比丘尼,食家中有寶在屏處坐者,波逸提。

○這兩條戒是緣於迦留陀夷到舊友家乞食,卻坐著不走,
甚至單獨與女主人在有遮障處談話,妨礙人家的家庭生活,
也可能讓自己陷入無法自持的情境,佛陀因此制戒,比丘尼同遵。
到俗人家沒有事先通知就闖進去,可能會干擾人家的家庭生活,自己也會很尷尬,
如果又一直在那兒坐著不走,人家也不知該拿你怎麼辦!
所以到任何人家,一定要先通知,得到允許後才可進入,否則就犯波逸提。
相對地,比丘、比丘尼住的地方也必須要有個界限,辦公與生活區域一定要分清楚。...
其他如與男子說法過限戒(波逸提第九條)、獨與男子坐戒(波逸提第三O條)、
共男子入屏處語戒(波逸提第八O條)、共男子入屏障處戒(波逸提第八一條)、
遣伴遠去與男子屏處耳語戒(波逸提第八二條)、與男子共入闇室戒(波逸提第八六條)等,
都是比丘尼單獨與異性在各種屏障處中相處,犯波逸提
制定這些無非為了使比丘尼能保持初衷,減少引生自他障礙修行的因緣。

 「若比丘尼,欲盛變心,受男子捉手、捉衣、共期、獨共行、獨共住、獨共語、
獨共一座坐、身親近男子。八法具者,是比丘尼得波羅夷,不共住。」
捉手者:從肘已前。
捉衣者:身所著衣。
共期者:期至某處行婬法、或摩觸身,往到彼。
獨共行者:獨共男子一道行。
獨共住者:獨共男子一處住。
獨共語者:獨共男子一處語。
獨共一座坐者:獨共男子一床上坐。
身親近男子者:共一座坐時,身轉就男子。
若犯捉手,乃至身轉就男子,一一皆偷羅遮;
若犯七事,雖已隨悔,後犯一事滿八,亦成波羅夷。


即大牛之鳴喚或鼓聲之音響所可聽聞之距離,亦即自聚落至阿練若處之距離。


在寺院與社區兩相裨益的良性互動下,聚落日益擴大,
城市興起,獻地建寺或捨宅為寺者漸增,
僧眾的修道場所也漸由「阿蘭若」演進到「近聚落」,乃至「聚落中」,
而寺院也由城郊建到城內。
所謂的「阿蘭若」在定義上也漸起轉變,
由樹下空地的寂靜處演變為「去村五百弓,有一拘盧舍」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二十四,《大正藏》第二十三冊,第七五六頁下。
拘盧舍即大牛吼聲或鼓聲可至之處,又一弓等於四「肘」,一肘等於一尺八寸,
故一拘盧舍即三千六百尺),
遂有了「蘭若比丘」(或稱「無事比丘」)和「人間比丘」(或稱「聚落比丘」)之分別。


註4:
○[四獨戒(僧伽婆尸沙第七)]
  若比丘尼,獨渡水、獨入村、獨宿、獨在後行,犯初法應捨僧伽婆尸沙。

○二、獨入村
⊙制戒緣起與受持
這條戒緣起於差摩比丘尼,她有很多弟子,卻在無人陪伴的情況下單獨到聚落去,
村裡的人就譏嫌:「她為什麼單獨來村莊裡呢?一定是為了找異性!」
佛陀因此制定比丘尼不可單獨入村,要入村落必須要兩個人同行,
並必須維持在可以相互為伴的距離──大約是一鼓聲,就是敲鼓可聞的距離,
如轉彎時可能一前一後,但至少要維持一鼓聲──要叫人叫得到的距離。

「若比丘尼,獨行,獨宿,獨渡水,於道中獨在後染著男子,除因緣,
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過。因緣者:恐怖走時,老病疲極不及伴時,
水狹淺、有橋船處,畏男子處,是名因緣。」
若獨行無聚落處,半由旬;若有聚落處,從一聚落至一聚落,皆僧伽婆尸沙。
若在後,遙見比丘尼,不聞聲;或聞聲,不見形,皆突吉羅。
若不見、不聞,僧伽婆尸沙。
若獨渡水,水廣十肘,深半髀,僧伽婆尸沙;若減,突吉羅。
若宿時,應使手相及;若不相及,初夜及中夜,偷羅遮;明相出,僧伽婆尸沙。

有關不得「獨渡水、獨入村、獨宿、獨在後行,是比丘尼,犯初法應捨僧伽波尸沙」的規定。
根據《四分律》,當時的社會常把女眾獨行,譏嫌為「如淫女無異,……欲得男子故……」。
為了避世譏嫌,佛陀因此制定此戒。根據《五分律》、《十誦律》、《摩訶僧祇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與《巴利律典》,這是為了避免尼眾遭受白衣的調弄,
欲共行不淨;同時,防範有染污心比丘尼的不軌行為而制定的。


開仁比丘提到,為了請授教誡與安全問題,尼眾不能離開比丘僧團太遠。
然而,依台灣現實佛教的情況以觀,比丘尼才是住持並宏揚正法的最大推手,
比丘尼的學歷、學力、德行絲毫不遜於比丘,而且深受社會的信賴。
許多傑出比丘尼,對比丘尼戒律的嫻熟度,更是尤有過之。
然則比丘堅持比丘尼要「請授教誡」的理由何在?他們能「教誡」出什麼名堂?
要之不過是凸顯「比丘領導中心」的威權心態而已。


註6:
1. 佛弟子文庫:尼依大僧安居
善見云:尼去比丘住處半由旬,得安居;過者不得。

夏安居,去比丘寺半由旬得安居,過半由旬不得。


註7:



○廣教誡之緣起
八敬法中的第六法:「比丘尼應半月半月往比丘僧中,求請教授尼人。」
此即是廣教誡之緣起。

○行廣教誡之條件
(一)僧尼二部皆應滿五人清淨和合
 ─因尼差比丘尼半月、半月請教授人及僧差教授師,皆應滿五人承辦。
(二)教授師必成就十法,廣具十德,並滿二十夏以上,且非客僧,方可被差為「教授師」。
 ─這種久修梵行、道德學問俱優、律法威儀通曉者,堪能代佛教誡尼眾,使獲大利。
(三)若聞教授師來,尼眾應出「半由旬」恭敬迎接。
 ─每每恭敬行半由旬,可令「八敬法」住於心中,漸伏其慢心,
 虛己常謙下,自然能成就諸功德。(關於「半由旬」,《四分律》並無換算方法, 
 清公和尚考據多部律典,換算「半由旬」,約等於二點八公里左右, 
 清公和尚教誡開示中說:「諸位超過三公里來迎接,是如法的。」
(四)教誡內容應先宣說「八敬法」,後方可說餘法,亦不可說粗惡語。
(五)亦不得非處、非時,過時教誡。
(六)比丘尼於教誡師應作佛想,教誡師於比丘尼應作女兒想。
(七)若僧尼未滿五人若比丘僧中無堪能教授者,則上座僅能作「略教誡」,
 此略教誡法,僅傳敕尼眾「當勤精進,謹慎莫放逸」而已。

出家比丘無論是與比丘尼還是與在家女眾,
如果過度的親近、往來,是很容易被他人譏嫌、講閒話的。
註釋書提到所謂的過度往來是指超越界限(ativela)。有三種界限(vela):
時間的界限(kālavelā)、境界的界限(sīmavelā)以及戒的界限(sīlavelā)。
摩利雅帕古納尊者跟比丘尼們所做的過度交往、往來總共超過了這三種界限,
例如,佛陀規定比丘教誡比丘尼不可以教誡到日落,
教誡到了日落之後就屬於超過了時間的界限。
比丘與比丘尼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如果沒有保持適當的距離,可以說是超過了境界的界限;
佛陀規定一個比丘在向一個比丘尼說法時,在沒有其他男子在場下,不可說超過五、六句法,
說法超過五、六句法的話,也屬於超過了境界的界限。
摩利雅帕古納尊者在與比丘尼們說話時,
會講一些開玩笑的話或粗俗、粗惡的話,是會違犯粗重罪的,這屬於超過了戒的界限。

3. T40n1806_002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 第2卷
○二十一輒教授尼戒...
比丘尼者波逸提 若於說戒時。座上問答已若僧差。若隨尼請彼比丘剋時到。尼亦剋時迎。
若違俱犯吉羅。若聞來者當出半由旬迎供給所須。不者吉羅。
若僧不差。非教授日與說八不違法吉羅。若不差與說法者墮。
若僧病不和合眾不滿。應遣人禮拜問訊。尼眾病等亦遣禮拜問訊。若不吉羅。
比丘尼等二眾吉羅。不犯者。比丘尼眾如上方便已。而為水陸道斷諸難不容禮拜問訊者並開。

○二十二為尼說法至暮戒 
佛在舍衛。難陀僧差。教授尼已默然而住。愛道重請。說至日暮。尼出祇桓城塹中宿。為俗所譏。比丘白佛。佛便訶制。



--------------------------------------------------------------------------------------------------
參考資料:
1. 維持僧伽身份的要件(一) :四分比丘尼戒本講記(四)




2022年10月6日

隨筆-其他-讚佛超九劫?※

從前,我一大學同學讀「讚佛偈」由來的佛典故事(註1),
他問我:「為什麼釋迦牟尼菩薩要一腳站立念讚佛偈?」

談到「讚佛偈」,諸多文章標出處是《大智度論》卷4(註2)。
而理論上,論典所據是經典,
故厚觀法師的《大智度論講義(一)》(註3)在註釋52, 53和54,有列出種種經文來源。

對於為何釋迦菩薩(釋迦摩尼佛之過去生)會立一腳讚弗沙佛的,
最清楚說明的是《大毗婆沙論》卷177(說一切有部著名的論典,註4),
其他經論便無特意說明:
 欻然見佛威儀端肅光明照曜,專誠懇發喜歎不堪,於行無間忘下一足,
 瞻仰尊顏目不暫捨,經七晝夜。
此言:因為前去見弗沙佛,被其莊嚴震撼住時,前腳提起而忘了放下。


*****
再者,我們好奇的是,為什麼會有釋迦菩薩在這次讚佛之後,
因此早了九劫的時間成道(應該要100劫,釋迦摩尼佛用了91劫)的說法?
如,佛學大辭典(丁福保)(註5)有「讚佛超九劫」一辭,
釋義寫:
 (雜語)釋迦佛昔與彌勒同修菩薩之行時,見弗沙佛入火定而放光明,
 釋迦即七日七夜翹一足,以一偈讚佛,因是比彌勒超九劫而成佛。
 見智度論四,本行略經一。

雜語(註6),可以視為民間流傳的俗諺方言。
這給人一個錯覺,由於"讚佛",所以才快點成佛的。
但應將「讚佛」、「超九劫」切成二事。

釋迦摩尼佛早比同時期修行的彌勒菩薩早先成道,是佛教內共識。
而我個人看法,其主因是釋迦摩尼佛的勇猛精進,而不是來自「讚佛」。
如《增一阿含經》20品6經(註7):
 所以然者,彌勒菩薩經三十劫應當作佛、至真、等正覺,
 我以精進力、勇猛之心使彌勒在後。

又如:《觀佛三昧海經》卷 7:
 汝莫疑,佛釋迦牟尼精進勇猛超越九劫。

又如,
說釋迦菩薩在見(弗沙)佛讚佛以後,先於彌勒菩薩九劫成佛的《大毗婆沙論》卷177(註8):
 問此相異熟業經於幾時修習圓滿。答多分經百大劫,唯除釋迦菩薩,
 以釋迦菩薩極精進故超九大劫,但經九十一劫修習圓滿,便得無上正等菩提。
簡言之,說一切有部認為,「超前進度」是後來的「精進」造就的。
不然,專心一志讚佛七日七日,就可以超9劫,
那為什麼不讚嘆久些,像是七七四十九天,不就可以超63劫?


而《大智度論》卷4,即龍樹菩薩,對「釋迦菩薩在見(弗沙)佛讚佛」的見解:
第一,承認佛經有此事。典故如上述《大智度論講義(一)》。
第二,不承認91劫或百劫修相(32相)好,也因此沒有「讚佛超九劫」的問題。
之所以文中(註2)有:
 問曰:「菩薩幾時能種三十二相? 」
 答曰:「極遲百劫,極疾九十一劫。釋迦牟尼菩薩九十一大劫行辦三十二相。
  如經中言:『過去久遠,有佛名弗沙。時有二菩薩:一名釋迦牟尼,一名彌勒。
  弗沙佛欲觀釋迦牟尼菩薩心純淑未?即觀見(87c)之,
  知其心未純淑,而諸弟子心皆純淑。又,彌勒菩薩心已純淑,而弟子未純淑。...

這是引用說一切有部之說,而在《大智度論》卷4後文則駁斥:
(1)三十二相不是菩薩獨有,轉輪聖王有,諸天魔王亦有。
(2)三十二相不是在九十一劫中種,餘一生中得的。如難陀三十相的因緣便不是如此。

龍樹菩薩還質疑說一切有部講的"經中言:釋迦文尼菩薩心未純淑,弟子心純淑;
彌勒菩薩心純淑,弟子心未純淑"是哪部佛經?
這確實在經藏找不到!

龍樹菩薩又講佛經云,應當是《撰集百緣經》卷10(註9),
釋迦菩薩、彌勒菩薩是同時見弗沙佛,也同時讚弗沙佛。
那麼,我們就得問:何以釋迦菩薩讚嘆有效,彌勒菩薩沒效?
讀讀《撰集百緣經》卷10,
就會發現沒提「讚佛超九劫」,我覺得龍樹菩薩在說:沒這事。



------------------------------------------------------------------------------------------------------------
1. 為什麼釋迦牟尼菩薩要一腳站立念讚佛偈?那是因為被弗沙佛的莊嚴震撼,忘了放下腳。
2. 釋迦摩尼佛早同期修行的彌勒菩薩成佛,是由於勇猛精進。
------------------------------------------------------------------------------------------------------------


 問曰:「菩薩幾時能種三十二相? 」
 答曰:
 「極遲百劫,極疾九十一劫。
  釋迦牟尼菩薩九十一大劫行辦三十二相。
  如經中言:
   『過去久遠,有佛名弗沙。時有二菩薩:一名釋迦牟尼,一名彌勒。
    弗沙佛欲觀釋迦牟尼菩薩心純淑未?即觀見(87c)之,
    知其心未純淑,而諸弟子心皆純淑。又,彌勒菩薩心已純淑,而弟子未純淑。
    是時,弗沙佛如是思惟:『一人之心易可速化,眾人之心難可疾治。』
    如是思惟竟,弗沙佛欲使釋迦牟尼菩薩疾得成佛,上雪山上,於寶窟中入火定。
    是時,釋迦牟尼菩薩作外道仙人,上山採藥,見弗沙佛坐寶窟中,入火定,放光明。
    見已,心歡喜信敬,翹一腳立;叉手向佛,一心而觀,目未曾眴,
    七日七夜以一偈讚佛: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界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七日七夜諦觀世尊,目未曾眴,超越九劫,於九十一劫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曰:「若釋迦牟尼菩薩聰明多識,能作種種好偈,何以故七日七夜一偈讚佛? 」
 答曰:
 「釋迦牟尼菩薩貴其心思,不貴多言。若更以餘偈讚佛,心或散亂,
  是故七日七夜以一偈讚佛。」
 問曰:「釋迦牟尼菩薩何以心未純淑而弟子純淑?彌勒菩薩自心純淑而弟子未純淑? 」
答曰:「釋迦牟尼菩薩饒益眾生心多,自為身少故;彌勒菩薩多為己身,少為眾生故。」


註3:大智度論講義(一)卷1~卷12
○註釋52
參見 Lamotte(1944, p.252, n.1):一般說來,菩薩是在百劫之中,成就三十二相之業,
但是釋迦牟尼因為精進不懈,所以跳過九劫,從而釋迦牟尼此一修持歷程是九一劫,
而不是百劫。參見:Mahāvastu(梵本《大事》), III, p.249;
又見《大毘婆沙論》卷 177(大正 27,890b5-27);
《俱舍論》卷 18(大正 29,95a7-8);
《順正理論》卷 44(大正 29,591a);
《佛地經論》卷 7,大正 26,327a;
《觀佛三昧海經》卷 7(大正 15,679b)。[經文:汝莫疑,佛釋迦牟尼精進勇猛超越九劫。]
所以佛陀本身也常提及,其所憶過往之事自然在此九十一劫之內,
如:Saṃyutta(《相應部》), IV, p.324; Dīgha(《長部》), II, p.2;
Majjhima(《中部》), I, p.483。

○註釋53
參見 Lamotte(1944, p.252, n.2):
關於此一事件,請見《佛本行集經》卷 4(大正 3,670a);
《撰集百緣經》卷 10(97 經)(大正 4,253c-254a);
《大毘婆沙論》卷 177(大正 27,890b);
《俱舍論》卷 10(大正 29,95b);
《順正理論》卷 44(大正 29,591c);
《佛地經論》卷 7(大正 26,327a)。

○註釋54 
參見 Lamotte(1944, p.254, n.1):
關於此一事件之現傳不同版本,其載述大致相同,甚至在細節上也經常相符。
它們一致說明釋迦牟尼菩薩因為在七日內重複以一偈讚嘆弗沙佛,
所以較其同修彌勒菩薩,更早成就:他讚嘆佛陀之功德使他超越九劫,
因而釋迦牟尼在(三阿僧祗劫後之)第九一劫時成佛,而不是一般之百劫。
但是有一項資料卻以不同之角度來說明,從而其含義即截然有異;
這就是漢譯《撰集百緣經》卷 10(大正 4,253c-254a)。
毫無疑問的,釋迦牟尼與彌勒二者之間,較互競爭,二者都同樣的讚嘆佛陀,
以下是其譯語:「乃往過去無量世中,波羅奈國有佛出世,號曰弗沙,
在樹下結跏趺坐,我(按指釋迦牟尼)及彌勒俱為菩薩,到彼佛所,種種供養,
而翹一足,於七日中說偈讚佛:『天上世間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有;
世界所有悉能見,無有能及如佛者。』」《大智度論》很可能就是根據此一資料,
而在下文(大正 25,92c)駁斥阿毘曇此處所說的教理。
它說:「汝但見釋迦牟尼菩薩於寶窟中見弗沙佛,七日七夜以一偈讚;
彌勒菩薩亦種種讚弗沙佛。但《阿波陀那經》中不說,汝所不知,無因緣故。」


註4:[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底沙
(佛名)Tiṣya,佛名。
釋迦牟尼佛嘗在此佛所與彌勒共修佛道,七日七夜翹一腳,
以一偈讚佛,依其功德於百劫中超越九劫而成佛云。
玄應音義二十四曰:「底沙,丁禮反,舊曰弗沙,此曰明也。」
同二十二曰:「此亦星名,因星立名,西國多此也。」
俱舍光記十八曰:「底沙此云圓滿,是星名,從星為名。」
慧琳音義十八曰:
「底沙,唐云鬼宿,即其人是此宿直日生。西方以二十八宿記日,
 但以月所臨宿以為名,舊經云蛭數者是也。」
婆沙論一百七十七曰
「如契經說,過去有佛,號曰底沙,或曰補沙。
 彼佛有二菩薩弟子勤修梵行,一名釋迦牟尼,二名梅怛儷藥(譯言慈氏)。
 爾時彼佛觀二弟子誰先根熟,即如實知慈氏先熟,能寂後熟。
 復觀二士所化有情,誰根先熟。又如實知釋迦所化應先根熟,知已即念。
 我今云何令彼機感相會遇耶?然令一人速熟則易,非令多人。
 作是念已,便告釋迦:吾欲遊山,汝可隨去。
 爾時彼佛取尼師檀,隨路先往,既至山上,入吠琉璃龕。敷尼師檀,結跏趺坐,入火界定。
 經七晝夜,受妙喜樂,威光熾然。釋迦須臾亦往山上,處處尋佛,如犢求母。
 展轉遇至彼龕室前,欻然見佛,威儀端肅,光明照耀。專誠懇發,喜歎不堪。
 於行無間,忘下一足。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經七晝夜,以一伽他讚彼佛曰:
 天地此界多聞室,逝宮天處十方無。丈夫牛王大沙門,尋地山林徧無等。
 如是讚已,便超九劫。於慈氏前,得無上覺。」


註5:[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讚佛超九劫
(雜語)釋迦佛昔與彌勒同修菩薩之行時,見弗沙佛入火定而放光明,
釋迦即七日七夜翹一足,以一偈讚佛,因是比彌勒超九劫而成佛。見智度論四,本行略經一。


是指語言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方言、標準語以及各種不同社會意識的語言,
如社會集團、職業、體裁、性別以及幾代人的語言。



○ 問此相異熟業經於幾時修習圓滿。答多分經百大劫,唯除釋迦菩薩,
以釋迦菩薩極精進故超九大劫,但經九十一劫修習圓滿,便得無上正等菩提。


○(九七)◎醜陋比丘緣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汝等善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乃往過去無量世中,波羅[木*奈]國有佛出世,號曰弗沙,在一樹下,結跏趺坐。
我及彌勒俱為菩薩,到彼佛所,種種供養,而翹一足,於七日中,說偈讚佛: 
「『天上世間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有, 世界所有悉能見,無有能及如佛者。』
[註3的註釋54有說明]



--------------------------------------------------------------------------------------------------------------
參考資料:
「阿難!我念往昔,有一如來,出現於世,號曰弗沙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
時彼佛在雜寶窟內,我見彼佛,心生歡喜,合十指掌,翹於一脚,七日七夜,
而將此偈讚歎彼佛,而說偈言: 
「『天上天下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  一切無有如佛者。』 
「阿難!我以此偈歎彼佛已,發如是願,乃至彼佛語侍者言:
『是人過於九十四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我於彼時,得[*]授記已,
不捨精進,增長功德,無量世中,作梵釋天、轉輪聖王。
以是善業因緣力故,我得四種辯才具足,
無有一人能共我論降伏我者,我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轉於無上法輪。
[並沒有提「超九劫」的事情]



2022年10月2日

隨筆-藝術-2002年【無間道】電影名※


要聊一件對一般人毫不起眼的小事。
依2002年電影【無間道】的開頭,電影名的「無間」是起自《涅槃經》所云的無間地獄。

以它的英文名Infernal_Affairs來說,直譯:地獄的事務,是淺顯易識的。
然而,中文的「無間道」,卻不容易理解,因為在佛教裡,我似乎沒見過拿來特指「無間(苦無間斷)地獄」。
而且從佛學辭典,「無間道」此詞彙存在有別於「無間地獄」的專門用法,
又稱「無礙道」,講的是:即將證得初果的階段。
相似於「忍智」的忍(忍為無間道之觀知,屬於因;智為解脫道之觀智,屬於果),
或者「預流支」等等。我將其解釋,置在文後。

因此,取「無間道」來表示「無間地獄」,不太適宜。
網路亦有文章指正這事:佛學點滴:無間道



*****
以下摘錄《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的詞目「四道」,內有「無間道」之釋義:
四道:指斷煩惱、證真理、得涅槃的四個階段。
加行道、無間道、解脫道、勝進道。此四道總括所有的修行方法,故為大小乘所通用。

(1)加行道(prayoga-ma^rga)︰又作方便道,
是為斷煩惱而在趨進無間道之前所作的預備性修行。
即在三賢、四善根位盡力,履行三學的階段。

(2)無間道(anantarya-ma^rga)︰又作無礙道。屬直接斷除煩惱的階段。
因加行道之努力,故得發正智、斷煩惱,不受障礙,可無間隔地進入解脫道。

(3)解脫道(vimukti-ma^rga)︰為悟得真理、解脫煩惱的階段。
即於無間道後生起一念正智證悟真理。

(4)勝進道(vis/es!a-ma^rga)︰又名勝道。
是指解脫道之後修其餘殊勝之修行,以完成證悟的階段。是增進定慧的時期。


以我習慣用的名相,
(1)者,接近於聞慧、思慧;
(2)者,接近於修慧;
(3)者,接近證慧,屬於見道位,或有學。
(4)者,接近二、三、四果或四果以上(這樣說有爭議)...屬於自修道位之後,從有學至無學。



2022年8月18日

隨筆-名相-漏※

我特別想談佛教常聽到的「有漏、無漏」的「漏(āsrava)」,
雖然這就像是名詞解釋,但因為我頭一回聽,便逢不正確的解說,
該法師說:
「修福修慧是進帳,為非作歹是出帳,凡夫善惡皆俱,福業功德積累不住,漏光光。」
我如此錯解好些年,直到查佛學辭典。所以,我覺得有必要說說。


下面,將《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之「漏(āsrava)」的釋義,分段說明。
 此詞有住、流、泄等義,乃「煩惱」之別名。
 《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七云(大正27‧244b)︰
 「何故唯說煩惱為漏,不說業耶﹖答︰(中略)業不定故,
  謂或有業留諸有情久住生死,或復有業令諸有情對治生死煩惱,不爾故獨名漏。
  復次業以煩惱為根本故,謂定無有不斷煩惱而捨諸業,是故唯說煩惱為漏。」



「漏(āsrava)」也可意譯為:住、流(動)、泄等等(待後面說明)。
它是「煩惱(貪、瞋、痴)」的另一個名字。
《大毗婆沙論》:
「為什麼獨說『煩惱』是住於世間、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中流轉生死的主因,
 而不說是『業力(Karma)』才是呢?
 論師回答:(中間略過),因為『業力(Karma)』不定性,有善、惡兩方面。
 比方說,有些人造業,使得有情眾生,久住世間(惡);
 有些人造業,使令有情眾生出離世間(善)。
 不像『煩惱』,僅有久住世間、三界內流轉的一面。」附帶說,這即是佛教的善惡價值觀。


又,
 《俱舍論》卷二十云(大正29‧108a)
 「稽留有情久住生死,或令流轉於生死中,從有頂天至無間獄。
 由彼相續於六瘡門泄過無窮,故名為漏。」
 此謂凡夫之煩惱,常由眼耳等六根門漏泄過患,又於生死中流轉三界,故稱此煩惱為漏。


這段在講,為什麼āsrava的中譯是住、漏、流、以及煩惱別名?
《俱舍論》:
「有情眾生稽留(住)於世間、生死輪迴。或者說,從最高的天界、到最低的地獄間流轉(流)。
 其原因是無窮盡煩惱從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門上相續泄漏、流露出來。故名為『漏』」。


又,
 關於此詞之語義,《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七列出六種︰
 (1)留住︰謂令有情留住三界。
 (2)淹貯︰謂淹貯業種於煩惱器中,能生後有。
 (3)流派︰謂有情從六處門流派諸煩惱。
 (4)禁持︰謂有情為諸煩惱所禁持,故循環諸界、諸趣、諸生,不得自在趣涅槃。
 (5)魅惑︰謂有情為諸煩惱所魅惑,起身、語、意三種惡作。
 (6)醉亂︰謂有情飲煩惱之酒,無慚無愧,顛倒放逸。


《大毗婆沙論》認為「漏(āsrava)」有六種意涵。
(1)留住(世間)、(2)浸泡在煩惱中...發業潤生、(3)從六根門起煩惱....等等。


所以,āsrava翻成「漏」,並非福報破漏、流失,
而是眼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時,漏出或起貪、瞋、癡(無明觸)。
阿羅漢徹底熄滅煩惱,有無漏功德、漏盡通。

再者,翻成「流」,和三界的「界」,巴利文:avacara : [ava 向下、離開 -car 移動 ] (註1)。
avacara當名詞時,是「界」、「領域( sphere, realm)」;
當形容詞時,是搬進的(moving in)、頻繁出入的(frequenting)。兩者有相仿之處。



---------------------------------------------------------------------------------------------------------
據《俱舍論》的意思,「漏」,就是六根門漏出貪、瞋、痴煩惱。
---------------------------------------------------------------------------------------------------------
註1:



2022年8月17日

隨筆-名相-佛經中的「長夜」※

佛經中出現的「長夜」,多數解釋成「長時間」,其餘是以「漫長(難挨)的夜晚」作比喻。
例如:《雜阿含》1141經。
 爾時,世尊告摩訶迦葉言:
 「汝今已老,年耆根熟,糞掃衣重,我衣輕好,汝今可住僧中,著居士壞色輕衣。」
 迦葉白佛言: 
 「世尊!我已長夜習阿練若,讚歎阿練若、糞掃衣、乞食。」

此處的「長夜」,便不太可能是指「夜晚」。


佛經是譯文,查對所謂「長夜」的梵文,《佛光大辭典》 p3597:
(一)梵語 dīrgha-rātraj。
 指極長久之時間。五分律卷十八(大二二‧一二五上):「莫污染修梵行,長夜受苦。」
 〔四分律卷三十二、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六〕
(二)梵語 dīrgha-rātra。
 凡夫流轉生死不已,直至由無明之睡眠中覺醒之漫長時間,稱為長夜,乃比喻生死之迷。
 勝鬘寶窟卷中(大三七‧二八下):
 「生死淵曠名長,無解自照稱夜;又生死難脫,故稱長夜。」〔俱舍論卷五〕

從拼音看,在尾音有差距。

而對比巴利文(尼柯南)的「長夜」,莊春江先生說:
「長夜」,南傳作「長久」(dīgharattaṃ,另譯為「長時間」),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長時間」(a long time)。
 按:「ratta」或作「rattā」,有「染色;染著」、「紅的」、
 「夜間」(一般慣用「ratti」)、「時間」諸多意思。

再引證巴利文-英文辭典,ratta、ratti二字之定義:
Ratta(註1): 
(1)ratta (adj.) red. (nt.) blood. (rañjeti) dyed; coloured;
(2)(rarely) night; (usually) time in general

Ratti(註2): 
[f.]_ night.


--------------------------------------------------------------------------------------------------------------






2022年7月17日

隨筆-名相-八相成道※


多年前參訪過日本奈良藥師寺(註1)。

去的理由是,日本某一女子團體曾在那辦過演唱會,查資料才發覺,
玄奘大師的部分舍利安放在此寺,便安排行程前去,真的是這樣...

我記得去參拜玄奘舍利塔的年份早於 2015年,
藥師寺並沒有開放參觀:影片中的「釈迦八相像」。
「釋迦八相」即中國佛教常言的「八相成道」。不過,它外圍寺牆有畫。

關於「八相成道」,《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解說:
 指佛陀一代的化儀,亦即其一生之生命歷程中的重大事蹟。
 又稱八相作佛、八相示現、釋迦八相,略稱八相。

 所謂八相,有小乘八相說、大乘八相說兩種。
 前者即《四教義》卷七所說︰
 下天、託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入涅槃,一般皆以此說為依準。
 後者即《大乘起信論》所說︰
 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

 前後說之別,在於後者有住胎無降魔。
 按八相說始自無著世親時代,而後一說則可能源自我國。

得再稍微解釋,在漢傳佛教(包含日本),看到的「八相圖」是後者:
「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
應該是中國佛教自己的觀點,僅此一套。
我從前聽師父講有「住胎」的原因是一生補處菩薩,可住於事事無礙法界而說法;
沒「降魔」的原因是,魔就自己(貪嗔癡),降魔就是降伏自己。

在南傳佛教,看到的「八相圖」是前者:
「下天、託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入涅槃」。
而且,還有四相圖(註2):降生、成道、說法、涅槃。

藏傳佛教,則多是十二相圖(註3):
(1)兜率說法 (2)乘象入胎 (3)樹下降生 (4)太子習藝 (5)宫中娱樂 (6)遊觀四門
(7)削髮出家(8)山中苦行 (9)降服諸魔 (10)証菩提覺 (11)廣轉法輪 (12)双林入滅。


--------------------------------------------------------------------------------------------------------------
1. 北傳佛教八相圖: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
2. 南傳佛教八相圖:下天、託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入涅槃。
 以及四相圖:降生、成道、說法、涅槃。
3. 藏傳佛教十二相圖:
 (1)兜率說法 (2)乘象入胎 (3)樹下降生 (4)太子習藝 (5)宫中娱樂 (6)遊觀四門
 (7)削髮出家(8)山中苦行 (9)降服諸魔 (10)証菩提覺 (11)廣轉法輪 (12)双林入滅。
--------------------------------------------------------------------------------------------------------------

当初、東塔・西塔の初層内部には釈迦八相(釈迦の生涯の8つの主要な出来事)を表した塑像群が安置されていたが、
現在は塑像の断片や木心が別途保管されるのみである。


四相圖通常以佛陀四大事作為主題,
分別為降生、成道、說法、涅槃,常見於南傳佛教。
八相圖在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則略有區別,

南傳八相圖在四大事外增添了菩薩降世、乘象入胎、降伏群魔以及逾城出家,
北傳八相圖與南傳佛教略異,沒有降伏群魔,增加了住胎說法。

藏傳佛教則多依彌勒菩薩的《寶性論》,將佛陀一生分為十二個階段,
分別為兜率說法、乘象入胎、樹下降生、太子習藝、宮中娛樂、遊觀四門、削髮出家、
山中苦行、降伏諸魔、證菩提覺、廣轉法輪、雙林入滅,大抵是擴充成道之前的事蹟。


藏傳佛教多以十二相為準,包括:
(1)兜率說法 (2)乘象入胎 (3)樹下降生 (4)太子習藝 (5)宫中娱樂 (6)遊觀四門
(7) 削髮出家(8)山中苦行 (9)降服諸魔 (10)証菩提覺 (11)廣轉法輪 (12)双林入滅。


2022年7月16日

隨筆-般若部經-T08n0251《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承襲原始佛教之要點※

經文:T08n0251《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即《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的心要(最精鍊的總結)。
觀其內容,亦有原始佛教教典結集的法要。
換言之,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一脈相承,聲聞乘,菩菩薩無有差別。

最初的經藏分成三部分,修多羅、祇夜、記說。
若要再細分,可參閱中是獅子吼站最原始教典-雜阿含經的註解之目錄(註1)。

而修多羅中有:
(1)五陰(五蘊:色受想行識);
(2)六入(六處:眼耳鼻舌身意,緣六塵、生六識);
(3)雜因(十二支(因)緣起:無明,行....生老、死);
(4)道品(四諦法,道諦中有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

對比《心經》,大乘法中甚深的"般若波羅蜜多"等於修學:
(1)五陰:照見五蘊皆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2)六入: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3)雜因: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
(4)道品:無苦集滅道。

也就是,立基於同一套學程中,體會到大乘一切法畢竟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2022年7月15日

隨筆-本緣部經-T03n190《佛本行集經》卷32:佛陀成道時的那幾天※

經文:
T03n190《佛本行集經》卷32<梵天勸請品第三十六>


-----------------------------------------------------------------------------------------------------------------------
讀到一篇印度遊記(註1),
旅遊地點是「菩提迦耶」:佛陀成道的那棵菩提樹所在地,以及「七週聖地」。
作者因而說了佛陀七日成道及成道後的六七天,
合計這七七四十九天內,佛陀在菩提樹下或其周圍作了哪些事。
我是挺驚奇的,竟有這麼細的紀錄?搜尋佛經,真有!

《佛本行集經》卷32有記述某一個法師說的那時段的8週事,
經文連結如上,網路有已整理排版的文章(註2)。然而,其內容與遊記所說相去甚鉅。

時間段

《佛本行集經》所記事蹟

一七(第一週)

諦心而在菩提樹下

二七(第二週)

漸次移在不瞬眼塔(不瞬眼塔是一座塔的名字)

三七(第三週)

是時帝梨富娑,并跋梨迦,二商主等,從迦浮吒城發,漸至佛所,至佛所已,乃至略說,圍遶三匝,從佛而行

四七(第四週)

詣難提迦村主之家其善生女聞佛語已,白言:『世尊!如世尊教,我不敢違。』即受三歸并及五戒。

五七(第五週)

安庠漸至斯耶那耶婆羅門家彼婆羅門,聞佛言已,如佛所教,而受三歸乃至五戒。

六七(第六週)

漸漸行詣斯耶那耶親里眷屬四姊妹邊。聞佛語已,即白佛言:『如世尊教,我等不違。』即便共受三歸五戒

七七(第七週)

安庠漸至羊子所種尼拘陀樹是時(放牛)婦人,隨佛教受三歸五戒

八七(第八週)

忽有諂曲求過一婆羅門,來詣佛所世尊作如是念:『我所證法,此法甚深,難見難知


於是,我再依據「七週聖地」尋找相關資料。
其中有一個是,中台禪寺的156期月刊(註3)寫:
 依巴利文經典記載,釋迦牟尼佛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後,
 分別在七個地點,各花七天禪坐和經行,經四十九日才動身前往鹿野苑度化五比丘。
可是,我查不著是哪一巴利文佛典,或許是我個人不熟悉的緣故。

另外有兩個是旅遊介紹(一遊記、一旅行社廣告,註4),
他們介紹「七週聖地」,是引用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卷8內文(簡稱《西域記》,註5),
不免讓我感覺,《西域記》是否才是真正出處阿?
畢竟,正如某一文章(註6)所述,近代能挖掘到菩提迦耶,是藉力《西域記》:
 13世紀之後的六百年當中,佛教的一切從菩提伽耶地表上徹底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當地印度教的Giri支派所興建的寺廟建築,也一直都有印度教徒過來朝聖。
 直到六百多年之後,於1818年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時期,
 Alexander Cunningham根據玄奘之《大唐西域記》及其他留下來的史料,
 從1880年開始率領考古隊挖掘大菩提寺並加以復元。
 印度政府獨立之後,又陸續整修才有了今日的面貌,
 而在2002年被聯合國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普遍而言,除了第一週佛陀成道,比較多人有共識外,其他週,蠻多不同意見。
比如說:佛陀是何時間點講述《華嚴經》。
有的說第三週,如《法華經》方便品:
我始坐道場 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 思惟如是事」;
有的說第二週,
(註7)。如《佛說十地經》卷1: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成道未久,第二七日,住於他化自在天中,
 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與大菩薩無量眾俱。

而我感到有趣的時間點是七七日。
有人認為菩提樹下的佛陀是第七週才證道(註8),而非第一週。
另有人認為,第七週是佛陀開始對人弘法(註9)。

我未曾料想到這麼一個小「題目」竟如此大的分歧。



-------------------------------------------------------------------------------------------------------------------------
《佛本行集經》有紀載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時前後數天發生的事情。
-------------------------------------------------------------------------------------------------------------------------

悉達多太子在此座中,坐到第六天時,夜睹東方明星,不久即證悟菩提,
一證悟就說:「眾生皆有佛性,只是妄想、執著耳。」
我們也有佛性,為什麼會在三界裡面輪迴?
是因為起了妄想、執著為真,起了念以為是我,也就沒有辦法解脫。
[這一段我敢肯定,有錯誤,後面的,聞所未聞,故而查資料]




之後,參訪摩訶菩提大塔旁的不丹寺與日本寺,並朝禮「七週聖地」。
依巴利文經典記載,釋迦牟尼佛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後,
分別在七個地點,各花七天禪坐和經行,經四十九日才動身前往鹿野苑度化五比丘。
七個聖地位於大塔週邊,大眾一一參禮。
[參考資料:菩提樹在佛教意象之研究-以印度菩提伽耶為中心的論文簡介及引用文獻]


註4:
○(初七日)「大唐西域記」卷八對於菩提樹周圍環境的記載︰
 「前正覺山(佛陀苦行之山)西南行十四五里,至菩提樹。周垣疊磚,崇峻險固。
 東西長,南北狹,週五百餘步。奇樹名花,連陰接影;細沙異草,彌漫緣被。
 正門東闢,對尼連禪河,南門接大花池,西阨險固,北門通大伽藍。
 垣內地聖跡相鄰,或窣堵波,或復精舍,
 南贍部洲諸國君王、大臣、豪族、欽承遺教,建以記焉。」
○(二七)根據大唐西域記卷八記載: 
 無厭精舍在散步牆基以北。
    如來為了報答菩提樹的恩惠,在這裡觀望菩提樹,七天內目不轉睛。
○(三七)根據大唐西域記卷八記載:
 該步道在菩提樹的北面是佛散步的地方。
 在東西之間十多步的距離內往來行走,留下了十八處奇異花紋,
 後人在這裡用磚疊起一座3尺多高的牆基。據說這座標誌聖跡的牆基能顯示人壽長短,
 先發一個誠願,然後去測量,數目便會隨發願者的壽命長短而有不同。
○(四七)根據大唐西域記卷八記載:
 從菩提樹往西不遠的大精舍中有尊黃銅佛像,以稀世珍寶裝飾著。
 佛像向東而立,前面有塊青石,石上有奇異的紋路和色彩。
 如來剛成佛時,大梵王為祂修七寶堂,天帝釋建起七寶座,
 佛坐在七寶座上禪定七天,從祂身體中發出紅、白、黃、藍、橘紅色等五種光芒,
 照映著菩提樹。如今珍寶已變成了石頭。
○(六七)根據大唐西域記卷八記載:該池位於菩提樹牆南門外,
 池水清澈味道甜美,龍池西岸有間精舍。
○(七七)根據大唐西域記卷八記載:
 佛在樹下禪定,七天後才起身。有兩位商主經過林外,
 林神告訴他們釋迦族太子在這林中修得正果,
 但已有四十九天未進食,奉食的人將會得到很大好處。
 於是兩位商主便把路上充飢的米糕和蜂蜜獻給如來,如來欣然接受。

    [內容與上相同]






註7:
○「三七日說法」,是天台宗人根據《法華經》經文:
「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而來。

○唐代華嚴宗大盛,他們則根據世親造、菩提流支等譯的《十地經論》之經文:
「經曰:『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在他化自在天中,
 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與大菩薩眾俱……』」判定,
 《華嚴經》是在佛悟道後「二七日」(第二個星期)說的。
 (按,「婆伽婆」即「佛」,或名「薄伽梵」)

 這個「經曰」指的是《華嚴經》,
 我們可在唐代由尸羅達摩所譯的《佛說十地經》看見相似的內容: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成道未久,
 第二七日住於他化自在天中、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與大菩薩無量眾俱。」
 《佛說十地經》是華嚴系列經典之一,確實讓人找到了「二七日說法」的證據。

2. 五時說法的偈語: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
[第三週]

佛陀成道後,他的煩惱已經斷除,經三七日,心中思惟忖度著:
是自個兒入涅槃還是度化眾生?這時梵天知曉佛陀的想法,
於是請佛陀住世,弘傳佛陀所證悟的真理,以利樂今後芸芸眾生。


註8:
 根據佛教經典記載,佛陀為了悟道而苦行了6年,
 但並沒有因此而得到生死解脫去除苦因,
 於是接受了牧牛女乳糜(加了牛奶的米粥)的供養,
 而後來到伽耶山的一顆菩提樹下,發願不證正覺,不離此座。
 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苦思,終悟得正道,破除一切執著斷盡煩惱

相傳釋迦世尊,在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禪修七七四十九日,即便開悟成道
成道之後的初七日中,一邊享受解脫之樂,
同時思惟,應該以何種方式的善巧方便,向眾生宣說佛法。


註9:
成佛之後,七七四十九天沒有講經說法,
大梵天王和帝釋天兩個知道了佛沒有講經說法的原因之後
(佛沒有講經說法的原因就是沒人求法,法一定要求),
他們兩個代表眾生去向佛祖釋迦牟尼佛請法、求法。

依照有關世尊「轉法輪」(dharma-cakra)的記載,
世尊成道後,七七日(即七週)在菩提樹下入深三昧享受解脫法樂的時候,
兩個商人兄弟──帝履富婆(Tapu.sa)與婆履(Bhallika)路過,
他們供養世尊,世尊為他們宣說一些人生的道理。
這無疑是世尊成道後第一次宣說道理,
然而,由於對象是在家的商人,內容也不是深奧的哲理,因此這並不被視一次重要的說法。



2022年7月14日

隨筆-阿含部經-T01n0026《中阿含》卷56:要不解坐,至得漏盡※


----------------------------------------------------------------------------------------------------------
年少時讀的佛陀傳,書中佛陀將在菩提樹下禪坐時曾作誓言:「若不成正覺,終不起此座」。
出處是哪裡?

若要從四阿含經中覓(註1),可讀《中阿含》卷56的204經:
    要不解坐,至得漏盡,我便不解坐,至得漏盡。
白話:
我就坐下不起身(不解坐),直至漏盡為止。因此,我就如此坐下不起身,至得漏盡。

別處亦有明白講出佛陀是七天後證道,如:《雜阿含經》369經(註2):
詣菩提樹下,敷草為座,結跏趺坐,端坐正念。一坐七日,於十二緣起逆順觀察...」,
這裡的關鍵在「順逆觀察緣起法」,絕不是什麼夜睹明星而悟道,
寫"明星"是為了顯示那是夜晚,與覺悟無關,為此,我從前還特別寫文章說這事。


此外,我找到蠻多經論(註3)有寫佛陀這勇猛心的誓言。
比如本緣部《佛本行集經》卷27<向菩提樹品>:
 發於如是弘誓之願:
 『我坐此處,一切諸漏若不除盡,若一切心不得解脫,我終不從此坐而起。』
 有偈說言: 
 「『菩薩樹下加趺坐,如以大蛇自纏身, 發於如是弘誓心,事若不成不起坐。』...

又如,《大智度論》卷3:
 於尼連禪水中洗浴已,至菩提樹下,坐金剛座而自誓言:
 「要不破此結加趺坐,成一切智;不得一切智,終不起也。」...

佛陀這番精勤堅毅的決心,不知道現在流行的「佛系」是據何而說呢?
更何況,佛陀還真實成道了。



-----------------------------------------------------------------------------------------------------------




註3:
佛陀與菩提樹
 淨居天眾標示菩提樹王,佛陀澡浴後步行至菩提樹下,誓言不成正覺、不起此座。
 菩提樹神及諸天眾擁護佛陀,佛陀摧破魔軍乃至證道。
 記載過去七佛及世尊之成道過程、成道樹、及大弟子。
 佛成道後,魔騙佛的俗家父親說佛陀已死,
 然菩提樹神瑞應告知佛陀已成道,照破魔之謠言。

2. 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二節 釋尊略傳
「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是身,終不起此座」
 《方廣大莊嚴經》卷八(大正三‧五八八上)


2022年7月12日

戒律議題_《八十部律》和《十誦律》的關聯※

八十誦律,中國佛教傳統的講法(註1),如《行宗記》(註2)言:
 戒本疏‧解今題目:
 「...三﹑時接利機,各體權實。雖聞異制,不相是非。故但通為八十誦律大毗尼藏。」
 行宗記釋云:
 「...非唯佛世;滅後百年,尚無乖異。八十誦者,即根本部,波離結集;
  一夏九旬八十番誦,故以為號。」

其白話大致為:
對於律藏戒本的種種差別,
戒本的注疏云:
「...第三,因為接引眾生、利益不同根器,有權宜和實質根本之戒律制度。
 雖聽起來相異,卻莫需評論孰是孰非。
 它們本來只源自一個根源:"八十誦律"之律藏。」
行宗記釋云:
「不是只有佛在世時,佛滅度後一百年,所有僧團戒律仍然沒有差異。
 八十誦律,便是最根本(原始)那部,佛陀滅度當年,由優波離尊者主持結集,
 於一個夏天九十天,經八十次反覆誦出,故而得名為"八十"誦律。」

要點有二,
一. 《八十誦律》是最早的戒律;
二.
《八十誦律》的「八十」,是由於八十次誦出,才這麼命名。


然而,傳進中國戒本中,沒有名作《八十誦律》的戒本,而有相仿名稱的《十誦律》,
它是「說一切有部(薩婆多部)」的戒本,翻譯成中文之經過,可謂一波三折。
弘始六年(西元404年)十月十七日起,於長安,弗若多羅由記憶誦出《十誦律》梵文,
鳩摩羅什譯為漢文,才完成三分之二,弗若多羅入滅,於是中斷。

隔年(西元405年),西域的曇摩流支攜帶《十誦律》梵文文本來到中國,
廬山慧遠乃寫信請他和鳩摩羅什續譯,他遂和羅什共譯此律成五十八卷。
但未及刪定,鳩摩羅什入滅了。
鳩摩羅什臨終時曾講他所譯經論三百餘卷,只有《十誦律》一部沒有來得及刪除繁文,
但保存了原來的語義,不會有什麼錯誤,所以《十誦律》是羅什自己認為契合原本的譯作。

後來,同是來自西域的卑摩羅叉,在羅什逝世後,在壽春石澗寺講《十誦律》,
又補譯出《善誦毗尼序》(或稱《毗尼誦》)三卷,合羅什所譯共成六十一卷,
便是今日所見《十誦律》完本。


而《八十誦律》和《十誦律》,二者是存有關聯性的。
龍樹菩薩著作《大智度論》卷100對二者的描述:
「毘尼」名「比丘作罪,佛結戒:應行是、不應行是,作是事得是罪」。略說有八十部。
 亦有二分:
 一者、摩偷羅國毘尼,含阿波陀那、本生,有八十部;
 二者、罽賓國毘尼,除却本生、阿波陀那,但取要用作十部。

其白話大致為:
什麼是毘尼(戒律的目的)「....」,大略有八十誦(誦跟部,同一個意思)。
跟經一樣可以區分為二,
一個是流行於「摩偷羅國」的版本,含譬喻、本生部分的《八十誦律》;
另一個是流行於「罽賓國」的版本,不含譬喻、本生部分的《十誦律》。

 名稱

  含譬喻、本生?

 流行區

 八十誦律

 YES

 摩偷羅國

 十誦律

 NO

 罽賓國


除此外,還可讀《出三藏記集》卷三〈新集律來漢地四部序錄〉(註3)對二者的說法,
直譯白話:
「律文本有八十誦,大迦葉傳承以後至第五師憂波掘始刪為十誦,
 這是以十誦為八十誦的略本。」
簡單歸納,《十誦律》是《八十誦律》的略本
以上是古來的「傳說」。


***** 
佛陀入滅後,第一次七葉窟結集的經與律,
全憑記誦,口耳相傳,無本可寫,如此流傳好多年。
假如"《八十誦律》"是最早的版本,沒人敢保證它一定有文字本。

《十誦律》,前文有提,它是「說一切有部」的戒本。
而傳入中國,還有一系列「根本說一切有部」的戒本,統稱《根有律》吧。
「根本說一切有部」是從「說一切有部」分裂出去的部派。
《根有律》好像咸是唐朝義淨法師所譯,有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五十卷(702年譯),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尼毗奈耶》二十卷(710年譯)、
《根本說一切有部出家事》四卷,《根本說一切有部出家事》四卷、
《隨意事》一卷、《安居事》一卷、《皮革事》二卷、《藥事》十八卷、
《羯恥那衣事》一卷、《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二十卷、
《雜事》四十卷、《尼陀那》五卷等等。
《根有律》,大體上,和《十誦律》組織內容對應得上。可知兩者同屬一系而非異部
但有缺篇,像《十誦律》犍度分中的布薩法、衣法、俱舍彌法乃至諍事法等七法,
在義淨譯《根有律》找不到。較大概率是沒翻譯完。

《十誦律》(61)

義淨翻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戒本,統稱《根有律》

比丘、比丘尼戒法

1.《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50卷(702年譯)
2.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尼毗奈耶》20卷(710年譯)

犍度法的受具足戒、自恣、安居、皮革、醫藥、迦絺那衣等法

1.《根本說一切有部出家事》4
2. 《隨意事》1
3. 《安居事》1
4.  《皮革事》2
5. 《藥事》18
6. 《羯恥那衣事》1

雜誦中調達事、雜法和增一法的前半

1.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20
2. 《雜事》40
3. 《尼陀那》5

犍度分中的布薩法、衣法、俱舍彌法乃至諍事法等七法


更重要的是,《根有律》比《十誦律》繁廣,而且多載《十誦律》所無的本生因緣等事
這是否讓你想起前文《大智度論》卷100那一段,
而作是念:《根有律》是《八十誦律》嗎?
可是又感覺奇怪,
「說一切有部」先於「根本說一切有部」,《十誦律》勢必早於《根有律》吧!


《大智度論》所舉最原始戒律《八十誦律》之次第,即卷2說:
憂波利結集毗尼法藏,以二五○戒義作三部(《十誦律》初、二、三誦)、
七法(四誦)、八法(五誦)、比丘尼毗尼(七誦)、增一(八誦)、
憂波利問(九誦)、雜部(六誦)、善部(十誦),
此次第與《根有律》的次第不合,卻和《十誦律》相同。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註3)還舉出其他佐證,如傳布教區等等,我無法一一條列。
總之,它說現存的《十誦律》才最早的戒律版本
也許有更早之前的「原(戒)本」(不一定要叫它《八十誦律》),只是不存在文字版或已佚失。
而這個「原本」,是作為《十誦律》和《根有律》的原型依據。


《大智度論》卷100的《八十誦律》,講的其實是《根有律》(註4)沒錯。
「說一切有部」分化二部律:
《十誦律》和《根有律》,現代研究推斷是因為適應流傳區域之說法方便,而有廣略之別。
換言之,《根有律》之所以廣增本生因緣而成《八十誦律》,是因地制宜、因人之故。
(1)所謂「優婆離重複了八十次誦出」,純屬想像誤解之辭。
並且,(2)說《八十誦律》省略了譬喻、本生而成為《十誦律》,
這是《大智度論》成書時代的一種傳說。
就如同傳言《小品般若》是從《大品般若》抄出來的,
而事實上卻是先有《小品》,而後有《大品》的增補。
最後,再重複一遍,《十誦律》和《根有律》是同一依據,是由於傳播流通而變化成不同。



----------------------------------------------------------------------------------------------------------------
古來傳說:
(1) 《八十誦律》是最早的戒律;
(2)《八十誦律》的「八十」,是由於八十次誦出,才這麼命名。
(3) 《十誦律》是《八十誦律》的略本。
考據是:
(1)現存最早的戒本是《十誦律》。
(2)《大智度論》等書說的《八十誦律》,是義淨翻譯的「根本說一切有部」一系列戒律。
   和《十誦律》同一起源。比《十誦律》廣說,是為適應流行教區。
(3)八十次誦出,純屬想像誤解之辭。
(4)《十誦律》是《八十誦律》的略本,是《大智度論》成書時的傳說,非事實。
----------------------------------------------------------------------------------------------------------------

註1:一行佛教辭典:八十部律
根本之律藏也,如來滅後結集三藏之時,優婆離比丘於一夏九旬之間,
八十番誦出之,故名八十誦律。
至其後四分律五分律等諸律,由此分立,此根本律遂世無存者。
戒疏上曰:「時接利機,各體權實。雖聞異制,不相是非。故但通為八十誦律,大毘尼藏。」
同行宗記一上曰:「八十誦者即根本部,波離結集一夏九旬八十番誦,故以為號。」
又「根本部波離一夏誦出,逐座為目。」


註2:
1.[X39n0714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

2. 佛門:律藏教本無分


註3:
1. 一行佛教辭典:十誦律
義淨譯律文(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五十卷(702年譯)
和《根本說一切有部苾尼毗奈耶》二十卷(710年譯))比《十誦律》繁廣,
而且多載《十誦律》所無的本生因緣等事。

關於此點,《大智度論》卷二說憂波利結集毗尼法藏,
以二五○戒義作三部(《十誦律》初、二、三誦)、七法(四誦)、八法(五誦)、
比丘尼毗尼(七誦)、增一(八誦)、憂波利問(九誦)、雜部(六誦)、善部(十誦),
內容大綱和《十誦律》相同。

又據《出三藏記集》卷三〈新集律來漢地四部序錄〉說,
律文本有八十誦,大迦葉傳承以後至第五師憂波掘始刪為十誦,這是以十誦為八十誦的略本。
又,《大智度論》卷一百說,毗尼有八十部,也分二種,
第一是摩偷羅國所行的毗尼,包括阿波那(譬喻)、本生,有八十部;
第二是罽賓國毗尼,除卻本生、阿波那,但取要用者為十部。
由此看來,義淨譯本與摩偷羅國所行廣釋相合(有譬喻、本生),
而羅什譯的《十誦律》與罽賓的「取要用者」相當,
它之名為十誦當是依此分部標目的,
這由各誦間長短相差極大(極少四卷、極多八卷)可以推知。

《十誦律》較現行的根本說一切有部各律更為原始,這由原始佛教的流傳狀況也可加以推定。
罽賓本為阿難弟子末田地傳教之地。
末田地同門舍那婆私則傳教於摩偷羅,舍那婆私的弟子優波笈多也畢生傳教於該地。
優波笈多既曾刪訂舊律,以後摩偷羅國的大天又以五事引起僧伽中的諍論,
上座僧徒盡遷罽賓,這應當是《十誦律》流傳罽賓的原因。
由此也足證《十誦律》為現行較古的一部廣律。

此律在古代本為口口相傳,西元402年法顯在南亞次大陸北部求戒律時,
各地的戒律仍然是「師師口傳,無本可寫」。

同時弗若多羅來長安和鳩摩羅什共譯《十誦律》時,由翻譯的情況看來,可知也未有原本。

2. [T55n21451《出三藏記集》卷3]
○佛泥洹後。大迦葉集諸羅漢。於王舍城安居。命優波離出律。八萬法藏有八十誦。
初大迦葉任持。第二阿難。第三末田地。第四舍那波提。第五優波掘。
至百一十餘年傳授不異。
一百一十餘年後。阿育王出世。初大邪見。毀壞佛法焚燒經書。僧眾星散。故八十誦灰滅。

○昔大迦葉具持法藏。次傳阿難。至于第五師優波掘。本有八十誦。
優波掘以後世鈍根不能具受故。刪為十誦。以誦為名。



註4: 厚觀《大智度論講義(七)Ev2》.pdf 註解223
1. 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p.76-77:
龍樹所說的《八十部律》,次第與《十誦律》相合,
而與《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簡稱《根有律》)的次第不合。
《根有律》是否就是《八十部律》呢?
現存的《根有律》,漢譯的不完全,西藏譯本也是不完全的。
而西藏所傳《根有律》的組織,是晚期的新組織;
在漢譯《根有律》的論書中,可以明白的看出,
《根有律》的組織,是近於《十誦律》的(如本書第六章說)。
《根有律》就是《八十部律》,與《十誦律》為同一原本,只是流傳不同而有所變化。
起初,《十誦律》從摩偷羅而傳入罽賓──健陀羅、烏仗那一帶,為舊阿毘達磨論師所承用。
如《十誦律》說的結集論藏,為「若人五怖、五罪、五怨、五滅……」,
與《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學處品〉相合(《十誦律》卷 60(大正23,449a),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 1(大正 26,453c))。

其後,《根有律》又從摩偷羅傳到北方,為迦濕彌羅阿毘達磨「毘婆沙師」所承用。
例如《大毘婆沙論》解說「譬喻」為「如大涅槃持律者說」(《大毘婆沙論》卷 126(大正 27,660a))。
所說大涅槃譬喻,
出於《根有律雜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 35-39(大正 24,382c-402c))。
又如《順正理論》,
說結集論藏為「摩呾理迦」(《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 1(大正 29,330b));
也與《根有律雜事》相合(《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 40(大正 24,408b))。
流行於北方的說一切有部,源遠流長,化區極廣,隨時隨地而有多少不同。
這二部廣律,不全為廣略的差別,實為同一原典而流傳不同。

2. 印順法師,《永光集》,pp.75-76:
《大智度論》所說的二部律,並無古傳定本與有部縮本的差別。
所謂「優婆離重複了八十次誦出」,純屬想像誤解之辭。
其實二部律,只是說一切有部律之分化為二:一、「八十部律」;二、《十誦律》。
「部」與「誦」是相通的,如「八十部」就是「八十誦」,「十部」就是十誦。
說一切有部,是西方上座部系,
從摩偷羅而向北方罽賓──烏仗那、犍陀羅一帶發展而成的部派。
摩偷羅傳來的《十誦律》,是有部中舊阿毘達磨師、犍陀羅所承用的。
阿毘達磨的主流,迦濕彌羅系之鞞婆沙師所用的律典,也是從摩偷羅傳來的,
但含攝了多少本生、譬喻、因緣,也就是稱為「八十部律」或
「摩偷羅國毘尼」的《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3. 印順法師,《永光集》,p.78:
《大智度論》以為從「八十部律」省略了譬喻、本生而成為《十誦律》,
這是《大智度論》成立時代的一種傳說。
如我國古代,也一向傳說《小品般若》是從《大品般若》抄出來的,
而事實上卻是先有《小品》,而後有《大品》的增補。
所以《大智度論》的說法,也只是隨順當時的傳說而已,難免與事實會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