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8日

文藝_沉默能助人?※

這是最近聽到的故事,不明來處。

有一乞丐當要不到飯時,就會羨慕廟裡的佛,
喃喃自語:「要是我能坐著就有人供養,該有多美。」
某天,佛現身在他面前,對他說:
「今天我滿你的願,讓你坐那。不過,條件是:你必須沉默。」,乞丐應承。


第一位來拜"佛"是貴婦,離開時落下皮包,包內財物不少。
第二位來求"佛"的男子,他父親亟需開刀,但缺錢,祈佛賜靈感,指引方向。
求完後發現皮包,金額足夠醫費,欣悅感激之餘,趕奔醫院。
第三位出現的是漁民,出海捕魚前,他來此懇請佛庇佑此趟一帆風順、滿載而歸。
正當說時,貴婦回廟尋找失物,懷疑漁民暗藏,雙方因此吵架。

座上的"佛",即乞丐,眼見不平,便忘了對佛的承諾,開口敘述整件事的始末。
最終,皮包物歸原主,錢財諸數追回,但其實,這筆錢沒了,對貴婦損失不大;
男子的父親則因手術不及,所以病故。而漁民,他搭乘漁船遭災,包含他,船員悉皆罹難。

若是乞丐信守諾言,不發一語,結果將是:
貴婦失去錢財,可是不影響她生計;男子父親能夠得救;
漁民即使被送交警局,但沒證據,終將沒罪,而且由於作筆錄誤了船期,幸免厄運。


*****
姑且撇開「命運是定數」,「預知未來(上帝視角)的真實性」,
這種「你認為最好處理方法,跟別人不同」的事情,當如何處置較宜?

有人說:不就依「事實掌握度」而定,掌握愈好,處置愈佳。
大家列出比對,掌握度低的人就聽掌握度高的人。
那會不會有全然清楚實情而採取行動,卻結局糟糕?有,乞丐可以算一例吧!
他怎樣都預料不到將來會是:
丟錢的貴婦不會尋死覓活、男子借不到錢、發生船難,
而不說話竟然讓漁民因禍得福、男子父親因過(男子犯罪)得壽。
即便如此,處置通則照樣是「按事實掌握度」。


或許上述故事還有一層意思在勸「全然聽智者,莫自作聰明」,但我覺得不能拿此總結,
應該觀察智者之所以為智者,在於知前因後果,和對應作出的言行,
而這依舊彰顯「掌握事實」的重要性。該學習的在此,非一昧信仰。
同時,這故事也不可作為「佛菩薩沉默,就能幫助眾生」的例證,此屬湊巧。

2021年7月11日

般若部論_T25n1509《大智度論》卷13:信戒為基※

原文:
《大智度論》卷 13〈1 序品〉(註1):
持戒為八正道初門,入道初門,必至涅槃。
問曰:「如八正道,正語、正業在中,正見、正行在初,今何以言『戒為八正道初門』」?
答曰:
「以數言之,大者為始;正見最大,是故在初。 
 復次,行道故,以見為先;諸法次第,故戒在前。
 譬如作屋,棟梁雖大,以地為先。」


*****
我大致翻譯為白話:
持戒是八正道的起步(起手式),從這一路走下去,僅一朝向,通向覺悟(涅槃)。
有人便問:
「可是八正道順序:正見(right view)、正志(right intention)、正語(right speech)、
 正業(right action)、正命(right livelihood)、正精進(right effort)、正念(right mindfulness)、
 正定(Right concentration)。
 正見、正志是慧學;正語、正業、正命是戒學(;正念、正定是定學)。
 怎麼會說:持戒是八正道的起步?」

論主(龍樹)回答:
「依整體修行佔的比重來說,佔最大比重的,要置於首位。
 修行從頭至尾都要正見,因此,八正道就把『正見』擺在最前;
 而付諸於實踐,要先從戒下手,亦是修行整個過程都得持戒,
 先隔絕惡因緣、防非止惡,才有後來的安心修定、證慧,所以,『戒學』擱在最初。
 這就好比在建"修行"大廈,
 雖然正見如同梁柱,但要穩穩往上高築,必須有戒學這個地基。」


*****
佛教常言:「信戒為基」,
指正見,即智信(不是迷信;有智就不會疑,正見成就=信根成就,註2),
和持戒二項是修行的基礎。
正見,用通俗言語來表達,就像世間處理問題的三階段:
解釋(定義)問題、解決問題、預測(未來)問題。
它處於八正道起頭,負責的是「解釋問題」:
人生有那些問題(苦諦)、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麼(集諦),
及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道諦),
繼起 正志(right intention)朝「問題解決」的目標(滅諦)前進。



----------------------------------------


註2:
 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二冊(p.24-p.25):
依經說,應該先修清淨戒與正直見,然後依(正見正)戒而修四念處,
這是符合八支正道的次第進修的。如以五根與八正道對論,那末,
(一)信(śraddhā)是依勝解而來的,所以正見能成就信根。
(二)精進(vīrya)根是止惡行善的,與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相當。
(三)念(smṛti)根與(四)定(samādhi)根,就是正念與正定。
(五)慧(prajñā)根,約次第說,就是無漏慧了。
八正道以正見為先,五根以慧根為後,其實,慧是在先的,也與一切正道不相離的,
如《雜阿含經》卷二六(大正二,一八三中)說:
「此五根,一切皆為慧根所攝受。譬如堂閣眾材,棟為其首,皆依於棟,以攝持故。」 

2021年7月10日

文藝_阿難化緣:渡有緣人※

若提及「佛渡有緣人」,《大智度論》卷9(註1)城東老母的故事,似乎是標準範例。

原文如下:
佛與阿難入舍衛城乞食,是時有一貧老母立在道頭。
阿難白佛:「此人可愍,佛應當度。」
佛語阿難:「是人無因緣。」
阿難言:「佛往近之,此人見佛相好光明,發歡喜心,為作因緣。」
佛往近之,迴身背佛;佛從四邊往,便四向背佛,仰面上向;
佛從上來,低頭下向;佛從地出,兩手覆眼不肯視佛。
佛語阿難:「復欲作何因緣?」有如是人無度因緣,不得見佛。
以是故佛言:「佛難得值,如優曇波羅樹華。」


*****
即使讀來已近白話,但我仍大概翻譯一下:
佛陀和阿難進舍衛城乞食,見一貧窮的老婦人站在路邊,
阿難對佛陀說:「這人好可憐,佛陀應該要渡渡她。」
佛陀說:「她與佛無緣。」
阿難說:「佛陀您可以走接近她,她見佛陀的相好莊嚴,她心歡喜便結善緣。」
佛陀便走近,可是老婦卻轉身背對佛陀。
佛陀來她東邊,她就背東;佛陀在西,她就背西;
佛陀在南,她就背南,佛陀在北,她就背北,並臉面朝上。
然後,佛陀現神通,從上方俯視她,她便低頭。
佛陀再現神通,從地上鑽出和她打照面,她便兩手遮眼。總之,死活不看佛陀。
佛問阿難:「還想到什麼方式"見一面"?」

此即言:沒有被渡化的因緣,便見不到佛(常言道:佛度有緣人)。
所以,佛說:「出生正值佛在世的時代,又能見佛,就像遇見優曇波羅樹開花。」
(世間並沒有優曇波羅樹花。可以將其想作曇花一現,千載難逢)


*****
除了這典故外,也有人會舉「阿難化緣(取瓜或取水)」之事(註2)為例。
然而,我到目前依然找不到它的原典出處,以下是挑諸多講述「阿難化瓜」的當中一篇。
昔日,佛陀帶著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一同去行腳。
近午,一行人感到有些口渴,便在路旁的大樹下休息。
佛陀見不遠處有塊瓜田,便請阿難尊者去化緣西瓜,讓大家解渴。

阿難尊者見一年輕女子看守西瓜,就上前客氣地說:
「施主,我的老師釋迦牟尼佛行腳至此,又飢又渴,
 您可否布施一個西瓜,讓我回去供養佛陀?」
阿難尊者話未說完,那位女子便惱怒地拒絕了阿難的請求,
並惡言惡語地要阿難尊者趕快離開瓜田。

之後,佛陀又請迦葉尊者去化緣西瓜,沒想到女子還沒等尊者開口,
就很高興地站起來向尊者頂禮,並且詢問是否需要食物?
還主動地挑了一顆最好、最大的西瓜供養尊者。

佛陀知道阿難心中感到納悶,便為兩人說明過去生的因緣。
在數萬劫以前,兩人同為出家眾,經常結伴行腳參訪。
一天,行經的路上正好有隻死貓,屍體已發出腐敗的臭味,
且身上滿是蟲蟻,正在囓食著死貓身上的腐肉。
阿難見到這隻死貓,立刻摀住鼻子,匆忙地離開;
而迦葉看到死貓,即慈悲地為牠三皈依,並在路旁挖了個坑洞,將貓埋葬,
祝願牠能早日超生善道。

佛陀說道:
「瓜田中的女子就是過去死貓投胎轉世而來,
 因為迦葉尊者為其皈依祝願的關係,所以得為人身。
 因此她一見到迦葉尊者就心生歡喜;而阿難尊者因為一念嫌惡之心,
 不但化緣不到,反而遭受辱罵。」
由此,可以了解結善緣的重要。


其他版本(別的人寫的),化緣的主角,或被異動成"阿難跟舍利弗";
化緣的物品,也許置換為"水";女人前世,可能改編成"死老鼠",
但劇情保留一致,談的是「有緣」,
而這緣分是為將來的「渡化,成就佛道」鋪路(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所以,我覺得後出一個版本(註3)很特別,它把「修道因緣」轉換成「男女姻緣」:
從前有個書生,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結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卻嫁給了別人。
書生受此打擊,一病不起。這時,路過一游方僧人,從懷裡摸出一面鏡子叫書生看。

書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地躺在海灘上。
路過一人,看一眼,搖搖頭,走了。又路過一人,將衣服脫下,給女屍蓋上,走了。
再路過一人,過去,挖個坑,小心翼翼把屍體掩埋了。

僧人解釋道,那具海灘上的女屍,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
你是第二個路過的人,曾給過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戀,只為還你一個情。
但是她最終要報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後那個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現在的丈夫。

書生大悟。


我不認為這是真實故事,極高機率是「阿難化緣」的改寫吧!



-------------------------------
註1:T25n1509 大智度論卷九


註2:
1. 阿難化瓜:智慧歡喜結善緣 (引用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