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日

阿含部經_正念、正知※

「正念正知」在雜阿經常常一同出現,好像「定型句」。
它的概念與修學止觀息息相關。該怎麼解釋或翻成白話呢?
我所知道的,就有兩種說法。方便理解,我先列說法之概述,再講其出處。
不然,容易迷失在文字陣仗中。
 



*****
第一種說法,從"戒律"的立場出發。
對於外來的境界或內心的境界,要能正確認識他的危險性,是好是壞,叫正知。
對於正知的,時時警覺,時時留意,叫正念。
《成佛之道》Page 117說道:修定的前提為,依慈住淨戒。
原文:
 修習禪定,不可不先有兩項準備,否則可能會弊多於利。
 一、「依」於「慈」心:修定,不是為了好奇,不是企圖滿足無限的欲樂,延壽長生,
  或者為了引發神通來報仇;要存著慈念,就是利樂眾生的意念來修定。
  有慈心,心地就柔和,容易修習成就。
  成就了,也不會利用定力通力來嬈亂眾生,如聚眾作亂等。
 二、「住」於「淨戒」:必須受持淨戒(十善等),身口有善良的德行。
  如行業不端,修定就會招魔著邪。成就定力,也是邪定,
  結果是成為魔王眷屬,自害害人。

修定能得神通。假如不懷慈心,就好比壞人撿到槍,造罪無量。
持戒,除了眾所周知的五戒、十善等,亦包含「根律儀」,
在《成佛之道》Page 192~198接著介紹:
 戒學清淨,也就「是定」學的「方便」。...
 這包含了四項修法。一、「密護於根門」,就是《遺教經》的制伏五根及制心...
 如見美色而不起淫意,見錢財而不作非分想。這要有正知,正念才得。
 對於外來的境界,或內心的境界,要能正確認識他的危險性,是好是壞,叫正知。
 對於正知的,時時警覺,時時留意,叫正念。
 如沒有正知,外境現前,心隨煩惱轉,認賊作父,
 歡迎都來不及,那怎麼能制伏劫功德賊呢?
 如沒有正念,時時忘失,
 如小偷進門,大箱小籠搬了走,還呼呼的熟睡,沒有發覺,那怎能制伏呢?
 能謹密的守護根門,才能止惡,才能惡法漸伏,功德日增。
 說修行,在平常日用中,要從這些地方著力!

所以,能區別好壞,特指佛教的「善惡」(生死輪迴是惡,涅槃寂靜是善),是「正知」。
像警衛一樣,專注維持住正知,不讓邪念竄入,是「正念」。


***
第二種說法,從"定慧"的立場出發。
對於決定要修的止觀法門,每個步驟都掌握清楚,是正知。
專注於該止觀法門所指示的所緣境上,是正念。

獅子吼站(註1)常引用這套,
而較為系統整理概念的,是性空法師的《念處之道》2版Page 68~69(註2),
它在講解《長部.大念處經》69(Mahā-Satipaṭṭhāna 70   Sutta)之經文:
 安住於身,循身觀察,熱誠、正知、正念,72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安住於受,隨觀感受,熱誠、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安住於心,隨觀心識,熱誠、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安住於法,隨觀諸法,熱誠、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念處之道》作如是云:
 修習四念處須具備四個條件──具備熱誠、正知、正念三心,
 以及去除身心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如果修行者不熱誠、不正知、失念,無法去除貪欲與憂惱,
 那麼他的業處就無法成功,此四個條件是隨觀念處不可或缺的要素。...

此書又云:
 第二要件是正知(sampajAna),正知就是智慧,即正確地、完整地、平等地觀照所緣
 正知有很多層次,在修行的每階段都需要正知。
 修四念處最重要是以四種正知審視如何做對自己修行是最有益、最適宜的。
 南傳佛教說明修行的過程,在智慧方面特別強調四種正知,
 包括四種不同的智慧在裡面,提供一個好的方便來斷煩惱實踐無我境界,
 這是離開煩惱的要件。四種正知是了解無我的智慧,以此為方便,來了解無我的道理。
 四念處修行的目標,即是領導我們達到無我的境界。

開仁法師講,正知,便是對於要修的法門之每個步驟掌握清楚。
而四種正知就是本書(《念處之道》(2版))別段所言的
有益正知、適宜正知、行處正知、不迷惑正知。兩兩為一組。
有益正知、適宜正知為一組。
要做什麼活動,要先確認對自己有沒有利益。這是「有益正知」。
而確定後執行(執行細則)的時候,又得做對的行為。這是「適宜正知」。
我個人稱之為"對中之對"。
比如:「去印度朝聖」是對的。這是「有益正知」。
「去印度朝聖」到佛陀成道、初次宣說四諦的鹿野苑等聖地,是對的。這是「適宜正知」。
「去印度朝聖」卻往舞廳、餐廳、KTV等娛樂場所,則錯,不是「適宜正知」。
又比如:修「不淨觀」是對的。這是「有益正知」。
修「不淨觀」,觀察屍體的總總不淨想是對的。這是「適宜正知」。
修「不淨觀」,卻是觀察異性屍體起邪念,不是「適宜正知」。俗稱的掛羊頭賣狗肉。

行處正知、不迷惑正知是另一組。也用同一套邏輯。
知道完整修法,是「行處正知」;知道完整修法後,正確地執行細節,是「不迷惑正知」。
仍可稱此"對中之對"。
比如:知道「安般念」怎麼修,這是「行處正知」。
修「安般念」時,照著所學安般念之步驟執行,這是「不迷惑正知」。
若修「安般念」執行「不淨觀」的步驟,那就不是「不迷惑正知」。

又云:
 第三要件是具念、正念(satimA),要不斷地保持正念。
 熱誠與正知是正念重要的緣。若無熱誠與正知,正念就不明顯。
 在此,正念、熱誠與正知連在一起,是一個過程。
 所以,若修習身念處,同時也在修四正勤、四種正知,它們無法分開。
 若修習安般念,必須先以正念專注於呼吸,再以正知清楚地知道呼吸。
 隨時保持正念在呼吸上,不忘失呼吸即是正念;清楚地了知呼吸是正知;
 為清楚地了知呼吸所付出的努力是熱誠。
 懈怠、迷糊、疏忽、放逸的心,將無法清楚地覺知呼吸。
 所以,在修行時,熱誠、正知與正念是非常重要的。

正念,便是專注正知的所緣境。


*****
最後,「正念正知」,和八正道的「正念」有關聯嗎?
答:有。三十道品中的各項,可以相互引用作解說。
比如:《中阿含.189 聖道經》卷 49〈1  雙品〉中,
八正道的「正精進」,講述為「四正勤」;「正念」,講述為「四念處」。
「正念正知」和八正道的「正念」之關係也似此。

如《長部.大念處經》(Mahā-Satipaṭṭhāna 70   Sutta) 中,
八正道的「正念」,即「正念正知」在「四念處」上。經云:
 何謂正念?於此,諸比丘!
 比丘以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循身觀察,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受,隨觀感受,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心,隨觀心識,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法,隨觀諸,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諸比丘!此即是正念。



--------------------------------------------------------------------------------------------------------------------
正念、正知
第一種說法(六根律儀立場)
對於外來的境界或內心的境界,要能正確認識他的危險性,是好是壞,叫正知。
對於正知的,時時警覺,時時留意,叫正念。
第二種說法(修止觀立場)
對於決定要修的止觀法門,每個步驟都掌握清楚,是正知。
專注於該止觀法門所指示的所緣境上,是正念。
--------------------------------------------------------------------------------------------------------------------
註1:


參考資料:
4. 開仁法師的【三十七道品】講義:ftdhy02.pdf page 30之註解72:四念處_身念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