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8日

統合_A《佛法概論》chap19:題目:四無量心(定)不能斷煩惱?※

《佛法概論講義》chap 19 282頁:
聲聞者不能即俗而真,不能即緣起而空寂,
以為慈悲等四無量心,但緣有情,不能契入無為性。不知四無量心是可以直入法性的...

按照此講義註解9及厚觀法師《大智度論卷20講義》
「聲聞者認為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定)是有漏的、不能斷煩惱」這見解出自:
1.《發智論》卷 17:
思惟何等入慈定?答:與有情樂。……思惟何等入捨定?答:於有情捨。
 慈斷何繫結?答:無。悲、喜、捨斷何繫結?答:無。」(大正 26,1010c5-8)
白話大意:
 問:四無量心(慈、悲、喜、捨)的所緣?答:(欲界)有情眾生;
 問:四無量心能斷煩惱不?答:不能。 

2.《大毘婆沙論》卷 83:
 「問:無量為能斷煩惱不?……答:應作是說:『無量不能斷諸煩惱。』
  問:若爾,善通定蘊所說。此經所說當云何通?
  答:斷有二種:一、暫時斷,二、畢竟斷。
  依暫時斷,此經說能斷;依畢竟斷,定蘊說不斷;如是經論二說善通。
 (大正 27,427b14-21)
白話大意:
 問:四無量心能斷煩惱不?答:確切地說:四無量心不能斷煩惱。
 問:既然這樣,為什麼此經說可以呢?
 答:斷除有兩種,一種是暫時的(治標)、一種是永久的(治本)
   四無量心可以暫時斷除(治標),但不能永遠斷除。


*****
對於「聲聞者認為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定)不能斷煩惱」,菩薩學者反駁(講義註解9)。
《大智度論》卷 20〈1  序品〉:
復次,佛知未來世諸弟子鈍根故,分別著諸法,錯說四無量相。
 是四無量心眾生緣故,但是有漏;但緣欲界故,無色界中無。
 何以故?無色界不緣欲界故。
 為斷如是人妄見故,說四無量心無色界中。
 佛以四無量心,普緣十方眾生故,亦應緣無色界中。
 如《無盡意菩薩問》中說。慈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
 論者言:眾生緣是有漏,無緣是無漏,法緣或有漏或無漏。」(大正 25,211c18-26)
白話大意是:
聲聞學者(特指"說一切有部")錯誤認識四無量心,主張:
1.四無量心是緣眾生((眾)生緣慈),但,是有漏的。
2.四無量心只能緣欲界眾生,不能緣無色界眾生。為什麼不能緣無色界眾生?
 因為無色界不包含在欲界以下(註1),無法作為修定之所緣。
[我覺得意思可能是,說一切有部主張:四無量心只能到欲界定,
不能上升到未到地、色界、無色界定,便沒有後面修觀斷煩惱的可能性]

對此,龍樹菩薩不認同,他說:
 佛菩薩修四無量心,普緣一切眾生,理應該也包含無色界眾生。(針對2)
 而且,如《無盡意菩薩問》(註2)中說:「慈悲有三種,眾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
 所謂的眾生緣慈是有漏法(善法、但不能斷煩惱)、
 法緣慈通有漏法和無漏法(能斷煩惱)、無緣慈是無漏法。(針對1)

是故,慈無量心是囊括有漏法和無漏法
換言之,修四無量心可以斷煩惱,只不過這裡以慈無量心為例而已。


*****
有漏、無漏的關鍵在於,有沒有通達「空理」。
而何謂: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同在《大智度論》卷 20,於後有說明。
「善修」者,是慈心牢固。初得慈心,不名為修。
 非但愛念眾生中、非但好眾生中、非但益己眾生中、非但一方眾生中名為「善修」;
 久行得深愛樂,愛、憎及中三種眾生,正等無異。
 十方五道眾生中,以一慈心視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姪、知識,常求好事,
 欲令得利益安隱。如是心遍滿十方眾生中。如是慈心,名「眾生緣」。
 多在凡夫人行處,或有學人未漏盡者行。

 「法緣」者,諸漏盡阿羅漢、辟支佛、諸佛。是諸聖人破吾我相、滅一異相故,
 但觀從因緣相續生諸欲。以慈念眾生時,從和合因緣相續生,
 但空五眾即是眾生,念是五眾。以慈念眾生不知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樂;
 聖人愍之,令隨意得樂,為世俗法故,名為「法緣」。

 「無緣」者,是慈但諸佛有。何以故?諸佛心不住有為無為性中,
 不依止過去世、未來現在世;知諸緣不實、顛倒虛誑故,心無所緣。
 佛以眾生不知是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分別取捨;
 以是諸法實相智慧,令眾生得之,是名「無緣」。

白話解說,可參考《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的「慈悲」:
1.眾生緣慈︰非但緣一切眾生而起慈悲,也是緣眾生相而起,故云眾生緣。
 即緣某甲某乙等眾生之姿而起,故云眾生緣慈悲。

2.法緣慈︰諸聖者破吾我相,滅一異相,觀眾生但為五陰假和合而起慈悲。
 亦即此等眾生,不知法空,妄起欲念,故聖者憐之,令隨意得樂。

3.無緣慈︰佛心不住有為、無為性中,不住過去、未來、現在世,
 知諸法不實、顛倒虛誑之相,心無所緣,故以其無緣佛心,
 愍念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執著諸法,分別取捨,
 為此,令眾生得諸法實相之智慧。


我個人是覺得舉例比較好懂,拿降伏或斷除「嗔心」為例。
眾生緣慈(以眾生作所緣(依眾生),修慈心),
就是練習先對最親近、最愛的人行慈心,不起嗔心;
其次,對陌生人行慈心,不起嗔心;最後,對討厭的人行慈心,不起嗔心。
另有人說:
把厭惡的人先假想成陌生人,練習不起嗔心;
然後,將其假想成親人朋友,練習不起嗔心,還能溫和待之;
再然後,將其觀想成所愛之後,練習不起嗔心,還能笑臉迎之。
前面說過,這是有漏的,只能暫時性、降伏嗔心,無法斷除嗔心。
因為這未達空理,依然當對方是有形象(有實在本體)。

法緣慈(以佛法作所緣(依佛法),修慈心),
則是依據佛教五蘊、六處等等教法修慈心,
定中將對象當成是因緣(或五蘊)和合,不存在實在本體。其實,嗔心也是無實在本體。
在未體證空理前,依著觀察因緣,不起嗔心,則為有漏。
而體證空理後,覺知對象無實在本體,自然不起嗔心,則為無漏。
所以,法緣慈包含暫時地降伏嗔心,跟永久地斷除嗔心。

無緣慈(無緣=空,以空所緣(依空理),修慈心),
即已達通空理而行慈心,乃無漏,永久地斷除嗔心。



-----------------------------------------------------------------------------------------------------
一切有部學者認為「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定)不能斷煩惱」。
龍樹菩薩於大智度論中,
提出「佛以四無量心普緣十方眾生」和「慈悲有三種,眾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作反駁。
-----------------------------------------------------------------------------------------------------
註1:厚觀法師《大智度論卷20講義》註解166
 Lamotte(1970, p.1272, n.2):
 《大智度論》此處是在批評說一切有部──毘婆沙師之見解,
 因為他們主張四無量是以眾生為所緣,特是以欲界眾生為所行之範圍
 參見《俱舍論》卷 29(大正 29,150c);Abhidharmadīpa(《阿毘達磨燈論》), p.429。
 大乘經典,特別是《阿差末菩薩經》(Akṣayamatinirdeśa),
 這在前面已經引述兩次,則說四無量還可以諸法為所緣,以及所謂之「無緣」。


註2:
1. 厚觀法師《大智度論卷20講義》註解168
參見《大寶積經》卷 41〈12 菩薩藏會〉(大正 11,236a19-21);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 16(大正 11,820a16-18);
《大方等大集經》卷 29〈12 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200a12-18)。

2.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無緣
〈無緣慈悲〉(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無緣慈悲」為三種慈悲之一。龍樹《大智度論》卷四十(大正25‧350b)︰
慈悲心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凡夫人,眾生緣;
 聲聞、辟支佛及菩薩,初眾生緣,後法緣;諸佛善修行畢竟空,故名為無緣。
此中之「無緣」,為大乘佛教所言「空」思想的極致,
是完全無自他之對立,乃絕對的慈悲,亦為最高的慈悲。

何謂無緣﹖按諸佛之心不住有為、無為性中,不依止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
知諸緣不實顛倒虛誑,故心無所緣。
佛以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分別取捨,
乃以是等諸法實相智慧,令眾生得之,是名無緣。
《大智度論》卷五十又謂,無緣大悲名為具足,所謂法性空乃至實相亦空,是名無緣大悲。



-----------------------------------------------------------------------------------------------------
參考:
1. 第十九章、菩薩眾的德行

2. 厚觀法師《大智度論卷20講義》註解165、166、167、168



2021年10月26日

統合_A《佛法概論》chap19:略說菩薩道的根源與原理※

第一節 菩薩行通說:一、空與慈悲:略說菩薩道的根源與原理

《佛法概論講義》chap 19 279頁:
前來所說的在家與出家,約釋尊適應當時的一般聲聞弟子說。

前面講的在家德行是chap 16,出家德行是chap 17,這是一般聲聞乘的修行法,早期佛典。


 *****
《佛法概論講義》chap 19 279頁:
 本章的菩薩,雖不出于在家與出家,但約追蹤釋尊精神,發揮釋尊本懷的佛教徒說。
 菩薩道源于釋尊的本教,經三五百年的孕育長成,才發揚起來,自稱大乘。

前已述,這裡"出家、在家"在講:釋尊適應當時的一般聲聞弟子所說法
菩薩不出於在家與出家...,是說:菩薩教不出自於早期佛典,
這帶出一個重要問題:不是佛說的法,就不是佛法嗎?或者,佛法一定要佛說嗎?

依據文獻考古,大乘經典於西元前一世紀才大量出現,
那距離佛滅度的西元前390年(註1),已經過去約三四百年,
大乘經典難以證實為佛所說,或坦白講:不是佛說。然而,佛法非得佛金口所說嗎?

按照最初集結經典的原則:「誦經者集經,持律者抉擇律」( 《赤銅鍱律》「自恣揵度」),
順於教理教義,不違戒律等等,就可稱佛經,等同佛說。
阿含經中,也不少是佛弟子所說。而《大智度論》卷二則云:
佛法五種人說:一、佛說。二、佛弟子說。三、仙人說。四、諸天說。五、化人說。」

佛法不是非得佛說。因此,
上文:但約追蹤釋尊精神...菩薩道有發揮佛陀本懷,菩薩道是佛法之意。
又,三五百年的孕育,便是前面我說佛滅至西元前一世紀大乘現身於世之間隔時長。


*****
《佛法概論講義》chap 19 279頁:
 大乘教雖為了適應時機而多少梵化,
 然而它的根本原理,到底是光華燦爛,能徹見佛法真髓的!

前一大段在講大乘教為何是佛法,因為它通於佛陀本懷,如後面介紹的「空與慈悲」。
也說大乘教有雜入非佛法的元素:梵化(應當改「天化」,接著會解釋),
需要留意,別被誤導。那是為了接引眾生,不得已的方便。
(拿掉,可能當時無法吸引眾生入佛門;不拿掉,可能會買櫝還珠,誤解佛教)


對此,《佛法概論講義》chap 19 279頁的註解1-1,
印順導師在其他著作重複強調「留意梵化」:
 印順導師《印度之佛教》(p.a6-p.a7):
 「印度之佛教,自以釋尊之本教為淳樸、深簡、平實。
 然適應時代之聲聞行,無以應世求,應學釋尊本行之菩薩道。
 中期佛教之緣起性空(即緣起無我之深化),雖已啟梵化之機,而意象多允當。
 龍樹集其成,其說菩薩也:
 〔1〕三乘同入無餘涅槃而發菩提心,其精神為「忘己為人」。
 〔2〕抑他力為卑怯,「自力不由他」,其精神為「盡其在我」。
 〔3〕三阿僧祇劫有限有量,其精神為「任重致遠」。菩薩之真精神
 可學,略可於此見之。龍樹有革新僧團之志,事未成而可師。
 能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梵化之機應慎),
 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庶足以復興佛教而暢佛之本懷也歟!」

看劃底線部分,第四~五行。
聲聞乘佛教於後來,不太好適應時代,故應該改學釋尊本行(本生故事)的菩薩道。

中期佛教,就是西元前一世紀之後集出的佛典,
雖然有「梵化」,但是緣起性空的道理,不單是通於早期佛典空理,且更加深化。
倒數第二行劃底線部分云:梵化之機應慎。換言之,留意「梵化」。


《佛法概論講義》chap 19 279頁的註解1-2補充說明:
1. 「留意梵化」的「梵化」,要改成「天化」。
2. 什麼是「天化」?
目的導向,我只摘錄與此最相關的部分:
 印順導師《華雨集》第四冊(p.41-p.42):
 「什麼是「(梵化之機應慎)」?梵化,應改為天化,也就是低級天的鬼神化
 ...
 三、「念佛」(「念菩薩」)、「念法」法門,或是往生他方淨土,
 或是能得現生利益──消災,治病,延壽等。
 求得現生利益,與低級的神教、巫術相近。「大乘佛法」普及了,而信行卻更低級了!

見畫底線部分。
天化,就是低級天的鬼神化,也就是低級神教、巫術,燒香祭牲、求神問卜之類的。
(梵是高級天,少欲有禪定,故不宜)
而大乘的求現生利益,諸如消災,治病,延壽等,與之相近。

這裡是說「相近」,不是「相同」。因為佛教勸人相信因果。
想得福分,終究是自己要做五戒十善等善行(自力),這是與外道根本上的差異。
要別人給(他力),總是權宜、不怎實際,或許將來得歸還。



-------------------------------------------------------------------------------------------------
1. 大乘佛教(佛典),絕大多數非佛親口所說,但是是佛法。
2. 須留意大乘佛教的天化。
-------------------------------------------------------------------------------------------------
註1:《佛光大辭典》:佛滅年代


2021年10月24日

統合_A《佛法概論》chap18:從三解脫門:契入法性的覺證※

慧學:二、慧與覺證:契入法性的覺證

修三解脫門,是要觀察覺知空、無我的道理,進而契入法性之覺證。
《佛法概論講義》chap 18 269頁:
法,是緣起假名而本來空寂的,
但人類由于無始來的愚昧,總是內見我相,外取境相,不知空無自性,而以為確實如此。
由此成我、我所,我愛、法愛,我執、法執,我見、法見。
必須從智慧的觀察中來否定這些,才能證見法性,離戲論纏縛而得解脫。

慧有三種,聞慧、思慧、修慧。而修慧之後,就是覺證。
要先曉得一個概念:思慧和修慧的最大差別在有定、無定(註1),定力最好在「未到地」以上。
思慧和修慧,基本上所學習的內容(material)都相同,
若是散心去觀察覺知法性:空、無我,是思慧;
若是在定中去觀察覺知法性:空、無我,是修慧。
而所作的觀察覺知...,就是文中所言:
 不知空無自性..由此成我、我所,我愛、法愛,我執、法執,我見、法見。
 必須從智慧的觀察中來否定這些。


*****
這是前一段話的經證,《佛法概論講義》chap 18 270頁:
◎這必須「于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雜含卷一‧二三經)。
◎必須「不見一法可取而無罪過者。我若取色,即有罪過。……
 作是知已,于諸世間則無所取,無所取者自覺涅槃」(雜含卷一○‧二七二經)。
◎要不住四識住,「攀緣斷已,彼識無所住,……于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著。
 無所取、無所著已,自覺涅槃」(雜含卷二‧三九經)。79

由慧觀而契入法性,不是取相分別識的觀察,是從無自性分別而到達離一切取相戲論的。

用慧觀的方式,覺知、覺證經中所云:
(1)一切相無我、(2)不(執)取一法、
(3)不四識住(識蘊不執取住於色蘊、受蘊、想蘊、行蘊。凡夫叫五取蘊、聖人叫五蘊)。


*****
然後,也不執著佛法,《佛法概論講義》chap 18 270頁~271頁:
如有一毫相可取,即不入法性。所以如中道的德行,
◎從離惡行善的方面說,這是要擇善而固執的。
◎但從離相證覺說,如取著善行,以為有善行可行,有我能行,即成為如實覺的障礙,
大乘稱之為「順道法愛」。釋尊所以常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先用佛法斷除煩惱,再放下佛法。
不要生「順道法愛」,世間法尚且不執著,更何況出世間法?一樣也不能執著!
(執著,即認為有實在性、永恆不變性、獨一性、主宰性)
這有如船筏譬喻。故有人言:「先以福捨禍,後以捨捨福」,類似的意涵。


*****
最後,覺證「勝義空觀」,真正契入緣起性空的中道。
《佛法概論講義》chap 18 271頁:
如佛常說地水火風等觀門,
如「於地有地想,地即是神(我),地是神所,神是地所。
彼計地即是神已,便不知地。……於一切有一切想,一切即是神,
一切是神所,神是一切所。彼計一切即是神已,便不知一切」(中含‧想經)。
此經主旨:無一切想。
「地即是神」,是即蘊計我。「地是神所,神是地所」,是離蘊計我。

所以佛為跋迦利說「真實禪」──勝義空觀說:
「於地想能伏地想,于水、火、風想,
 無量空入處想,識入處想,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想,
此世他世,日月,見聞覺識,若得若求,若覺若觀,悉伏彼想。跋迦利!
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覺觀而修禪」(雜含卷三三‧九二六經)。
此經主旨:不依一切(於一切想而伏(「除遣」)一切想。依一切法而離一切想)。

這是都無所住的勝義空觀,迦旃延修這樣的禪觀,
由于佛的教化──緣起假有性空的中道而來(雜含卷一二‧三○一經),
這是慧證法性的不二門。

印順導師以這兩部經作經證:
說明迦旃延尊者所修-無所住的勝義空觀,「緣起假有性空」的中道。
不過,這兩部經不好懂。



-------------------------------------------------------------------------------------------------------------------
1. 由三解脫門,以慧觀(有定力)的方式覺證無我、空。
2. 不執著一切(世間法),而後亦不執著佛法,如船筏譬喻。
3. 最終得證「勝義空觀」,了達緣起性空的中道。
-------------------------------------------------------------------------------------------------------------------


-------------------------------------------------------------------------------------------------------------------
參考資料:

統合_A《佛法概論》chap18:快到見道位(初果),轉修三解脫門※

慧學:二、慧與覺證:引發如實覺的觀慧──三解脫門

《佛法概論講義》chap 18 268頁:
方便是非常眾多的,
◎或說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或說四諦觀;
◎或說緣起的生起還滅觀。
但達到根本處,切近實證處,都是同觀實相的──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

這是說,大家都一致,不管修什麼法門,快到見道位(初果),要轉修三解脫門
從哪個門進去皆能見道(同等的),之後得涅槃。

這裡複習chap 12提過的概念:
未達見道位,稱「三三昧」,達見道位,稱「三解脫門」(註1)。
順道重讀《佛法概論講義》chap 12的內容:「三法印」對應「三解脫門」。
 每一法印能開顯正覺的內容,即每一法印能離執證真。
 ◎依無常門而悟入的,即無願解脫門;
 ◎依無我而悟入的,即解脫門;
 ◎依涅槃寂滅而悟入的,即無相解脫門。
其註解則再加入三三昧,將三三昧、三解脫門、三法印三者作對照整理:
 《空之探究》(p.65):
  空等三三昧,與無常等三法印的關係,如下:
  空-----------空--------諸法無我
  無所有----無願------諸行無常
  無相-------無相------涅槃寂靜
而聲聞學者對此的修學次第:
依聲聞常道說,即先觀無常,由無常而觀無我,由無我而到涅槃,
為修行的次第過程。如經中常說:厭、離欲、解脫,這即是依三法印修行的次第。


*****
同樣是《佛法概論講義》chap 18 268頁:
這是三法印的觀門:依無常成無願門,依無我成空門,依涅槃成無相門。
等到由此而知法入法,即無二無別。如前「三大理性的統一」中說:
法性是空寂而緣起有的,
◎從緣起的生滅邊,觀諸行無常與諸法無我;
◎從緣起的還滅邊,觀諸法無我與涅槃寂靜。
直從法性說,這即是性空緣起的生滅觀,生滅即是寂滅。

例子一(三法印→三解脫門):
修三法印的修行者,有從緣起法的「流轉門」,修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也有從緣起法的的「還滅門」,修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重複前述:快到見道位(初果),要轉修三解脫門
諸行無常→無願門;諸法無我→空門;依涅槃寂靜→無相門。


*****
接下文,《佛法概論講義》chap 18 268頁~269頁:
所以,四諦觀,緣起觀,
或側重緣起流轉而觀不淨、苦、無常、無我(即四念處觀),都是契入法性空的方便。
由於適應時機,根治對於物欲、色欲的繫著,所以說苦觀、不淨觀。
如不能依苦而起無量三昧,或偏於不淨觀,會造成嚴重的錯誤,
佛世即有比丘厭身而自殺的(如《雜含》卷一三‧三一一經)。
佛為此而教令修安般,這那裡是佛法觀慧的常道!


例子二(四念處→三解脫門):
不淨觀、安般念是適應眾生的方便法門。
比如有些人就因為修了不淨觀,厭惡自己身體而自殺,佛陀改教他安般念。
也就是說,不管四念處的不淨觀、安般念或其他的修行法門
要還是得證入法性空,也就通過三解脫門。
(雖然佛陀當初在菩提樹下,是借助安般念,最後得解脫,但證悟的關鍵是後面的空、無我觀)
重複前述:快到見道位(初果),要轉修三解脫門



---------------------------------------------------------------------------------------------------------------
三解脫門可謂是入見道位(證初果)的臨門一腳
---------------------------------------------------------------------------------------------------------------
註1: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三三昧:
○此三三昧通於有漏、無漏。
 其無漏者,為入涅槃解脫之門,故稱三解脫門;有漏者即三三昧。


-------------------------------------------------------------------------------------------------------------------
參考資料:

2021年10月22日

名相_經論所說「作意」,略有三種※

印順導師《華雨集》第一冊<辨法法性論>中的一段(註1):
經論所說作意,略有三類意義:
 一、注意,如作意心所。
 二、作意,是修定時,內心的觀想繫念。
 三、這裏的作意,是思惟,思考抉擇的意思。

第一個,觸、作意、受、想、思五遍行(心所)之一。
第二個,觀想的別名,勝解作意、真實作意。
第三個,指的是「如理作意」的「作意」。
實際上,這三個相互牽連,很難切開。

作意的梵文及巴利文是:manasikāra。我認為要翻成英文,應該是這幾個字。
第一,Attention
第二,mindfulness,而之後是concentration
第三,thinking
我個人意見,作參考。

復次,《入阿毘達磨論》的「作意」(註2),則解說成「亦是憶持曾受境等」。
曾受境,即"過去承受過",故,「作意」也有回憶之意。這應該是偏向於注意(Attention)。

「作意」是頻繁出現的詞彙。需要記住這三種意思,幫助了解經文。


-----------------------------------------------------------------------------------------------
作意大致有三種意思:注意、觀想繫念、思考抉擇。
-----------------------------------------------------------------------------------------------
註1:《華雨集》第一冊<辨法法性論>


註2: 玄奘譯《入阿毘達磨論》卷 1
「作意謂能令心警覺,即是引心趣境為義,亦是憶持曾受等。」
(大正 28,982a12-14) 
[這在《佛法概論》的第八章讀到]


------------------------------------------------------------------------------------------------
參考資料:開仁法師《佛法概論》課:ffgl023A(20100528).mp3

2021年10月10日

隨筆-三乘-三果不來人間※

我深記著《增一阿含經》(註1)的一段話:
三十三天著於五欲,彼以人間為善趣,於如來[法]得出家,為善利而得三達,
 所以然者,[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
 是故,比丘!於此命終當生天上(註2)。

我誤以為,只要是覺悟者,包含阿羅漢,全會在人間現最後身(以人的身分)。
都云阿那含(三果)是不來,意為不再來人間。
我卻跟人說:「阿那含得回到人間證阿羅漢果。」(錯)


莊春江《學佛的基本認識》(註3)第六章中一段:
 「『阿那含果』的標準是斷「身見、戒禁取、疑、貪、瞋」(這五項稱為五下分結),
 只剩下癡──無明;深層的我慢之類的煩惱尚未斷盡。
 這一類的聖者他們不會再來人間了,最多往生天界後,即在天界成就解脫
書中註解引用雜阿含1248經:「得阿那含,於彼受生,不還此世。
這已經明確地說:阿那含不必回人間才能證阿羅漢、入涅槃,於天界就能完成。

我覺得這像是討論「厭離心」和「出離心」的差別,
以離開三界的「意願」和「能力」來說,
「厭離心」和「出離心」皆想擁有離開三界的「能力(貪嗔痴永盡)」,
「厭離心」比「出離心」有更強烈離開三界的「意願」。
阿那含要不要回人間入滅,是意願問題,而非能力問題,
換言之,並不是只有人才有能力從三果證四果。
我之前說:「阿那含得回到人間證阿羅漢果。」是錯的。

所以,我覺得,一生補處菩薩從兜率天回到人間成佛,也出自意願。
佛菩薩意欲利益眾生,而六道之中,人是比較好度化、從凡入聖的,
五蘊、六處等佛法便是為人施設,人間是善趣。



---------------------------------------------------------------------------------------------
1. 三果有能力於天界證阿羅漢、入涅槃。
2. 中文的「心」有多種含意,「厭離心」和「出離心」的「心」,意思是intention。
 「厭離心」比「出離心」有更強烈離開三界的意願。
---------------------------------------------------------------------------------------------


此經中「於此命終當生天上」的意義似與前後文無法銜接,
內容應該是「於此命終當生善趣」,但在傳抄當中「善趣」與「天上」用詞混淆了。
而接下來佛陀也解釋了對比丘而言「善趣」是指涅槃


註3:
這一類的聖者他們不會再來人間了,最多往生天界後,
即在天界成就解脫(阿那含的義譯即為「不還」)
[我在此書讀到]


得阿那含,於彼受生,不還此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