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8日

隨筆-議題-僧眾與尼眾的居住距離※



何必列出比丘、比丘尼戒律條文(註1),僧(比丘)尼(比丘尼)不能同住是理所當然!

我最先聽到法師開示「僧眾與尼眾的居住距離」(以「居處距離」代稱)是:
牛叫聲可以傳遞的最遠距離。這是預備尼眾出事呼救時,僧眾聽得到。
比對印度的長度單位,那應該是「拘盧舍」(註2)。

我始終沒搜尋到經論出處,從這兩天查到的資料,
與「拘盧舍」最有關聯的戒律是「自聚落至阿練若處」的相距(註3),
人間比丘是不能離眾生太遠。

雖然有法師在講解比丘尼戒的獨行、獨在後行時,有用到這個長度概念(註4):
鼓聲能聽到的範圍,但戒條裡面很少用拘盧舍,而且這和「居住距離」無關。
因此,我懷疑法師記錯(也不排除我的懷疑有誤)。


我覺得最有可能與僧團與尼團的「居住距離」相關的,應當是「八敬法」當中的兩項。
第一項、比丘尼不得在附近沒有比丘的地方,作三月的夏安居。
第二項、每半月的布薩與說波羅提木叉,比丘尼眾應派人至比丘眾中求教授與說戒之人。

我曉得現代佛教對「八敬法」有性別歧視的疑慮(註5),
我先暫且不談那些,只就這兩項討論「居住距離」。

第一項,比丘尼的結夏安居。若依善見律(註6)規定,「居住距離」不得大於半由旬。
第二項,若照「廣教誡」的說法,比丘尼去請比丘僧眾來教課,
若是聞教授師來,尼眾應出「半由旬」恭敬迎接(註7)。
所以,「居住距離」最短是「半由旬」。半由旬相當於1.38公里,2個或4個拘盧舍。

我對戒律研究不深,以上僅是我的推測。



--------------------------------------------------------------------------------------------------------------
推測「僧團與尼團的居住距離」最短是半由旬,1.38公里。
--------------------------------------------------------------------------------------------------------------
(圖片來源)

註1:稍微列幾條
1. 早期佛教僧眾教育略談
根據《四分律》,比丘的行走規約主要有:
若比丘與比丘尼,共期同一道行,從一村乃至一村間,除異時,波逸提
異時者,與估客行,若疑怖畏時,是謂異時。 
……若比丘與比丘尼,共期同乘一船,上水下水,除直渡者,波逸提
……若比丘與婦女,共期同一 道行,乃至一村間,波逸提。
……若比丘知是賊伴結耍,共同一道行,乃至一村間,波逸提。

○[食家強坐戒(波逸提第二八條)]
若比丘尼,食家中有寶強安坐者,波逸提。

○[屏與男子坐戒/食家屏坐戒(波逸提第二九條)]
若比丘尼,食家中有寶在屏處坐者,波逸提。

○這兩條戒是緣於迦留陀夷到舊友家乞食,卻坐著不走,
甚至單獨與女主人在有遮障處談話,妨礙人家的家庭生活,
也可能讓自己陷入無法自持的情境,佛陀因此制戒,比丘尼同遵。
到俗人家沒有事先通知就闖進去,可能會干擾人家的家庭生活,自己也會很尷尬,
如果又一直在那兒坐著不走,人家也不知該拿你怎麼辦!
所以到任何人家,一定要先通知,得到允許後才可進入,否則就犯波逸提。
相對地,比丘、比丘尼住的地方也必須要有個界限,辦公與生活區域一定要分清楚。...
其他如與男子說法過限戒(波逸提第九條)、獨與男子坐戒(波逸提第三O條)、
共男子入屏處語戒(波逸提第八O條)、共男子入屏障處戒(波逸提第八一條)、
遣伴遠去與男子屏處耳語戒(波逸提第八二條)、與男子共入闇室戒(波逸提第八六條)等,
都是比丘尼單獨與異性在各種屏障處中相處,犯波逸提
制定這些無非為了使比丘尼能保持初衷,減少引生自他障礙修行的因緣。

 「若比丘尼,欲盛變心,受男子捉手、捉衣、共期、獨共行、獨共住、獨共語、
獨共一座坐、身親近男子。八法具者,是比丘尼得波羅夷,不共住。」
捉手者:從肘已前。
捉衣者:身所著衣。
共期者:期至某處行婬法、或摩觸身,往到彼。
獨共行者:獨共男子一道行。
獨共住者:獨共男子一處住。
獨共語者:獨共男子一處語。
獨共一座坐者:獨共男子一床上坐。
身親近男子者:共一座坐時,身轉就男子。
若犯捉手,乃至身轉就男子,一一皆偷羅遮;
若犯七事,雖已隨悔,後犯一事滿八,亦成波羅夷。


即大牛之鳴喚或鼓聲之音響所可聽聞之距離,亦即自聚落至阿練若處之距離。


在寺院與社區兩相裨益的良性互動下,聚落日益擴大,
城市興起,獻地建寺或捨宅為寺者漸增,
僧眾的修道場所也漸由「阿蘭若」演進到「近聚落」,乃至「聚落中」,
而寺院也由城郊建到城內。
所謂的「阿蘭若」在定義上也漸起轉變,
由樹下空地的寂靜處演變為「去村五百弓,有一拘盧舍」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二十四,《大正藏》第二十三冊,第七五六頁下。
拘盧舍即大牛吼聲或鼓聲可至之處,又一弓等於四「肘」,一肘等於一尺八寸,
故一拘盧舍即三千六百尺),
遂有了「蘭若比丘」(或稱「無事比丘」)和「人間比丘」(或稱「聚落比丘」)之分別。


註4:
○[四獨戒(僧伽婆尸沙第七)]
  若比丘尼,獨渡水、獨入村、獨宿、獨在後行,犯初法應捨僧伽婆尸沙。

○二、獨入村
⊙制戒緣起與受持
這條戒緣起於差摩比丘尼,她有很多弟子,卻在無人陪伴的情況下單獨到聚落去,
村裡的人就譏嫌:「她為什麼單獨來村莊裡呢?一定是為了找異性!」
佛陀因此制定比丘尼不可單獨入村,要入村落必須要兩個人同行,
並必須維持在可以相互為伴的距離──大約是一鼓聲,就是敲鼓可聞的距離,
如轉彎時可能一前一後,但至少要維持一鼓聲──要叫人叫得到的距離。

「若比丘尼,獨行,獨宿,獨渡水,於道中獨在後染著男子,除因緣,
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過。因緣者:恐怖走時,老病疲極不及伴時,
水狹淺、有橋船處,畏男子處,是名因緣。」
若獨行無聚落處,半由旬;若有聚落處,從一聚落至一聚落,皆僧伽婆尸沙。
若在後,遙見比丘尼,不聞聲;或聞聲,不見形,皆突吉羅。
若不見、不聞,僧伽婆尸沙。
若獨渡水,水廣十肘,深半髀,僧伽婆尸沙;若減,突吉羅。
若宿時,應使手相及;若不相及,初夜及中夜,偷羅遮;明相出,僧伽婆尸沙。

有關不得「獨渡水、獨入村、獨宿、獨在後行,是比丘尼,犯初法應捨僧伽波尸沙」的規定。
根據《四分律》,當時的社會常把女眾獨行,譏嫌為「如淫女無異,……欲得男子故……」。
為了避世譏嫌,佛陀因此制定此戒。根據《五分律》、《十誦律》、《摩訶僧祇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與《巴利律典》,這是為了避免尼眾遭受白衣的調弄,
欲共行不淨;同時,防範有染污心比丘尼的不軌行為而制定的。


開仁比丘提到,為了請授教誡與安全問題,尼眾不能離開比丘僧團太遠。
然而,依台灣現實佛教的情況以觀,比丘尼才是住持並宏揚正法的最大推手,
比丘尼的學歷、學力、德行絲毫不遜於比丘,而且深受社會的信賴。
許多傑出比丘尼,對比丘尼戒律的嫻熟度,更是尤有過之。
然則比丘堅持比丘尼要「請授教誡」的理由何在?他們能「教誡」出什麼名堂?
要之不過是凸顯「比丘領導中心」的威權心態而已。


註6:
1. 佛弟子文庫:尼依大僧安居
善見云:尼去比丘住處半由旬,得安居;過者不得。

夏安居,去比丘寺半由旬得安居,過半由旬不得。


註7:



○廣教誡之緣起
八敬法中的第六法:「比丘尼應半月半月往比丘僧中,求請教授尼人。」
此即是廣教誡之緣起。

○行廣教誡之條件
(一)僧尼二部皆應滿五人清淨和合
 ─因尼差比丘尼半月、半月請教授人及僧差教授師,皆應滿五人承辦。
(二)教授師必成就十法,廣具十德,並滿二十夏以上,且非客僧,方可被差為「教授師」。
 ─這種久修梵行、道德學問俱優、律法威儀通曉者,堪能代佛教誡尼眾,使獲大利。
(三)若聞教授師來,尼眾應出「半由旬」恭敬迎接。
 ─每每恭敬行半由旬,可令「八敬法」住於心中,漸伏其慢心,
 虛己常謙下,自然能成就諸功德。(關於「半由旬」,《四分律》並無換算方法, 
 清公和尚考據多部律典,換算「半由旬」,約等於二點八公里左右, 
 清公和尚教誡開示中說:「諸位超過三公里來迎接,是如法的。」
(四)教誡內容應先宣說「八敬法」,後方可說餘法,亦不可說粗惡語。
(五)亦不得非處、非時,過時教誡。
(六)比丘尼於教誡師應作佛想,教誡師於比丘尼應作女兒想。
(七)若僧尼未滿五人若比丘僧中無堪能教授者,則上座僅能作「略教誡」,
 此略教誡法,僅傳敕尼眾「當勤精進,謹慎莫放逸」而已。

出家比丘無論是與比丘尼還是與在家女眾,
如果過度的親近、往來,是很容易被他人譏嫌、講閒話的。
註釋書提到所謂的過度往來是指超越界限(ativela)。有三種界限(vela):
時間的界限(kālavelā)、境界的界限(sīmavelā)以及戒的界限(sīlavelā)。
摩利雅帕古納尊者跟比丘尼們所做的過度交往、往來總共超過了這三種界限,
例如,佛陀規定比丘教誡比丘尼不可以教誡到日落,
教誡到了日落之後就屬於超過了時間的界限。
比丘與比丘尼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如果沒有保持適當的距離,可以說是超過了境界的界限;
佛陀規定一個比丘在向一個比丘尼說法時,在沒有其他男子在場下,不可說超過五、六句法,
說法超過五、六句法的話,也屬於超過了境界的界限。
摩利雅帕古納尊者在與比丘尼們說話時,
會講一些開玩笑的話或粗俗、粗惡的話,是會違犯粗重罪的,這屬於超過了戒的界限。

3. T40n1806_002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 第2卷
○二十一輒教授尼戒...
比丘尼者波逸提 若於說戒時。座上問答已若僧差。若隨尼請彼比丘剋時到。尼亦剋時迎。
若違俱犯吉羅。若聞來者當出半由旬迎供給所須。不者吉羅。
若僧不差。非教授日與說八不違法吉羅。若不差與說法者墮。
若僧病不和合眾不滿。應遣人禮拜問訊。尼眾病等亦遣禮拜問訊。若不吉羅。
比丘尼等二眾吉羅。不犯者。比丘尼眾如上方便已。而為水陸道斷諸難不容禮拜問訊者並開。

○二十二為尼說法至暮戒 
佛在舍衛。難陀僧差。教授尼已默然而住。愛道重請。說至日暮。尼出祇桓城塹中宿。為俗所譏。比丘白佛。佛便訶制。



--------------------------------------------------------------------------------------------------
參考資料:
1. 維持僧伽身份的要件(一) :四分比丘尼戒本講記(四)




2022年10月6日

隨筆-其他-讚佛超九劫?※

從前,我一大學同學讀「讚佛偈」由來的佛典故事(註1),
他問我:「為什麼釋迦牟尼菩薩要一腳站立念讚佛偈?」

談到「讚佛偈」,諸多文章標出處是《大智度論》卷4(註2)。
而理論上,論典所據是經典,
故厚觀法師的《大智度論講義(一)》(註3)在註釋52, 53和54,有列出種種經文來源。

對於為何釋迦菩薩(釋迦摩尼佛之過去生)會立一腳讚弗沙佛的,
最清楚說明的是《大毗婆沙論》卷177(說一切有部著名的論典,註4),
其他經論便無特意說明:
 欻然見佛威儀端肅光明照曜,專誠懇發喜歎不堪,於行無間忘下一足,
 瞻仰尊顏目不暫捨,經七晝夜。
此言:因為前去見弗沙佛,被其莊嚴震撼住時,前腳提起而忘了放下。


*****
再者,我們好奇的是,為什麼會有釋迦菩薩在這次讚佛之後,
因此早了九劫的時間成道(應該要100劫,釋迦摩尼佛用了91劫)的說法?
如,佛學大辭典(丁福保)(註5)有「讚佛超九劫」一辭,
釋義寫:
 (雜語)釋迦佛昔與彌勒同修菩薩之行時,見弗沙佛入火定而放光明,
 釋迦即七日七夜翹一足,以一偈讚佛,因是比彌勒超九劫而成佛。
 見智度論四,本行略經一。

雜語(註6),可以視為民間流傳的俗諺方言。
這給人一個錯覺,由於"讚佛",所以才快點成佛的。
但應將「讚佛」、「超九劫」切成二事。

釋迦摩尼佛早比同時期修行的彌勒菩薩早先成道,是佛教內共識。
而我個人看法,其主因是釋迦摩尼佛的勇猛精進,而不是來自「讚佛」。
如《增一阿含經》20品6經(註7):
 所以然者,彌勒菩薩經三十劫應當作佛、至真、等正覺,
 我以精進力、勇猛之心使彌勒在後。

又如:《觀佛三昧海經》卷 7:
 汝莫疑,佛釋迦牟尼精進勇猛超越九劫。

又如,
說釋迦菩薩在見(弗沙)佛讚佛以後,先於彌勒菩薩九劫成佛的《大毗婆沙論》卷177(註8):
 問此相異熟業經於幾時修習圓滿。答多分經百大劫,唯除釋迦菩薩,
 以釋迦菩薩極精進故超九大劫,但經九十一劫修習圓滿,便得無上正等菩提。
簡言之,說一切有部認為,「超前進度」是後來的「精進」造就的。
不然,專心一志讚佛七日七日,就可以超9劫,
那為什麼不讚嘆久些,像是七七四十九天,不就可以超63劫?


而《大智度論》卷4,即龍樹菩薩,對「釋迦菩薩在見(弗沙)佛讚佛」的見解:
第一,承認佛經有此事。典故如上述《大智度論講義(一)》。
第二,不承認91劫或百劫修相(32相)好,也因此沒有「讚佛超九劫」的問題。
之所以文中(註2)有:
 問曰:「菩薩幾時能種三十二相? 」
 答曰:「極遲百劫,極疾九十一劫。釋迦牟尼菩薩九十一大劫行辦三十二相。
  如經中言:『過去久遠,有佛名弗沙。時有二菩薩:一名釋迦牟尼,一名彌勒。
  弗沙佛欲觀釋迦牟尼菩薩心純淑未?即觀見(87c)之,
  知其心未純淑,而諸弟子心皆純淑。又,彌勒菩薩心已純淑,而弟子未純淑。...

這是引用說一切有部之說,而在《大智度論》卷4後文則駁斥:
(1)三十二相不是菩薩獨有,轉輪聖王有,諸天魔王亦有。
(2)三十二相不是在九十一劫中種,餘一生中得的。如難陀三十相的因緣便不是如此。

龍樹菩薩還質疑說一切有部講的"經中言:釋迦文尼菩薩心未純淑,弟子心純淑;
彌勒菩薩心純淑,弟子心未純淑"是哪部佛經?
這確實在經藏找不到!

龍樹菩薩又講佛經云,應當是《撰集百緣經》卷10(註9),
釋迦菩薩、彌勒菩薩是同時見弗沙佛,也同時讚弗沙佛。
那麼,我們就得問:何以釋迦菩薩讚嘆有效,彌勒菩薩沒效?
讀讀《撰集百緣經》卷10,
就會發現沒提「讚佛超九劫」,我覺得龍樹菩薩在說:沒這事。



------------------------------------------------------------------------------------------------------------
1. 為什麼釋迦牟尼菩薩要一腳站立念讚佛偈?那是因為被弗沙佛的莊嚴震撼,忘了放下腳。
2. 釋迦摩尼佛早同期修行的彌勒菩薩成佛,是由於勇猛精進。
------------------------------------------------------------------------------------------------------------


 問曰:「菩薩幾時能種三十二相? 」
 答曰:
 「極遲百劫,極疾九十一劫。
  釋迦牟尼菩薩九十一大劫行辦三十二相。
  如經中言:
   『過去久遠,有佛名弗沙。時有二菩薩:一名釋迦牟尼,一名彌勒。
    弗沙佛欲觀釋迦牟尼菩薩心純淑未?即觀見(87c)之,
    知其心未純淑,而諸弟子心皆純淑。又,彌勒菩薩心已純淑,而弟子未純淑。
    是時,弗沙佛如是思惟:『一人之心易可速化,眾人之心難可疾治。』
    如是思惟竟,弗沙佛欲使釋迦牟尼菩薩疾得成佛,上雪山上,於寶窟中入火定。
    是時,釋迦牟尼菩薩作外道仙人,上山採藥,見弗沙佛坐寶窟中,入火定,放光明。
    見已,心歡喜信敬,翹一腳立;叉手向佛,一心而觀,目未曾眴,
    七日七夜以一偈讚佛: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界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七日七夜諦觀世尊,目未曾眴,超越九劫,於九十一劫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曰:「若釋迦牟尼菩薩聰明多識,能作種種好偈,何以故七日七夜一偈讚佛? 」
 答曰:
 「釋迦牟尼菩薩貴其心思,不貴多言。若更以餘偈讚佛,心或散亂,
  是故七日七夜以一偈讚佛。」
 問曰:「釋迦牟尼菩薩何以心未純淑而弟子純淑?彌勒菩薩自心純淑而弟子未純淑? 」
答曰:「釋迦牟尼菩薩饒益眾生心多,自為身少故;彌勒菩薩多為己身,少為眾生故。」


註3:大智度論講義(一)卷1~卷12
○註釋52
參見 Lamotte(1944, p.252, n.1):一般說來,菩薩是在百劫之中,成就三十二相之業,
但是釋迦牟尼因為精進不懈,所以跳過九劫,從而釋迦牟尼此一修持歷程是九一劫,
而不是百劫。參見:Mahāvastu(梵本《大事》), III, p.249;
又見《大毘婆沙論》卷 177(大正 27,890b5-27);
《俱舍論》卷 18(大正 29,95a7-8);
《順正理論》卷 44(大正 29,591a);
《佛地經論》卷 7,大正 26,327a;
《觀佛三昧海經》卷 7(大正 15,679b)。[經文:汝莫疑,佛釋迦牟尼精進勇猛超越九劫。]
所以佛陀本身也常提及,其所憶過往之事自然在此九十一劫之內,
如:Saṃyutta(《相應部》), IV, p.324; Dīgha(《長部》), II, p.2;
Majjhima(《中部》), I, p.483。

○註釋53
參見 Lamotte(1944, p.252, n.2):
關於此一事件,請見《佛本行集經》卷 4(大正 3,670a);
《撰集百緣經》卷 10(97 經)(大正 4,253c-254a);
《大毘婆沙論》卷 177(大正 27,890b);
《俱舍論》卷 10(大正 29,95b);
《順正理論》卷 44(大正 29,591c);
《佛地經論》卷 7(大正 26,327a)。

○註釋54 
參見 Lamotte(1944, p.254, n.1):
關於此一事件之現傳不同版本,其載述大致相同,甚至在細節上也經常相符。
它們一致說明釋迦牟尼菩薩因為在七日內重複以一偈讚嘆弗沙佛,
所以較其同修彌勒菩薩,更早成就:他讚嘆佛陀之功德使他超越九劫,
因而釋迦牟尼在(三阿僧祗劫後之)第九一劫時成佛,而不是一般之百劫。
但是有一項資料卻以不同之角度來說明,從而其含義即截然有異;
這就是漢譯《撰集百緣經》卷 10(大正 4,253c-254a)。
毫無疑問的,釋迦牟尼與彌勒二者之間,較互競爭,二者都同樣的讚嘆佛陀,
以下是其譯語:「乃往過去無量世中,波羅奈國有佛出世,號曰弗沙,
在樹下結跏趺坐,我(按指釋迦牟尼)及彌勒俱為菩薩,到彼佛所,種種供養,
而翹一足,於七日中說偈讚佛:『天上世間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有;
世界所有悉能見,無有能及如佛者。』」《大智度論》很可能就是根據此一資料,
而在下文(大正 25,92c)駁斥阿毘曇此處所說的教理。
它說:「汝但見釋迦牟尼菩薩於寶窟中見弗沙佛,七日七夜以一偈讚;
彌勒菩薩亦種種讚弗沙佛。但《阿波陀那經》中不說,汝所不知,無因緣故。」


註4:[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底沙
(佛名)Tiṣya,佛名。
釋迦牟尼佛嘗在此佛所與彌勒共修佛道,七日七夜翹一腳,
以一偈讚佛,依其功德於百劫中超越九劫而成佛云。
玄應音義二十四曰:「底沙,丁禮反,舊曰弗沙,此曰明也。」
同二十二曰:「此亦星名,因星立名,西國多此也。」
俱舍光記十八曰:「底沙此云圓滿,是星名,從星為名。」
慧琳音義十八曰:
「底沙,唐云鬼宿,即其人是此宿直日生。西方以二十八宿記日,
 但以月所臨宿以為名,舊經云蛭數者是也。」
婆沙論一百七十七曰
「如契經說,過去有佛,號曰底沙,或曰補沙。
 彼佛有二菩薩弟子勤修梵行,一名釋迦牟尼,二名梅怛儷藥(譯言慈氏)。
 爾時彼佛觀二弟子誰先根熟,即如實知慈氏先熟,能寂後熟。
 復觀二士所化有情,誰根先熟。又如實知釋迦所化應先根熟,知已即念。
 我今云何令彼機感相會遇耶?然令一人速熟則易,非令多人。
 作是念已,便告釋迦:吾欲遊山,汝可隨去。
 爾時彼佛取尼師檀,隨路先往,既至山上,入吠琉璃龕。敷尼師檀,結跏趺坐,入火界定。
 經七晝夜,受妙喜樂,威光熾然。釋迦須臾亦往山上,處處尋佛,如犢求母。
 展轉遇至彼龕室前,欻然見佛,威儀端肅,光明照耀。專誠懇發,喜歎不堪。
 於行無間,忘下一足。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經七晝夜,以一伽他讚彼佛曰:
 天地此界多聞室,逝宮天處十方無。丈夫牛王大沙門,尋地山林徧無等。
 如是讚已,便超九劫。於慈氏前,得無上覺。」


註5:[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讚佛超九劫
(雜語)釋迦佛昔與彌勒同修菩薩之行時,見弗沙佛入火定而放光明,
釋迦即七日七夜翹一足,以一偈讚佛,因是比彌勒超九劫而成佛。見智度論四,本行略經一。


是指語言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方言、標準語以及各種不同社會意識的語言,
如社會集團、職業、體裁、性別以及幾代人的語言。



○ 問此相異熟業經於幾時修習圓滿。答多分經百大劫,唯除釋迦菩薩,
以釋迦菩薩極精進故超九大劫,但經九十一劫修習圓滿,便得無上正等菩提。


○(九七)◎醜陋比丘緣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汝等善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乃往過去無量世中,波羅[木*奈]國有佛出世,號曰弗沙,在一樹下,結跏趺坐。
我及彌勒俱為菩薩,到彼佛所,種種供養,而翹一足,於七日中,說偈讚佛: 
「『天上世間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有, 世界所有悉能見,無有能及如佛者。』
[註3的註釋54有說明]



--------------------------------------------------------------------------------------------------------------
參考資料:
「阿難!我念往昔,有一如來,出現於世,號曰弗沙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
時彼佛在雜寶窟內,我見彼佛,心生歡喜,合十指掌,翹於一脚,七日七夜,
而將此偈讚歎彼佛,而說偈言: 
「『天上天下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  一切無有如佛者。』 
「阿難!我以此偈歎彼佛已,發如是願,乃至彼佛語侍者言:
『是人過於九十四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我於彼時,得[*]授記已,
不捨精進,增長功德,無量世中,作梵釋天、轉輪聖王。
以是善業因緣力故,我得四種辯才具足,
無有一人能共我論降伏我者,我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轉於無上法輪。
[並沒有提「超九劫」的事情]



2022年10月2日

隨筆-藝術-2002年【無間道】電影名※


要聊一件對一般人毫不起眼的小事。
依2002年電影【無間道】的開頭,電影名的「無間」是起自《涅槃經》所云的無間地獄。

以它的英文名Infernal_Affairs來說,直譯:地獄的事務,是淺顯易識的。
然而,中文的「無間道」,卻不容易理解,因為在佛教裡,我似乎沒見過拿來特指「無間(苦無間斷)地獄」。
而且從佛學辭典,「無間道」此詞彙存在有別於「無間地獄」的專門用法,
又稱「無礙道」,講的是:即將證得初果的階段。
相似於「忍智」的忍(忍為無間道之觀知,屬於因;智為解脫道之觀智,屬於果),
或者「預流支」等等。我將其解釋,置在文後。

因此,取「無間道」來表示「無間地獄」,不太適宜。
網路亦有文章指正這事:佛學點滴:無間道



*****
以下摘錄《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的詞目「四道」,內有「無間道」之釋義:
四道:指斷煩惱、證真理、得涅槃的四個階段。
加行道、無間道、解脫道、勝進道。此四道總括所有的修行方法,故為大小乘所通用。

(1)加行道(prayoga-ma^rga)︰又作方便道,
是為斷煩惱而在趨進無間道之前所作的預備性修行。
即在三賢、四善根位盡力,履行三學的階段。

(2)無間道(anantarya-ma^rga)︰又作無礙道。屬直接斷除煩惱的階段。
因加行道之努力,故得發正智、斷煩惱,不受障礙,可無間隔地進入解脫道。

(3)解脫道(vimukti-ma^rga)︰為悟得真理、解脫煩惱的階段。
即於無間道後生起一念正智證悟真理。

(4)勝進道(vis/es!a-ma^rga)︰又名勝道。
是指解脫道之後修其餘殊勝之修行,以完成證悟的階段。是增進定慧的時期。


以我習慣用的名相,
(1)者,接近於聞慧、思慧;
(2)者,接近於修慧;
(3)者,接近證慧,屬於見道位,或有學。
(4)者,接近二、三、四果或四果以上(這樣說有爭議)...屬於自修道位之後,從有學至無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