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0日

隨筆-統合-妙境長老說:小乘是從大乘裡面出來

先說出處及參考資料,後講我的分析。

4月6日 15:07,社團:學習天台教觀綱宗(淨界法師 宣講)的貼文(註1),
其出處為「維摩詰所說經(2000法雲寺禪學院)」(註2),
完整經文,則可參閱Cbeta(註3)。
貼文作者引此文的目的,
是讓人了解妙境長老(後文簡稱:長老)的觀點:”為什麼小乘是從大乘裡面出來”。


以下分段說明:
第一段:
 這個小乘、大乘的問題,我曾經說過很多次。
 我們學習了大乘佛法,如果我們若是學得不認真的話,
 有的時候這問題好像不大容易回答。我簡單說:
 南傳佛教有這個「九心輪」的教義,九心輪裡面有個「有分識」;
 有分識的含義和「阿賴耶識」有點相似的,
 所以南傳佛教的學者他不應該否認有阿賴耶識。
 所以這個問題,總而言之、言而總之,要深入地學習佛法!
 你歡喜南傳佛教也是可以,因為也是佛法,也是能得聖道,也是能解決生死的問題;
 但是你若不深入地學習的話,你就會讚歎南傳、而毀謗北傳的阿賴耶識!
 這就是看出來你對南傳也不認識。

 譬如說《法句經》上那第一個頌:「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這個頌,
 這就是表示唯識的意思,一切一切都是心!這話很明白就是這個意思。
 然而你要否認北傳佛教的唯識的道理,那就是感覺到你這個人糊塗!

 我剛才也說過,讀這《阿含經》,我感覺到有甚深般若的意思!
 那和北傳的般若也是相通,也並沒有矛盾,那麼否認北傳佛教這是完全是不對的。

 說北傳佛教說「真如」怎麼怎麼的,南傳佛教感覺北傳說的不對;
 但是我們要想一想,南傳佛教說這個「無為法」是有真實性的,這是什麼?
 我們就可以說那就是真如,和北傳佛教的真如有相同的意義的。
 所以這個事情,就是要深入地學習南傳、也深入地學習北傳,它還是相通的。


南傳佛教,主要是聲聞乘,我們普遍稱之為小乘(佛教),
北傳佛教,主要是菩薩乘,我們普遍自稱是大乘(佛教)。
長老舉第一個例子,
(a)南傳「九心輪」教義的「有分識」(有興趣自己查)
(b)北傳唯識學的「阿賴耶識」
可以發現兩者是”有些類似”的,見解共通。

又舉第二個例子,
(a)南傳的《法句經》:「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
(b)北傳唯識學的”一切一切唯心(賴耶緣起)” 
思想一致。

然後舉第三例、第四例,
(a)聲聞乘《阿含經》有甚深般若
(b)菩薩乘的《般若經》更不用說,一定有般若
還有,
(a)南傳說:「無為法」是有真實性的。
(b)北傳佛教「真如」(真常唯心系)
從這四個對比中,大乘三系(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的思想,
都在小乘聖典找得到,因此,「大小乘(南北傳)具相同點」


第二段:
 只有一個地方是不同,就是大慈大悲!
 北傳佛教讚揚大慈大悲,不入無餘涅槃,盡未來際地廣度眾生;
 不同於阿羅漢,得了阿羅漢道以後就入無餘涅槃了,
 這個地方你沒有辦法否認你是小乘,不能否認這件事的。
 說是得了阿羅漢道還度眾生,但是你入無餘涅槃還度眾生吧?
 那麼這個地方就是和大乘佛法是有差別了。
 不過南傳佛教不但是阿羅漢入無餘涅槃,南傳佛教說佛都是入無餘涅槃,
 入無餘涅槃以後再不度眾生了。這就是和北傳大乘佛教不同的地方。
 這個地方,看文很少,但是它就說出這一點:
 「以大悲法化眾生故,我為大乘」,就是不同於小乘了。

這段很淺白,在說「大小乘只有一點不同,悲心」。
既然只有一點不同,其餘相同,
那接著就要看,是(1)小乘由大乘而來;或(2)大乘由小乘而來。


第三段:
 我們現在的佛教史的學者,認為大乘是從小乘裡面出來的,先有小乘而後有大乘。
 但是我們若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時候就不同了,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裡面說:小乘是從大乘裡面出來的!
 你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如果你天天讀的話,你不需要注解你也應該看出來;那也是不同。
 但是我在想這個道理,這個道理是對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說法是對的!
 你不能否認這個道理。你說大乘從小乘出來,是錯誤了。


長老說「佛教史的學者,認為大乘是從小乘裡面出來的,先有小乘而後有大乘。」
這是根據目前的考古證明!
聲聞乘的聖典-《阿含經》,是佛滅後,西元前五世紀開始結集。
而菩薩乘的聖典,如《般若經》,是直到西元前一世紀才漸漸集結而出。
這牽涉到一開始立的集結聖典原則:
佛語具三相:
(1)修多羅相應:相應於經典(《阿含經》)的文句、知見;
(2)不越毗尼:不能違背佛陀制的戒律;
(3)不違法性:法性就是義理(論證的,體悟的)。
      例如不能違背三法印,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從最早的《阿含經》-《雜阿含經》,可以曉得佛法不一定要佛說,
加上,龍樹菩薩在他的著作《大智度論》,也說過寫五種人可說佛法:
(1)佛說;(2)佛弟子說;(3)仙人說;(4)諸天說(5)化人說。還說:「入佛法相名為佛法」。
所以,只要修多羅相應、不越毗尼、不違法性,就可以納入佛經
雖然,考古證實小乘聖典先出、大乘聖典後出,
但不可否認大乘經的真實性(與是否佛親口所說、或出現時間無關)。

長老提到「《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裡面說:小乘是從大乘裡面出來的!」
理由在第五段,所以,先按下不表。


第四段:
 怎麼知道小乘佛法是從大乘裡面出來?
 剛才說得了阿羅漢道,壽命沒有到,他可能他還在弘揚佛法,
 也可能有的阿羅漢他就是去乞食,乞完食就是經行宴坐,
 也不度眾生,這個阿羅漢也是有;
 但是也有積極地去弘揚佛法、度化眾生的阿羅漢,然後入無餘涅槃了;
 沒得聖道的,當然就是流轉生死,他也不相信有他方淨土嘛,就是這樣子。

 那麼這個世界終究有一天成住壞空,
 世界沒有了,所有的人、所有的佛法也都完全滅了,這文字的佛法完全沒有了。
 將來誰到這個世界來弘揚佛法?不是阿羅漢!這可以肯定

 因為他入無餘涅槃了嘛,他不能從涅槃裡面再出來弘揚佛法,
 《阿含經》裡沒有說這件事。是誰?只有菩薩!只有菩薩來。
 菩薩來到這個世界來,他是得了無生法忍以後,繼續用功修行、繼續弘揚佛法,
 功德圓滿得無上菩提,他不入無餘涅槃,就是這個人到這個世界來弘揚佛法的。
 這個人是小乘阿羅漢嗎?
 這個人是大乘菩薩!佛是大乘!他到這個世界來,隨機說法
 這個人是小乘根性,他弘揚小乘佛法;這個人大乘根性,弘揚大乘佛法。
 這個世界上的佛法,不管是小乘也好、大乘也好,是由大乘的佛教學者發揚的。
 所以,小乘佛法是大乘佛教學者發揚的,小乘由大乘出來的。
 你思惟這件事,應該是這麼說。

長老在這段,開始說明為什麼認為”小乘佛法從大乘而來”。
一.誰願意生生世世,無論覺悟與否,來這世間度化眾生?
 答案很清楚,菩薩乘人,不是聲聞乘人。
 聲聞乘人一旦覺悟,此番生死結束,便入無餘涅槃,不再生死輪迴。
 而菩薩乘人生生世世,人間遊化。(第五段再次說明)

二.若佛教從世間消失,聲聞乘佛法,起頭是從誰那邊學來的?
(1)入滅的阿羅漢,會再來人間弘揚嗎?
 承一。答案是不可能。
(2)現成的例子,我們的釋迦摩尼佛,覺悟之後教導弟子聲聞法,成就諸多阿羅漢。
 那我們的佛陀是菩薩乘,或是聲聞乘呢?
 當然是菩薩乘(從大小乘共同承認佛陀的本生,可知佛陀是多生累劫,慈悲與眾的修行者),
 既然佛陀是大乘,那就能說:小乘佛法(聲聞佛法)是從大乘(佛陀)裡面流出。

這裡,我再補充幾句,
(1)我們的佛陀出家修行的動機(註4)之一,
 除了感悟生老病死苦外,也包含他當太子時,見到農夫及犁牛耕種情形,
 不忍人世殘酷的慘殺、不忍貧農的胼手胝足而不得溫飽的緣故。
 這是大乘佛教的慈悲心。
(2)佛教之所以能紹承不斷,燈燈相續,
 也出自於”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利益眾生之心。


第五段:
 這個話,你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它不只一次說這個話,說了多少次的。
 而這個原因,就是這個菩薩有大悲心,他才不斷地度化眾生、不斷地弘揚佛法,
 功德圓滿成佛了,是他來到這個世界弘揚佛法的,不是阿羅漢。
 這幾句話就表示出來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的不同。
 小乘阿羅漢,我們在《阿含經》裡面看出來,佛沒有勸他們:
 「你們不要入無餘涅槃哪,要發大悲心教化眾生。」佛沒有說這句話,沒有。

 而《大智度論》龍樹菩薩也提出個問題,佛為什麼要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呢?
 龍樹菩薩自己提出來問,然後自己回答:因為佛在《阿含經》裡面沒有說菩薩道!
 所以說,「大乘非佛說」這句話是不對的!
 這句話不對。所有的佛法都是佛說的,不是阿羅漢。


第五段是補充第三段跟第四段。
長老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裡面不斷重複什麼呢?
勸修菩薩乘者,生生世世(菩薩戒裡面的”盡未來際”)來世間度化眾生。
可是《阿含經》有這種話嗎?沒有!

那《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緣起又是什麼呢?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的第一品解釋,有21的理由,
第1個理由就是:
因為《阿含經》至多言及彌勒菩薩(中阿含),有”菩薩”名,但沒說菩薩行。
於是,《般若經》是專為彌勒菩薩等修行人說菩薩乘法。
那麼,我們可以說,最早的經典就已經存在菩薩,不能說佛沒提過。


總結:
1. 大小乘(南北傳)具相同點
2. 大小乘只有一點不同,悲心
3. 考古上,聲聞乘聖典的集結,早於菩薩乘聖典
4. 佛語具三相,符合修多羅相應、不越毗尼、不違法性,就可以納入佛經
5. 菩薩乘人悲增上,無論覺悟與否,生生世世隨緣度眾,不同於羅漢
6. 若佛教從世間消失,首先出現的是菩薩法,現成例子就是我們的釋迦摩尼佛
因此,小乘佛法是從大乘裡面流出。以上。



-------------------------------------------------
註1:妙境長老宣講 維摩詰所說經<觀眾生品第七>


註2:
1. 法雲資訊網-維摩詰經:維摩詰所說經(2000法雲寺禪學院)

2. 錄音檔在 佛陀教育:維摩詰所說經(2000年禪三十五開示)[T0813]:45A


註3:T14n0475_002 維摩詰所說經 第2卷
[0548a22] 舍利弗問天:「汝於三乘,為何志求?」...


註4:
1. 《佛在人間》
釋尊的出家,不但常被外人,就是小乘學者,也常誤會他是消極厭離。
其實,釋尊出家的主要動機,是不忍人世殘酷的慘殺,不忍貧農的胼手胝足而不得溫飽;
這在佛本行經太子觀耕(釋尊最初發心)的故事中,可以明白看出。

從釋尊唱道的緣起正法來看,也明白如繪。「老病死憂悲苦惱」與「生」,就是八苦。
這不但是「老死」,那人與人間、人與自然間種種的苦痛與缺陷,都是佛教的觀 察對象。
要給予這人生的缺陷以適當的解決,非解決這苦痛的原因──「愛取」 不可。

2. 侯坤宏<印順法師對佛教傳說的理解與運用>
釋尊出家之動機,即佛陀教化世人目的之所在,
傳說其父王曾偕悉達多太子出遊, 並觀農耕,見眾生相殘之苦,
悲心油然而生,乃萌出家之志。
復有傳說:
悉達多嘗遊觀四門,歷見老、病、死、苦,及見出家安樂,而增其厭世出家之心。
印順以為,上述傳說,不必視為事實,
悉達多之所以出家,乃因覺塵世可厭,為求解脫使然,
至於遊觀云云,只是象徵他內心的感悟而已!

此外,悉達多的祖國迦毗羅衛,方圓不滿百里,嘗受強國憍薩羅虎視,
難以圖存,而有感於國族之苦。故其出家因緣包括:
捨無可為之故國,謀生 死之解脫,兼求淑世善生之道等項。

3. 印順導師《印度之佛教》
時代之政教趨勢既明,可以進論釋尊出家之動機矣。
傳說父王曾偕太子出遊 ,並觀耕焉。
田間作人赤體辛勤事耕墾,形容枯瘠,日炙汗流,並困乏饑渴而不得息。
犁牛困頓,備受鞭策羈勒之苦;犁場土!2椎之下,悉有蟲出,鳥雀飛來競食之。
太子有感於農奴貧病,眾生相殘之苦,悲心油然而生,
因移坐閻浮樹下,寂然而思所以救濟之道,隱萌出家之志。
此釋尊入道之初心,社會救濟與生死解脫 ,實兼而有之。
復有說焉:太子嘗遊觀四門,歷見老、病、死苦,及見出家安樂 而日增其厭世出家之心。
此不必視為事實,要為熟聞塵世可厭,解脫為樂而出家 。
遊觀云云,特象徵其內心之感悟而已!
傳說出家之動機止於此,吾嘗於迦毘羅衛之國政,若有所見焉。
迦毘羅衛地 不滿百里,受憍薩羅國之控制而非其種族。
憍薩羅國王徵妃於釋種,釋種不願為 異族之婚,而又莫敢與抗。
國小,地僻,處兼併之世,強鄰虎視,亦難以圖存矣 。
當佛之世,即為憍薩羅所滅,其明證也。
末利夫人信佛,波斯匿王猶多憎嫌之辭
(與僑薩羅爭霸之摩竭陀王頻毘娑羅,則有願分國與釋尊並治之說,頗可玩味 )。
釋尊其有感於國族之苦乎!不為轉輪王,則為一切智人,二者不相兼而不相悖。
捨無可為之故國,謀生死之解脫,兼求淑世善生之道,釋尊毅然成行矣。

4. T03n0190_012 佛本行集經 第12卷 遊戲觀矚品第十二
[0705c20]
「復有一時,其淨飯王,共多釋種諸童子輩,并將太子,出外野遊,觀看田種。
時彼地內所有作人,赤體辛勤而事耕墾,以牛縻繫,彼犁[輻-田+冏]端,
牛若行遲時時搖掣,日長天熱,喘嚇汗流,人牛並皆困乏飢渴。
又復身體羸瘦連骸,而彼犁傷土墢之下,皆有虫出。
人犁過後,時諸鳥雀,競飛下來,食此虫豸。
太子覩茲犁牛疲頓,兼被鞭撻,犁[輻-田+冏]研領,鞅繩勒咽,血出下流,傷破皮肉。
復見犁人,被日炙背,裸露赤體,塵土坌身,烏鳥飛來,爭拾蟲食。太子見已,起大憂愁。
譬如有人見家親族被繫縛時,生大憂愁,太子憐愍彼諸眾等,亦復如是。
見是事已,起大慈悲,即從馬王揵陟上下,下已安庠經行,
思念諸眾生等,有如是事,即復唱言:
嗚呼嗚呼!世間眾生,極受諸苦,所謂生老及以病死,
 兼復受於種種苦惱,展轉其中,不能得離。云何不求捨是諸苦?
 云何不求厭苦寂智?云何不念免脫生老病死苦因?
 我今於何得空閑處,思惟如是諸苦惱事?


見已即語諸左右言:『汝等諸人!各遠離我,我欲私行。』
是時太子,發遣左右,悉令散已,漸至樹下。
到樹下已,即於草上,加趺而坐,諦心思惟眾生有於生老病死種種諸苦,
發起慈悲,即得心定。彼時即便離於諸慾,棄捨一切諸不善法。
思惟境界,分別境界,慾界漏盡,即得初禪。
§導師在《以佛法研究佛法》的< 晚期傳來的小乘經論>說:
 隋闍那崛多等(五八七)譯的『佛本行集經』,為 法藏部的佛本行集。§

5. T04n0193_002 佛本行經 第2卷 §現憂懼品第九,提到遊觀§
閻浮提樹蔭品第十...
時見農田夫,興功耕犁作。踐截蠕動蟲,即起悲痛心;如親傷赤子,愷然而長歎。
…勅其左右曰:
「往古諸釋尊,雄猛世憍慢;捨國名天位,空獨至何方?
 賦役勞四域,積聚無央數;土地國寶藏,故字其主無。」
心思計無常,趣閻浮樹下;即舉金剛膊,置金色髀上。
坐思堅不動,聚意專一定;觀起滅合散,逮得一定住。如江河沙數,諸佛不共意;
九惱江流濁,以珠能使清。於一切眾生,慈心彈指頃;福無限無量,慈加眾生故。
復起慈愍心,欲安眾苦患;

§觀察到農夫痛苦,世間無常...,而起道心。
附帶解釋:四門遊觀。 (這只能證明佛陀內心之感悟(無常),不能證明對眾生的悲心)
(1)一行佛學辭典搜尋:四門遊觀
 據《修行本起經》§本緣部§等所載,太子久居深宮,不知人間疾苦。
 一日,在侍衛扈從下出遊。出東門...
 記載四門出遊之北傳經典為數頗多,然所言略有不同。
 或僅記遊觀之事,而未記載四門;或記述太子於宮中已感知無常而決心出家。
 至於巴利文的四尼柯耶未見載錄。
 不過《大本經》§長阿含§中記載毗婆尸菩薩出家前為太子,
 曾乘車出遊,見老、病、死者而有所感悟。...
(2) 北傳:長阿含1經 南傳:長部14經 §


6. 從佛經、變文到寶卷 悉達太子故事之敘事衍變.pdf
又有一次,淨飯王與太子及其他同族太子出遊,太子看見農夫及犁牛耕種情形,
為他們的辛勞受苦感到憂愁,之後便於閻浮樹下,思維眾生的生老病死之苦。



-----------------------------
關鍵字:
(1)妙雲集 四門遊化
(2)佛本行集經 農夫 or 佛本行集經 小乘
(3)本緣部 小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