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9日

隨筆-三乘-持根律儀※

在校時,佛學社學姊給我法藏法師講的「不淨觀」錄音帶。
叫我聽一聽,在社團活動時,報告給社員。

那天,當我說到對治男女欲,可將較年長的女性,看待成母親;
年齡相仿者,看待成姊姊、妹妹;較年幼者,看待成女兒。

一學長便說:
 「那沒用,時下許多人認乾妹妹,是圖這個?還有其它招嗎?」
我答:
 「有九想、三十六物等不淨觀,待會會講...」
 
學長又說:「那如果又沒用呢?又該怎麼做呢?」
我答不出來,我當時也就照本宣科吧。

很久之後才知道法師是引用《雜阿含經》1165經,
經文內容是,賓頭盧尊者答覆婆蹉國王優陀延那的問題:
「剛出家的年輕比丘,正當年輕貌俊,有著青春奔放的活力,又有野獸般旺盛的慾望,
 然而能盡其形壽(終其一生),去修持梵行?如何辦到?」
於是,有了那些回答,見年長女性,當成母親....
國王又問:「有更殊勝的方法嗎?」
尊者回:「九想、三十六物等不淨觀...」

國王再問:「另有別的方法嗎?」
尊者回:「持根律儀,守護六根門...」

我要知道後面這段,那時候便會回:「持根律儀吧!」
可是,假如學長仍追問呢?

那就想,通常沒效,可能是「質」或「量」的問題。
如同要解渴,卻喝鹽水,越喝越渴,這是「質」出錯。
改喝清水,依然沒用,那就是喝不夠囉,「量」出錯。

(1)當成直系血親、(2)九想、觀察己身三十六物等不淨觀,
這時常聽到,而(3)持根律儀,似乎較少耳聞,這是什麼呢?


*****
《雜阿含經》1167經記載佛陀說一個故事,或可視為比喻或寓言。
此故事同樣出現在《雜阿含經》600經、《法句經》卷1心意品第十一。

某年月日,佛陀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
「在過去世,有一條河中長著水草,一隻烏龜在水草上休息著。
 這時,有一隻飢餓的野干(水狗)到處行走覓食,
 於遠處望見這烏龜,便快速地跑來捉。
 烏龜看野干來,立刻縮藏頭、尾、四肢,
 野干只好守在旁邊、伺機而動,希兾烏龜頭腳伸出,想要取來吃食。
 守候好久,烏龜就頭不伸、足不出;
 那隻野干守得飢餓疲乏,終於憤恨離去。

 眾比丘啊!你們今天修行也同樣狀況,魔王波旬經常窺伺你,
 希望你的眼根執著色境,同樣地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意識法,
 全會使你們對六境產生貪著。
 所以,比丘啊!
 你們今天應當要執持著眼根的律儀,由於執持眼律儀,惡魔波旬無從得逞,嫌厭而去;
 耳、鼻、舌、身、意諸根亦是...如同那烏龜善於縮藏,野干無法乘虛而入一樣。」

這就是所謂的「持根律儀,如龜藏六」。
那麼「烏龜縮回頭、尾、四肢」,
佛陀是指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心意不能接觸外境嗎?

恐怕不是!
對比此經相對的相應部35相應240經、《雜阿含經》1170經(何謂不根律儀、根律儀)、
佛陀所說的是眼視色、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意識法時,起的執著。
最好進一步消滅,引1171經的內文,根律儀之後,接著要修四念處(止觀、定慧)。

另有個故事或稱作比喻,我小時候聽慧律法師講過好幾遍。
他是這麼說的:
佛經記載,有一些(外道)修行人在佛面前,
誇嘆自己跟的師父居住深山茅蓬,疏離人群,眼不看女色、耳不聞器樂歌唱。
佛陀就說:
「眼耳不碰聲色就以為有修持的話,
 那麼,瞎子、聾子便是大修行人,他們自出生從未不如法。」

真正的覺悟者,應當是無論在什麼境界,皆不起煩惱(貪嗔痴)...
事實情形可能是:
不是他們沒慾望,才住在沒誘惑的地方;而是他們住在沒誘惑的地方,才講自心不起慾望...

雖然法師沒講經名、不道出人名,但我覺得故事原型應當是《雜阿含經》282經。
從這,可以證明我之前說「持根律儀,如龜藏六」,"縮回的"是介於六根對六境:
眼和色、耳和聲、鼻和香、舌和味、身和觸、意和法之間產生的執著-貪嗔痴煩惱。
這便是持根律儀所防備的。


*****
禪宗的《景德傳燈錄》卷6裡有則對話。
有人問大珠慧海禪師是怎麼用功的,他答道:「飢來吃飯睏來眠。」
對方說:「大家都是這樣的啊!那他們都跟你一樣用功嗎?」
大珠禪師說:「不同。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需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

有人問:「怎樣叫作起『貪念』?」
我的看法便是:不能活到當下。
比如:你已經走離可意(喜歡)的境界,那境界仍盤據你內心,這是活在過去;
又或者幻想將來某天相遇的情境,這是活在未來。
過去與現在,現在與未來產生的落差,讓你的內心躁動不安,
即使你告訴你自己:「別想了」,你仍擺脫不掉,即是。
所以,不是"接觸境界"錯了,
而是不管對過去、對未來,你內心被束縛,不能回到此時此刻的覺察,才錯的。

《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一書的104頁有個故事,蠻值得說的。
有一新比丘學習靜坐(現在常說的冥想),請教上師。
上師說:
「明天從早上坐到黃昏,什麼都不要想,盡你所能趕走念頭。
 下次來,告訴我,你做得如何。」
新比丘盡了一切努力,內心大喊「滾開」、跳上跳下、摒住呼吸、搖晃腦袋,完全不見成效,
而且他這才知道,原來他心中有這麼多想法。
當夜,他很失望地告訴上師,這一天他經歷了什麼。
上師笑一笑說:
「很好,你很努力,做得不錯,明天你再坐一天,
 這次是從頭到尾什麼事都想,但千萬別讓想法與想法之間出現縫隙。」
新比丘好開心,這太簡單了,這不就是我昨天狀況嗎,我一定會成功。
 
翌日,新比丘一件件事去想,他發現沒有他想像的順利,
正在想的事情,突然間消失不見,並且,漸漸地他開始找不到事情可以想。
於是,他又失敗了。當晚,他向上師報告始末。
上師大笑:「恭喜你,你現在知道怎麼修行了。」

上師高興的原因是新徒弟了解:
人沒有辦法強迫大腦(沒有念頭或抓住某一念頭不放)。
既不要制止念頭不起,念頭生生滅滅,也不要隨之起舞。
而修根律儀,可先像這樣練習靜坐,學會像旁觀者一樣觀察念頭開始。
再衍伸到日常生活的眼、耳、鼻、舌、身律儀。

講完什麼持根律儀、從何下手,那麼,要做到什麼程度呢?


*****
《雜阿含經》1338經中盜香賊的故事,能說明持根律儀要做到什麼程度。
其實,大多數佛教徒都聽過這故事,不需要完整重述吧!
大致是一位比丘經過蓮花池聞了一口花香,被池神喝斥,
同一時間,另一人採蓮藕根,池神竟無生氣斥責....
 
獅子吼站的讀經拾得寫:
天神對比丘的標準較高,見到比丘嗅花香,
或許是覺得比丘於根觸境染著,而斥之為盜香賊。
至於拔走整株蓮藕的凡夫,天神反而不理他。
 
後來比丘虛心受教,要天神時時提醒他,天神則嗆說:
「我又不是你的奴隸,幹嘛要時時提醒你!
 你自己應該知道什麼是對自己有利益的事吧!」
許多世人祈求神佛保祐,不應驗時又抱怨為什麼神佛不保祐我?
其實如同本經中天神所說,
天神不欠人們什麼,人們也不應有不合理的期待。


我歸納有兩重點:
一.修行人跟放逸者的衡量標準不同,
  修行人要密護諸根門,謹小慎微,此經以鼻根(對香)為例。
二.密護諸根門的責任在自己,
  佛法修行是自知、自覺、自作證(《雜阿含經》254經)。
  屢屢讀到《雜阿含經》佛弟子的證道,是由自覺或自知說出「我生已盡」四句。

所以,持根律儀要做到「謹小慎微」的程度。
其次,每每提及戒律,被討論的是戒條內容或行住坐臥等威儀,
根律儀其實也很重要,莫忽略呀!



----------------------------------------------------------------------------------------------------------------------
備註:
《景德傳燈錄》卷6原文:
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師曰:「用功。」
曰:「如何用功?」師曰:「饑來吃飯,睏來即眠。」
問:「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師云:「不同。」
問:「何故不同?」
師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


2022年5月27日

阿含部經_T21n0099《雜阿含經》1338經:盜香賊※

經文:
1. 獅子吼站:《雜阿含》1138經


--------------------------------------------------------------------------------------------------------------------------

佛教徒理應對這部經:盜香賊故事不陌生,應該頻頻聽到、讀到。
厚觀法師有講解此典故,
請閱覽福嚴的影片及文字稿:福嚴推廣教育班:故事集73〈盜香賊〉。

若只想知個概述簡要,則參考獅子吼站的讀經拾得:
 天神對比丘的標準較高,見到比丘嗅花香,
 或許是覺得比丘於根觸境染著,而斥之為盜香賊。
 至於拔走整株蓮藕的凡夫,天神反而不理他。

 後來比丘虛心受教,要天神時時提醒他,天神則嗆說:
 「我又不是你的奴隸,幹嘛要時時提醒你!你自己應該知道什麼是對自己有利益的事吧!」
 許多世人祈求神佛保祐,不應驗時又抱怨為什麼神佛不保祐我?
 其實如同本經中天神所說,天神不欠人們什麼,人們也不應有不合理的期待。
兩重點:
一.修行人跟放逸者的衡量標準不同,
  修行人要密護諸根門,謹小慎微,此經以鼻根(對香)為例。
二.密護諸根門的責任在自己,佛法修行是自知、自覺、自作證(《雜阿含經》254經)。
  屢屢讀到《雜阿含經》佛弟子的證道,是由自覺或自知說出「我生已盡」四句。


《大智度論》卷17(註1)有引用此經。
而《釋禪波羅蜜》,即此卷註解,其作者智者大師,
也在他個人著作《小止觀》(註2)的「訶五欲」章節,拿作案例。

我認為比較值得一說的是,
說到戒律或增上戒學,往往被討論的是戒條內容或行住坐臥等威儀,
然而,如同厚觀法師所說(在故事集73〈盜香賊〉裡):
 要特別小心,除了不犯「戒律儀」之外,
 也要注意「根律儀」,密護根門,不要有絲毫的染污。

別忽視「根律儀」呀。



--------------------------------------------------------------------------------------------------------------------------
1. 修行人跟放逸者的衡量標準不同,修行者謹小慎微。
 除了不犯「戒律儀」之外,也注意「根律儀(密護諸根門)」。
2. 密護諸根門的責任在自己,佛法修行是自知、自覺、自作證。
--------------------------------------------------------------------------------------------------------------------------
復次,有一比丘在林中蓮華池邊經行,聞蓮華香,其心悅樂,過而心愛。
池神語之言:
「汝何以故捨彼林下禪淨坐處而偷我香?以著香故,諸結使臥者皆起。」
時,更有一人,來入池中,多取其花,掘挽根莖,狼籍而去;池神默無所言。
比丘言:「此人破汝池,取汝花,汝都無言;我但池岸邊行,便見呵罵,言偷我香!」
池神言:
「世間惡人常在罪垢糞中,不淨沒頭,我不共語也。
 汝是禪行好人而著此香,破汝好事,是故呵汝!
 譬如白疊鮮淨而有黑物點污,眾人皆見;
 彼惡人者,譬如黑衣點墨,人所不見,誰問之者!」


三訶香欲者。
所謂男女身香,世間飲食馨香,及一切薰香等,
愚人不了香相,聞即愛著,開結使門。
如一比丘在蓮華池邊,聞華香氣,心生愛樂,池神即大訶責,何故偷我香氣。
以著香故,令諸結使臥者皆起,如是等種種因緣,知香過罪。


2022年5月26日

阿含部經_T21n0099《雜阿含經》282經:不聽不見非六根清淨※

經文:

--------------------------------------------------------------------------------------------------------------------
有個故事或稱作比喻,我小時候聽法師講過好幾遍。
他都這麼說:
佛經記載,有一些(外道)修行人在佛面前,
誇嘆自己跟的師父居住深山茅蓬,疏離人群,眼不看女色、耳不聞器樂歌唱。
佛陀就說:
「眼耳不碰聲色就以為有修持的話,那麼,瞎子、聾子便是大修行人,
 他們自出生從未接觸不如法。」
真正的覺悟者,應當是無論在什麼境界,皆不起煩惱(貪嗔痴)...
事實情形可能是:
不是他們沒慾望,才住在沒誘惑的地方,
而是他們住在沒誘惑的地方,才講自心不起慾望...

雖然法師沒講經名、不道出人名,但我覺得他說法依據,應該是這部282經。
以下是我非常約略的翻譯(參考張西鎮<雜阿含經講解卷第11>),
或許過於簡單,難免疏漏之處:

某年月日,佛陀住在迦微伽羅牟真鄰陀林中,
有位名叫鬱多羅的少年,是婆羅門波羅奢那的弟子。
他來佛陀住處,向佛陀恭敬問訊後,退坐一邊。

這時,佛陀告訴鬱多羅:「你的老師波羅奢那有為你們講說怎樣修『六根清淨』?」
鬱多羅回答佛陀:「我的老師波羅奢那說:『眼不見色,耳不聽聲,這就叫修根了。』」
佛陀告訴鬱多羅:
「如果像你老師波羅奢那所說的修法,
 那麼瞎子不就是『六根清淨』了嗎?為什麼呢?因為只有瞎子的眼睛才不會看見色境。」
正站在佛陀身後,為佛搧風的阿難告訴鬱多羅說:
「如照波羅奢那所說的修法,那麼耳聾的人不就『六根清淨』了嗎?
 為什麼呢?因為只有耳聾的人耳朵才不會聽到聲音。」

佛陀告訴阿難說:
「這(波羅奢那)是不同於賢聖者正法、戒律,無上修習『六根清淨』的方法。」
「阿難,要仔細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為你們解說,以眼根為例:
 眼睛見到色境(物質),產生認識作用時,會產生煩惱,當眼睛
 1. 遇到可意(喜歡)的色境(起貪念),修如來(佛)所教的厭離,起正念、正知(後面解說);
 2. 遇到可意(不喜歡)的色境(起嗔念),修如來所教的不厭離,起正念、正知;
 3. 遇到可意又不可意的色境(起貪、嗔),修如來所教的厭離和不厭離,起正念、正知;
 4. 遇到不可意又可意的色境(起嗔、貪),修如來所教的不厭離和厭離,起正念、正知;
 5. 遇到不可意、可意、可不可意(不管喜歡、不喜歡、喜歡和不喜歡的感覺交錯)的色境,
  (起貪、嗔、痴,)修如來所教的厭離和不厭離的捨心(平等心),起正念、正知。
 又,內心善於調伏、善於關閉、善於守護、善於攝持(這些差不多是根律儀、密護諸根門),
 這即是眼根清淨,以類推到耳鼻舌身意,
 就是賢聖者正法、戒律,無上修習『六根清淨』的方法。」

阿難問(問目標、問成果):「覺悟者的『六根清淨』境界為何?」
佛陀說: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可意,不可意,可意不可意的六境(色生香味觸法),
 不起貪、嗔、痴。便是有如來的厭離、不厭離、捨心(平等心)。」

阿難問(問過程):「弟子從凡夫到聖者修學『六根清淨』的經過呢?」
佛陀說:
「六根接觸六境,生起意,不可意,可意不可意時,要產生慚愧心。...
 詳說如『篋毒蛇經』一樣。」

「...」是因為重複前述經文,起慚愧、修如來所教的厭離、不厭離,捨心、
起正念、正知、持根律儀,斷貪、嗔、痴。

簡言之,
第一部分,如何「六根清淨」,分別什麼是錯的方法跟對的方法;
第二部分,談成果,「六根清淨」是怎樣的境界;
第三部分,談過程,「六根清淨」從零分到滿分。


*****
經文裡面並沒有提到貪嗔痴,我為什麼這樣翻白話呢?
獅子吼站言:此經可對比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5第144經(註1)。
以下是部分經文:
 比丘們!比丘緣於什麼利益應該在不厭逆上住於厭逆想呢?
  『不要我在能被染的法上生起貪。』
  比丘們!比丘緣於這個利益應該在不厭逆上住於厭逆想。
 
 比丘們!比丘緣於什麼利益應該在厭逆上住於不厭逆想呢?
 『不要我在能被瞋的法上生起瞋。』
 比丘緣於這個利益應該在厭逆上住於不厭逆想。
 ...
 比丘們!比丘緣於什麼利益應該在厭逆與不厭逆兩者上都避免後住於平靜,具念、正知呢?
 『無論何處、無論如何、無論何事,不要我在能被染的法上生起貪;
  無論何處、無論如何、無論何事,不要我在能被瞋的法上生起瞋;
  無論何處、無論如何、無論何事,不要我在能被變癡的法上生起癡。』


其次,經文裡的「正念、正知」是什麼?
《成佛之道》193頁「密護於根門」:
 這並不是不見色,不聞聲,而是在見了聞了時,能『制而不隨』煩惱轉
 如見美色而不起淫意,見錢財而不作非分想。這要有正知、正念才得。
 ◎正知:對於外來的境界,或內心的境界,要能正確認識他的危險性,是好是壞。
 ◎正念:對於正知的,時時警覺,時時留意。
 ※如沒有正知,外境現前,心隨煩惱轉,認賊作父,
  歡迎都來不及,那怎麼能制伏劫功德賊呢?
 ※如沒有正念,時時忘失,如小偷進門,大箱小籠搬了走,
  還呼呼的熟睡,沒有發覺,那怎能制伏呢?
 能謹密的守護根門,才能止惡,才能惡法漸伏,功德日增。
 說修行,在平常日用中,要從這些地方著力!

這就是持根律儀的做法。
而我認為《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The Mindful Way through Depression)》(註2)一書中,
104頁的故事,順便讀來一併思考。
有一新比丘學習靜坐(現在常說的冥想),請教上師。
上師說:
「明天從早上坐到黃昏,什麼都不要想,盡你所能趕走念頭。
 下次來,告訴我,你做得如何。」
新比丘盡了一切努力,內心大喊「滾開」、跳上跳下、摒住呼吸、搖晃腦袋,
完全不見成效,而且他這才知道,原來他心中有這麼多想法。
當夜,他很失望地告訴上師,這一天他經歷了什麼。
上師笑一笑說:
「很好,你很努力,做得不錯,明天你再坐一天,
 這次是從頭到尾什麼事都想,但千萬別讓想法與想法之間出現縫隙。」
新比丘好開心,這太簡單了,這不就是我昨天狀況嗎,我一定會成功。

翌日,新比丘一件件事去想,他發現沒有他想像的順利,
正在想的事情,突然間消失不見,而且,漸漸地他開始找不到事情可以想。
於是,他又失敗了。當晚,他向上師報告始末。
上師大笑:「恭喜你,你現在知道怎麼修行了。」

上師高興原因是新徒弟了解:人沒有辦法強迫大腦(沒有念頭或抓住某一念頭不放)。
既不要制止念頭不起,也不要隨著念頭起舞。
而修根律儀,可先從練習靜坐,學會像旁觀者一樣觀察念頭開始。
 

*****
經中,「正念、正知」,我想,它就等於「根律儀」,
在那後面的厭離、不厭離、捨心之斷貪、嗔、痴...
像前一部281經,是修四念處、七覺支;像1171經,則修四念處。
若依照《瑜伽師地論》卷92(註3)講解此經,
則是以無常想對治可意、慈心對治不可意、無相定對治可不可意。皆可作為參考。



--------------------------------------------------------------------------------------------------------------------
不聽不見非六根清淨,接觸境界,持根律儀,乃至不起貪、瞋、痴才是。
--------------------------------------------------------------------------------------------------------------------


註2:《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The Mindful Way through Depression)》104頁的英文內容:
In a time-honored story set in an ancient Himalayan kingdom, 
a nov­ice monk was excited at the prospect of meeting his teacher for the first time.  
He was on fire with questions but sensed that this was not the time to ask them. 
Instead, he listened carefully to the teacher's instructions. They were brief and to the point.  
"Get up early tomorrow and climb to a cave you'll find at the top of this mountain. 
Sit from dawn to dusk and have no thoughts.  Use any method you wish to banish thought. 
When the day is over,  come and  tell  me  how  it went." 
At dawn the next day the novice found the cave, made himself comfortable, and waited for his mind to settle.  
He thought that if he sat long enough it would become blank. Instead, his mind was crowded with thoughts.  
Soon he started to worry about failing the task he had been set. He tried to force the thoughts out of his mind, but that just produced more thoughts. 
He shouted at them to "Go away," but the words echoed noisily in the cave.  He jumped up and down, held his breath, shook his head.  Nothing seemed to work.  He'd never known such a bombardment of thoughts in his life. 
At the end of the day, he climbed back down, completely dispir­ited, wondering what his teacher's response would be. 
Perhaps he'd be dismissed as a failure, unsuitable for further training.  But the teacher just burst out laughing at the tale of his mental and physical gymnas­tics.  
"Very good!  You have tried really hard and done well. 
Tomorrow You should go back to the cave.  Sit from dawn to dusk having nothing but thoughts.  
Think of anything you  like all  day long,  but  allow no gaps to occur between your thoughts." 
The novice was really pleased. This would be easy. He was bound to succeed. 
After all, "having thoughts" is what had been happening to him all day. 
The next day saw him climbing with confidence up to his cave and taking his seat. 
After a little while he realized that all was not well. His thoughts started to slow down.  
Occasionally, a pleasant thought would come to mind and he would decide to follow it for a while. 
But soon it dried up. 
He tried to think grand thoughts, philosophical specu­lations, to worry about the state of the universe. Anything. 
He started to run low on things to think about and even got a little bored. 
Where had all his thinking gone?  Soon the "best" thoughts he could get seemed a little worn, like an old coat that had become threadbare. 
Then he noticed gaps in his thinking.  
Oh dear, this was what he had been told to avoid. Another failure. 
At the end of the day, he felt pretty wretched. He'd failed again. 
He  climbed  down  the  mountain  and  went  to  find  his  teacher,  who 
burst out laughing again.  
"Congratulations!  Wonderful!  Now you know how to practice perfectly." 
He didn't understand why the teacher was so pleased.  What on earth had he learn ed? 
The teacher was pleased because the novice was now ready to rec­ognize something of real significance: You cannot force the mind.  
And if you try to, you won't like what comes of it. 


http://mahabodhi.org/yoga/cb/92.htm
相對於這一切五轉,隨所相應,應當正確思惟三種對治。
一、無常想,於弟子眾一向行於正行,稱可如來心意,
  能令佛生起悅意,由思惟無常想不生愛染。
二、慈悲心,對一向邪行弟子眾,不稱可如來心意,能令佛生不悅之心,
  由慈悲心不被瞋恚染污。
三、無相定,佛不執著弟子眾行於正行所生起的悅意心,
  也不執著眾弟子於邪行境界而轉所生起的不悅意心,由無相定,無有所執故無染污。
由於這三種對治,隨所相應的,應該知道它的相貌。


--------------------------------------------------------------------------------------------------------------------
參考資料:



2022年5月24日

阿含部經_T21n0099《雜阿含經》1167經:持根律儀,如龜藏六※

經文:
1. 獅子吼站:《雜阿含經》1167經

------------------------------------------------------------------------------------------------------------

這部經,同一故事出現在《雜阿含經》600經、《法句經》卷1心意品第十一(註1)。
可將其看成佛陀本緣,或比喻,或寓言。

內容概略是(參考張西鎮《雜阿含經講解卷第10》,非全文翻譯白話):
某年月日,佛陀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
「在過去世,有一條河中長著水草,一隻烏龜在水草上休息著。
 這時,有一隻飢餓的野干(水狗)到處行走覓食,於遠處望見這烏龜,便快速地跑來捉。
 烏龜看野干來,立刻縮藏頭、尾、四肢,野干只好守在旁邊、伺機而動,
 希兾烏龜頭腳伸出,想要取來吃食。守候好久,烏龜就頭不伸、足不出;
 那隻野干守得飢餓疲乏,終於憤恨離去。

 眾比丘啊!你們今天修行也同樣狀況,
 魔王波旬經常窺伺你,希望你的眼根執著色境,
 同樣地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意識法,全會使你們對六境產生貪著。
 所以,比丘啊!
 你們今天應當要執持著眼根的律儀,由於執持眼律儀,惡魔波旬無從得逞,嫌厭而去;
 耳、鼻、舌、身、意諸根亦是... 如同那烏龜善於縮藏,野干無法乘虛而入一樣。」


*****
於此經中,佛陀教導我們,持根律儀(密護諸根門),如龜藏六。
實際方法是,「縮回」六根緣六塵的「接觸」,或成「縮回」六根緣六塵的「執著」。
對比南傳相應部對應的經文,以及1170經(何謂不根律儀、根律儀),
意思則較清晰,指的是後者,縮回執著。
其實,最好進一步將執著消滅,在1171經中,根律儀之後,接著是修四念處(止觀、定慧)



--------------------------------------------------------------------------------------------------------------
持根律儀,如龜藏六,縮回執著。
--------------------------------------------------------------------------------------------------------------
昔佛在世,時有一道人,在河邊樹下學道,
十二年中貪想不除,走心散意但念六欲,目色耳聲鼻香口味身更心法,
身靜意遊曾無寧息,十二年中不能得道。
佛知可度,化作沙門往至其所,樹下共宿。須臾月明,
有龜從河中出來至樹下,復有一水狗飢行求食,
與龜相逢便欲噉龜,龜縮其頭尾及其四脚藏於甲中,不能得噉。
水狗小遠,復出頭足行步如故,不能奈何遂便得脫。
於是道人問化沙門:「此龜有護命之鎧,水狗不能得其便。」
化沙門答曰:
「吾念世人不如此龜,不知無常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形壞神去,生死無端輪轉五道,
苦惱百千皆意所造,宜自勉勵求滅度安。」


--------------------------------------------------------------------------------------------------------------

2022年5月22日

阿含部經_T21n0099《雜阿含經》623經:修四念處,如護油鉢※

經文:
1. 獅子吼站:《雜阿含經》623經

------------------------------------------------------------------------------------------------------------------
這部經是佛教的經典故事。
之前我在談寶誌和尚時((魏晉)寶誌禪師隨南朝梁武帝看戲?),有引用過。

概括(ㄎㄨㄛˋ)地翻譯成白話(參考張西鎮<雜阿含經講解卷第24>,僅翻一部分):

某年月日,佛陀在波羅奈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
佛陀問比丘們:
 「世人常談論美女,假如世間有女子外貌姣美,她能引起眾人集聚圍觀嗎?」
比丘們答:
 「是的,世尊!」
佛陀又問:
 「假如世間有女子外貌姣美,能歌善舞,那麼她會引起更多觀眾的圍觀嗎?」
比丘答:
 「是的,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說:
 「假如一外貌姣美女子,於一處表演演令人歡樂的種種歌舞節目,很多群眾圍觀。
  這時,如果有一位不愚癡的人,他喜歡快樂,逃避痛苦,貪生怕死。
  有人對他說:
  『漢子!讓你端著裝滿油的缽盂,從美女及觀眾中走過,
   並且,派一名殺手持刀跟隨你,若有一滴油漏失,他便取你的性命。』
  怎樣呢?比丘!
  那位端著油缽的漢子,他能不關注油缽、不關注殺手,
  而去觀賞那表演歌舞的美女及留意觀眾嗎?」
比丘回答佛陀說:
 「不會...,他只會一心一意關注著油缽,於人群中徐徐通過,不敢東張西望。」
佛陀說:
 「就像這樣,比丘啊!如果你們能如那漢子那般心無旁鶩,
  繫心於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四念處),才是我弟子。」


*****
從前,聽法師講過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修行就像煮沸一壺水,溫度得達一百度。
但是,有些人的爐火總是開開關關,即使某段時間火很旺,卻不到沸點,又中止了。
非得持之以恆、堅定到底,亦如此經的護油鉢,將修行視為攸關生死之大事才行。



----------------------------------------------------------------------------------------------------------
將修四念處當成攸關生死之要事(如護油鉢),才能成就。
----------------------------------------------------------------------------------------------------------


2022年5月20日

毘曇部論_T27nT1545《大毘婆沙論》卷183:佛教滅時※

論文出處:T27nT1545《大毘婆沙論》卷183
內文: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鉢舍那,
 由重奢摩他故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鉢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鉢舍那故。
 多住觀察皆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問正法滅已無得聖者耶?
 答亦有從預流果得一來果,從一來果得不還果,從不還果得阿羅漢果。
 而無從順決擇分入正性離生者,唯由此故名正法滅。

簡略翻作白話:
有人說:釋迦摩尼佛之前的過去佛,他們的弟子側重定學(止),而較輕忽慧學(觀)。
由於修定常常住於寂靜,不樂於廣聞佛法、傳播佛法,使令正法(佛教)滅亡。
現在釋迦摩尼佛的弟子,側重慧學,而較輕忽定學。
喜歡聽聞佛法、傳播佛法,(但沒有修定,慧沒有力量斷煩惱),使令正法滅亡。

便有人問:正法滅亡的意思是,那時候世間再也沒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等聖者了嗎?
答:不是。
那時仍然有初果(有止有觀),繼續修學而證二果;
有二果,繼續修學而證三果;有三果,繼續修學而證四果。
然而,因為再也沒有人能從"凡夫"證"初果",因此,名為「正法滅亡」。


換言之,
該時,佛教徒徹底地斷成兩撥人,凡夫無定修慧,仍舊為凡夫;聖者有定修慧,繼續進步。
所以,論主的評判佛教滅與不滅的標準在於:
世上還有沒有凡夫,能斷三結或入三解脫門,入聖人之流(初果)。
這和《雜阿含經》第906經(註1)描述,正法滅是因為出現相似(佛)法,給人很不一樣感覺。



---------------------------------------------------------------------------------------------------------------
法師講解講義:《阿含經》三十七道品時,提到的。
---------------------------------------------------------------------------------------------------------------

迦葉!如來正法欲滅之時,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間已,正法則滅。


2022年5月19日

基礎_妙雲集《佛在人間》chap5:信願:信為欲依,欲為勤依※



學佛三要的「智慧、慈悲、信願」,是人「三特勝」:憶念勝、梵行勝、勇猛勝的發揮。
若以其它詞彙說明「三特勝」,


然而,「信願」是信仰,願力(希冀),要等同發展人性的「勇猛勝」,得需一些推理引導。
《佛在人間》的第五章當中的一段,解釋了該怎麼推導。
 經上說:「信為欲依,欲為勤依」。
 有了堅固的信心,即會有強烈的願欲,也一定有實行善法的精進。

經藏應當是有「信為欲依,欲為勤依」的概念,
而有比較明確文字,是在論藏(講義的註解50),
《瑜伽師地論》卷 28(大正 30,438a16-b18):
  云何瑜伽?謂四瑜伽。何等為四?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
 當知此中, 初由信故,於應得義,深生信解。
 信應得已,於諸善法,生起樂欲。
 由樂欲故,晝夜策勵, 安住精勤。堅固勇猛,發精進已。
 攝受方便,能得未得,能觸未觸,能證未證。故此四法, 說名瑜伽。

全文的白話可以參考另一份講義:《瑜伽師地論》卷28(註1)。
這段大意講修止觀(瑜伽)略有四步驟,
從信法(相信佛法是真理而修學)、信佛(相信佛菩薩是覺悟者,親近他們學習)、
而相信修止觀可以斷除煩惱(清淨心)。
因為「相信」,對修止觀的諸善法生起「樂欲」。
因為「樂欲」,晝夜鞭策自己,安住在精勤、堅固勇猛,即「精進」。
因為「精進」,通學種種法門(方便),
使能得到卻沒得到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能夠獲得。
使能證得卻沒有證得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羅漢,能夠證到。

大慈恩寺沙門 基撰《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述讚》卷 1(大正 33,27 c24-27): 
《瑜伽》云:信為欲依,欲為精進依。故入一切法,欲為根本。
作意所生,觸所集起,受所引攝,定為增上,慧為最勝,解脫為堅固。

大致與上文同義。
信為欲依,信是善法欲的根本,因為有信,所以有善法欲;
欲為精進(勤)依,欲是精進的根本,因為有善法欲,所以有精進心。


這個信到精進的過程,便是信願與勇猛勝的連結關係。
我覺得淨土宗「信願行」的思維,應該與此相關。



--------------------------------------------------------------------------------------------------


2022年5月18日

阿含部經_T21n0099《雜阿含經》829經:二百五十戒太多否?改受持三學※

經文出處:北傳:雜阿含829經 南傳:增支部3集85經

大意是說:
跋耆子告訴佛陀,比丘的二百五十條戒太多,學習難堪負荷。
佛陀說:那就受持三件事(受持三戒),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
跋耆子心裡應是想,250降至3,數目大減,便歡喜信受,從而證阿羅漢果。


《阿毘曇毘婆沙論》(註1,不是《大毘婆沙論》)有引用這故事,
目的則是顯明佛陀說法的方便(教導更容易入門的法門),
二百五十戒太多,淺易成三戒(三學);八十八使(=煩惱)太多,化簡為三結(=煩惱)。
 欲說易行法以誘進受化者,如牽他手令其起故,此中應說跋耆子喻。
 曾聞有跋耆子,於佛法出家,是時已制二百五十戒,令族姓子隨其所樂而履行之,
 彼人聞已,生憂慮心,誰能守護如此諸戒,便詣佛所,頭面禮足,而白佛言:
 「世尊,制二百五十戒,令族姓子隨其所樂而奉行之,我今不堪守護此戒。」
 爾時,世尊,示親善相而不呵責,以軟美言而慰喻之。
 「 善哉!善哉!跋耆子,汝能善學三戒不耶?謂善學戒、善學心、善學慧。」
 彼人聞已,生大歡喜,作如是言:「我能善學此三種戒。」
 學三種戒故,次第能學一切諸戒
 若如來說斷見道所斷八十八使及無量諸苦,名須陀洹者,  則受化者心生憂慮,何能拔此八十八煩惱之樹?度八十八煩惱大河,……
 若佛說斷三結名須陀洹,諸受化者,生大歡喜,若斷三結,則是易事。
(很白話,不怎需要翻譯)
便是在這論文,我們讀到將「三學」稱「三戒」的說法。
其次,請注意,是「先學三種戒,而後學一切諸戒」,
所以,說此為入門的「方便」,並非日後無須持守二百五十戒


我從一些文章(註2)中,讀到有情節一模一樣的故事,
唯一的差異是把三戒說是「護守身、口、意三門,謹防身口意的惡業」。
我懷疑他的與本經:《雜阿含經》829經相關。縱然有更動,但道理依然說得通。


*****
另一經,《雜阿含經》832經(註3),解釋何謂「增上戒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
雖然沒具體明示「增上」二字,可是給人的感受,它應當是進階(advanced)、完善、完整的意思。

若以學戒、學定、學慧的目的論之,
我們都曉得戒、定、慧乃學佛次第,常言道:「由戒生定,因定發慧」。
《成佛之道》(註4)對「增上戒、增上定、增上慧」的講解,是除了832經,我覺得值得參考的。
而我多按此說明。
第199頁:
 為了修定而持戒,叫做增上戒學。
第202頁:
 為了修發真慧而修習禪定的,叫心(定)增上學。
第205頁:
 為了作為解脫的依止而修慧,叫增上慧。



------------------------------------------------------------------------------------------------------------
1. 佛陀的說法方便:二百五十戒太多否?改受持三學。
2. 增上戒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
------------------------------------------------------------------------------------------------------------


舍衛城中有一良家子弟聽了佛陀的說法,便皈依三寶,出家修行。
當時有一位尊者為他解釋戒律道:
「法友啊!這個名為一種戒,這個名為二種戒、三種戒、九種戒、十種戒、多種戒。
    這個名為小戒,這個名為大戒,這個名波羅提木叉的制戒,
    這個名為根本的制戒,這個名為行為的淨戒。」
他聽後想道:
「戒的名目實在不少,我要受這樣多的戒,恐怕不容易吧!
 不能完全守戒,出家還有什麼意義呢?不如將來成家,做些布施善行,養育妻子比較好。」
他這樣想後,就回答尊者道:
「尊者啊!我不能守這許多的戒,不能守戒,出家又有何益?
 我還是還俗生活,將這衣缽奉還吧。」「既然你要還俗,去向佛陀告辭吧。」
說著,便帶他去見佛陀。佛陀見了他們,問道:「比丘們啊!你們為何無端將這比丘帶來?」
「佛陀!這位比丘說他不能守戒,交還衣缽,所以我們將他帶來了。」
佛陀說道:
「比丘們啊!你們何故對這位比丘說那許多的戒,
 他只能隨力遵守,你們以後不該如此說法,現在將這比丘交給我吧。」
便對那位比丘道:「比丘啊!你不必守那麼多戒,有三種戒,你一定要遵守。」
比丘道:「佛陀呀!那三種戒要遵守呢?」
「以後你只須守身、口、意三門,謹防身口意的惡業,
 現在你可以回去了,不要還俗,好好受持這三種戒便能解脫快樂。」
比丘於是心滿意足,向佛陀發願必定守好此三戒後,禮拜佛陀,隨著眾比丘修行去了。
這比丘守著三戒,心裡想道:
「諸位尊者用各種名目對我說戒,因為他們不是佛陀,所以不能使我領悟。
 而佛陀將那麼繁多的戒歸為三門傳授我,我這才明白,原來佛陀真是位無上法王。」
從此頓增慧見,過了幾日,遂證得阿羅漢果。聚集在講堂的比丘眾聞此消息,互相談論道:
「法友啊!佛陀對那位準備還俗的比丘,將一切戒律歸為三門授給他,
 使他得阿羅漢果,佛陀真偉大啊!」


何等為增上戒學?
若比丘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微細罪則生怖畏,受持學戒,是名增上戒學。
何等為增上意學?
若比丘離諸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
初禪具足住,乃至第四禪具足住,是名增上意學。
何等為增上慧學?
若比丘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是名增上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