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7日

瑜伽部-<大乘廣五蘊論>:色蘊有五根、五境、無表色+

學佛:大乘不共法
佛學:虛妄唯識
經典出處: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三十一冊 No. 1613《大乘廣五蘊論》
講記:大乘廣五蘊論講記
影音出處:大乘廣五蘊論第一集(共31集)


色蘊包含五根的眼、耳、鼻、舌、身,
以及五境(或五塵)的色、聲、香、味、觸一分(觸有兩分),及無表色共11種。
我認為的重點有:

其一,我們可知道色蘊與色(境、塵)不同,
色蘊的範圍遠遠大於色境, (色蘊>>色)


其二,觸有兩分,
一分是所造色,接觸"四大所造的情境",
一分是能造色,接觸"四大(種)"
假如色蘊在包含後者的觸,則11種→15種。


其三,無表色,一直是我困擾的名詞。
我對此相關的知識,向來跟戒律學的戒體相關,
戒體即是「無表色」,戒律學法師說:「防非止惡的(內心)力量」。
佛光大辭典(註1)、佛門網辭典(註2)都是這樣表示,
而《蓝吉富.中华佛教百科全书》07:無表色(註3),
前頭也是這樣說,後面附的<佛家哲學通論>提到:
創造「無表色」這名詞的目的,
是為說明「不可見的結果,不是代表沒有」,
恰好也符合西方的「人的潛在性格」(我想接近潛意識的概念)

復次,<佛家哲學通論>也提到,
把無表色歸納在色蘊,是說一切有部之所說,其他的宗派見解不同,
因此,<大乘廣五蘊論>對於「無表色」之看法,可能源自說一切有部。

寬謙法師對「無表色」的解釋為,
1. 無表色是來是口表、身表之有表色而來,比如因緣,意業...等。
2. 定境,如十遍處觀,也是無表色。
而這兩者似乎也跟我被教導的「無表色」概念沒有衝突。


其四 對應及可見(眼睛能見)
五根-眼-不可見有對
   耳-不可見有對
   鼻-不可見有對
   舌-不可見有對
   身-不可見有對

五境-色-有見有對
   聲-不可見有對
   香-不可見有對
   味-不可見有對
   觸-不可見有對
無表色:不可見不可對



-------------------
參考資料
1. 佛光大辭典:無表色
2. 佛門網:無表色
3. 《蓝吉富.中华佛教百科全书》07:無表色,  Page 4340~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