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0日

隨筆-中華史地-(唐)菩提本無樹

過年時,父親問我:「六祖慧能的偈:『菩提本無樹』是什麼意思?」
我答:
「每個人有自己的解讀(詩無達詁)。我會說:菩提、也就是覺悟,與樹不樹無干。
 不是佛走到那棵樹下才能覺悟,而是佛在那棵樹下覺悟,它才被稱菩提樹。」

言談間難以詳述典據,況且我也沒記,所以,再用文字說明。


*****
《大唐西域記》卷8(註1)云:
金剛座上菩提樹者,即畢缽羅之樹也。...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
此謂:
佛陀在它蔭下成道的那棵樹,種名是畢缽羅樹、阿說他樹、鉢多樹
佛證菩提後,人們才因而喚它"菩提樹"(註2)。

《長阿含經》第1經(註3)記載了過去七佛的成道之樹,分別如下:
1. 毘婆尸佛坐娑羅樹下成最正覺;
2. 尸棄佛坐分陀利樹下成最正覺;
3. 毘舍婆佛坐婆羅樹下成最正覺;
4. 拘樓孫佛坐尸利沙樹下成最正覺;
5. 拘那含佛坐烏暫婆羅門樹下成最正覺;
6. 迦葉佛坐尼拘律樹下成最正覺;
7. 我今如來至真(也就是我們的佛陀),坐鉢多樹下成最正覺。
同理,這七種樹於各個諸佛時代,皆可名為"菩提樹"。

這好比「孫文逝世紀念日是植樹節」一樣,
不是孫文恰巧死在植樹節那天,而是孫文死的那一天訂為植樹節。


慧能的偈全文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註4)
第三句,我並沒說錯。依據考古,這是原文;
按造六祖思想貼近如來藏(在此,不論辯此事),如此才合理。

慧能之所以會講「菩提本無樹」,是由於神秀說了「身如菩提樹」。
陳寅恪先生認為:
「這是不適當的譬喻(註5),不應當把"身"比喻成"菩提樹",應作"芭蕉樹","洋蔥"亦可。」
我同意陳先生的看法,
印度經論沒有把身比作菩提樹來說"空"的例子,而拿芭蕉樹、洋蔥作喻會較適宜,
因為芭蕉樹可葉葉析除,洋蔥可重重剝卻,最後都能發現無實心
然而,這產生另一個問題:為何要找"幹中空無實"的東西呢?

《大智度論》卷6(註6)對此有解答,因為要以易解空比喻難解空。
易解空,是人們很"容易理解"它是沒有常、恆、不變之實性(實心、真實)的東西。
反之,是難解空。
例如,《雜阿含經》265 經(註7)把五蘊比喻成:聚沫、水上泡、陽焰、芭蕉、幻(影)。
「易解空」是聚沫、水上泡、陽焰、芭蕉、幻(影),而 「難解空」是我們貪著的五蘊。


既然不能把身比喻成菩提樹,我就在不改原偈的前提下,另闢蹊徑。
神秀的「身如菩提樹」,將其解說為:這個身體是成道之處,本性所在。
而慧能的「菩提本無樹」,則解說為:
"菩提樹"是因為佛在其下成道而得名,亦是因緣所生法,
別當它是"道之所在",和落入「即蘊計我」。總之,解釋得通就行了。



----------------------------------------------------------------------
註1:大唐西域記/08
金剛座上菩提樹者,即畢缽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
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



註2:維基:菩提樹
佛經中說,若有行者於某一樹下成就佛果,即無上菩提,此樹即名「菩提樹」,
因此,「菩提樹」對於佛教信眾而言就是「聖樹」。


註3:
1. 《長阿含經》第1經
毘婆尸佛坐娑羅樹下成最正覺。尸棄佛坐分陀利樹下成最正覺。
毘舍婆佛坐婆羅樹下成最正覺。拘樓孫佛坐尸利沙樹下成最正覺。
拘那含佛坐烏暫婆羅門樹下成最正覺。迦葉佛坐尼拘律樹下成最正覺。
我今如來至真。坐鉢多樹下成最正覺。

2. T26n1521_005 十住毘婆沙論 第5卷
關於菩提樹的摘要:
毗婆尸佛是無憂樹、尸棄佛是邠他利樹、毗舍浮佛是娑羅樹、拘留秦佛是尸利娑樹、
拘那含佛是優曇跋羅樹、迦葉佛是尼拘類樹、釋迦牟尼佛是阿說他樹
將來成道的彌勒是那伽樹(龍華樹)。


註4:維基:慧能
惠能偈(其他版本)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註5:陳寅恪<禪宗六祖傳法偈之分析>


註6:T25n1509_006 大智度論 第6卷
問曰:若諸法十譬喻皆空無異者,何以但以十事為喻,不以山河石壁等為喻?
答曰:
諸法雖空而有分別,有難解空,有易解空。今以易解空喻難解空。
復次,諸法有二種:有心著處,有心不著處。以心不著處解心著處。

問曰:此十譬喻,何以是心不著處?
答曰:
十事不久住,易生易滅故,以是故,是心不著處。
復次,有人知十喻,誑惑耳目法,不知諸法空故,以此喻諸法。
若有人於十譬喻中心著,不解種種難論,以此為有,
是十譬喻不為其用,應更為說餘法門。


註7:北傳:雜阿含265經 南傳:相應部22相應95經


---------------------------------------
參考資料:釋傳徹<漢譯《雜阿含經》中譬喻的種類>